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不知道提高医生和教师的收入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好
假如收入提高了,仍换不回对制度的信任呢
送红包的已有千万之众,成普遍之势,如何阻击或瓦解
对医疗和教育等行业的一些医生、教师收患者家属和学生家长红包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法律、道德、职业、收入等角度做淋漓尽致地阐释。但从根本来看,我们还得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做一下梳理和挖掘。
中国现在正步入现代社会,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因子,并不会随现代社会地到来就消失殆尽。强大的历史惯性、顽固的文化基因、现实的种种失意、制度的虚乏无力等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拾传统,以农业社会中的熟人交际方式,获得自我救济和解脱。
当下中国,患者家属和学生家长情愿不情愿地递出红包,有些医生和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收下红包,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便是熟人社会人际关系的反映。红包递出去,说明双方建立了熟人关系,至少已从陌生人开始向熟人轉变。对收红包的来说,只要收下红包,就意味着开始受到某种制约,他不可以再以纯粹陌生人的思维和态度对待对方。双方从中各取所需:送红包的,希望红包效应最大化,实现不了最大化也不要紧,只要能避免最坏结果出现,就算赚了;收红包的,只要我保持正常工作水准就可以了,偶尔表现得积极一些,也费不了多大力气,收入还增加了。
熟人社会得以维系的最大原因,是乡约、族规、俗理等发挥着比国家制度更大的作用。过去中国法不下县,就是这个道理。久而久之,人们的内在只相信并服从于乡约、族规、俗理,并不相信和服从其他。
结论是:中国人过去不相信、不服从国家制度,现在仍不相信。当下中国的信息传播、舆论引导,乃至医院和学校的墙上,都满是“不准收红包”的法理宣传,但有几人相信呢?医生和教师不信,患者家属和学生家长也不信,在中央反腐大势下,他们照送照纳不误,足见势力有多强大。这种“回光返照”,是典型的对国家制度不信任,由不信任到不遵从。制度形同虚设了,但人们的社会交往还得继续,这时,另一种东西就自动出来填补、规范和制约了,这便是熟人社会人际交往方式。尤其在利益分配方面还存在巨大问题的当下,人们更愿以这种方式求得自我救济,送的人是对安全感的自我救济,收的人是对自身收入不高的自我救济。
自我救济往往大面积存在于农耕社会,此后,他就开始成为主流社会形态,在农业社会,他就表现于家族、部落等对某人的救济,这是熟人式的,在现代社会,他就表现于专业救济,如医生救治病人;社会救济,如社会团体出手相帮;国家救济,如政府建的廉租房。单说专业救济,其中的典章、制度、规范等多如牛毛,按章做就是了。问题是中国人不相信制度,只相信熟人,尤其在无数人次的红包收受中,送的觉得理所应当,收的觉得这是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并在内心认定这也是一种“制度”。真正的制度反倒无人去关注和信守了,以至于现在,陷入恶性轮回。
我们固然要改革现行医疗体制,调整好利益分配政策,提高医生和教师的收入,但是,如果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制度,那我们的种种改革和调整也不会有多大实际效果,因为,我们不知道提高医生和教师的收入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好,尤其是,假如收入提高了,仍换不回对制度的信任呢?更何况,送红包的已有千万之众,已成普遍之势,如何阻击或瓦解?
假如收入提高了,仍换不回对制度的信任呢
送红包的已有千万之众,成普遍之势,如何阻击或瓦解
对医疗和教育等行业的一些医生、教师收患者家属和学生家长红包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法律、道德、职业、收入等角度做淋漓尽致地阐释。但从根本来看,我们还得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做一下梳理和挖掘。
中国现在正步入现代社会,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因子,并不会随现代社会地到来就消失殆尽。强大的历史惯性、顽固的文化基因、现实的种种失意、制度的虚乏无力等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拾传统,以农业社会中的熟人交际方式,获得自我救济和解脱。
当下中国,患者家属和学生家长情愿不情愿地递出红包,有些医生和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收下红包,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便是熟人社会人际关系的反映。红包递出去,说明双方建立了熟人关系,至少已从陌生人开始向熟人轉变。对收红包的来说,只要收下红包,就意味着开始受到某种制约,他不可以再以纯粹陌生人的思维和态度对待对方。双方从中各取所需:送红包的,希望红包效应最大化,实现不了最大化也不要紧,只要能避免最坏结果出现,就算赚了;收红包的,只要我保持正常工作水准就可以了,偶尔表现得积极一些,也费不了多大力气,收入还增加了。
熟人社会得以维系的最大原因,是乡约、族规、俗理等发挥着比国家制度更大的作用。过去中国法不下县,就是这个道理。久而久之,人们的内在只相信并服从于乡约、族规、俗理,并不相信和服从其他。
结论是:中国人过去不相信、不服从国家制度,现在仍不相信。当下中国的信息传播、舆论引导,乃至医院和学校的墙上,都满是“不准收红包”的法理宣传,但有几人相信呢?医生和教师不信,患者家属和学生家长也不信,在中央反腐大势下,他们照送照纳不误,足见势力有多强大。这种“回光返照”,是典型的对国家制度不信任,由不信任到不遵从。制度形同虚设了,但人们的社会交往还得继续,这时,另一种东西就自动出来填补、规范和制约了,这便是熟人社会人际交往方式。尤其在利益分配方面还存在巨大问题的当下,人们更愿以这种方式求得自我救济,送的人是对安全感的自我救济,收的人是对自身收入不高的自我救济。
自我救济往往大面积存在于农耕社会,此后,他就开始成为主流社会形态,在农业社会,他就表现于家族、部落等对某人的救济,这是熟人式的,在现代社会,他就表现于专业救济,如医生救治病人;社会救济,如社会团体出手相帮;国家救济,如政府建的廉租房。单说专业救济,其中的典章、制度、规范等多如牛毛,按章做就是了。问题是中国人不相信制度,只相信熟人,尤其在无数人次的红包收受中,送的觉得理所应当,收的觉得这是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并在内心认定这也是一种“制度”。真正的制度反倒无人去关注和信守了,以至于现在,陷入恶性轮回。
我们固然要改革现行医疗体制,调整好利益分配政策,提高医生和教师的收入,但是,如果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制度,那我们的种种改革和调整也不会有多大实际效果,因为,我们不知道提高医生和教师的收入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好,尤其是,假如收入提高了,仍换不回对制度的信任呢?更何况,送红包的已有千万之众,已成普遍之势,如何阻击或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