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洛阳蝇贵”的解读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w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不知你注意没有,在我国浩瀚的成语词库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洛阳蝇贵”!
  从古到今,人们只知道有“洛阳纸贵”这一成语,在各种版本的成语词典中还真查找不到这“洛阳蝇贵”的词条。这是因为它是最近才派生出来的“新贵”,要追寻它的出处,与7月15日新华社播发的一则消息有关。
  新华社的这篇报道说,为创造“国家级卫生城市”,河南洛阳市从今年初就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创建”运动,目前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某街道办事处为调动市民灭蝇的积极性,向辖区内的群众承诺,每打死一只苍蝇就奖励5角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仅7月1日上午,办事处就收到死苍蝇2000多只,支出1000多元。
  真是天下事无奇不有,分文不值又令人生厌的小小苍蝇,居然倏然间身价倍增,还为某些人广开了财源,实在让人有点不可思议。对这一荒唐的做法,有好事者将“洛阳纸贵”改称为“洛阳蝇贵”,没想到一些媒体竟以此作为新成语作题,一时间还挺热闹。我想,如果不就事论事,我真佩服创造者的戏说还有点幽默的含金量。至于“洛阳蝇贵”是否会与“洛阳纸贵”齐名流传后世,那是后话了,但透过这种事,还是值得人们深刻反思议论一番的。
  有人说,21世纪是城市竞争的世纪。确实,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城市都纷纷从城市未来发展角度提出一系列增强竞争力的新要求、新目标。与前些年相比,人们对城市形象的关注更提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而一个城市诸如环境、市容、秩序又成为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对内,它关系着居住人群的生存质量;对外,它又影响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国家级卫生城市”的称号可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一旦那个城市拥有这一荣誉,为政一方的领导就会获得称颂的口碑,显赫的政绩更垒高了升迁的台阶。为什么近年来各地争评“国家级卫生城市”的热度有增无减,不惜动用财力、物力、人力,这或许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集中检查的手段去评估、衡量一个城市的卫生状况,在我国这已成为一个传统,从历年的实践看,也是行之有效的。这对提升一个城市的卫生质量,无疑是重磅的外力推动。但由于它只局限于“评时检查”,仅以检查的这几天为据,显然有点先天不足,加之久而久之,许多城市也摸到了规律,不仅是先做足了被检的准备,还频频各出“奇招”应对,于是也就出现许多不正常的现象。对此,媒体界一直十分关注,并累累给以公开的曝光见诸于报端。
  远的且不说,就以7月27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为例:一个月前,陕西省渭南在“创卫”中,为迎接检查组光临,有关职能部门要求所有卫生不达标的餐馆一律关门暂时歇业,如有违反,不仅罚以重金,且三年内不准从事餐饮行业。狠招之下,全市大街小巷的包子、凉皮、米线等饭馆基本上贴了封条。你别说,这样的狠招还真管用!
  如果说上面引录的是媒体的披露,并非眼见为实,那再来说说笔者自己的亲眼感受。去年我们所在的区也轰轰烈烈加入了“创卫”的行列,我居住的小区荣幸地被定点为检查的单位之一。就在上级检查组来的前三天,我们小区的居委会进行了大张旗鼓“一人不漏”的动员,要求各家各户彻底地打扫家居,尤其是阳台,各门楼道还要进行清刷。过去两三个月无人过问的冷落楼道,如今,倍加受宠连续三天都用清水冲洗。一些退闲在家的大爷大妈还被临时“征召”上阵,一个个佩戴起红袖套,在小区内巡视,捡拾树枝、烟头、纸屑,甚至地下室里积满了污垢、无主的自行车也被排列得整整齐齐。
  再看小区周边,一声号令之下,马路边为便民开设的菜摊小店被贴上“内部装修”的封条了;一直让人心烦的小商小贩叫卖声沉寂了;路边烧烤弥漫的烟雾消失了;街头、路边那五颜六色清除不尽的小广告也不见了……
  那些天居民的生活质量从来没有这么高过,“幸福指数”也达到最高值。不过,就在人们“享受”的同时,大家也清醒地意识到,这不过只是暂时的现象。果不其然,在前后维持一周之后,一切都恢复了常态,因为上面来的检查组走人了!
  为什么在卫生检查前后竟有那么大的反差?一言以蔽之:应归咎于“评时检查”!我们目前在评定“国家级卫生城市”时实施的是“评时检查”,而不是“平时检查”,你可别小看这“评”与“平”的一字之差,它反映出的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和权值。“评时检查”是由上而下的强制行为;“平时检查”是由下而上的自觉行动。前者可以用突击来完成,后者则必须都时时刻刻的平时来养成。“评时”是暂时的,“平时”是持续的,如果说我们在卫生城市的评估标准中不加重平时检查的力度,不去了解当地居民的实际感受,那么往往评出来的卫生城市是可能名不符实,大打折扣的。
  一个城市的卫生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这个城市居住者的生存质量,它是须臾都不应掺假的。单纯靠几天的“运动”将卫生搞上去了更是不足取的,一个城市即使戴上“国家级卫生城市”的桂冠,作为一方的普通百姓而言又何益之有!
