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书写与文化认同的焦虑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mmi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人赴西方移民可追溯到四个世纪以前。除了华人劳工外,20世纪初的留学生是最早感知西方文明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留学的根本动因是从异国盗取火种照亮中国本土的黑暗现实,而留学西方是他们的梦想。北美华文文学的跨文化写作,不仅有知识分子遭遇西方的震惊和倾慕体验,更有着一种对本土文化、对民族的反思和启蒙情怀。北美华人移民的边缘身份形成的文化间隔,使海外华人能够用一种更为冷静和理性的姿态思考异质文化和母国文化,由此展现了对故国忧患的反思与还原,并对故国历史记忆中人性的丰富和多重生发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度的探索。新世纪北美华文文学的创作呈现出文化新变,那就是在突破历史与现实、中西文化传统、原乡与异乡边界上做了有益的探索,这种“跨越边界”的努力,弥合了不同文化的差异,实现了对世界主义的自觉追求。
  关键词:西方梦;边缘人:文化认同:故国记忆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4-0099-04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攻破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人在惊恐、怨恨、创伤和艳羡的复杂情绪中遭遇西方。中国人的“天朝上国”的中国中心幻觉开始破灭,由此开始了绵延一百多年的西化(现代化)进程。这种进程不仅仅停留在器物的更新、百姓日常生活的转变上,而且在文化上也有明显的表征。
  一、“西方梦”与本土文化认同
  中国人赴西方移民可追溯到四个世纪以前。除了华人劳工外,20世纪初的留学生是最早感知西方文明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留学的根本动因是从异国盗取火种照亮中国本土的黑暗现实。而留学西方是他们的梦想。其中,发达程度首屈一指,移民政策相对宽松,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美国,成为众多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到美国去,几乎成为摆脱贫困落后、追求自由富裕的移民的梦想。
  文学中较早涉及西方的文本有魏源的《海国图志》、王韬的《漫游随笔》,尤其是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开启了近代留学生文学的先河,这些著述都记述了作者乃至同代人对西方的认知、想象。鲁迅的《藤野先生》、郁达夫的《沉沦》、闻一多的《留美通信》、瞿秋白的《赤色十月》等都记录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学习西方以求民族自强的文化持守立场。20世纪初知识分子的“西方梦”往往在振兴祖国的民族叙事中展开,即便是个人情爱的失落、异国生存的艰难,也归因于国家的贫弱。如郁达夫《沉沦》的主人公。难怪詹姆逊说:“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力比多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因此20世纪初知识分子的“西方梦”不仅有遭遇西方的震惊和倾慕体验,更有着一种对本土文化、对民族的反思和启蒙情怀。因此,第一代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大都承担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取用始终以祖国为中心,并将自己的创作定位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文本是林语堂的小说《唐人街》。
  当代中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出于摆脱自身贫困与落后的需要,西方文化被提升为中国想去靠拢的“中心”和“想象主体”。同时西方后殖民主义也在寻求对第三世界的文化控制,他们主要通过文化输出来影响第三世界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正日益消解。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的现代身份书写同样也遭遇到了“阐释的焦虑”。难能可贵的是,以吉铮、白先勇、於梨华为代表的台湾留学生和移民作家群,去国的经历给了他们重新向传统靠拢的契机。白先勇说:“出国之后,最重要的变化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他“像许多留学生,一出国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产生了所谓认同危机。对本身的价值观与信仰都得重新估计。虽然在课堂里念的是西洋文学,可是从图书馆借的,却是一大叠一大叠有关中国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的书,还有许多五四时代的小说”。