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师专毕业以来,我自认为一直都对工作尽心尽力。每日备课、改作业、伏案苦读,终于小有成绩,成了受同学们欢迎的老师。
2002年,到了该晋级的年限,我觉得凭着自己多年来刻苦勤奋求得的教学成绩和一年不缺的辅导奖。晋级应该不是幻想。但领导根本就没允许我参评,原因是我毕业于化学系,而当时由于学校缺英语老师,领导安排我改行教了英语,我成了“专业不对口”,所以再好的教学成绩都没用。
首次参评受阻,我就思量着有机会改教理化。正巧那一年化学老师因教学成绩突出而被外校高薪挖走。马上面临中招,情况紧急,领导想起了化学科班出身的我,于是在“临危受命”的情况下我得以“认祖归宗”。大家都知道,半路接课是很难的,更何况我的前任是那么优秀。没办法,我只好咬紧牙关,终于在摸爬滚打中作出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三年级学生的认可。紧接着,2003年的晋级又开始了,我想,这一次应该没什么问题了。谁知,我又被排除在了晋级的大门之外。原因是其他老师都有许多论文,而我才开始教化学,还不知道论文的重要性,也压根不知道我们普通老师也能写论文。在当时,有论文发表无疑是“硬”指标,能增加许多积分。
“二战”失利,除了继续搞好教学之外,我又把写论文提上了日程。在高手的指点下,我开始这儿抄一点,那儿编一点,自己再写一点,凑成一篇篇所谓的论文,寄往几家有可能发表论文的期刊编辑部。论文寄出不久,我就收到了一封封回信,无一例外都是告知需要寄多少钱,需要买多少书,这时我才知道发表论文原来是这么回事儿。说实话,我的那些自已想起来也觉得不好意思的所谓论文,也确实够不上发表水平。但考虑到晋级的需要,也只好忍痛拱手交钱。这样,一年内就积起了十多篇论文,我也因此而囊中空空,只好用“这也算是一种投资之类的想法”自我安慰。转眼到了2004年,我拿着获得的“战果”又一次参加评比。在评比之前,领导宣布了一项规定:“由于这几年许多教师盲目在非正规刊物上发表论文,造成论文量一年比一年多,并因此浪费了我们本来就不高的工资,甚至有上当受骗的现象。为了制止这种风气,今后晋级时,不管发表多少文章,一年只能算一篇。”这真是英明的决策,我们全镇老师都应该为此欢呼“理解万岁”,但我提着印有自己论文的厚厚一摞书,真是哭笑不得。这一年是两位在正规刊物上发表过几篇文章的语文老师争到了名额,我的结局,大家肯定想到了。
同事的晋级使我看到了一线曙光。别人的论文可以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我为什么不试试呢?接下来的半年里,我一边收集我能找到的杂志社地址,一边写一些不知能不能称为论文的“兔子尾巴”。但由于水平有限,其结果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凡是有回音的一定要钱,凡是不要钱的一定没有回音。我不禁有些气馁,为了鞭策自己,我给自己定了一年的期限,如果一年内不能有所获,到时候就收兵休战,再图良策。后来,蒙《河南教育》晓月编辑和涵冰编辑不弃,发表了我几篇随笔。我因此备受鼓励,信心大增。到2005年开始晋级评选时,我已在一些报尾巴、杂志角上发表了11篇“小豆腐块”。这时的我觉得底气十足,心态就像席慕蓉诗中所描述的:“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该我亮分时,我一拿出证书和文章,就有同来参评的老师提出:“文理要分开,教理科的发表与学科无关的论文只能算是业余爱好,对于教学没有丝毫益处,不能算分。”见我“武器”较多,大家立刻响应了那位老师的提议。我双手难敌众掌,一嘴莫辩百口。这一次,我还没摸到一级的门,就被一脚踹了出来。
几年“厮杀”下来,我已人到中年,但依旧两手空空。不过。我也把晋级看开了,虽不说退出江湖纷争,但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了。看到比我年龄小、教龄短的都先后晋了一级,有时我也会有些黯然,但由于乡下指标较少,我们镇四五十岁还是老二级的也大有人在。唉,还是算了吧,即使一直不能如愿,我也要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只要学生认可我、拥戴我,只要自己内心安宁坦然,就算做个有一级水平的二级教师又怎么样呢?或许会有人说我这是“精神胜利法”,但有时候人还是需要一点阿Q精神的,难道不是吗?
