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为何需要“霸权”?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葛兰西的“霸权”概念一方面能为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提供逃离“结构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从而建构反本质主义、反还原主义和反经济主义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则由于“霸权”,这一概念既契合西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现实,又能在理论上解决某些难题。因此,“霸权”就成为拉克劳和墨菲话语理论的核心概念。他们对葛兰西的“霸权”概念既有继承,又有超越和修正。
  关键词:霸权;话语;葛兰西;拉克劳和墨菲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1)05-0085-05
  
  目前国内外关于欧内斯特·拉克劳(ErnestoLaclau)的研究主要是对其“霸权一话语”理论进行阐释和批评,但却很少有人从学理上对拉克劳所使用的这两个关键概念的关系进行研究,即“话语”为何要选择“霸权”作为核心概念。本文试图以“霸权”概念为切入口对此进行分析。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霸权”概念无疑是拉克劳“话语一霸权理论”最重要的理论资源。他于1977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Politics and IdeologyMarxistTheory,London:◎NLB)一书中,其“话语”理论体系虽然只是初露端倪,但已经详细论述了“霸权(hegemony)”与“链接(articulation)”这两个“话语”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他和尚塔尔·墨菲(Chan—tal Mouffe)合著的《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London and NewYork:Verso,1985)更是以“霸权”为核心概念,对“话语”理论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拉克劳之后的著作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对“话语”理论进行阐发和说明,因此,把拉克劳的理论称为“话语”理论是合理的,而“霸权”概念则是进入到话语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葛兰西式的“霸权”:逃离“结构”与通往“话语”的途径
  
  “霸权”这一概念进入到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复杂的过程。霸权概念一开始是作为对“生产力/生产关系”模式的补充而被引入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统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和革命工团主义都在这一过程中有所贡献。其中列宁对霸权的论述最为知名,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中被实现,因此拉克劳说“列宁主义代表着经济主义瓦解并朝向政治优先性为中心的新马克思主义观念前进的一个关键点”。而葛兰西则对“霸权”概念进行了重要发展,在他那里,霸权不仅指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也指其他阶级的统治。同时霸权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霸权,也被用来指“文化的、道德的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它即是“统治”,也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进行“协商”的动态过程。“市民社会”“历史集团”“集体意志”等概念都是围绕“霸权”而被使用的,也都是对把经济当作“基础(base)”的、结构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反拨。
  葛兰西的出发点在于对传统的“基础一上层建筑”公式进行修正,他认为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观点是“还原主义(reductionism),(还原主义或译为‘化约主义’)”,在葛兰西看来,上层建筑有两个主要层次:“首先是市民社会,即通常称作‘私人的’组织的总和,另一个是‘政治社会或国家’。这两个阶层在两方面相互联系,一是相当于统治集团通过社会行使的‘霸权’职能,另一方面相当于通过国家和‘司法’政府所行使的‘直接统治’或管辖职能。”霸权由此和“直接统治”分开,其职能被下放到“文化的、道德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层面。市民社会既是统治阶级争取“同意”和“霸权”的场所,也是被统治阶级抵抗、甚至颠覆原来统治秩序从而构建新的“霸权”的场所。霸权斗争的最高形式在于把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结合起来,即“完整国家(integralstate)”。