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常生活中的疾病话题可谓是“老生常谈”,它甚至是自始至终跟随着我们的生命和生活轨迹。疾病不仅无形的存在于我们的个体身心之中,而且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话语和日常行为中不断得到解释和建构。关于疾病及其化解的制约因素中,地方生态显然是最重要因素之一,并持续地通过直接的生物环境作用和间接的通过生物环境对地方文化塑造的方式影响着地方群体的身心健康以及对待疾病的观念,从而在特定场域中,形成具有地方文化逻辑的特定应对惯习。
关键词:生态民俗学;疾病;环境与文化
生态民俗学作为民俗学的一个分支,是在生态学与民俗学的结合下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学科,两者相互交叉、渗透、同时又具有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特点。生态民俗学是在现代生态观念的指导下,以生态学为基础,审视与研究民俗文化;同时结合民俗学,考察生态环境对民俗文化的反作用,最终在人类与自然的联系中寻求一条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之路。民俗不是人们没有目的、没有计划而创造的,是人们并非特意释放出来的某种自然力量的产物,是一种本能的行为,即以“合宜”的方式顺应和依存自然。如果我们将“合宜”视为民俗生成的内在动因的话,那么人类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的认知、体验、以及对这一生态环境的适应,则是民俗文化生成的生态性本原。[1]
疾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的生态环境及其造就的文化差异对人们的健康会造成不同影响,疾病的防治中应充分认识到地域性的生态环境要素在人们疾患文化建构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查不同的地域村落,发现生态环境对人们健康形成干扰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即直接的方式,如气候、生物自身等生物环境因素的影响及间接的需要一个通过生物环境转换的过程,利用对地方文化塑造的方式如生计方式、饮食等文化要素,从而影响地方群体的身心健康。且在疾病的化解过程中,形成依因生态环境而形成具有地方智慧的群体惯习,从而自发的形成了疾病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从生态民俗学的视角透视疾病与环境的关系,对于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及更好的利用地方文化,形成合理的地方资源具有现实意义。
一、地笋苗寨概况
地笋苗寨是知名的怀化古村,位于靖州县三锹乡境内。这里古迹文化保存完整,民俗文化传承较好,除了有被誉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族音乐活化石”的苗族歌鼟外,还有极具民族风情的玩山会友,茶棚相亲,抢亲等习俗。地笋苗寨全寨居民120户、670人,苗族和侗族人口杂居,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95%(2010年数据)。[2]现居住人口中,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占多数,年轻人多前往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外出打工谋生,只有年节才会返回几天。
地里环境上,地笋苗寨位于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部的三锹乡,属于云贵高原支脉的九龙山麓,气候凉爽,植被覆盖率为98%,距离黔东南较近;自然环境上,地笋苗寨是一个天然的“氧吧”,一眼望去“层峦叠翠”,这也说明了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林木茂盛,主产杉木,人们都用这种木材搭建房屋,结实且耐腐性能强,风雨桥上的凉亭主要的支柱泡在河水中多年都不会腐烂,及特色民居“吊脚楼”建筑,经过多年风雨的侵蚀全然不会毁坏,结实耐用。山峦起伏,溪流纵横交错,山中动植物种类繁多,在解放以前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会兼以种植水稻和打猎为生,山上草药种类丰富,由于居住在山区,环山团团相抱,出行不便,交通相对闭塞。所以,如有当地人患病、受伤等,多倾向于就地取材,且寨子里的每个人都懂得一些草药知识,也有专门研究药书的草医以及治疗蛇虫、蜈蚣等咬伤的老医生。此外,这里还堪称是野生动植物生长的“王国”,多有摄影爱好者和绘画写生的人们经过长途跋涉来此地一览风光,寻求艺术创作的灵感。
二、地笋苗寨常见疾病及其与生态、文化的关联性
苗寨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包括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胃炎以及平时比较多见的外伤和蛇咬伤等,外伤主要是和这里的生计方式有关,这里属于丘陵地带,周围群山环绕,且平时食用的蔬菜、粗粮,比如红薯、辣椒、玉米等都种植在山坡上,无论是进行浇水、除草还是采摘,都要爬上山坡才可以,而且这里的人习惯用肩挑担子的方式来回运输,这样经常造成意外的滑倒、摔伤,且人们还经常去更高处采集药材以及抓蛇来卖,所以摔伤、动物咬伤很是常见。
