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爸爸去哪儿》热播,连春节档都不忘紧急拍摄、剪辑了一部电影版的《爸爸》。爸爸唱着“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孩子说唱“我的老爸是个神话”,网友们评着萌娃帅爸,一档给父亲角色重新定义的节目让大众审美着实跟着“去哪儿”玩了一把,甜得齁人的娱乐化,压过了节目最初想要表达的对父爱的思考。
父爱是什么?我偶然看过一篇报道:深圳有一位父亲,在他50岁那年为了健身成为一名跑者,从最初的500米达到能跑完10公里,他用了3年的时间。他参加了一次马拉松,连滚带爬地完成,此后一个星期,走路都是螃蟹步,他决定再也不跑马拉松了。然而两年后,为了给即将高考的儿子提气,他承诺再跑一次马拉松。于是他疯狂训练,终于健步跑完了马拉松,儿子也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短短的文字让我印象深刻,父爱其实就是这么利落,不带一丝脂粉气。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坐在父亲敦实的肩膀上,坐得高看得远,瞬间自己也高大了,没有任何胆怯。都说父爱如山,因为在男孩眼里,父爱就是榜样、理性、担当;在女孩心里,父爱就是胸怀、保护、依靠。而在父亲眼里,自己其实就是遥远那座山上一棵牢牢扎根的大树,不管电闪雷鸣,暴风骤雨,他都驻守在儿女能够找到的地方,不移不动。
电视剧《大丈夫》里,有一个处于更年期的顽固老爸,粗暴蛮横,一触就燃。他反对二女儿找了个忘年恋,甩开患静脉曲张的病腿举着擀面杖追打准女婿,让观众啼笑皆非,都说啥年代了,这老头儿还棒打鸳鸯呢。女儿婚礼他倔强地不参加,在家打开了一箱子亮得闪人双眼的刀具。他提着刀具穿着汗衫兴冲冲地来到婚礼酒店,都以为他要去砸场子,却怎么也没露脸,让人为新郎官提着心吊着胆儿。终于,新娘坐下来吃了一口菜就哭了——那是她爸才做得出的味道……大厨老爸原来是给女儿烧那口爱吃的菜去了。观众里做子女的,没有不泪奔的。这是父爱的尊严,说不参加婚礼就不去,父亲愣是没有坐上婚宴的主桌;这是父爱的让步,婚宴的厨房是他精心为宝贝女儿制作结婚礼物的梦工厂。
一个漂泊在外的朋友,回去看生病的母亲,见父亲熬红了双眼,于是拉着父亲去附近的咖啡店坐坐,这是她第一次带父亲进咖啡店。在咖啡店,朋友突然觉得哪里都别扭。她经常和朋友出入咖啡店,点单调咖啡都轻车熟路,这一次,一杯摩卡摆在父亲面前,她突然觉得熟悉的场景、最亲的父亲,却那么不搭调。
因为父爱是最日常的,它朴质得就像一块上海纯棉斜纹料老花床单,不需要咖啡店里拖着流苏蕾丝点缀的靠垫做装饰;它就是粗糙防滑的水泥地板,没有实木地板美丽的花纹舒适的脚感;它平淡无味似一杯白开水,哪有摩卡的醇香满溢回味无穷。
法国名作家让·路易·傅尼叶70岁时为两个智障儿子出版了一本书——《爸爸,我们去哪儿?》。书中,没有含辛茹苦的心迹,没有豪言壮语的表态,比比皆是自我戏谑与黑色幽默。他想用一个父亲的微笑带给儿子生命的欢乐。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永远不会在乎孩子的长相、孩子的智力,每个孩子都是父亲的天使。爸爸去哪儿?爸爸哪儿也不去,父亲所想的,只有自己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再多做些什么……
朱自清忘不了为了给他买橘子,爬月台的父亲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大丈夫》里观众屡屡心酸顾大海遭受女儿误解默不作声离去的背影;满文军唱着“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也许你家里也有一个好像处于“更年期”的父亲,他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他气急败坏暴跳如雷,但请忍着受着。因为更年的只是他的生理机能,而父爱,从不更年。
