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中激发和应对课堂生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315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分类号】G633.3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可以探讨的方面很多,而课堂生成是一个不能绕过的关键。因为在课堂生成中学生的表现正是教师帮助他们发现、利用、完善自己终身进步和发展的绝好机会,是激励他们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
  一、重视课堂生成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教学预设
  在听了一些不同类级的新课改公开课之后,发现一些讲课者中有一种我不敢苟同的极端——不备课就上课。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是对重视课堂生成的理念的背离——重视课堂生成怎能不进行合理的教学预设呢?
  “没有预设的‘放羊式’的课堂,就容易产生远离文本、‘脚踏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局面。而没有生成资源的课堂,看似严谨,其实按部就班缺乏活力,流失了很多的人文气息和学生的创新精神。”
  所以我们在致力倡导有效的动态的课堂生成的同时,实在不能忽视课前的合理预设。这是我们真正重视课堂生成的开始。
  二、教师对学生是课堂生成的主体的认知和态度
  课堂生成的实质不仅是要打破教师的“一言堂”权威,更是要激发学生,发展学生,为学生终身学习进步养成良好的观察、发现、思考、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师生间或者学生间的一问一答充分体现了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能力。答问的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可能会让课堂教学亮点乍现,也会促成问题的最终解决。所以,尊重学生,重视生成,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密切相连,关系到生成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我们不妨放手去发现、发掘,培养、呵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思辨能力,促使他们明白不是任何问题都非得老师才能发现,当然也不是所有问题都是老师才能解答。终身学习的能力就可以在课堂上逐步养成。
  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认可不是作秀也不容许作秀。我听到过的一些优质课上,老师面对课堂上突然出现的“搅局者”总是始终带着欣赏和认可的态度。“亲切”、“面带笑容”,商量的语气、赞赏的语气,都在无形中鼓励学生的进行质疑,也鼓舞了别的学生去认真思考解决问题,避免了老师预设不足的尴尬。所以,好的的老师不仅不排斥生成,而且善于利用生成,因为生成本身或许会成为“教学相长”的契机。作为老师,谁敢说自己从来没有从课堂上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呢?而作秀的老师,关注的只会是气氛和形式,而不会在意到生成本身教和学的价值。
  三、课堂生成有没有可控性及教師的应对之策
  课堂生成随时会出现在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预设再全再细,也不能囊括所有问题,照顾所有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生成是不可控的。那我们面对课堂生成时就一定会被动甚至束手无策吗?也不是。老师的作用就在于要在合理预设的基础上,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激发出有用的生成,再引导产生有价值的教学结果。
  首先,备课要精心,但又要精而不细。也就是我们对教材,对教学内容要吃透,拓展开,自己的理解要全面而深入,在此基础上教学设计要简练精当,让学生有充分的参与空间,给生成提供可能,达到教学互动,以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变发问为激问,激发课堂生成。老师在教学进程中“照例”地发问,表现的是一名优秀老师对学生一贯的尊重和期待,具有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意识。只是,一些老师习惯在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后(快要结束的时候)才给学生提供提问答疑的机会。这样的做法利弊共存:可掌控,教学任务已完成,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思考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提升理解的深度;不易发散,学生此时的提问或见解容易受到老师之前教学观点的影响,提问或见解大多成了“查漏补缺”。
  而激问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对教学中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见解,引发其余学生的思考讨论。这样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质疑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和不同的解答,但都还是围绕文本内容的,是属于“着边际”的;一是“一问引来旁逸出”,学生的关注点出现了偏移或者干脆就是没有价值的,是属于“不着边际”的。这两种不同情况我们教学中经常遇到。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要做的很简单,只需要在想表达观点的学生表达完后作一个小结和引申,点明其价值即可。第二种情况比较棘手,如果为了所谓的互动气氛而一味任之,课堂上看似热闹,实则没有价值,当然不能算是有效。教师此时就要充分调动教学智慧,变“不可控”为“可控”,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心再究,在老师的点拨下思考自己所质疑的究竟有没有价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学到观察、发现和思考的智慧,变热闹为有用,进而实现有效。
  最后,教师在备课时自己要对文本吃透并做充分的拓展。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对的问题,可能不是教学任务完成后简单的“查漏补缺”,而是他之前从未考虑过的,也被几乎所有人忽略的但却具有发散性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地应付或者不客气地呵斥学生,也不能说些下课再查的废话,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探讨,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成功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问,也就成功地让课堂上所有人知道了某种思维方式和不同见解,这不正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吗?而最成功的,无疑是发现一些敢问的学生和一些知识丰富的学生,并生动地教会其余学生应该怎样去学习。这样的教学无疑是高效的!
  所以,教师面对课堂生成不应该是被动甚至束手无策的,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教材和学生,在课堂上合理预设,积极引导,大胆激发,适时点拨,让课堂生成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部分,而不再是装饰课堂气氛的摆设。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或许会遇到这样尴尬甚至头疼的场景:面对课堂上突发的生成,放开来让学生去讨论,但大多学生的知能、经历和体验或者思维惯势可能妨碍他们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不成熟的思考使他们不敢表达,课堂因此而“冷场”。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趁此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或推导等思维方式,去做积极地思考和探讨,使生成的东西不至于太浅白甚或是无果而终。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将突发生成的问题做相对妥当的处理,即便是只得出一个答案,也是成功的。比起满堂生花而不结果的热闹,只要得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也一定程度上会催生学生自主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生成最终达成了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
  所以,在闪耀着生成火花的课堂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文教学的精神和实质,也可以看到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究竟能够做什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养、学养和职业素养,这就是课堂生成之于有效教学的价值,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价值的体现。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 英语学习的运用之一主要体现在口语的交际。课堂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作用特别,而目前我校在口语上存在着练习时间少,口语表达能力不佳的现状,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哪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口语及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出发,旨在能在限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字: 口语能力;提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大街
摘要:书法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对于书法教育者来说,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是当前教学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创新能力和空间思维的发展,学生缺乏对书法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的课堂教学,就不会有学习的动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对书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书法 趣味
摘要:语文教学是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学科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新课改大趋势下,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多元化需求,落实后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桎梏。因此,加强对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是当前急待推进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体验学习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入手,结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机制,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做出有益的理论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体验学
成牙本质细胞是位于牙髓组织最外层的高柱状细胞,顶端能够分泌牙本质基质,底端位于牙髓组织内,是一种典型的极性化细胞。在成牙本质细胞的发生过程中,经历了从无极性化细胞分化发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逐渐成为了职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该种背景下,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逐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首先对职校数学应用互动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要求对职校数学互动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职校;数学;互动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4  一、引言  对于当前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之下,“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成为其逐渐提倡的
【摘要】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互动学习作初步的探讨,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包括学习要求及课堂设计、合作学习的方式与方法、合理分组、竞争与合作、小组评价等,初步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应注意的现象。  【关键词】小组合作;竞争;动手实践  【分类号】G633.6  在数学教学中穿插数学活动是从”学数学”转变为”做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探究活动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