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是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更有责任有义务将其发扬光大。可现实中大学生的礼仪状况不容乐观。现在很多大学生可能读书成绩很好,可是对于接人待物方面一窍不通。本文分析了当前大生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改善社会和家庭氛围、加强礼仪教学、加强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自我教育三方面,提出应针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
关键词: 文明礼仪 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 礼仪教学
礼仪是中华民族美德宝库里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处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如今,在大学校园里人们时常可以看见一些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要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基础文明礼仪知识
当前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多。大学生说脏话,教室、宿舍、食堂不注意卫生,乱扔乱倒,遇到老师不打招呼,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这些不该出现在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言行,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大学生对基础文明礼仪知识的缺乏是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于礼仪的缺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非常重要。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有些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礼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有些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出口成“脏”,多数子女受这种不良行为的影响会效仿父母,不讲究文明礼仪。此外,当今大学生大多数为“90后”,是独生子女,许多大学生在家里被父母等长辈像对待皇帝和公主一样溺爱着,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家人的万般呵护使他们变得骄傲、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甚至目无尊长。这样的生活成长环境是大学生各种不文明行为滋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学校礼仪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好学生的概念一直被定义为“学习好”,对于学生只要学习好,能得到好分数,则很多老师对于他的一些行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对于不文明行为给予及时纠正。高等教育一直注重“成才教育”而忽视了“成人教育”,长期以来忽视礼仪教育,不重视上好大学生的礼仪课,即使是补课,也是重“知”轻“行”。在具体的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课堂讲得多,课外活动少;结论下得多,学生体会少。因此,尽管多数学生知道一些礼仪规范,但不知道应该如何将其具体地转化为个人文明的行为和礼貌的举止,造成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另外,有些老师没有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不真心诚意对待学生,本身的行为举止存在问题,达到礼仪教育的反效果。
(四)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很多事端都是因为缺乏文明礼仪知识而引起的。传统文明礼仪被逐渐淡化,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只热心与关注国内外政治、国际关系等要闻,而关注文明礼仪教育的专题栏目及活动却很少。甚至有的媒体组织一些品位低俗,影响恶劣的节目,破坏了文明礼仪的环境。网络管理不够规范,许多不文明、低俗的信息通过网络肆意传播,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措施与途径
(一)改善社会和家庭氛围
影响大学生礼仪现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和家庭因素,决定这种现状难以改变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社会和家庭因素。由于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一些盲目的从众心理,礼仪修养决定了大学生的礼仪行为。
多年来,在国民公德意识的培养上,重视表面而忽略细节,因此,有必要改进工作方式,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上其他各种团体或组织应该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礼”讲“礼”的良好社会风气,在全社会营造出文明礼貌的大环境。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舆论的力量和作用,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更多有利条件。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有力地批评背离文明礼仪的错误言行和丑陋现象,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恰如其分的曝光,形成以讲文明礼仪为荣、以不讲文明礼仪为耻的风尚。积极持续宣传并树立文明礼仪典型,通过及时报道文明礼仪活动,普及文明礼仪常识,讴歌讲文明礼仪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推举“文明礼仪形象标兵”等,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宣传热点,加强舆论导向,形成浓厚的文明礼仪宣传氛围。
(二)加强礼仪教学
虽然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是大学生礼仪现状形成的主要因素,却不是决定性因素。礼仪行为的决定因素在于行为的主体。行为主体大学生在成长经历中形成的习惯诚然不好改变,但并非无法改变。我国大学生绝大多数处于18~22岁,正处于青年期。他们的心理特点不同于少年,他们已经逐渐成熟,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再是较盲目地受身边人的影响。可以通过有效的礼仪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礼貌行为、得体举止、合适的仪表谈吐的益处,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礼仪素养,还可以反作用于家庭和社会,改善社会和家庭礼仪氛围。通过加强礼仪教学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礼仪教学方面,关键是要出效果。各个学校要结合学校本身及学生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对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改革,制订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及本校学生实际的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方案。要坚持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规范化。合理地确定课程,将大学生文明礼仪课程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中,使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还要促进文明礼仪教师专业化。要让具备文明礼仪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讲授礼仪课的任务,使文明礼仪教育更显专业化,使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实效更高。还要实现文明礼仪教育方法多样化,运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可现场示范、讲解、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软件等。加强实践环节,将礼仪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和礼仪相关的活动,学校可以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加强礼仪教育指导。
(三)加强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自我教育
要使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展开,最关键的环节是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如果说大学生能进行自我教育的话,就等于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高等院校要通过礼仪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知识,要求他们用文明礼仪规范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纠正自己对文明礼仪的错误观念,坚持进行文明礼仪的自我教育,支持并配合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学习文明礼仪,大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得到增强的同时,道德水准也得到提高。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要求。在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提高个人的素质。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今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谭国应.试论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周衍安.高职教育的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J].职业技术教育,2007.
[3]汪长星.关于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和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06.
[4]郝丽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初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5]孙显元.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6]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5.
