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欲学拳必先养气。养气功深,则利欲不能侵,荣辱不能动,一切邪魔不能扰。然后始足与言技击。且气沛则神完,神完则力足,力足则百体舒泰而筋骨强健矣。故学拳者,首重养气。
一、练气之法
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用以保身家,防制毒蛇猛兽之侵害,非学以好勇斗狠,以击人为事也。故不动手则已,若动手,必致人死命。精于此者,不肯轻露锋芒,亦以是也。
欲学拳必先养气。养气功深,则利欲不能侵,荣辱不能动,一切邪魔不能扰。然后始足与言技击。且气沛则神完,神完则力足,力足则百体舒泰而筋骨强健矣。故学拳者,首重养气。
然则养气之法又何如?曰:澄心志,远思虑,绝情欲,摒嗜好。如斯可矣。兹撮举数节于下。
1.练吐纳
呼吸为强健脏腑之善法,即是吐纳。
行此之时,出入都由于肺。肺为气之府,气为力之源。练力者必先练气,盖以此也。唯行此之时,不宜太猛,不宜过久,不宜在秽浊之地,须加意也。
2.练跌坐
跌坐为习静之道。能静则心志自清,心志清则百念灭矣。
坐法与僧家之坐禅无异。唯初行者,每患不能静,其苦异常,必须设法遏止,使其杂念不兴。然后习惯变成自然,虽有外魔亦不能扰矣。
坐时上身宜正而直,下身及四肢须平均安置。坐之时间须逐渐增加,不可躐级。
3.练按摩
按摩为舒畅筋骨、调和血脉之法,为内家秘传,功效甚著。
法于吐纳之前,或跌坐之后,以手心按摩全身穴道,自涌泉穴起,至太阳穴止。不可遗漏一处。在左者用右手摩之,在右者用左手摩之。先顺后逆,各行三十六次。
至若海底等适中之穴道,则两手替换摩之,左顺右逆,亦各三十六次。
4.练运气
气既营养充沛,必须善于运用,始克防御毒害,否则,其功只健身而己。盖寻常人气之可到者,不过心脏、肺腑,至于骨络穴道,则运行不到矣。故气足须善运。
运气之法,初习时宜按部行之。譬诸我欲运气入我之太阳穴,先须将气提之上升,既能上升之后,始可运之入穴。习练久之,自能称意运行而无阻。
但此法实至难,非朝夕可以竟其功,数年可以见其效也。且习之之法,亦大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之慨。使学者能将各法持久习练,功深之后自能领悟也。
二、练功之法
学技击,非仅学手步施展各法已也。盖拳法止足为攻击架御之用,若
今之练功者,以硬功为多,因学习也易而成功较速也。且练硬功,无一定成法,但能持久,即可有成。无实力以临之,纵有法亦何所施展,故言技击者必练功,
功有内、外之分,內功尚气,己略言之矣;至外功则练筋肉皮骨,使之坚实,练力以佐其用。唯功亦有软、硬之分。软功以柔胜,如黑沙手、一指禅等是,又谓之阴功。硬功以刚胜,如铁布衫、铁牛功等是。
今之练功者,以硬功为多,因学习也易而成功较速也。且练硬功,无一定成法,但能持久,即可有成。如以臂触树,久而其臂亦可铮铮如铁;以头触石,久而头可当铁锤。若言古法,亦不过如是耳,略举数则,以备一格。
1.黑沙手
黑沙手为阴功之一,最为凶狠。
练法用一大盘,先满细沙,以手入沙揉擦之,力尽而止。
日必数行之。初行之时,皮肤触沙,异常苦痛,久而渐减。
其后易铁屑,如上法行之。由铁屑而铁珠、铁弹,直至功成。