  我们的卫生城市不应该是“评时”的,而应该是“平时”的,只有天天、月月都呈现出优美的市容、优雅的环境、优良的秩序才是真实的,才是人们需要的。君不见,河南济源市去年荣获“国家级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但时隔一年就面目全非,出现了脏乱差,书记市长自罚千元,还向公众作了道歉,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讽刺吗?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反省吗?前车之鉴实在是太多了,“洛阳蝇贵”的现象不应该再重现了!
其他文献
北方树少,城市绿化不及多雨的南方,尤其珍稀树种,更是凤毛麟角。  早些年,辽宁的一座城市进行道路改造,扩建后的一条繁华大街,一直保留着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大银杏周围还砌了一道矮墙,形成了马路上的一座“孤岛”。过往车辆的司机们,都心怀敬畏,小心翼翼地绕树行走,并对城建工人的爱心深表敬意。保护古树,也反映出这个市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若干年后,这棵银杏被移栽到一个公园里,标志牌上还特别记载了它这段不寻常的
期刊
“我要骑自行车上班”,这是我上个月的动议。而今说到做到已付诸实施了。现在我告别了“四个轮子”,重新回归到“骑车一族”,每天上下班再次汇进那“两个轮子”的洪流中去了。  有的朋友对我的行动不太理解,有一位朋友开玩笑地揶揄说:中国人好不容易从“两个轮子”的动物进化到“四个轮子”的现代人,美还美不过来,你怎么又回到“原始社会”呢?其实,人人都想享受生活,我何尝不想品尝现代化的成果,手握方向盘一溜烟地跑在
期刊
本溪作为我国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开发较早的以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曾有过“煤铁之城”的美誉,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溪作为“煤铁之城”的风格时代已经过去,新的世纪应该努力塑造新的城市风格。纵观本溪全境8348平方公里的土地,山地面积占80%、耕地面积占8.7%、水面和其他面积占11.3%,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从“煤铁之城”到山水工业城,直至辽宁中部城
期刊
许多外地来京生活的人们都有一个感受,北京太大了,大的让人没有一点归属感,于是我们这些“北飘”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迫切希望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不需要太大,不需要太新,不需要任何豪华。但是,面对市区内价格昂贵且拥挤甚至有些破旧的住宅,我们只好把目光投向了价格相对低廉的四环之外。我,就被挤到了五环。    不过,老天不会让你将一切都一手兼得,既然选择了低价、舒适和遥远,随之而来的必然选择便是,每天
期刊
序    在济宁市这座小城生活了二十多年,外出总是碰到重复几遍人家还是对“济宁”莫名其妙、为了礼貌又得装出“久仰”的尴尬。心里躁,常会急中生智,反问对方:“曲阜、梁山(有时还要加上微山湖)知道吧?它们都归济宁管辖。”这时,对方的一脸雾水刹那一脸清朗,是位小姐保不定还会让这句话脱口而出:“哇,好厉害啊!”    曲阜与梁山,对于中国人来说,真可谓“如雷贯耳”了,一个因一个人孔子,一个因一部书《水浒》
期刊
人文精神,是城市之魂。尤其在历史文化名城,总会感触它的存在。  徐州云龙山有一方摩崖石刻,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就曾显现灵魂的身影:“西楚号霸国,子弟夙称雄。何不奋余烈,直捣海天东!”落款是“民国二十年为宣传反日救国至此纪念,余江吴迈题并书”。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发生“9·18”事变的那一年,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吴迈奔走各地宣传抗日,行程至桂林的题刻则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
期刊
今年适逢著名京剧艺术家赵燕侠先生80大寿。3月28日,社会名流、京剧界人士及家属汇聚一堂,祝贺赵燕侠先生“寿比南山”。之前,赵燕侠先生曾赴天津参加庆祝中国大戏院开业70周年活动。这位“隐居”20年的京剧“赵派”艺术创始人在家中接受了采访。      生活贫苦走上京剧之路    我们家生活很苦,每天的饭都不知道我父亲到哪里去淘换,父母让我学京剧只是为了给我找一条求生的路。小时候,我满脑子想的就一个字
期刊
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了解,印象最深的要属前一段时间,韩国人申请“端午节”开始的。近来又听说要申请韩医,谁不知道那就是中医,然而,别人拿去修改一下就成为了自己的东西。每当国人听到这些后,都是一副愤愤然的样子,但是,愤愤然之后,大众反映的声音却有点微弱又无奈。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些问题呢?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呢?非物质文化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
期刊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产电视剧淡出了许多人的视野。这种反感与厌弃源自“言情武打”类片子的模式化,彼此重复且了无新意;《我爱我家》和“戏说历史”又嘻皮笑脸庸俗恶搞、自我作贱。这就彻底倒了观念的胃口——看这类片子简直成为一种智力的自我蔑视。这种粗制滥造的制作,只是用于打发一个个昏昏欲睡的夜晚。至此,国产电视连续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大众狂欢到娱乐至死,仅仅用去十几年时间就几乎步入绝境。它更多地来自商
期刊
电影自诞生以来,如实再现着人类生存活动与文明进程,是人类通过影像方式确认自己、发现自己的独特方式。她折射或反映着一定的时代背景下,特定国家、民族、阶层的某种主观的意识形态;一部电影史,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史和心灵成长史。可以这样说,优秀的德国电影,其精神实质,都带着对历史和战争的审视。那一段过往晦暗的时光,被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按照自我的视角和理解,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诠释。      我在寻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