[7]宋莉萍.礼仪与沟通教程[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6.
[8]胡波.现代礼仪课程教学中怎样“授人以渔”[J].素质教育论坛,2007.
关键词: 文明礼仪 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 礼仪教学
礼仪是中华民族美德宝库里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处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如今,在大学校园里人们时常可以看见一些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要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基础文明礼仪知识
当前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多。大学生说脏话,教室、宿舍、食堂不注意卫生,乱扔乱倒,遇到老师不打招呼,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这些不该出现在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言行,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大学生对基础文明礼仪知识的缺乏是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于礼仪的缺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非常重要。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有些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礼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有些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出口成“脏”,多数子女受这种不良行为的影响会效仿父母,不讲究文明礼仪。此外,当今大学生大多数为“90后”,是独生子女,许多大学生在家里被父母等长辈像对待皇帝和公主一样溺爱着,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家人的万般呵护使他们变得骄傲、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甚至目无尊长。这样的生活成长环境是大学生各种不文明行为滋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学校礼仪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好学生的概念一直被定义为“学习好”,对于学生只要学习好,能得到好分数,则很多老师对于他的一些行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对于不文明行为给予及时纠正。高等教育一直注重“成才教育”而忽视了“成人教育”,长期以来忽视礼仪教育,不重视上好大学生的礼仪课,即使是补课,也是重“知”轻“行”。在具体的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课堂讲得多,课外活动少;结论下得多,学生体会少。因此,尽管多数学生知道一些礼仪规范,但不知道应该如何将其具体地转化为个人文明的行为和礼貌的举止,造成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另外,有些老师没有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不真心诚意对待学生,本身的行为举止存在问题,达到礼仪教育的反效果。
(四)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很多事端都是因为缺乏文明礼仪知识而引起的。传统文明礼仪被逐渐淡化,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只热心与关注国内外政治、国际关系等要闻,而关注文明礼仪教育的专题栏目及活动却很少。甚至有的媒体组织一些品位低俗,影响恶劣的节目,破坏了文明礼仪的环境。网络管理不够规范,许多不文明、低俗的信息通过网络肆意传播,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措施与途径
(一)改善社会和家庭氛围
影响大学生礼仪现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和家庭因素,决定这种现状难以改变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社会和家庭因素。由于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一些盲目的从众心理,礼仪修养决定了大学生的礼仪行为。
多年来,在国民公德意识的培养上,重视表面而忽略细节,因此,有必要改进工作方式,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上其他各种团体或组织应该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礼”讲“礼”的良好社会风气,在全社会营造出文明礼貌的大环境。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舆论的力量和作用,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更多有利条件。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有力地批评背离文明礼仪的错误言行和丑陋现象,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恰如其分的曝光,形成以讲文明礼仪为荣、以不讲文明礼仪为耻的风尚。积极持续宣传并树立文明礼仪典型,通过及时报道文明礼仪活动,普及文明礼仪常识,讴歌讲文明礼仪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推举“文明礼仪形象标兵”等,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宣传热点,加强舆论导向,形成浓厚的文明礼仪宣传氛围。
(二)加强礼仪教学
虽然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是大学生礼仪现状形成的主要因素,却不是决定性因素。礼仪行为的决定因素在于行为的主体。行为主体大学生在成长经历中形成的习惯诚然不好改变,但并非无法改变。我国大学生绝大多数处于18~22岁,正处于青年期。他们的心理特点不同于少年,他们已经逐渐成熟,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再是较盲目地受身边人的影响。可以通过有效的礼仪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礼貌行为、得体举止、合适的仪表谈吐的益处,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礼仪素养,还可以反作用于家庭和社会,改善社会和家庭礼仪氛围。通过加强礼仪教学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礼仪教学方面,关键是要出效果。各个学校要结合学校本身及学生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对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改革,制订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及本校学生实际的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方案。要坚持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规范化。合理地确定课程,将大学生文明礼仪课程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中,使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还要促进文明礼仪教师专业化。要让具备文明礼仪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讲授礼仪课的任务,使文明礼仪教育更显专业化,使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实效更高。还要实现文明礼仪教育方法多样化,运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可现场示范、讲解、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软件等。加强实践环节,将礼仪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和礼仪相关的活动,学校可以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加强礼仪教育指导。
(三)加强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自我教育
要使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展开,最关键的环节是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如果说大学生能进行自我教育的话,就等于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高等院校要通过礼仪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知识,要求他们用文明礼仪规范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纠正自己对文明礼仪的错误观念,坚持进行文明礼仪的自我教育,支持并配合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学习文明礼仪,大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得到增强的同时,道德水准也得到提高。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要求。在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提高个人的素质。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今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谭国应.试论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周衍安.高职教育的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J].职业技术教育,2007.
[3]汪长星.关于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和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06.
[4]郝丽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初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5]孙显元.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6]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5.
[7]宋莉萍.礼仪与沟通教程[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6.
[8]胡波.现代礼仪课程教学中怎样“授人以渔”[J].素质教育论坛,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