z.一指禅
此法为僧家独传之秘法。聚全功于一指而伤人。
法用油灯置暗室中,凝神静气,按其高下,用指凭空指之,不可稍偏。
3.铁牛功
此硬功中专练腹部之功。腹为人体最弛软、最紧要之地,若不经意,最易受伤。常人尚如此,何况习武者不免有争斗者乎。故学拳者,对于此等功,大都练之,正以防不测也。
初于安卧之后,晨兴之前。用掌摩擦按捺之。
进而拳叩之,久而腹自能坚。
腹鼓足其气,用木击扑之。数年之后,非但拳不能伤,即刀枪一时亦未容遽入。
4.龙爪功
此擒拿手也。名虽为硬功,实则刚柔互济,相辅而行,合软硬功而一之者也。其功专重手腕以下各部,而于指头为尤切要。盖专恃指之力以折服敌人,使彼身一着指,如受桎梏,纵有千钧之力,亦无所施展,但不伤人。
练时须用木桩,使指头叩而撼拔之,以拔起为度。
然后凭空用指头互叩而抽掖之。
法与一指禅相仿佛,唯较为易成耳。龙爪功若不凭空练习柔劲,则指着人身,骨可立碎。我故曰此刚柔互济之功也。
三、练拳之法
拳术非仅学而已也,必须久练;亦非仅练而可收其功,又必须随在学习,斯可也。
拳有三学:学架子,学动作,学神是也。
拳有三法:眼法、手法、步法是也。
眼法三:日逼、曰怒、曰闪。
手法二十二:斫、削、磕、靠、掳、逼、摆、撒、剪、分、挑、钩、绾、冲、倒、压、拨、挡、杀、嚣、插、抓。
步法十三:马步、弓步、寸步、过步、箭步、连珠步、分身步、鸳鸯步、快步、冲步、卧虎步、飞腾步、绞花步。
学拳有三戒:一曰躐等,二曰贪多,三曰粗忽。而散漫懒惰、迟缓歪斜、躁急无恒等事,尤为学拳者大忌。如犯其一,则终身无成就之日。是宜慎也。
习拳者宜先步稳,盖基础也。步稳始练拳,拳熟则得心应手,上下开合,所向无迟钝。然后将各势分析之,以求其变化,而定其虚实。变化既明,神妙自生,乃更求各势之用法,于进退攻守之中,有制胜出奇之妙。
唯拳法重守轻攻。盖守者以逸待劳,使攻者疲于奔命,待敌人拳法既懈,乘间抵之,无往不胜。若挥拳踢腿,一味猛攻,是特授隙于人,取败之道也。 兹将各法要纲录下,以备采择。
1.练架子
学拳如造屋,基础不坚固,倾覆之患立见,殆有基础之后,始可治墙壁,架梁栋。练气练功,拳之基础也。
架势、步位,拳之墙壁梁栋也,故宜注意。且无论何拳,必有一定妥
练眼法,宜于清晨日出之初,面东而立,全神贯注于眼,昂首视日,凝视约一炊时,然后将眼珠左右瞬烁,上下旋转,亦约一炊时。末乃紧闭其眼,使眼珠左右上下旋转数+次。如是按日行之,眼力必锐而灵捷矣。善稳固之架势。学者宜按其步势加意练习,使无偏矫之弊。
初学之时,须摆马步。
后习弓步。
盖马步为步法之祖,而弓步则动作之始也。此二步正确,则架子成矣。
2.练眼力
身、手、眼为拳中三要。若有一不到,不足以言技击。因拳与眼若不能同注于一处,失其照顾,必不足以胜人,乃取败之道。
练眼法,宜于清晨日出之初,面东而立,全神贯注于眼,昂首视日,凝视约一炊时,然后将眼珠左右瞬烁,上下旋转,亦约一炊时。末乃紧闭其眼,使眼珠左右上下旋转数十次。如是按日行之,眼力必锐而灵捷矣。
3.练手法
手法名目虽多,要不外长、短、中三势,及上、中、下三盘而已。使用时各有奥妙,各有变化,此则在学者之领悟,非拙笔所可尽述也。
下述各条,为少林真传。
(1)拨云见日势
简称分手。
拨云见日势,乃将长、短二种手,合而为一,左长则右短,右长则左短。