“这里得风湿病的很多,突然间热乎乎,突然间被雨淋湿,衣服透汗,要坚持干活,只能捂干;脚痛的很多,一般走长路,去冷水里泡泡就会感觉很舒服,以前赶集去大堡子、坳上和贵州的花桥,一走就几十里,没鞋,没袜子,穿草鞋,走热了,突然间进冷水里一泡,就出风湿了。”[3]这是村民对于风湿病成因的解释,这位村民曾在医疗合作社时期做过赤脚医生,所以他的解释有一定的逻辑性,而多数村民,大多都不知道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十分苦恼。地笋苗寨寨子的规模较小,所以大事小情都要去三锹乡或靖州县城,在过去县城也不甚发达的情况下,如果赶集只好选择走着前往贵州边界的地方,当时这种落后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也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现在寨子里大多数人仍然是以务农为生,且处于南方的地理空间,夏季降雨较多,农忙干活时,忽然下上一小阵雨,淋湿衣服而坚持继续劳作,是常有的事,长此以往,这种生计方式也对人们身体产生了影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一般在农村里就是劳累过度,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叫做骨质增生,实际上没有骨质增生这个病。主要是挑重担,农村的挑水、挑东西、扛柴,要挑粮食,挑稻谷,把粮食挑回家。没有车的地方只能肩挑,还是和体力劳动有关系。这个一般就是要保养,轻体的劳动可以,重体劳动就不行了。”[4]说明这种疾病与人们的劳作模式和劳作方式是戚戚相关的,山坡上的庄稼浇水要靠肩膀挑担、施肥需要挑担、成熟的作物收成时需要挑担……。总之,各种各样的劳作都依赖与一双臂膀,受地理环境的限制,除了水稻外,各种作物只能种在山坡,而汽车不可能开上陡坡,常年过度的劳累,身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是无疑的;而对于胃炎、肠炎等的发作,归根结底多是与当地炎热的自然气候和自然环境相关。据观察,这里山上多山泉,水带着从山坡留下,虽然看着清凉,但是里面多有一些细沙和细菌,而天气炎热,赶路路过山泉水,自然是渴望痛饮一碗,在沁人心脾的同时,疾病也正悄悄来临,这在调查中隔上一段路的距离就会看见人们为了保存住山泉水而專门砖砌成槽以便储存,并在旁边放着喝水的大口碗。
参考文献:
[1]江帆.《生态民俗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2]来源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地笋苗寨开发建设简介”
[3]来源:地笋苗寨草医何秀坤的口述
[4]来源:三锹乡枫香村诊所大夫吴声辉的口述
作者简介:秦雪(1991.04-),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辽宁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俗学。
(辽宁大学文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
关键词:生态民俗学;疾病;环境与文化
生态民俗学作为民俗学的一个分支,是在生态学与民俗学的结合下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学科,两者相互交叉、渗透、同时又具有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特点。生态民俗学是在现代生态观念的指导下,以生态学为基础,审视与研究民俗文化;同时结合民俗学,考察生态环境对民俗文化的反作用,最终在人类与自然的联系中寻求一条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之路。民俗不是人们没有目的、没有计划而创造的,是人们并非特意释放出来的某种自然力量的产物,是一种本能的行为,即以“合宜”的方式顺应和依存自然。如果我们将“合宜”视为民俗生成的内在动因的话,那么人类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的认知、体验、以及对这一生态环境的适应,则是民俗文化生成的生态性本原。[1]
疾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的生态环境及其造就的文化差异对人们的健康会造成不同影响,疾病的防治中应充分认识到地域性的生态环境要素在人们疾患文化建构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查不同的地域村落,发现生态环境对人们健康形成干扰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即直接的方式,如气候、生物自身等生物环境因素的影响及间接的需要一个通过生物环境转换的过程,利用对地方文化塑造的方式如生计方式、饮食等文化要素,从而影响地方群体的身心健康。且在疾病的化解过程中,形成依因生态环境而形成具有地方智慧的群体惯习,从而自发的形成了疾病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从生态民俗学的视角透视疾病与环境的关系,对于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及更好的利用地方文化,形成合理的地方资源具有现实意义。
一、地笋苗寨概况
