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评《斑纹》语言的“妖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lov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次执教周晓枫的《斑纹》,仍然感觉她的文字既美又难。美在“妖艳”,难亦在“妖艳”。各种表达方式,各种修辞手法,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纷繁的意象,大胆的修饰,奇异的想象,深厚的意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用不到的。初读颇感费力,细品却深陷其中。“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用意想不到的表述方式,表达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超越了我们的习惯思维模式的言语模式。”(刘祥《每一道斑纹,都有存在的理由》)
  “妖艳”之美从何而来?本文从语言构建的角度分析《斑纹》语言特色,解读其中的密码。
  一、绵密的意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如果一句话中包含的物象越多,阅读过程中思考的时间就会越长,阅读的难度就会越大。同样长短的一句话,物象的密集度决定了这句话的分量。因此,一句话中包含物象的多少决定一句话的重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晓枫的《斑纹》中每一句话都像圣诞老人手中的布袋,里面装满了准备送给读者的千奇百怪的礼物。“觅食禽鸟的小爪痕,拱开冰雪寻找草根的羊和野兔的足迹,还有还乡人凹陷的很快又会被雪重新填满的脚印。”这一句总共有47个字,她却用了“禽鸟”“小爪痕”等10个意象。这样逼仄的空间,如此绵密的意象,一方面给阅读者带来巨大的阅读压力,另一方面又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带来无限美的享受。在《斑纹》中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二、沉甸甸的修饰
  修饰语决定了我们对被修饰语理解的角度。任何一个物象,我们都可以用很多词来形容它,这些形容词决定了我们对这些物象思考的角度。譬如“斑纹”,“背上的斑纹”“美妙的斑纹”“千姿百态的斑纹”,“背上”是领属,“美妙”是审美,“千姿百态”是形态。阅读过程中修饰语越多就越限制了读者思维的发散性,阅读就越需要集中注意力。修饰语繁多的句中,读后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斑纹》中作者几乎在每一个物象前都使用了修饰语,有的句子物象繁多,修饰语繁多。“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这一句总共30个字的句子里,她用了4种意象,“歌喉”“羽毛”“地狱”“肠胃”。并且用4个形容词来修饰。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非常简单:蛇吞食了幼鸟。但如果这样写,句子就显得极其单薄,没有了重量和质感。作者用“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鸟身上最美丽动人的部分来借代鸟,却用“地狱”和“腥臭的肠胃”使这美好的一切消失,极力地表现了蛇“对天堂的仇恨”。这样绵密的意象和修饰语极大充实了句子的空间,丰赡了句子的内涵,使整个句子沉甸甸的。周晓枫的每一句话都装满了千奇百怪的物象,以及涂抹在物象上独特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样的句子读起来,的确是“费力费神”,但嚼头很大。
  三、奢侈的修辞
  “我始终承认自己是个不可救药的修辞爱好者。”周晓枫如是说。周晓枫是一个修辞高手,在《斑纹》选文有限的篇幅中比喻、排比、借代、引用、反复、移就等等各种修辞手法随处可见。周晓枫对各种修辞手法过于奢侈地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文字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但同时也给我们阅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好比观光的游客突然被带入琳琅满目的商场,茫然不知所措。“竖起的背刺和层层交叠的鳍叶使它有若非洲部落的酋长。”“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虎一般都是独居,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这些句子中修辞的密集度让人瞠目结舌。
  四、泛人化的描写
  所谓的“泛人化描写”就是指作者在进行自然景物描写的过程中较多地从人的情感体验去描摹。这样的叙写方式,往往使文字饱含丰富的感情,洋溢着哲思,耐人琢磨,匪夷所思。蛇充当着“寓言家”,是“先知”,是“天才的舞蹈家”,“斑斓的图案”是蛇“夸耀着用心险恶的美”。“只因说出一个真相”,蛇“受到上帝的惩罚”,因此对“天堂”充满了仇恨。“慵懒地枕在自己波斯地毯般复杂的花纹上度过悠悠的午后”,“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因与死亡衔接而放弃努力”。响尾蛇“不喜欢有失身份的搏斗”,“不过多支付体力上的代价”。这样的描述,蛇哪里是一个冷血的动物,分明是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人,每一种姿态的背后,都表达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鸟是“飞翔的使者”,蓑鲉是“非洲部落的酋长”,每一种动物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化身,作者“众生平等”的思想得到淋漓尽致表现。在各种奇思异想的词语排遣之中,洋溢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
  五、独特的角度
  在平常的事物之间,作者总能咀嚼出一些独特的个人见解。她强调个人发现、个人见地。在对万物的态度上,她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无论鹿群还是老虎,作者总是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着这个世界。“世界旷大,它的栅栏由猎食者的目光围就。嗜血的胃总比啃草的牙享有更快和更愉快的消化。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在动物界食物链中,老虎和鹿群这对食与被食的冤家,在作者看来充满了对人类社会的道德与尊严的解读。冰冷的食物链中也寄予了作者对自由、平等、生命的深切关注和理性思考。