长手掌心向下,用力直前,以格敌人之拳脚。短手掌心向上,横置腰上,宜蓄力于腕以备。
长手格敌之后,即可将短手为搏击之用。
此手步法,马、弓二种皆可,随时随地而采用之。
(2)顺水推舟势
简称切手。
此即世所称之切手,为长拳之一。有双切手、单切手之分。
单势先藏右掌于腹。
先用左掌向前绕一环作拦格状,即行收回,收回时右掌从胁间拗出,猛力向前切去,以攻人无备。此手有格击并用之妙。
若双切手,则专重攻,法亦先藏二手于腰腹间。
以倒折势从两胁拗出,合掌前切。倒折勢与围腰略同,唯此势向前拗,彼则向后勒也。双势与独劈华山亦相似,其异点彼则用躺箭步,此则用弓步耳。
(3)倒拔游龙势
简称勾拔手。
此势系中手拳。
右手握拳,紧护其腰;左手斜举,不宜伸直,肘屈与肩略平,拇食中三指峰叩作拈物状,注全力于指腕小臂之间。
此势宜用敌人锐进之际,或猛兽相扑之时,先护过其锋,使之扑空。
追其己过,乃从后擒之。
攻其不备,固不虞其反噬也,此系半避半攻之拳法。用时宜全神贯注,动作尤贵迅速,步法由右面之弓步,变成前向之箭步,作连珠之预备:若不能得手时可多一退步,不致受敌之反攻。拳法招招图进攻,却处处留余地,一手一步,皆有妙用在焉。
(4)丹凤展翅势
简称攫斫手。
此系长拳。
先将两手交叉于胸次,左手在内,右手在外。
向前面互绕,作一大环,右上左下。至复原时,两手易位。
然后右手在内,转掌拗出,向上力挡:同时,左手在外转掌下捺,向后力斫。
此系众拳齐下时,四面拦格之势也。
步法由弓步变为垫步,盖在攻下之后,用此法以自护也,垫步右足着实地,左足尖斜点于前,身体下蹲,较马步略高。
目须四面照顾,防人乘隙而入,以便变换架势也。
此势变攻变御,极为简易,有剥蕉抽茧之妙。
(5)青龙探爪势
简称侧手。
此势亦称短手之一。
全身正立。
用单手向侧面猛推,左右俱可行之,左手掌时向右方,右手反是。先时两手下垂,然后运全力于臂。
将右手徐徐举至肩次,掌心向下,臂屈与肩平,再将手自内绕向胸次作小环。向左猛力推去。
亦用倒折势如切手,左手亦如之,不过推向右方耳,手到何处,眼亦随之,此用以攻侧面之敌者。
(6)两手擎天势
简称托手。
初学练马步,马步稳,然后习弓步。盖弓步亦步法中之基础,若不练稳,则变换步法时,必至摇晃倾斜,最易受人之攻击,故亦宜注意于稳重。身亦直,肩背宜平准,两腿须用力,使坚如金石。
此为中手拳之一。
先时全体直立,两手下垂,掌心向下,手指向前,紧贴腿上,蓄力作下捺势。
然后将左足向旁开出,身体下蹲作马步;同时,两手提起,高与乳平。
翻转手腕,用力向顶上托起,如举千钧重物,两臂不须伸直,肘向左右略屈,使中间成斜方形,肩须力向后扳,胸宜挺直。目上视。
此用以挡敌人压劈斜斫等拳法者也。敌人强弱不可知,故宜用全力以迎之,注全神以临之,不可丝毫忽懈也。且此势解过之后,即可转变步法,出攻击之拳,以袭击敌人。变换时以弓步及冲掌、分龙手等诸法为最迅疾,若敌人下盖之力,非己所能敌,亦可用飞腾步脱身。
(7)双龙入海势
简称双插手。
此亦长拳之一,专以攻人中盘之拳法。
先由马步防护敌人之拳势,解后转手变成者。行时两手从左右两胁下,用倒折势拗出。
与分龙手之双势相同,唯双龙势须高提至胸次,合掌。此者由腰际拗出,即一往直前,取敌腰肾,掌心向上,五指并紧,注全力于指头,步法则用弓步,故又称插手。
