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儿童好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深层思考,是深度學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的重要载体。本文试从“儿童好问题”的内涵、“儿童好问题”的“催生”与“共生”、“儿童好问题”的“审视”与“超越”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儿童好问题”的指导策略,旨在让学生在“好问题”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深层次地学习知识,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儿童好问题;驱动式;教学实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以“儿童好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实现“不需要教”的一个有效途径。“儿童好问题”来自学生自己,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最大动力,它能诱发学生深层的思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儿童好问题”的内涵诠释
“儿童好问题”是指小学生在认知新的数学世界时与已有经验世界之间存在落差,从而产生的疑问。这种疑问是源自小学生内在需求的,是具有高质量思维含量的问题。它能激发小学生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满足小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的心理,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和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感悟,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1]。
二、“儿童好问题”的“催生”与“共生”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新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目标。可见,引导、诱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提出有高度思维含量、具有挑战性的好问题,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重中之重。
(一)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助推好问题的生成
“提问”虽是儿童的天性,但“儿童好问题”的催生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引导,而“导”之前提就是要找准小学生的认知起点。首先,教师不仅要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沟通各知识间的联系,找准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还要通过课前谈话、前测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助推“学生好问题”的生成,从而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主动、构建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时,教师从小华、小军、小明三人买笔记本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获得的信息。在多人叙述中,学生体会到信息的多与乱。此时,教师及时引导:“面对这么多信息,你有什么建议呢?”学生在内需驱动下各抒己见:“理一理。”“怎么理呢?”在群策下,“整理信息”这一好问题生成,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整理信息的欲望。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不习惯用“列表整理”的方法来整理信息,认为没有“列表整理”同样能解决问题。不难发现,这是受到了原有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的影响。找出了学生的认知“瓶颈”,教师便可有意让学生多人叙述信息,让学生感悟“繁、乱”,从而帮助学生生成“列表整理信息”的内需问题,以此激发其探究问题的欲望,使其形成自觉运用列表整理信息的内在情感。
(二)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助力好问题的增值
学生提问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具体而言,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先从引导学生提出客观性问题“是什么”入手,再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反思性问题“怎么样”,诠释性问题“为什么”,决定性问题“还有什么”,从这四个层面来质疑、提问,让学生提出的问题从浅表走向深层,不断升华为“好问题”,从而逐步增强学生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由于学生面对课题只会提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的问题,教师可以学生熟悉的圆柱形木条切成圆锥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切割的过程,并让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问题。当学生提出“圆柱切割成最大圆锥,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时,教师及时追问:“怎样来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它们的底面积、高、体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有学生说道。教师继续启发:“如果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你又想到了什么呢?”有学生抢着说:“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借助圆柱来获取。”
“是什么?”是学生提出的客观性问题,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有些“肤浅”。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情境创设,并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与完善问题的空间,在呵护学生原始问题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问题从“是什么”走向“怎么样”,最终使学生在历经提问的过程中,掌握提出好问题的方法,让提出的问题指向更明朗。
(三)慧择学生问题,追求问题间的共生
由于学生个体的学习经验、认识水平等有所不同,他们会对同一内容生成不同的问题,而问题又有主要与次要、共性与个性之分。为此,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需求,问题的思维含量,问题所具有的挑战性、探究性,以及问题的延伸性等方面分析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并做出取舍,使问题间相融转化、和谐共生,让好问题引领学生深度探究、深度思考、触摸知识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辨析好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时,在预习环节中,学生提出了各自的问题:(1)从条形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男生总共套中了多少个?女生呢?(3)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怎么比?(4)7个是怎样算出来的?(5)什么是平均数?它有什么作用?(6)移一移与计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异同?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必须用心去分析,厘清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及主次关系。第三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是整节课一明一暗两条线,教师应精心引导,逐步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让学生在触摸这两个问题的内在本质中,自然而然地触摸到其他问题的本质。这能使学生体验到在繁多复杂的问题中,有些问题是不需思考就能找到答案,而有些是需要思考、探索才能找到答案的,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提出更有挑战性问题的方法、提高把握问题背后实质的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材“条形统计图”教学为例,教师可讲解有关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事物发起统计活动,并绘制条形统计图。在全体学生完成数学任务之后,教师下发新的任务:以同桌为单位,对你的同桌所做的条形统计图进行评价。在开放性较强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以“鸡蛋里头挑骨头”的态度去检查同桌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无数的问题在学生的大脑中涌现:“同桌所做的条形统计图是否标准?是否标明了单位长度?不同统计单元之间的间隔距离是否合理?”这些数学问题为学生发起评价活动提供了参考标准。与教师直接提问相比,学生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更有意义。