由于台湾留学生作家中相当一部分拥有大陆和台湾人生经验,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因袭根深蒂固,在异国的经历反而强化了他们的文化认同,即使拥有了所在国的国籍,其文化归属依然是中国。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留学生和移民作家将带有明显的精英文化色彩的“西方梦”逐渐置换成了“美国梦”。“美国梦”的本土意义肇始于惠特曼。惠特曼说:“美国和民主是两个可以互换的词语,他们把美国看作典型的民主国家,而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让自由的个体成为可能。”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美国梦”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它纵容个人欲望,强调过度消费。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美国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而“美国梦”也成为一种“信仰体系”,影响深远。
  中国在八九十年代引发“美国梦”的过程有着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大陆经过文革十年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破坏,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心态和大众文化热潮的相互作用引发了90年代初期“留学生文学”在国内的轰动效应。而它的畅销直接引发“美国梦”的生成。在这些具有纪实性和新闻性的文本中,“美国梦”表现为多重欲望的集合体,这里既有个体淘金的欲望,又有对成功的渴求。代表性的作品是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等。
  吴亮认为:“我们永远不要指望这本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能够成为一种精神性的、有形式意味的写作,但作为一种时代现象的实录和异乡人群落的生活写照,它仍然具备镜像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文化心态的折射,是第三世界失去文化持守的知识分子对富裕自由的第一世界心甘情愿投降的结果。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个阶段传统文化变成了攀附他者丧失本真的“后殖民”文化。在这里,一百多年来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西方梦”被彻底地置换成了赤裸裸拜金主义的“美国梦”了。这是第三世界人们文化陷落的精神悲剧。这在21世纪初的留学生和移民作家的文本中得到有效的抵制。
  二、“边缘人”处境与故国记忆还原
  20世纪上半叶,旧金山湾内的天使岛上的“木屋诗”,构成了北美华文文学的早期形态。由于早期华人移民中文化人甚少,而美加两国当局的迫害和谋生的艰难,使这些移民对文学的投入不多,因此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北美华文文学基本上是处于哑声的状态。北美华文文学的兴起是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大量来自台湾的学生赴美国留学,他们中的许多人利用华文创作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陆留学生、移民的持续加入使北美华文文学的作家队伍不断壮大,于是,北美华文文学成为海外华文文学中最活跃的创作团体。   北美华文文学的作家们从封闭、落后的中国来到开放、富裕的北美大地,这种迁徙最强烈地表现为对“西方梦”的追寻。怀揣着梦想的中国人在北美大陆刚刚领略了世界第一大都市的繁华、喧嚣之后,就遭遇了始料未及的生存困境和文化挤压。能够留学美国和加拿大的华人,无论是台湾人、香港人,还是大陆人,都属于中国社会上层的精英知识分子,遽然进入一个全然不同的社会环境和遭遇异质文化的强烈冲突时,很容易迷失人生的目标。华裔学者李玫瑰在《中国人在美国》一书中提出“边缘人”概念,描述的就是中国人在北美的困窘境况。作者认为华人夹在两种文化、两个世界之间。受到双重甚至多重的文化冲击,产生认同的焦虑,成为亦此亦彼又非此非彼的边缘人。
  华人移民的边缘身份很容易形成对自我和他种文化的理性态度,这是文化间隔形成的结果。这种文化间隔实质上是指深受两种文化影响的移民们所自觉保持的一种文化心理距离。这种文化心理距离让移民成为文化“边缘人”,正是这种“边缘人”的文化立场,使海外华人能够用一种更为冷静和理性的姿态思考异质文化和母国文化。对此,严歌苓说:“有多少作家是在离开乡土后,在漂泊过程中变得更加优秀了?康拉德、纳博科夫、昆德拉……他们有的写移民后的生活,有的写曾经在祖国的生活,都由于添了那层敏感和距离而使作品添了深度和广度,添了一层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语言的共同襟怀。这是移民生活给他们视角和思考的决定性的拓展与深化。”