  有人这样评价她的文字,“着了魔道,有些妖风”。正是这种妖艳的涂抹使《斑纹》的语言极具张力和质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这恰恰是周晓枫散文独特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作者通联:江苏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叙述性文章及其写作困境  叙述性文章是主要采用叙述与描写的表达方式,讲述事件,刻画形象,借以表达中心的文章。它是相较于事实文体而存在的虚拟文体,也可称之為教学文体,因为它主要存在于中小学教学环境之中。  针对人们存在的一些误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叙述性文章并不等同于记叙性文章,而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作为表达方式,记叙本就包含记述(亦即描写)和叙述,记叙性文章除了可偏重于叙事,还可以用
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文言文列在“三怕”之首。但丢弃了文言阅读,就是丢弃了古代文化。丢弃了古代文化,就等于丢弃了另一只眼睛,同时也丢弃了另一条腿。因此,中、高考古文阅读题有增无减,而且花样迭出。如何让古文阅读充满兴趣、焕发生机呢?一篇古文就是一座古墓,打开它,有所发现,才会有所惊喜;一篇古文就是一笔遗产,面对它,有所继承,才会有所感恩;一篇古文就是一幅旧画,模效它
谈到记叙文写作,语文老师都在哀叹:高中生写不过初中生,初中生写不过小学生!哀叹背后隐现着记叙文写作指导的困境。那么,对中学生来讲,记叙文真的那么难写吗?对语文老师来讲,记叙文真的那么难以指导吗?  笔者以“读通析透仿像”这一模式为主来指导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多年实践下来,效果明显。下面以读通、析透、仿像《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为例略作说明,以就教于方家。  一、读通是基础  要写好记叙文,首先要读懂、读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能够同时具有显性的科学与人文,两大要素的文本相对并不多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尽管两者之间有交集,但是能够将这个交集描述的很好的文本相对较少,因此能够选入语文教材的必然是凤毛麟角。认识到这一点再去解读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就会发现其异于其它文本的意义,因此在教学当中应当深入解读,以在学生的大脑当
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有一条极令人悲哀的创作规律,它几乎成为了文学与人生最大的一条悖论。杜甫说这是“文章憎命达”,司马迁说这是“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条悖论在中国的古典文学的历程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实证,乃至造就了一个奇特的“贬谪文学”的镜像,令无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降临在古老的荆楚大地上,昼夜之际,校园里处处银装素裹,久违的皑皑白雪让同学们顿感精神振奋。下课铃声一响,他们迅速冲向操场,开始难得的雪仗游戏。赏雪兴尽之余,一位同学即兴创作了下面这首诗让我帮助修改:  踏雪有感  寂冷寒梅数枝开,岭外寒香踏雪来。  白雪漫天疑有意,丝雨无边似无情。  折梅素雪谁堪摘,尺素尽在寒山外。  莫待千山飞尽雪,纵有好花景已败。  此时,我正在上诗歌单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小说以其宏大的叙事、美丑反差极大的人物形象而获得成功,我们平时在阅读和教学中关注更多的是该小说的内容,事实上“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唯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奥秘”(歌德),除了小说内容,我们还需从小说的叙事形式技巧抵达内在奥秘。这将建立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一个小说阅读模式。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全知叙事视角的运用使得小说故事摇曳多姿,形象
作家格非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业——作者通过写作来寻求理解,寻觅知音,而读者则通过阅读,来发现作者并与他们建立认同。在文学写作过程中,一个作家采取怎样的叙事姿态,使用怎样的技巧和语言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对自己读者的想象与设定。”①此番议论指出了技巧和语言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读者认同度在文學作品被认可程度中的决定地位。  推及到考场议论文,阅卷者短时内从始至终保持的高黏着度和高认可度
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其中“语文学科修订内容”的第一条就是“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人们一直疑惑,“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为何物?有人说后面一句“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是它的解释。其实也不对,“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怎么可以解释成“思维能力”“高层级化”?  须知,这里的“学科化”自然是“语文学科
在阿城的小说《峡谷》中,有一个非常生动的细节描写:“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对于这个细节描写,汪曾祺在文章中专门有过精辟的论述,认为阿城在这里对鹰的描写非常准确。汪曾祺的理由是,老鹰在高空,是看不出翅膀搏动的,看不出鹰在“飞”,只是“移来移去”。同时,这里的描写还突出了被流放绝域的知青那一种寂寞的心情。  汪曾祺很看重别人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譬如上文所述中对阿城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