地笋苗寨是知名的怀化古村,位于靖州县三锹乡境内。这里古迹文化保存完整,民俗文化传承较好,除了有被誉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族音乐活化石”的苗族歌鼟外,还有极具民族风情的玩山会友,茶棚相亲,抢亲等习俗。地笋苗寨全寨居民120户、670人,苗族和侗族人口杂居,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95%(2010年数据)。[2]现居住人口中,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占多数,年轻人多前往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外出打工谋生,只有年节才会返回几天。
地里环境上,地笋苗寨位于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部的三锹乡,属于云贵高原支脉的九龙山麓,气候凉爽,植被覆盖率为98%,距离黔东南较近;自然环境上,地笋苗寨是一个天然的“氧吧”,一眼望去“层峦叠翠”,这也说明了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林木茂盛,主产杉木,人们都用这种木材搭建房屋,结实且耐腐性能强,风雨桥上的凉亭主要的支柱泡在河水中多年都不会腐烂,及特色民居“吊脚楼”建筑,经过多年风雨的侵蚀全然不会毁坏,结实耐用。山峦起伏,溪流纵横交错,山中动植物种类繁多,在解放以前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会兼以种植水稻和打猎为生,山上草药种类丰富,由于居住在山区,环山团团相抱,出行不便,交通相对闭塞。所以,如有当地人患病、受伤等,多倾向于就地取材,且寨子里的每个人都懂得一些草药知识,也有专门研究药书的草医以及治疗蛇虫、蜈蚣等咬伤的老医生。此外,这里还堪称是野生动植物生长的“王国”,多有摄影爱好者和绘画写生的人们经过长途跋涉来此地一览风光,寻求艺术创作的灵感。
二、地笋苗寨常见疾病及其与生态、文化的关联性
苗寨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包括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胃炎以及平时比较多见的外伤和蛇咬伤等,外伤主要是和这里的生计方式有关,这里属于丘陵地带,周围群山环绕,且平时食用的蔬菜、粗粮,比如红薯、辣椒、玉米等都种植在山坡上,无论是进行浇水、除草还是采摘,都要爬上山坡才可以,而且这里的人习惯用肩挑担子的方式来回运输,这样经常造成意外的滑倒、摔伤,且人们还经常去更高处采集药材以及抓蛇来卖,所以摔伤、动物咬伤很是常见。
“这里得风湿病的很多,突然间热乎乎,突然间被雨淋湿,衣服透汗,要坚持干活,只能捂干;脚痛的很多,一般走长路,去冷水里泡泡就会感觉很舒服,以前赶集去大堡子、坳上和贵州的花桥,一走就几十里,没鞋,没袜子,穿草鞋,走热了,突然间进冷水里一泡,就出风湿了。”[3]这是村民对于风湿病成因的解释,这位村民曾在医疗合作社时期做过赤脚医生,所以他的解释有一定的逻辑性,而多数村民,大多都不知道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十分苦恼。地笋苗寨寨子的规模较小,所以大事小情都要去三锹乡或靖州县城,在过去县城也不甚发达的情况下,如果赶集只好选择走着前往贵州边界的地方,当时这种落后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也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现在寨子里大多数人仍然是以务农为生,且处于南方的地理空间,夏季降雨较多,农忙干活时,忽然下上一小阵雨,淋湿衣服而坚持继续劳作,是常有的事,长此以往,这种生计方式也对人们身体产生了影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一般在农村里就是劳累过度,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叫做骨质增生,实际上没有骨质增生这个病。主要是挑重担,农村的挑水、挑东西、扛柴,要挑粮食,挑稻谷,把粮食挑回家。没有车的地方只能肩挑,还是和体力劳动有关系。这个一般就是要保养,轻体的劳动可以,重体劳动就不行了。”[4]说明这种疾病与人们的劳作模式和劳作方式是戚戚相关的,山坡上的庄稼浇水要靠肩膀挑担、施肥需要挑担、成熟的作物收成时需要挑担……。总之,各种各样的劳作都依赖与一双臂膀,受地理环境的限制,除了水稻外,各种作物只能种在山坡,而汽车不可能开上陡坡,常年过度的劳累,身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是无疑的;而对于胃炎、肠炎等的发作,归根结底多是与当地炎热的自然气候和自然环境相关。据观察,这里山上多山泉,水带着从山坡留下,虽然看着清凉,但是里面多有一些细沙和细菌,而天气炎热,赶路路过山泉水,自然是渴望痛饮一碗,在沁人心脾的同时,疾病也正悄悄来临,这在调查中隔上一段路的距离就会看见人们为了保存住山泉水而專门砖砌成槽以便储存,并在旁边放着喝水的大口碗。
参考文献:
[1]江帆.《生态民俗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2]来源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地笋苗寨开发建设简介”
[3]来源:地笋苗寨草医何秀坤的口述
[4]来源:三锹乡枫香村诊所大夫吴声辉的口述
作者简介:秦雪(1991.04-),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辽宁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俗学。
(辽宁大学文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