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长安城的东南,走出十多里,沟壑便陡然增多,地势也高起来,两条沉瘀的水系灞河、铲河划过千年不变的土原,汉文帝的灞陵依然遥遥可望,唐代皇家狩猎的蹄尘仍依稀可辨。但在很多年里,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个叫“白鹿原”或者俗称“灞上”的地方。
50年前的一个早上,就在这白鹿原的乡间小路上,一个13岁的少年,腰里系着母亲为他求福的毛线红腰带,到离家30里外的灞桥镇投考中学。路上粗砺的沙石很快就磨破了他家纳的薄薄鞋底,然后磨破了他的脚,就在他痛到要流泪的时候,一个声音从腹腔里冲向他还未发育好的喉结:“人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布鞋走路!”那一年,这个脚后跟流着血考进中学的瘦弱少年,却因为父亲无力资助而不得不失学,滚烫的沙石路上,再一次洒下了少年热辣辣的酸楚眼泪。
1992年,一部荣登中国内地“茅盾文学奖”榜首的长篇巨著《白鹿原》横空出世,海内外文坛为之惊呼,一时洛阳纸贵,追印高达66万册之多。这个神奇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当年那位曾经穿着没有后跟的鞋走完30里血路的乡间少年陈忠实。
从乡间的民办教师,到公社的副书记,从30元人民币的工资到用烧热的石头为三个孩子暖尿布,从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幸福》《信任》,到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这个1942年出生在白鹿原上的关中汉子,真正是走过了他富有“中国特色”的作家成长之路。
2006年的夏天,我重返长安城。走过朱雀门的厚重城墙,驱车驰往东南郊外。穿过白杨枣树的村落,便登上了草色漫野的白鹿原。千年惆怅的白鹿原,吹拂着爽心的乡野之风,从沟壑的谷香里,从树林的圈舍中,那关中土地的龙脉似乎就在这夏风里轻轻摆动。爱这白鹿原上的风,爱这白鹿原上的土,母亲的墓碑就长眠在那一面向阳的松树坡上,在远离尘嚣的高丘上安详无语。
祭扫过原上的母亲,就想去见见那写《白鹿原》的人。
暮色黄昏,掠过建国门内早年的张学良公馆,就看见省作家协会的门楼在拥挤的街巷里幽幽地敞着。站在院内新建的水泥大楼前,窄迫的空气里竟没有风,就看见暗色里一个颀长稳健的身影迎面走来,那股长安城里浓烈的烟丝味也随之飘来,不用说,正是忠实。
都说内地男作家的面相多愁苦,典型如莫言、二月河,不过忠实脸上的皱纹就尤其深,而且纵横交错。在我印象中,陕西的作家更有泥土相,从陕北的路遥到陕南的贾平凹,忠实则是地道的关中汉子,身板挺立,刀斧削就,虽没有兵马俑的魁梧,却是一副泥塑的瘦削的文官扮相。早年就喜欢读他土中带洋的乡村小说,感觉是承袭了柳青先生的遗脉。1992年底,我在美国北部的一个大学图书馆里陪读,蓦然发现《当代》杂志上连载的长篇《白鹿原》,拍案惊奇,夜不能寐,隔海写信给他,此信随即在海内外刊发。再后来,《白鹿原》一举夺得茅盾文学大奖。至去年,又被搬上北京、西安的话剧舞台,传为文坛佳话。
忠实点燃了他的烟,先说起了话剧《白鹿原》上演的火爆,不禁一声长叹:“演得好啊!一部长篇,百年沧桑,压缩在两个半小时里,主要人物有80人之众,比《茶馆》还多。”我翻看剧照,整个舞台自始至终竟然是一个布景:大幕拉开,千年不变的黄土高坡,远处传来苍凉高亢的秦人老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底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男人下了田,女人做了饭,男人下了种,女人生了产,娃娃一片片,都在原上转。”
再说到长篇《白鹿原》。忠实感叹作家的想象力最重要,《白鹿原》的故事从封建王朝到共和国,中国人怎样走过来,男人剪掉辫子,女人撕掉裹脚布,50年变迁的雄浑史诗: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王旗更换,家仇国恨,两大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冤冤相报代代不已;手足的兄弟在历史车轮中的残杀,上演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长卷,辉映出民族悲壮秘史的一角。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战栗,关中厚土上的农民,在艰难的蜕变中前行!忠实早年虽然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他酷爱读书,喜欢莫伯桑和契柯夫的短篇,迷恋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沉醉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说起近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女钢琴教师》,他再一声慨叹:“那种表现人性的丝丝见血,中国作家写不来啊!”