(三)趣味活动,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知识大多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教师能够针对相关知识发起交流活动,辅以数学思考问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必将得到同步锻炼。基于此,教师可将趣味活动导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帮助学生应用知识,积累知识。
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教材“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为例,教师发起趣味教学活动: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在接到学习任务之后,学生会选定长方体或正方体开展手工活动。当学生展出成品时,教师提出思考问题:“长方体中包含哪些图形?正方体呢?”在对图形进行观察之后,学生会给出结论:“长方体中一定包含长方形,可能包含正方形,但在正方体中一定只有正方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依靠个人的观察、实践积累数学知识,并对教学信息进行整理,搜集数学知识的速度大幅提升。在得到教师的肯定之后,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的开放性、多元性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从多个角度思考数学问题,从全新的方向入手,尝试应用数学知识。
(四)通过生活化的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要想让學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不仅要把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可以清楚认识到原来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问题,而这些数学问题也会成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最终让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例如,教师在讲完和几何体周长、面积有关的内容以后,就可以给学生留一些测量实际物体的课后作业,比如学习完长方形周长的知识以后,可以让他们回到家量一量家里的门框、窗框等长方形的长和宽,最终计算出周长。再比如学完几何体的面积知识以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测量居室的面积,在具体测量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测量单位和测量方法,而且要考虑到房间的形状和测量边的数量等。这样的作业形式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够帮助其在短时间内掌握数学概念。在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情境教学、交流活动、趣味互动等板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看,去想,去思考,促使其在全新的数学世界中掌握数学定义,强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吴正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 [J].素质教育论坛,2017(13):99.
敖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J].好家长,2017(68):115.
任洪鹏.“小情境”成就“大课堂”——再谈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J].中国教育学刊,2014(06).
【关键词】儿童好问题;驱动式;教学实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以“儿童好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实现“不需要教”的一个有效途径。“儿童好问题”来自学生自己,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最大动力,它能诱发学生深层的思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儿童好问题”的内涵诠释
“儿童好问题”是指小学生在认知新的数学世界时与已有经验世界之间存在落差,从而产生的疑问。这种疑问是源自小学生内在需求的,是具有高质量思维含量的问题。它能激发小学生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满足小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的心理,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和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感悟,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1]。
二、“儿童好问题”的“催生”与“共生”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新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目标。可见,引导、诱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提出有高度思维含量、具有挑战性的好问题,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重中之重。
(一)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助推好问题的生成
“提问”虽是儿童的天性,但“儿童好问题”的催生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引导,而“导”之前提就是要找准小学生的认知起点。首先,教师不仅要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沟通各知识间的联系,找准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还要通过课前谈话、前测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助推“学生好问题”的生成,从而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主动、构建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时,教师从小华、小军、小明三人买笔记本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获得的信息。在多人叙述中,学生体会到信息的多与乱。此时,教师及时引导:“面对这么多信息,你有什么建议呢?”学生在内需驱动下各抒己见:“理一理。”“怎么理呢?”在群策下,“整理信息”这一好问题生成,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整理信息的欲望。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不习惯用“列表整理”的方法来整理信息,认为没有“列表整理”同样能解决问题。不难发现,这是受到了原有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的影响。找出了学生的认知“瓶颈”,教师便可有意让学生多人叙述信息,让学生感悟“繁、乱”,从而帮助学生生成“列表整理信息”的内需问题,以此激发其探究问题的欲望,使其形成自觉运用列表整理信息的内在情感。
(二)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助力好问题的增值