但插手有单插手、双插手、前插手、旁插手之分。此双龙入海势,则完全为前向之双插手。
此手最为猛烈,若指端练有功夫者,铁布衫、金钟罩等硬功,可以只手破之。
(8)混合三才势
简称三合手。
此手合长、短、中三手为一手,变化迅疾,极勾格遮拦、进退攻杀之妙。
初用双切手势。
收回之后,变弓步为垫步,改切手为攫手,略如丹凤朝阳势。唯左手则平置腰际,掌心向上,紧护其腰,一面待敌人临近时,可变为插手以攻之。
4.练步之法
(1)马步
此即地盆势也。初学者必先习此步,因马步实为步法中最稳重坚实之步法。足为守护之门,且马步稳,则无论立何种步,决可无轻浮偏斜之弊,唯习练甚难。初学时,每患身不能直,宜加意使正,习时身不可著物借势,若倚墙为之,则此步永无稳重之望矣。
(2)弓步
初学练马步,马步稳,然后习弓步。盖弓步亦步法中之基础,若不练稳,则变换步法时,必至摇晃倾斜,最易受人之攻击,故亦宜注意于稳重。身亦直,肩背宜平准,两腿须用力,使坚如金石。即为人所践,亦不至倾跌,斯则可矣。
(3)箭步
此类步法,与弓步略同,唯弓步之身手眼足俱向前方;此则身体向前,足向左右立步,或左屈而右挺,或由屈而左挺皆可,足尖之向亦如之,依下屈者之方向而定,步之距离亦较弓步为长。
(4)殿步
此步一称点步,又称难蹬步。
屈膝支身,右足微屈,以足趾轻点于地,左足则完全着地,右脚跟须直,置斜面。此种步法,非至马弓箭各步练稳之后,不能学习,盖此步最难平稳,稍不留意,即犯欹侧浮摇各弊,初学者不宜轻于尝试也。
步法虽不止四种,要以四种为基,至其余各法,实皆由此变化而出,故不赘录,学者如能于此精心揣摩,熟极生巧,不患其不能得心应手也。
(编辑/高翔)
一、练气之法
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用以保身家,防制毒蛇猛兽之侵害,非学以好勇斗狠,以击人为事也。故不动手则已,若动手,必致人死命。精于此者,不肯轻露锋芒,亦以是也。
欲学拳必先养气。养气功深,则利欲不能侵,荣辱不能动,一切邪魔不能扰。然后始足与言技击。且气沛则神完,神完则力足,力足则百体舒泰而筋骨强健矣。故学拳者,首重养气。
然则养气之法又何如?曰:澄心志,远思虑,绝情欲,摒嗜好。如斯可矣。兹撮举数节于下。
1.练吐纳
呼吸为强健脏腑之善法,即是吐纳。
行此之时,出入都由于肺。肺为气之府,气为力之源。练力者必先练气,盖以此也。唯行此之时,不宜太猛,不宜过久,不宜在秽浊之地,须加意也。
2.练跌坐
跌坐为习静之道。能静则心志自清,心志清则百念灭矣。
坐法与僧家之坐禅无异。唯初行者,每患不能静,其苦异常,必须设法遏止,使其杂念不兴。然后习惯变成自然,虽有外魔亦不能扰矣。
坐时上身宜正而直,下身及四肢须平均安置。坐之时间须逐渐增加,不可躐级。
3.练按摩
按摩为舒畅筋骨、调和血脉之法,为内家秘传,功效甚著。
法于吐纳之前,或跌坐之后,以手心按摩全身穴道,自涌泉穴起,至太阳穴止。不可遗漏一处。在左者用右手摩之,在右者用左手摩之。先顺后逆,各行三十六次。
至若海底等适中之穴道,则两手替换摩之,左顺右逆,亦各三十六次。
4.练运气
气既营养充沛,必须善于运用,始克防御毒害,否则,其功只健身而己。盖寻常人气之可到者,不过心脏、肺腑,至于骨络穴道,则运行不到矣。故气足须善运。