  霍米·巴巴在《忆法农》一文中说:“回忆……就是发现和重新定位迷失的方向的过程。回忆绝非是平静地内省或追忆这样如此简单的行为。它是一种需要反复梳理思路的痛苦的过程——个不断还原支离破碎的过去的过程,从而解释现在的精神创伤。”⑦因此。故国回望和文化反思是华人留学、移民的初期心态,他们身后背负着一个沉重的中国,也就是夏志清所说的“中国执念”,隐喻旅居海外的华人作家无法摆脱的“中国情结”,同时也表达了漂泊者对故土的牵挂和负重前行的步履维艰。白先勇认为20世纪的中国人一直处于流离的状态,他们是“精神的孤儿,内心肩负着五千年的回忆的重担”。白先勇的《纽约客》,主要描写漂泊海外的国民党贵族子弟的生活,反映了“最后的贵族”在中西文化夹缝中进退失据、无所依傍的生存困境。与此相类似的作品还有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作者自己称它为“浪子的悲歌”,中国的桑青在美国变身为桃红的精神分裂,暗示了曾经维系、延续了几千年的家国观念在国共内战后海峡两岸的分隔使这批身居异域的游子失去了依托的精神支柱,造成了人生悲剧。这些“流浪的中国人”的个体生命记忆与民族国家想象紧密相关。异国遭遇以及母国分离的现状刺激着他们更执着于民族情感诉求。
  大陆八九十年代赴北美作家群的生存环境较台湾50-70年代已大为改观,种族、文化的歧视压力相对减小,但是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创作重点放在表现自己曾有过的“过去”上。正如苏炜所言:“我的小说是83、84年写的,现在我回头去看相当幼稚,但里面也有个‘情结’,我称之为‘过去情结’。就是说在我们这个年龄写的留学生小说,那里边的人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每一个人都是背着一个很沉重的过去而活着的。这种过去情结实际上是一种中国情结,是一种群体的重负吧。”这种重负压在漂泊者的身上,使他们远行的脚步变得特别犹疑。苏炜、查建英、坚妮、严歌苓等切身体验过大陆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如“反右”、“文革”、“上山下乡”运动等,虹影、高行健的小说也流露出历史的创伤性记忆。而出国之后的“离散”经验使得“他们的跨文化经历不再是零散的、互不相连的碎片,而是可以放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重新整合他们人生经验的片断”⑨。可以说,以苏炜、查建英、严歌苓为代表的八九十年代的北美华文文学的作家,通过揭示大陆幽暗历史中个体的精神创伤,并由个人创伤性记忆折射国家与民族的历史,由此展现了对故国忧患的反思与还原,并对故国历史的创伤性记忆中人性的丰富和多重生发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探索。
  三、融合中的新变与文化持守
  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成为了流动的符号,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北美华文文学在新世纪开始关注文化的多元性和混杂性。在开放的视野中,作家们力图突破以往的格局,展示海外华人与异国人和谐相处、平等相待的从容与自信。张翎说:“海外作家这个名词越来越多地用于作家居住地域的划分,它与作家选择的题材,描述的手法,都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公民”观念的确立,使北美华文文学在突破历史与现实、中西文化传统、原乡与异乡边界上做了有益的探索。这种“跨越边界”的努力,反映出作者崭新的历史、族群和文化观,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启示。
  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海外定居的时间越长,他们对美国、加拿大社会的文化多元性与混杂性就越发有了更充分的认识。白先勇、严歌苓作品中人物族性身份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白先勇新世纪小说中,不仅仅有失根漂泊的中国人,还有中外混血儿、犹太人、爱尔兰人等其他种族的美国人。白先勇有意识地描绘出不同种族背景同性恋者在美国都会的相知相爱。虽然人物的种族背景变得多元混杂,但白先勇关注的人物大多仍与中国有关,他们中的一些人仍然受到认同的困扰。
  与白先勇的跨族书写相同的是严歌苓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作为边缘人的弱势群体族裔,如《茉莉的最后一日》中的拉丁老妪茉莉,《青柠檬色的鸟》中的墨西哥男孩佩德多,《小姨多鹤》中日本遗孤多鹤等。在小说《寄居者》中,除了华人,她还展示了犹太民族寄居的生存状态,作者要“从华人本身的寄居状态探索其它种族的寄居状态”。在这方面,严歌苓做得十分成功。她将人类这种寄居的生存状态由个体推移到群体乃至种族的记忆,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对每一个漂泊者来说,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寄居者。所有的寄居者都处于所在国的边缘境地。严歌苓的小说表达了寄居者想融入主流的努力,但边缘和主流之间是一种隐性的心理距离,每一次想摆脱边缘的尝试都蕴含着无奈的牺牲和血的代价。   除了白先勇、严歌苓的跨族书写外。张翎小说对原乡和异乡的情感体验也非常具有超越“边界”的意义。与其他作家相比,在张翎的小说中。原乡和异乡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而是一系列交错、重叠的意象,二者总是融合在一起的。张翎不仅书写原乡温州的美丽和难以忘怀,而且,还把多伦多当作自己的家园,她不仅仅是温州人。中国人,她还是一个多伦多人,加拿大人,这与郁秀在《太阳鸟》中表现主人公双重身份,既是中国人又是美同人的认同一致。白先勇、严歌苓、张翎、郁秀都属于超越种族、超越原乡与异乡的藩篱、关注人类普遍生存状况的“世界主义”者,是霍米·巴巴在《献身理论》中认为处于“第三度空间”的人。霍米·巴巴认为文化“永远不是自在一统之物,也不是自我和他者的简单二元关系”。他指出固有文化的原创性或“纯洁性”是站不住脚的,因而极力倡导一种“混杂的”、“非此非彼”的文化策略。白先勇、严歌苓、张翎、郁秀的创作,无形中成为诠释霍米·巴巴“混杂”理论的最好个案。