学生提问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具体而言,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先从引导学生提出客观性问题“是什么”入手,再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反思性问题“怎么样”,诠释性问题“为什么”,决定性问题“还有什么”,从这四个层面来质疑、提问,让学生提出的问题从浅表走向深层,不断升华为“好问题”,从而逐步增强学生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由于学生面对课题只会提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的问题,教师可以学生熟悉的圆柱形木条切成圆锥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切割的过程,并让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问题。当学生提出“圆柱切割成最大圆锥,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时,教师及时追问:“怎样来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它们的底面积、高、体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有学生说道。教师继续启发:“如果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你又想到了什么呢?”有学生抢着说:“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借助圆柱来获取。”
“是什么?”是学生提出的客观性问题,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有些“肤浅”。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情境创设,并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与完善问题的空间,在呵护学生原始问题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问题从“是什么”走向“怎么样”,最终使学生在历经提问的过程中,掌握提出好问题的方法,让提出的问题指向更明朗。
(三)慧择学生问题,追求问题间的共生
由于学生个体的学习经验、认识水平等有所不同,他们会对同一内容生成不同的问题,而问题又有主要与次要、共性与个性之分。为此,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需求,问题的思维含量,问题所具有的挑战性、探究性,以及问题的延伸性等方面分析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并做出取舍,使问题间相融转化、和谐共生,让好问题引领学生深度探究、深度思考、触摸知识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辨析好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时,在预习环节中,学生提出了各自的问题:(1)从条形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男生总共套中了多少个?女生呢?(3)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怎么比?(4)7个是怎样算出来的?(5)什么是平均数?它有什么作用?(6)移一移与计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异同?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必须用心去分析,厘清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及主次关系。第三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是整节课一明一暗两条线,教师应精心引导,逐步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让学生在触摸这两个问题的内在本质中,自然而然地触摸到其他问题的本质。这能使学生体验到在繁多复杂的问题中,有些问题是不需思考就能找到答案,而有些是需要思考、探索才能找到答案的,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提出更有挑战性问题的方法、提高把握问题背后实质的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材“条形统计图”教学为例,教师可讲解有关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事物发起统计活动,并绘制条形统计图。在全体学生完成数学任务之后,教师下发新的任务:以同桌为单位,对你的同桌所做的条形统计图进行评价。在开放性较强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以“鸡蛋里头挑骨头”的态度去检查同桌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无数的问题在学生的大脑中涌现:“同桌所做的条形统计图是否标准?是否标明了单位长度?不同统计单元之间的间隔距离是否合理?”这些数学问题为学生发起评价活动提供了参考标准。与教师直接提问相比,学生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更有意义。
(三)趣味活动,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知识大多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教师能够针对相关知识发起交流活动,辅以数学思考问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必将得到同步锻炼。基于此,教师可将趣味活动导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帮助学生应用知识,积累知识。
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教材“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为例,教师发起趣味教学活动: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在接到学习任务之后,学生会选定长方体或正方体开展手工活动。当学生展出成品时,教师提出思考问题:“长方体中包含哪些图形?正方体呢?”在对图形进行观察之后,学生会给出结论:“长方体中一定包含长方形,可能包含正方形,但在正方体中一定只有正方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依靠个人的观察、实践积累数学知识,并对教学信息进行整理,搜集数学知识的速度大幅提升。在得到教师的肯定之后,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的开放性、多元性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从多个角度思考数学问题,从全新的方向入手,尝试应用数学知识。
(四)通过生活化的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要想让學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不仅要把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可以清楚认识到原来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问题,而这些数学问题也会成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最终让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例如,教师在讲完和几何体周长、面积有关的内容以后,就可以给学生留一些测量实际物体的课后作业,比如学习完长方形周长的知识以后,可以让他们回到家量一量家里的门框、窗框等长方形的长和宽,最终计算出周长。再比如学完几何体的面积知识以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测量居室的面积,在具体测量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测量单位和测量方法,而且要考虑到房间的形状和测量边的数量等。这样的作业形式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够帮助其在短时间内掌握数学概念。在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情境教学、交流活动、趣味互动等板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看,去想,去思考,促使其在全新的数学世界中掌握数学定义,强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吴正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 [J].素质教育论坛,2017(13):99.
敖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J].好家长,2017(68):115.
任洪鹏.“小情境”成就“大课堂”——再谈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J].中国教育学刊,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