叹过“白鹿原”,话题转向中国的农民。他捻灭了手中的烟头,目光游向暗夜的深处:“中国的农民苦啊,革命的主力是他们,战争的烽火燃烧的是他们,然而最终受苦的还是他们。”他回忆起那年游历美国,第一个感觉就是美国的地真多,多到没人种,让他好生羡慕:“中国的农民苦啊,就算是把那点儿地种成金子又能怎样?”现如今,正在失去土地的中国农民又将何去何从?!我看见深深的忧患写在他沟壑密布的脸上,恍若就是一幅抽象的“白鹿原”。
50年前的一个早上,就在这白鹿原的乡间小路上,一个13岁的少年,腰里系着母亲为他求福的毛线红腰带,到离家30里外的灞桥镇投考中学。路上粗砺的沙石很快就磨破了他家纳的薄薄鞋底,然后磨破了他的脚,就在他痛到要流泪的时候,一个声音从腹腔里冲向他还未发育好的喉结:“人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布鞋走路!”那一年,这个脚后跟流着血考进中学的瘦弱少年,却因为父亲无力资助而不得不失学,滚烫的沙石路上,再一次洒下了少年热辣辣的酸楚眼泪。
1992年,一部荣登中国内地“茅盾文学奖”榜首的长篇巨著《白鹿原》横空出世,海内外文坛为之惊呼,一时洛阳纸贵,追印高达66万册之多。这个神奇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当年那位曾经穿着没有后跟的鞋走完30里血路的乡间少年陈忠实。
从乡间的民办教师,到公社的副书记,从30元人民币的工资到用烧热的石头为三个孩子暖尿布,从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幸福》《信任》,到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这个1942年出生在白鹿原上的关中汉子,真正是走过了他富有“中国特色”的作家成长之路。
2006年的夏天,我重返长安城。走过朱雀门的厚重城墙,驱车驰往东南郊外。穿过白杨枣树的村落,便登上了草色漫野的白鹿原。千年惆怅的白鹿原,吹拂着爽心的乡野之风,从沟壑的谷香里,从树林的圈舍中,那关中土地的龙脉似乎就在这夏风里轻轻摆动。爱这白鹿原上的风,爱这白鹿原上的土,母亲的墓碑就长眠在那一面向阳的松树坡上,在远离尘嚣的高丘上安详无语。
祭扫过原上的母亲,就想去见见那写《白鹿原》的人。
暮色黄昏,掠过建国门内早年的张学良公馆,就看见省作家协会的门楼在拥挤的街巷里幽幽地敞着。站在院内新建的水泥大楼前,窄迫的空气里竟没有风,就看见暗色里一个颀长稳健的身影迎面走来,那股长安城里浓烈的烟丝味也随之飘来,不用说,正是忠实。
都说内地男作家的面相多愁苦,典型如莫言、二月河,不过忠实脸上的皱纹就尤其深,而且纵横交错。在我印象中,陕西的作家更有泥土相,从陕北的路遥到陕南的贾平凹,忠实则是地道的关中汉子,身板挺立,刀斧削就,虽没有兵马俑的魁梧,却是一副泥塑的瘦削的文官扮相。早年就喜欢读他土中带洋的乡村小说,感觉是承袭了柳青先生的遗脉。1992年底,我在美国北部的一个大学图书馆里陪读,蓦然发现《当代》杂志上连载的长篇《白鹿原》,拍案惊奇,夜不能寐,隔海写信给他,此信随即在海内外刊发。再后来,《白鹿原》一举夺得茅盾文学大奖。至去年,又被搬上北京、西安的话剧舞台,传为文坛佳话。
忠实点燃了他的烟,先说起了话剧《白鹿原》上演的火爆,不禁一声长叹:“演得好啊!一部长篇,百年沧桑,压缩在两个半小时里,主要人物有80人之众,比《茶馆》还多。”我翻看剧照,整个舞台自始至终竟然是一个布景:大幕拉开,千年不变的黄土高坡,远处传来苍凉高亢的秦人老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底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男人下了田,女人做了饭,男人下了种,女人生了产,娃娃一片片,都在原上转。”
再说到长篇《白鹿原》。忠实感叹作家的想象力最重要,《白鹿原》的故事从封建王朝到共和国,中国人怎样走过来,男人剪掉辫子,女人撕掉裹脚布,50年变迁的雄浑史诗: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王旗更换,家仇国恨,两大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冤冤相报代代不已;手足的兄弟在历史车轮中的残杀,上演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长卷,辉映出民族悲壮秘史的一角。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战栗,关中厚土上的农民,在艰难的蜕变中前行!忠实早年虽然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他酷爱读书,喜欢莫伯桑和契柯夫的短篇,迷恋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沉醉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说起近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女钢琴教师》,他再一声慨叹:“那种表现人性的丝丝见血,中国作家写不来啊!”
叹过“白鹿原”,话题转向中国的农民。他捻灭了手中的烟头,目光游向暗夜的深处:“中国的农民苦啊,革命的主力是他们,战争的烽火燃烧的是他们,然而最终受苦的还是他们。”他回忆起那年游历美国,第一个感觉就是美国的地真多,多到没人种,让他好生羡慕:“中国的农民苦啊,就算是把那点儿地种成金子又能怎样?”现如今,正在失去土地的中国农民又将何去何从?!我看见深深的忧患写在他沟壑密布的脸上,恍若就是一幅抽象的“白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