“国家具有教育和塑造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创造更高级的新文明,使‘文明’和广大群众的道德适应经济生产设备的不断发展……。”这种“教育和塑造功能”也把经济包括在内:“如果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经济社团的原始主义阶段,大概可以说在新兴国家建立新兴社会集团的政治霸权的核心内容一定是经济秩序:包括重新组织经济基础、确立人与经济或生产世界的关系。”“经济”在这里成了被塑造的对象,又哪里谈得上什么“本质作用”呢?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葛兰西喜欢用“有机的(organic)”这个术语(比如有机危机、有机知识分子等),因为持经济主义(e—conomism)观点的人总是寻找隐藏在“事实”之下的经济根源,而葛兰西则认为这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问题。他所说的“有机危机”也就是指霸权危机,其标志便是传统的政治表征(如政党、政治领袖、政治口号等)无法继续代表原来的社会团体的利益,因此其霸权地位(包括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和文化的等等)受到来自其它社会力量的挑战,这是社会系统的全面危机,既包括基础,也包括上层建筑,并且,二者之间互为作用。
  在霸权框架下,葛兰西用“历史集团”这个概念置换列宁的“阶级联合”。拉克劳亦认为,葛兰西的创新之处在于扩大了政治重建和霸权的领域,超出了列宁把霸权仅仅看成是“阶级联合”的观点。如果仅从字面上进行理解,它似乎可是指社会各力量的联合,但是,葛兰西用这个概念要说明的是历史集团形成的“链接”过程。他说:
  “基础和上层建筑形成一个‘历史的集团’,即复杂、矛盾、互不协调的上层建筑的总和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如果可以组成一个在意识形态层次上百分之百同质的社会集团,这就意味着也存在着这种革命化的百分之一百的逻辑前提:即‘合理的’是能动的和真正现实的。这种推理建立在结构和上层建筑之间必然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这种交互作用无非是真实的辩证过程。”
  历史集团就是由国家、经济、市民社会所链接而成的一个关系性总体。因此,霸权就不再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阶级统治,也不再是强迫式的统治,而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历史现象。因此“霸权”过程是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过程。由于历史集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也可能会被认为仅仅属于“上层建筑”。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葛兰西在两个方面对意识形态的作用进行了修正。首先,他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物质性,不是“虚假意识”或“观念系统”,而是一个有机的、关系性的(relational)总体。这就把意识形态从“上层建筑”范畴中解放出来。意识形态表现在具体的机构和国家机器之中,从而打破了原来的基础一上层建筑的划分。其次,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抛弃了还原论(reductionism),认为政治主体不是阶级,而是复杂的集体意志(collec-tive wills)。他认为,集体意志的产生不是意识形 态的直接后果,而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因素进行“链接”而形成的。受此启发,拉克劳用“民族一大众”运动(某个阶级在联合其它从属阶级的基础上成功获得霸权的运动)这个术语说明链接的过程:在运动中所产生的“集体意志”是一种“偶然的链接”,不具有必然的阶级属性。拉克劳认为:“阶级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层面上以链接的方式而不是还原的方式存在着。”他总结说:“正确的方法是,我们不能认为单个意识形态因素必然带有阶级含义。这种含义只不过是那些因素在具体的意识形态话语中进行链接的结果。这就是说,分析一种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的前提就是要对那些构成了意识形态话语特殊整体的因素进行研究。”
  葛兰西关于霸权的论述就这样为拉克劳摆脱僵硬的“结构马克思主义”而指明了方向,意识形态的链接特征更使“链接”这一概念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阐述。拉克劳说:
  “葛兰西所阐述的‘霸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分析的关键概念,其内涵需要我们在各个方面进行发展。……霸权概念首先暗示民主质询(inter—pellation)具有明确的自主性(autonomy),民主意识形态作为阶级斗争的领域也有自主性,因此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克服阶级还原论。葛兰西的巨大创新不在于他坚持上层建筑在决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其他一些理论家如卢卡奇早巳坚持过这一点,而是在于,他努力同时既克服了经济主义又克服了阶级还原论。但这也从未使葛兰西忘记,意识形态的链接总是存在于阶级话语之内的……。”
  