运气之法,初习时宜按部行之。譬诸我欲运气入我之太阳穴,先须将气提之上升,既能上升之后,始可运之入穴。习练久之,自能称意运行而无阻。
但此法实至难,非朝夕可以竟其功,数年可以见其效也。且习之之法,亦大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之慨。使学者能将各法持久习练,功深之后自能领悟也。
二、练功之法
学技击,非仅学手步施展各法已也。盖拳法止足为攻击架御之用,若
今之练功者,以硬功为多,因学习也易而成功较速也。且练硬功,无一定成法,但能持久,即可有成。无实力以临之,纵有法亦何所施展,故言技击者必练功,
功有内、外之分,內功尚气,己略言之矣;至外功则练筋肉皮骨,使之坚实,练力以佐其用。唯功亦有软、硬之分。软功以柔胜,如黑沙手、一指禅等是,又谓之阴功。硬功以刚胜,如铁布衫、铁牛功等是。
今之练功者,以硬功为多,因学习也易而成功较速也。且练硬功,无一定成法,但能持久,即可有成。如以臂触树,久而其臂亦可铮铮如铁;以头触石,久而头可当铁锤。若言古法,亦不过如是耳,略举数则,以备一格。
1.黑沙手
黑沙手为阴功之一,最为凶狠。
练法用一大盘,先满细沙,以手入沙揉擦之,力尽而止。
日必数行之。初行之时,皮肤触沙,异常苦痛,久而渐减。
其后易铁屑,如上法行之。由铁屑而铁珠、铁弹,直至功成。
z.一指禅
此法为僧家独传之秘法。聚全功于一指而伤人。
法用油灯置暗室中,凝神静气,按其高下,用指凭空指之,不可稍偏。
3.铁牛功
此硬功中专练腹部之功。腹为人体最弛软、最紧要之地,若不经意,最易受伤。常人尚如此,何况习武者不免有争斗者乎。故学拳者,对于此等功,大都练之,正以防不测也。
初于安卧之后,晨兴之前。用掌摩擦按捺之。
进而拳叩之,久而腹自能坚。
腹鼓足其气,用木击扑之。数年之后,非但拳不能伤,即刀枪一时亦未容遽入。
4.龙爪功
此擒拿手也。名虽为硬功,实则刚柔互济,相辅而行,合软硬功而一之者也。其功专重手腕以下各部,而于指头为尤切要。盖专恃指之力以折服敌人,使彼身一着指,如受桎梏,纵有千钧之力,亦无所施展,但不伤人。
练时须用木桩,使指头叩而撼拔之,以拔起为度。
然后凭空用指头互叩而抽掖之。
法与一指禅相仿佛,唯较为易成耳。龙爪功若不凭空练习柔劲,则指着人身,骨可立碎。我故曰此刚柔互济之功也。
三、练拳之法
拳术非仅学而已也,必须久练;亦非仅练而可收其功,又必须随在学习,斯可也。
拳有三学:学架子,学动作,学神是也。
拳有三法:眼法、手法、步法是也。
眼法三:日逼、曰怒、曰闪。
手法二十二:斫、削、磕、靠、掳、逼、摆、撒、剪、分、挑、钩、绾、冲、倒、压、拨、挡、杀、嚣、插、抓。
步法十三:马步、弓步、寸步、过步、箭步、连珠步、分身步、鸳鸯步、快步、冲步、卧虎步、飞腾步、绞花步。
学拳有三戒:一曰躐等,二曰贪多,三曰粗忽。而散漫懒惰、迟缓歪斜、躁急无恒等事,尤为学拳者大忌。如犯其一,则终身无成就之日。是宜慎也。
习拳者宜先步稳,盖基础也。步稳始练拳,拳熟则得心应手,上下开合,所向无迟钝。然后将各势分析之,以求其变化,而定其虚实。变化既明,神妙自生,乃更求各势之用法,于进退攻守之中,有制胜出奇之妙。
唯拳法重守轻攻。盖守者以逸待劳,使攻者疲于奔命,待敌人拳法既懈,乘间抵之,无往不胜。若挥拳踢腿,一味猛攻,是特授隙于人,取败之道也。 兹将各法要纲录下,以备采择。