(责编/邓琳琳)
E-mail:[email protected]
父爱是什么?我偶然看过一篇报道:深圳有一位父亲,在他50岁那年为了健身成为一名跑者,从最初的500米达到能跑完10公里,他用了3年的时间。他参加了一次马拉松,连滚带爬地完成,此后一个星期,走路都是螃蟹步,他决定再也不跑马拉松了。然而两年后,为了给即将高考的儿子提气,他承诺再跑一次马拉松。于是他疯狂训练,终于健步跑完了马拉松,儿子也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短短的文字让我印象深刻,父爱其实就是这么利落,不带一丝脂粉气。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坐在父亲敦实的肩膀上,坐得高看得远,瞬间自己也高大了,没有任何胆怯。都说父爱如山,因为在男孩眼里,父爱就是榜样、理性、担当;在女孩心里,父爱就是胸怀、保护、依靠。而在父亲眼里,自己其实就是遥远那座山上一棵牢牢扎根的大树,不管电闪雷鸣,暴风骤雨,他都驻守在儿女能够找到的地方,不移不动。
电视剧《大丈夫》里,有一个处于更年期的顽固老爸,粗暴蛮横,一触就燃。他反对二女儿找了个忘年恋,甩开患静脉曲张的病腿举着擀面杖追打准女婿,让观众啼笑皆非,都说啥年代了,这老头儿还棒打鸳鸯呢。女儿婚礼他倔强地不参加,在家打开了一箱子亮得闪人双眼的刀具。他提着刀具穿着汗衫兴冲冲地来到婚礼酒店,都以为他要去砸场子,却怎么也没露脸,让人为新郎官提着心吊着胆儿。终于,新娘坐下来吃了一口菜就哭了——那是她爸才做得出的味道……大厨老爸原来是给女儿烧那口爱吃的菜去了。观众里做子女的,没有不泪奔的。这是父爱的尊严,说不参加婚礼就不去,父亲愣是没有坐上婚宴的主桌;这是父爱的让步,婚宴的厨房是他精心为宝贝女儿制作结婚礼物的梦工厂。
一个漂泊在外的朋友,回去看生病的母亲,见父亲熬红了双眼,于是拉着父亲去附近的咖啡店坐坐,这是她第一次带父亲进咖啡店。在咖啡店,朋友突然觉得哪里都别扭。她经常和朋友出入咖啡店,点单调咖啡都轻车熟路,这一次,一杯摩卡摆在父亲面前,她突然觉得熟悉的场景、最亲的父亲,却那么不搭调。
因为父爱是最日常的,它朴质得就像一块上海纯棉斜纹料老花床单,不需要咖啡店里拖着流苏蕾丝点缀的靠垫做装饰;它就是粗糙防滑的水泥地板,没有实木地板美丽的花纹舒适的脚感;它平淡无味似一杯白开水,哪有摩卡的醇香满溢回味无穷。
法国名作家让·路易·傅尼叶70岁时为两个智障儿子出版了一本书——《爸爸,我们去哪儿?》。书中,没有含辛茹苦的心迹,没有豪言壮语的表态,比比皆是自我戏谑与黑色幽默。他想用一个父亲的微笑带给儿子生命的欢乐。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永远不会在乎孩子的长相、孩子的智力,每个孩子都是父亲的天使。爸爸去哪儿?爸爸哪儿也不去,父亲所想的,只有自己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再多做些什么……
朱自清忘不了为了给他买橘子,爬月台的父亲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大丈夫》里观众屡屡心酸顾大海遭受女儿误解默不作声离去的背影;满文军唱着“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也许你家里也有一个好像处于“更年期”的父亲,他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他气急败坏暴跳如雷,但请忍着受着。因为更年的只是他的生理机能,而父爱,从不更年。
(责编/邓琳琳)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