  二、超越葛兰西:以“霸权”为核心的话语建构
  
  拉克劳和墨菲认为,虽然葛兰西使马克思主义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却“为解构性的霸权逻辑设定了界限”。,因为对葛兰西来说“即使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仅仅具有关系性的身份——通过链接行为而被实现——但在所有的霸权形式中仍然会一直存在单一的统一原则,而它只能是阶级。”这就是其“本质主义内核”。拉克劳和墨菲在《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一书中试图以“霸权”为核心建构话语体系,是超越葛兰西,而不是“回到葛兰西”。他们的“话语”理论虽然和葛兰西有着密切关系,但却属于另外的理论路径。尽管如此,葛兰西的理论仍然渗透在“话语”之中。
  拉克劳和墨菲所讲的“话语(discourse)”与福柯的“话语”在英语中用的是同一个词,但却存在很大差异。福柯的“话语,更确切地讲指的是话语结构(discursive formation),是一个陈述(statement)的分散系统。它不是一个和陈述处于同一水平的结构。话语构型只是对不规则的陈述分布进行规则化。”。而拉克劳的话语则是指:“是一个来自于链接行为的结构性差异总体。然而,这个总体却是永远都无法完满实现的。话语永远都是一个无法完全固定下来的过程,该过程是在一个话语场域(a field of discoursivity)内通过链接而发生的。”因而,福柯的“话语”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因此有“话语”与“非话语(non—discourse)”之分;而拉克劳和墨菲对话语的定义是“各因素(elements)之间有建立联系的活动(practice),由于这样的连接活动,它们的身份(i—dentity)被改变了,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链接,(articulation)。我们把由链接行为而形成的结构总体叫做“话语(discourse)”。此处“话语”超越了思想和现实之分,但这并非是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而是说,离开了话语条件,客观世界就变得无意义。
  他们认为,“因素(elements)”和“要素(mo—ments)”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被“链接”到“话语”之中,因此,话语无非是一个临时稳定的偶然性总体。拉克劳使用“节点(nodal point)”来解释话语结构这种性质。“任何话语都是为试图统治话语场域(the field of discursivity)、控制(arrest,或译为“阻止”)差异的流动和构建一个中心而被形成的。我们把形成这种部分固定的优先话语点叫做“节点(nodal point)”说话语绝对的固定或不固定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话语场域溢出话语并颠覆它,因此由“因素(elements)”到“要素(moments)”的转化永远都不可能完全实现。这样任何话语的边界都是不确定的,任何意义也都是不可能最终确定的而只能是部分固定的。节点在话语中临时扮演着中心的角色,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对缺失的中心的填充物,因而否定了存在真正的、本质的“中心”,一切都充满了偶然性,这也正是“霸权的逻辑”。霸权是围绕节点,通过话语的扩张而使意义被部分固定的道德、政治和知识领导权,它和某种标准、价值、观念、概念的特殊话语形式的扩张相关。
  “话语是霸权链接行为的结果,但是在话语内意义的游戏和话语场域(the field of discur—sivity)对话语的颠覆给霸权链接提供了可能性条件。然而,这只是对霸权把我们从不能被总体化的开放性的不可确定层面带到了话语的可确定层面的另外一种说法。”。
  因此虽然“霸权”发生的场所由“市民社会”转移到“话语”,但拉克劳和墨菲并没有抛弃文化、道德和意识形态的维度,也没有抛弃统治阶级在市民社会中争取“同意”的观点,他们在这些方面继承了葛兰西的思想,有人总结说:
  “霸权的政治及道德知识领导地位取决于能够为其它要求、观点和态度提供铭写表面(sur—face of inscription)的话语型构(discursive for—mation)的构建。霸权话语的建构就是链接的结果。……霸权可被看为话语或一系列话语的扩张而成为社会价值取向(social orientation)和行为的统治性视域,它在因对抗力量的存在而变得凌乱不堪的语境中把不固定的因素链接到部分固定的要素之中。”
  霸权是话语扩张的结果,是各种因素不断被链接或反链接到某个话语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霸权并不是采取“强迫”的办法而被完成的,而是要形成社会价值取向,使被统治者认同并接受霸权现实。
  
  三、为什么选择“霸权”:拉克劳和墨菲构建话语理论的策略
  
  无疑在话语模式下,拉克劳和墨菲为“霸权”增添了许多超出葛兰西之外的新的内涵,尤其是受心理分析、维特根斯坦语言学和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霸权概念可以帮助拉克劳走出原来的经济决定论、本质主义认识论和阶级还原论。除此之外,“霸权”概念还有哪些优势有助于拉克劳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呢?
