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名学科教师都很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问题。我在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探索,逐步形成、掌握了一些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启发;诱导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339-02
一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罗曼·罗兰有名言说:“要播撒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要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自身就必须首先对历史具有丰富的情感源泉。这个源泉从哪里来?教师只有平时博览群书,深入挖掘教材,不断研究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博览群书积累知识,不断总结与反思,做到自身具备一桶水的知识功底,才能在教学中融会贯通,继而选准知识兴趣的爆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灌满“一杯水”的目的。
二 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能不能吸引学生,导入新课非常重要。导入新课时,一种做法是设置疑点,制造悬念。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如讲“美国内战”时,用“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已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会再次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国内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影响?”等问题导入,使学生围绕内战爆发的原因、经过、作用、性质、影响等方面,积极参与学习。另一种做法是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这也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讲述必须简洁,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感。
三 引趣激疑,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教师应采取具体措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到"有疑必问"、"有问必解"。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可以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及必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让学生根据已积累历史知识和教师提供的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勤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提出,应该从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出发,坚持史论统一的原则,抓住教學中的实质问题,利用新旧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矛盾,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持久的学习兴趣。如讲到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时,设问学生,假如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加上问号,让你用史实说明,你将怎么办?学生陷入思索之中,然后便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这些设疑如石落平潭,波澜迭起,使课堂气氛热烈,引发学生思维开启。
四 有效利用课本上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要深究教材,注重双基,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物、事物图片、地理地图等。例如:讲到春秋战国的文化一课,孔子这一知识点,学生在学过的语文课文中已略知孔子的名言,这里再引导学生观察孔子画像,从视角感官上认识孔子,增强对知识点的全面认识。讲到古代著名水里工程都江堰,光从文字上介绍,学生很难掌握其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这里可先通过观察都江堰水里工程图,认识内江、外江、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各部位的地理位置,再结合各部分的功能进行讲解。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全面掌握了这一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的结构原理和重要历史地位。
五 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
历史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研究证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但获得新知识,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这样学习兴趣才能较顺利地形成、发展起来。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在历史教学中遇到一些重点课,在导入新课时,我就强调这一章节的重要性,在历届中考中常出现一些题,我们在学习时应重点抓几方面问题。在讲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节时,我作了这样的交待:①俄国历史上有哪两次改革?对俄国的历史发生了什么影响?②俄国历史上两次改革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哪些内容?这种方法开宗明义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重要,注意力就集中,激起了浓厚兴趣。
六 努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历史情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教学中,有些内容可以利用音(录音)像(录像、投影、幻灯)手段,再现历史现象产生的时间、地点、历史背景及其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感性认识。例如在上《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官渡之战"时,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官渡之战的始末给学生以初步的认识。随后教师可选择表现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的音乐或战斗的呐喊声的录音带,边放录音边详细介绍战争的经过。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目睹刀光剑影激烈的战斗场面,听着老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所做的精采描绘,感到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沙场。此举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历史课的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认识、分析历史,对学生加深记忆,增强对历史本身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意识打破时空界限再现历史情景,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兴趣的激发,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这样就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对历史产生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积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历史的乐趣,真正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学习的愉快。
参考文献
[1]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2] 《激发学生兴趣艺术》 刘国显,编著
[3] 《历史学科教育学》 于友西,等著
[4] 陈彬玲.《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龙岩市新罗区教育学会论文集》 2002年3月
关键词:兴趣;启发;诱导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339-02
一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罗曼·罗兰有名言说:“要播撒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要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自身就必须首先对历史具有丰富的情感源泉。这个源泉从哪里来?教师只有平时博览群书,深入挖掘教材,不断研究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博览群书积累知识,不断总结与反思,做到自身具备一桶水的知识功底,才能在教学中融会贯通,继而选准知识兴趣的爆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灌满“一杯水”的目的。
二 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能不能吸引学生,导入新课非常重要。导入新课时,一种做法是设置疑点,制造悬念。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如讲“美国内战”时,用“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已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会再次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国内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影响?”等问题导入,使学生围绕内战爆发的原因、经过、作用、性质、影响等方面,积极参与学习。另一种做法是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这也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讲述必须简洁,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感。
三 引趣激疑,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教师应采取具体措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到"有疑必问"、"有问必解"。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可以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及必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让学生根据已积累历史知识和教师提供的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勤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提出,应该从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出发,坚持史论统一的原则,抓住教學中的实质问题,利用新旧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矛盾,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持久的学习兴趣。如讲到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时,设问学生,假如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加上问号,让你用史实说明,你将怎么办?学生陷入思索之中,然后便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这些设疑如石落平潭,波澜迭起,使课堂气氛热烈,引发学生思维开启。
四 有效利用课本上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要深究教材,注重双基,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物、事物图片、地理地图等。例如:讲到春秋战国的文化一课,孔子这一知识点,学生在学过的语文课文中已略知孔子的名言,这里再引导学生观察孔子画像,从视角感官上认识孔子,增强对知识点的全面认识。讲到古代著名水里工程都江堰,光从文字上介绍,学生很难掌握其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这里可先通过观察都江堰水里工程图,认识内江、外江、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各部位的地理位置,再结合各部分的功能进行讲解。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全面掌握了这一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的结构原理和重要历史地位。
五 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
历史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研究证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但获得新知识,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这样学习兴趣才能较顺利地形成、发展起来。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在历史教学中遇到一些重点课,在导入新课时,我就强调这一章节的重要性,在历届中考中常出现一些题,我们在学习时应重点抓几方面问题。在讲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节时,我作了这样的交待:①俄国历史上有哪两次改革?对俄国的历史发生了什么影响?②俄国历史上两次改革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哪些内容?这种方法开宗明义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重要,注意力就集中,激起了浓厚兴趣。
六 努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历史情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教学中,有些内容可以利用音(录音)像(录像、投影、幻灯)手段,再现历史现象产生的时间、地点、历史背景及其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感性认识。例如在上《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官渡之战"时,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官渡之战的始末给学生以初步的认识。随后教师可选择表现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的音乐或战斗的呐喊声的录音带,边放录音边详细介绍战争的经过。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目睹刀光剑影激烈的战斗场面,听着老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所做的精采描绘,感到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沙场。此举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历史课的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认识、分析历史,对学生加深记忆,增强对历史本身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意识打破时空界限再现历史情景,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兴趣的激发,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这样就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对历史产生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积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历史的乐趣,真正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学习的愉快。
参考文献
[1]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2] 《激发学生兴趣艺术》 刘国显,编著
[3] 《历史学科教育学》 于友西,等著
[4] 陈彬玲.《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龙岩市新罗区教育学会论文集》 200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