  这一时期,北美华文文学的作家在开放豁达的文化心理的驱动下,以追求“文化混杂”为重要目标,许多作家开始对自我民族的文化命运进行了新的探索。黄宗之、朱雪梅夫妇《阳光西海岸》,笑言《没有影子的行走》等,都是在一种全球性视野中,以进入了美国主流社会的移民作为描写对象,来重新思考本民族文化的定位,重新确认在“文化混杂”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王小平《刮痧》是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刮痧》通过强烈的外在冲突来揭示异质文化交流的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小说描写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会导致对许大同一家的伤害。许大同的美国老板约翰·昆兰主动到唐人街以身试“刮”,体验了刮痧的疗效之后。才有圣诞之夜中各色人等的大团圆结局。作者想要说明的是在异质文化的交流中,只有依靠了双向互动,才能带来多元文化的真正交流与沟通。《刮痧》让我们对中西文化差异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它提醒作家在对中西两种文化有了更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重新确认和发掘本土文化的价值。也正是有了这一前提,华文作家们才能在新世纪里要求多元文化的平等互动。因为,世界公民的形成,除了应具有全球性视野外,还应有对自我文化意义的确认和对本土文化价值的持守。《刮痧》正好吻合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诉求,才使《刮痧》这部小说和同名电影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现象。
  新世纪北美华文文学作家以追求“文化混杂”为最大目标,以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持守作为生命基点,以对异质文化的适应作为自己的生命内涵,显示出一种超越种族差别的无边界的人类关怀,来弥合不同文化的差异,来实现对世界主义的自觉追求。毫无疑问这是北美华文文学在新世纪呈现出来的最令人兴奋的文化新变。所有这一切都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公民”观念的确立,使海外作家与异国人相处时,变得更加从容和自信。
  无论怎样,一百多年的中国人的“西方梦”,致使中国人大规模地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迁徙,北美华文文学的产生,就是处于前工业社会的中国人流动到后工业社会的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结果,这种流徙和移民,是第三世界向第一世界靠近与融合的历史镜像,因此,北美华文文学负载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独特经验,记录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碰撞融合的清晰脉络和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 刘保昌)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噶喇吧纪略》和《海岛逸志》这两部清乾隆时期华侨的海外见闻录可见,东南亚地区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与古代中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随着明清海禁政策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中国的海外贸易急剧萎缩,对东南亚地区的掌控力也日益丧失;与此相反,欧洲国家则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支撑下,借助现代航海技术。沿着这条古老的航线来到广阔富饶的亚洲地区,经略他们的海外殖民地,掠夺原料,开辟市
期刊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或语词选择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话语现象、美学现象和认知现象。隐喻与交流、隐喻与文化传统也有密切的关系。文学中的隐喻是隐喻的高级形态,它建立了以本体为外壳、以喻体为中心、以喻旨为指归的新型三角关系。文学隐喻在本体、喻体关系的建立方面具有个体性、多样性和独创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掘和重构喻体和喻旨的共同点。进而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构筑并造就了新的相似性。在文学隐喻中。隐喻本体和喻体的