2002年,到了该晋级的年限,我觉得凭着自己多年来刻苦勤奋求得的教学成绩和一年不缺的辅导奖。晋级应该不是幻想。但领导根本就没允许我参评,原因是我毕业于化学系,而当时由于学校缺英语老师,领导安排我改行教了英语,我成了“专业不对口”,所以再好的教学成绩都没用。
首次参评受阻,我就思量着有机会改教理化。正巧那一年化学老师因教学成绩突出而被外校高薪挖走。马上面临中招,情况紧急,领导想起了化学科班出身的我,于是在“临危受命”的情况下我得以“认祖归宗”。大家都知道,半路接课是很难的,更何况我的前任是那么优秀。没办法,我只好咬紧牙关,终于在摸爬滚打中作出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三年级学生的认可。紧接着,2003年的晋级又开始了,我想,这一次应该没什么问题了。谁知,我又被排除在了晋级的大门之外。原因是其他老师都有许多论文,而我才开始教化学,还不知道论文的重要性,也压根不知道我们普通老师也能写论文。在当时,有论文发表无疑是“硬”指标,能增加许多积分。
“二战”失利,除了继续搞好教学之外,我又把写论文提上了日程。在高手的指点下,我开始这儿抄一点,那儿编一点,自己再写一点,凑成一篇篇所谓的论文,寄往几家有可能发表论文的期刊编辑部。论文寄出不久,我就收到了一封封回信,无一例外都是告知需要寄多少钱,需要买多少书,这时我才知道发表论文原来是这么回事儿。说实话,我的那些自已想起来也觉得不好意思的所谓论文,也确实够不上发表水平。但考虑到晋级的需要,也只好忍痛拱手交钱。这样,一年内就积起了十多篇论文,我也因此而囊中空空,只好用“这也算是一种投资之类的想法”自我安慰。转眼到了2004年,我拿着获得的“战果”又一次参加评比。在评比之前,领导宣布了一项规定:“由于这几年许多教师盲目在非正规刊物上发表论文,造成论文量一年比一年多,并因此浪费了我们本来就不高的工资,甚至有上当受骗的现象。为了制止这种风气,今后晋级时,不管发表多少文章,一年只能算一篇。”这真是英明的决策,我们全镇老师都应该为此欢呼“理解万岁”,但我提着印有自己论文的厚厚一摞书,真是哭笑不得。这一年是两位在正规刊物上发表过几篇文章的语文老师争到了名额,我的结局,大家肯定想到了。
同事的晋级使我看到了一线曙光。别人的论文可以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我为什么不试试呢?接下来的半年里,我一边收集我能找到的杂志社地址,一边写一些不知能不能称为论文的“兔子尾巴”。但由于水平有限,其结果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凡是有回音的一定要钱,凡是不要钱的一定没有回音。我不禁有些气馁,为了鞭策自己,我给自己定了一年的期限,如果一年内不能有所获,到时候就收兵休战,再图良策。后来,蒙《河南教育》晓月编辑和涵冰编辑不弃,发表了我几篇随笔。我因此备受鼓励,信心大增。到2005年开始晋级评选时,我已在一些报尾巴、杂志角上发表了11篇“小豆腐块”。这时的我觉得底气十足,心态就像席慕蓉诗中所描述的:“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该我亮分时,我一拿出证书和文章,就有同来参评的老师提出:“文理要分开,教理科的发表与学科无关的论文只能算是业余爱好,对于教学没有丝毫益处,不能算分。”见我“武器”较多,大家立刻响应了那位老师的提议。我双手难敌众掌,一嘴莫辩百口。这一次,我还没摸到一级的门,就被一脚踹了出来。
几年“厮杀”下来,我已人到中年,但依旧两手空空。不过。我也把晋级看开了,虽不说退出江湖纷争,但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了。看到比我年龄小、教龄短的都先后晋了一级,有时我也会有些黯然,但由于乡下指标较少,我们镇四五十岁还是老二级的也大有人在。唉,还是算了吧,即使一直不能如愿,我也要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只要学生认可我、拥戴我,只要自己内心安宁坦然,就算做个有一级水平的二级教师又怎么样呢?或许会有人说我这是“精神胜利法”,但有时候人还是需要一点阿Q精神的,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