  首先一点,葛兰西也把霸权看成是把不同的社会身份链接到特定的“集体意志”从而构成某种社会秩序的力量。这样,实际上就是承认了社会原本就是不确定的、偶然的存在,以此为起点,拉克劳更激进地宣称“社会是不可能的”。这实际上和当时的“解构”思潮相适应,解构主义者认 为结构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场域内被暂时稳定下来的,而拉克劳的霸权则可进一步解释为何会有暂时的稳定,并对其发生的过程提供合理的理论视角。因此,霸权与解构在某种程度上是重合的。但是,使用霸权概念还有现实政治方面的考虑,因为毕竟拉克劳的理想仍在于社会改革,“霸权”概念的存在不会让人误会他像某些解构主义者一样在单纯地玩弄概念和语言。因此,选择“霸权”作为“话语”的运行方式就意味着不放弃改革现实的追求。由于霸权既有不确定性和不可完成性,又有现实的政治意义,这个概念就可使话语理论更具灵活性,它既和“解构主义”思潮相契合,又不至于过于虚无缥缈。这样,霸权概念在把拉克劳带出“结构马克思主义”之时,又打开了通向“解构主义”的大门,同时又保留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怀和革命热情。
  其次,拉克劳和墨菲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是“阶级社会”,因此霸权才是实现政治斗争的主要形式。这既包含着对葛兰西“本质主义”的批判(因为他仍然相信“无产阶级”享有革命的“优先权”),也是对葛兰西理论的发展。他们认为,葛兰西所讲的通过政治斗争而形成“集体意志”无疑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斗争形式。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主体的霸权地位已经逐渐消亡,其它原来并不重要的身份,如同性恋、环保主义者等等在社会政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阶级只不过是众多主体位置的一种。如果一个社会不是以阶级为主体,那就无从谈论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也无法再被还原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那政治斗争的实质实际是霸权的运作!霸权是现实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的基本形式。因此拉克劳和墨菲所使用的术语已经远离了原来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比如,葛兰西认为在现代社会,斗争应该由“遭遇战”转移到“阵地战”,而拉克劳和墨菲却认为是“霸权”社会的“对抗”与“错位”导致原来结构的不稳定,话语的要素也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各种因素通过等同逻辑和差异逻辑会在霸权的作用下重新组合,直至颠覆原来的霸权秩序形成新的霸权。这个过程与葛兰西所讲的“集体意志”与“历史集团”有一致之处,但拉克劳不再承认“阶级”身份的存在,也不承认“社会”的确定存在。霸权的领域从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扩大到一切话语形式。既然霸权是现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那选择这个概念当然会使其理论具有更强的阐释能力,也更具说服力。
  最后一点,他们使用的“霸权”概念对复杂的“主体”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从笛卡尔到后结构主义思潮,人们围绕“主体”开始了反反复复的建构、解构和重构。拉克劳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对此也无法回避。拉克劳从对意识形态的讨论开始,否认了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进而否认了阶级主体的存在,为了和“本质主义”划清界限,他又否认了传统的“主体”概念:
  “无论我们什么时候在本书中用‘主体’这个概念,我们指的都是在话语场域内的‘主体位置(subject position)’。因此主体不能是社会关系的源泉——它甚至不具备那种使经验成为可能的力量,因为‘经验’要依靠明确的可能性的话语条件。”
  在后现代语境下,笛卡尔式的“主体”观念被解构了、死亡了。完全统一的、完整的、稳固的、连续性的“自我”只是一种荒谬的想象。这样的主体如何还能成为“霸权”主体?又如何解释主体的能动性和主体在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拉克劳对葛兰西的批判也主要集中在“主体”这方面,凭什么葛兰西相信阶级主体,尤其是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具有优先地位?既然葛兰西认为社会不过是被链接成的“集体意志”所构建出来的一个社会总体,阶级主体为什么仍具有基础地位?拉克劳所必须解决的难题是:主体既不能是原来的“本质主义主体”,又不能用其它主体对此进行置换,更不能走向“无主体”的虚无境地!
  “霸权”概念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难题。霸权主体是一种“链接主体”,既然如此,它就不可能是自足的,必然部分地外在于它所链接的东西。
  话语与霸权是不可分离的。霸权的作用之一在于围绕节点使话语结构暂时固定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因素”被转化为“要素”,但由于话语的无中心性和不可固定性,这种转换永远只是“部分地”,因此不可能是“完全地”。也就是说话语永远都存在着某种不确定性,需要“外在”力量,因而不可能是完全闭合的,这种外在的力量就是“霸权”,“主体”在话语内不可能完全闭合。因此,主体性不是自足的,它只有通过社会“认同”的作用才能形成——这里面既有拉康式的心理分析式术语,如“缺失(1ack)”,又不否认“客观”现实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个“主体”成了“主体”在结构中通过霸权行为而占据的“主体位置”:它既不是阿尔都塞式的“意识形态”主体(这样的主体没有能动性,只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所“质询”而成的主体);也不再是“后现代的主体”(这只是“移动的盛宴”,变得支离破碎,甚至于无法弥合)。主体是霸权链接的主体,它变成了“主体位置”,从而也消解了“主体”一词的“本质主义特征”。阶级主体不是不存在,它只是众多可能的“主体位置”之一,是霸权链接的结果,没有本质特征,也没有“优先地位”。
其他文献