期刊
摘要:作为伦理范畴的“义”、“德”等字词在中山王器铭文中频繁出现,为探讨白狄中山的伦理观念及其接受与认同华夏文化的情况提供了殊为可贵的材料。在白狄的观念中,“义”是君臣之道,关涉社稷的兴亡;“德”是附民之术、选贤之则和敬神之由,关涉国家的福祸。既有的人伦秩序与现世的道德规范皆有形而上的依据。违反既有的人伦秩序即是悖逆天道,谨守现世的道德规范便是遵循天德。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到,时至战国中晚期,白
期刊
摘要: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文学选本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文学思潮,而文学思潮也制约着文学选本,促使选本对思潮作出反应。文学选本与文学思潮的互动关系,在宋代文学选本中有非常生动的表现,典型的个案有《二李唱和集》等诗歌选本与“白体”诗风的相互生发、《西昆酬唱集》对“西昆体”的引领与示范、《二妙集》《众妙集》《三体唐诗》等对宗唐思潮的契合与呼应、《草堂诗余》《花庵词选》对雅正词风的疏
期刊
摘要:死亡是“北美留学生小说”的重要书写主题。“死亡书写”的叙事策略呈现出变化与发展的集体趋势。在母题的不变与叙事策略的多变中,从“留学”到“学留”再到“后留学”时期的“北美留学生小说”,死亡书写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蕴含着独特的精神气质与美学风格。通过“死亡书写”探析文学的叙事策略、精神气质和美学风格上的变动,具有现象学的类型分析价值。  关键词:北美留学生小说;死亡书写;精神气质;关学风格 
期刊
摘要:当代美华文学从横向结构来看,主要有三大群落:台湾留学生文学、大陆新移民文学以及华裔文学。本文选择这三大群落中有代表性的作家——於梨华、张翎以及汤亭亭的小说进行解读,力图发现不同文化群落的华人离散群体想象中国的不同方式以及贯穿其中的变化着的“他者”意识。  关键词:美华小说;文化群落;中国想象;他者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8-
期刊
摘要:自首在秦汉时期名为“自告”、“自出”,前者是非逃亡者犯罪未发自首,后者是逃亡者事发自首,同时二者在诉讼用语与表达方式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自告”与“先自告”在使用上也存在差别。“自诣”虽然一定情况下可以具备“自告”、“自出”之义,但不能作为法律术语,东汉时期“自诣”取代“自出”。从东汉中期开始“自首”出现,与“自告”混用情形持续至南北朝时期,到唐律始统一使用“自首”。  关键词:秦汉:自告;自
期刊
摘要:1979-1991年,中国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改革开放政策下发生了有利于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变化,但技术创新所需的人才、企业动力和能力、科研体系、横向联合机制等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列入国家计划的重大引进技术上,中国沿袭过去的模式进行消化、吸收,在非国家重点计划的引进技术上,其消化、吸收普遍采取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途径。这一时期。引进技术的转移和扩散机制转变为“计划”与“市场”并行的机制,但
期刊
摘要:知识产权文化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现代知识产权文化源于西方的私权神圣理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最初由西方传入,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现代知识产权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力。当前,在我国构建知识产权文化必须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的传承,立足国情,借鉴西方,从精神观念的培育与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知识产权文化;传统文化;私权;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学界至今仍广泛流行的关于李达所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于1930年1月由上海昆仑书店出版的说法只不过是一种讹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首位中文全译者刘曼为否证这一讹传提供了有力的证词。而另一位中文全译者郭沫若的有关记述则使我们找到了一种疑似的讹传之源。1929年6月至1930年12月上海昆仑书店的“近刊预告”是上述讹传的更为重要的源头,人们讹传中的李达所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两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