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习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科的知识比较抽象,要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去理解和运用,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中的习题训练不但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的习题计算训练中,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也可通过变式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习题;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14-0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小学数学习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1   在计算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的习题计算训练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培养思维能力。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基础题型的解答后,进行相应的提升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2.4×0.19+0.24×8.1”,学生有种想算而不能的感觉,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特点,进行点拨:2.4与0.24这两个数只是小数点位置不同,要把它们转化成大小相等的数就能逆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师提出问题,怎样变换呢?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把2.4缩小10倍变成0.24,根据积不变的规律,要使2.4×0.19的积不变,0.19就要扩大10倍变成1.9,这样就可以简算:
  2.4×0.19+0.24×8.1
  =0.24×1.9+0.24×8.1
  =0.24×(1.9+8.1)
  =0.24×10
  =2.4
  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算法吗?学生很快就能想到:也可以把0.24扩大10倍变成2.4,则8.1缩小10倍变成0.81来简算:
  2.4×0.19+0.24×8.1
  =2.4×0.19+2.4×0.81
  =2.4×(0.19+0.81)
  =2.4×1
  =2.4
  还可以把2.4和0.24都转换成24进行简算:
  2.4×0.19+0.24×8.1
  =24×0.019+24×0.081
  =24×(0.019+0.081)
  =24×0.1
  =2.4
  教师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找到了解题规律,熟练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提高了计算速度及正确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   在诱导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摆脱思维定势,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学生习惯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将水和物体的总体积减去原有水的体积,从而得到物体的体积。如“在一个棱长为25 cm的正方体容器里装了一半的水,现将一个铁块投入容器中,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了2 cm(水没有溢出),这个铁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一般会这样解答:
  水的体积:25×25×(25÷2)=7812.5 cm3
  水和铁块的体积:25×25×(25÷2+2)=9062.5 cm3
  鐵块的体积:9062.5-7812.5=1250 cm3学生很容易掌握这种方法。在做练习时,这种方法有时计算较复杂,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又容易出错。
  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否算出上升的那一部分水的体积?怎样算?这部分体积和铁块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相等)。这样点拨、诱导,进行思维过程的转换,突破原有思维模式,学生交流发现新的解答方法:25×25×2=1250 cm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两种不同解题方法,发现后面的方法简便得多;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摆脱思维定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在变式题练习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让学生在掌握好相关知识后进行变式题练习,在变化中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习题训练中,就同一题目变换不同的叙述方式,改变题目的条件或问题,让学生在变化了的情境中理清条件和问题间的逻辑关系,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对习题进行变式:“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 cm,那么它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64 cm2,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依据描述画出图形,引导学生理解高增加2 cm,那么表面积增加了的64 cm2是哪个部分(增加了四个面),增加的四个面的形状有什么特征?(每个面是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因此可算出增加的部分每个面的面积是64÷4=16 cm2,由于增加的高是2 cm,因此可算出长方体的长是16÷2=8 cm,据题意得出宽也是8 cm,原长方体的高是8-2=6 cm,那么原长方体的体积是8×8×6=384 cm3。这时把条件变成“高减少4 cm,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80 cm2。”引导学生观察相关条件的变化,通过类比,触类旁通,问题便迎刃而解:80÷4=20 cm2,20÷4=5 cm,5×5×(5+4)=225 cm3。再把条件变成“高缩短4 cm,体积比原来减少了256 cm3。”与前两题相比,前两题是高变化、表面积变化,而这一题是高变化、体积变化,此时学生就会顺着上一题的思路去思考:体积减少的部分是哪部分,知道这部分的高和体积能算出什么?(底面积):256÷4=64 cm2,依题意:高减少4 cm后得到的是正方体,所以底面是正方形,由于8×8=64 cm2,原长方体的长就是8 cm,宽就是8 cm,高是8+4=12 cm,体积是8×8×12=768 cm3。通过这样的变式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解题方法和技能,开阔了思路,同时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数学习题较多,教师还可以通过判断题、选择题、几何图形的计算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计算中,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鼓励学生灵活应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进行解题方法对比,也可通过变式题的练习,让学生在变化中掌握解题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模型建构的范围非常广泛,适当的化学模型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化学,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本文针对高中化学的教学,阐述了化学模型建构在化学教学中使用的重要性,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基于此,提出构建模型的方法,同时对琐碎的知识进行了科学的整合,通过论述和例子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说明。  【关键词】模型建构;建构主义;高中化学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小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因而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下,通过课堂理答,努力提升教学有效性,本文基于此展开详细探究,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理答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与教育领域的紧密融合,新的技术不断颠覆传统的教育方式,3D打印技术前景广阔,将引领一个革命性时代的到来。由于3D打印技术的探究性和趣味性,它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在多学段多学科广泛应用,可以改善课堂环境,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个性化定制教具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D打印技术融合学科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关键词】3D打印;融
期刊
【摘 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落到实处的学习效果是肤浅的,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提升学习的深度,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升学习的深度,是教师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关键词】几何教学;引导;提升;学习的深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86-03  
期刊
【摘 要】通过中小学数学课堂,我们要教、引导或传递什么?这是一个貌似极易回答的问题,因为放眼国内中小学数学课堂,充满了数字、符号、公式和运算,以及题型分类、技巧总结等微观战术,但如果仅止步于此,笔者认为,那只能算是“教书”,并没有“育人”,而后者更为重要,影响更加深远。那么,数学课堂如何将教书、育人有机融合?为形象、准确地回答此问题,本文以《圆柱的体积》说课为例,从渗透数学文化、启蒙思维方法、导入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理性思考,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诚然,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既没有语文的文化魅力,也没有英语的语言色彩,而且大量的习题也会形成一种冲击感,压迫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因此,教师有必要将游戏课堂实施到数学教学当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坦然面对
期刊
【摘 要】逻辑推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得出数学结论、构成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想品质。但在数学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导致缺乏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而数学游戏突出教学课程的游戏性,并借助相应的游戏工具,发挥数学游戏的趣味性,达到怡情益智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积极思考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关键词】小
期刊
【摘 要】一年级的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扎实学好一年级的计算课尤为重要。而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因此计算教学的教材主要是以主题图的形式呈现。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计算教学看图说图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一年级;计算教学;看图说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09-02  一年级计算教学内
期刊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必将迎来一个适应主体、尊重差异、优化潜能、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与此相适应,个性化教学也正在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创新模式,理应高度重视、努力探索、大力发展。  【关键词】技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到了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本文从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一节教学中分析其所运用的数学方法,发现其主要运用了数形结合、数学模型、转化、推理、类比等数学方法。并在实践中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学思想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深入研究教材、科学制定目标、合理设计课程、正确训练学生、及时反馈总结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数学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