赫尔曼·黑塞不仅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多产的、睿智的文学批评者,文章试图从四个方面评述黑塞的文集《书籍的世界》,以此探讨文学批评对于黑塞的意义和其评论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刻内涵。  赫尔曼·黑塞;《书籍的世界》;文学批评者  I516.065A001309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在众多作家当中,尤其是在那些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当中,恐怕没有哪位作家会像德国作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
期刊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形成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受到重视,但依然存在供给主体单一,供给与需求脱节,供给内容多元化、丰富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本文以博物馆为例,探讨文化政策的赋权性、交互性、均衡性、综合性导向,并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整合新的发展模式,探索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期刊
文章在分析近年来城市型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市案例,提出从重“末端控制”转向重“源头治理”的社会治理思路,探讨了构建城市型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的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信息收集和研判机制以及现场应对的处置原则等基本问题,提出了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模型、疏导模型和处置模型。  城市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苏州市  D631.43;C916A006608  近年来,中国城市处
期刊
20131129倪梁康(1956),男,江苏南京人,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教授。  ①胡塞尔曾在关于布伦塔诺的回忆录中提到布伦塔诺第一任画家妻子伊达布伦塔诺:她“会准备好晚餐。……吃完饭伊达太太会很快离开,令人感动的是她一直在努力促使腼腆的大学生们随意地举箸享用”。参见[德]胡塞尔:《回忆弗兰茨布伦塔诺》,见《文章与讲演(19111921年)》,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期刊
摘要:在我国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逐步形成的背景下,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土地资产计量模式。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土地资产计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然后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可靠性、相关性与可比性这三个方面对土地资产的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这两种计量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除了可验证性是历史成本唯一优于公允价值的信息质量特征,用公允价值计量上市公司土地资产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如实反映、中立性、预测价
期刊
摘要:本文将赛珍珠与沙博理、登特杨、杰克逊的《水浒传》译文作多元横向对比,分析赛译平衡和谐的特点,并追根溯源,探究该风格形成的哲学基础。赛珍珠对工整对称句式的追求来源于她对事物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即对规范与准则的钟爱,具体可追溯到中国法儒传统中“法”的概念对她的影响,“法”在儒家思想中更多地表现为“礼”。  关键词:赛珍珠翻译风格;平衡和谐;秩序感;哲学基础
期刊
摘要:文章认为,形而上学的核心是“是态学”,是态学的核心是范畴理论,而范畴无非就是对“是者”的一般“是之规定”。海德格尔的《是与时》一书基于对“此是”的生存论分析所给出的各种“生存论规定”,同适用于非此是式的“是者”的范畴一道都是对“是者”的一般“是之规定”,它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种延展。  关键词:形而上学;是态学;是之规定;范畴;生存论规定  《是与时》(Sein und Zeit)是可以和亚
期刊
摘要:《良友》是一份结合新闻报道的图片杂志,其以图像为主的报道空间成为形形色色的身体出演的一处舞台。学者李欧梵曾在《上海摩登》中对《良友》杂志有过极富创见性的分析,但笔者认为,李氏的论述集中于都市现代性及消费文化的考察,即只关注到“舞台”上的“摩登”身体而遗忘或曰遮蔽了另一维度的异质性身体:苦难与暴行中的身体。因此本文重点考察了《良友》中这一“另类”身体,以期获取别样的发现。  关键词:身体;祛魅
期刊
摘要:在欧洲思想史上,马基雅维里是一个奇特的人物,他似乎有着两张不同的面孔,一是在《君主论》中呈现出来的绝对君主主义者的面孔,另一是在《论李维》中所展现的共和主义者的面孔。不过,在研读过他的主要著作之后,我却发现他的思想从《君主论》到《论李维》是一以贯之的。因为马基雅维里是在同一时期撰写这两本著作的,而且它们之间交织着某些共同的观念,即“现实主义的共和主义”。  关键词:现实主义的共和主义;能力;
期刊
文章从谚语“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提出的“雪为谁扫”、“雪由谁扫”的问题出发,论述了社会治理的四项基础规则,即个体权利和责任规则、交换与授权规则、保护弱者的规则、仁爱与善行的规则,并阐述了四项规则层层递进的逻辑结构关系。认为以道德方式为主的治理不是一种系统、可靠、公正、可持续的治理,依规则,依法治,才是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秩序的治理大道。  治理;规则;道德;法律;秩序  D901A01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