1.练架子
学拳如造屋,基础不坚固,倾覆之患立见,殆有基础之后,始可治墙壁,架梁栋。练气练功,拳之基础也。
架势、步位,拳之墙壁梁栋也,故宜注意。且无论何拳,必有一定妥
练眼法,宜于清晨日出之初,面东而立,全神贯注于眼,昂首视日,凝视约一炊时,然后将眼珠左右瞬烁,上下旋转,亦约一炊时。末乃紧闭其眼,使眼珠左右上下旋转数+次。如是按日行之,眼力必锐而灵捷矣。善稳固之架势。学者宜按其步势加意练习,使无偏矫之弊。
初学之时,须摆马步。
后习弓步。
盖马步为步法之祖,而弓步则动作之始也。此二步正确,则架子成矣。
2.练眼力
身、手、眼为拳中三要。若有一不到,不足以言技击。因拳与眼若不能同注于一处,失其照顾,必不足以胜人,乃取败之道。
练眼法,宜于清晨日出之初,面东而立,全神贯注于眼,昂首视日,凝视约一炊时,然后将眼珠左右瞬烁,上下旋转,亦约一炊时。末乃紧闭其眼,使眼珠左右上下旋转数十次。如是按日行之,眼力必锐而灵捷矣。
3.练手法
手法名目虽多,要不外长、短、中三势,及上、中、下三盘而已。使用时各有奥妙,各有变化,此则在学者之领悟,非拙笔所可尽述也。
下述各条,为少林真传。
(1)拨云见日势
简称分手。
拨云见日势,乃将长、短二种手,合而为一,左长则右短,右长则左短。
长手掌心向下,用力直前,以格敌人之拳脚。短手掌心向上,横置腰上,宜蓄力于腕以备。
长手格敌之后,即可将短手为搏击之用。
此手步法,马、弓二种皆可,随时随地而采用之。
(2)顺水推舟势
简称切手。
此即世所称之切手,为长拳之一。有双切手、单切手之分。
单势先藏右掌于腹。
先用左掌向前绕一环作拦格状,即行收回,收回时右掌从胁间拗出,猛力向前切去,以攻人无备。此手有格击并用之妙。
若双切手,则专重攻,法亦先藏二手于腰腹间。
以倒折势从两胁拗出,合掌前切。倒折勢与围腰略同,唯此势向前拗,彼则向后勒也。双势与独劈华山亦相似,其异点彼则用躺箭步,此则用弓步耳。
(3)倒拔游龙势
简称勾拔手。
此势系中手拳。
右手握拳,紧护其腰;左手斜举,不宜伸直,肘屈与肩略平,拇食中三指峰叩作拈物状,注全力于指腕小臂之间。
此势宜用敌人锐进之际,或猛兽相扑之时,先护过其锋,使之扑空。
追其己过,乃从后擒之。
攻其不备,固不虞其反噬也,此系半避半攻之拳法。用时宜全神贯注,动作尤贵迅速,步法由右面之弓步,变成前向之箭步,作连珠之预备:若不能得手时可多一退步,不致受敌之反攻。拳法招招图进攻,却处处留余地,一手一步,皆有妙用在焉。
(4)丹凤展翅势
简称攫斫手。
此系长拳。
先将两手交叉于胸次,左手在内,右手在外。
向前面互绕,作一大环,右上左下。至复原时,两手易位。
然后右手在内,转掌拗出,向上力挡:同时,左手在外转掌下捺,向后力斫。
此系众拳齐下时,四面拦格之势也。
步法由弓步变为垫步,盖在攻下之后,用此法以自护也,垫步右足着实地,左足尖斜点于前,身体下蹲,较马步略高。
目须四面照顾,防人乘隙而入,以便变换架势也。
此势变攻变御,极为简易,有剥蕉抽茧之妙。
(5)青龙探爪势
简称侧手。
此势亦称短手之一。
全身正立。
用单手向侧面猛推,左右俱可行之,左手掌时向右方,右手反是。先时两手下垂,然后运全力于臂。
将右手徐徐举至肩次,掌心向下,臂屈与肩平,再将手自内绕向胸次作小环。向左猛力推去。
亦用倒折势如切手,左手亦如之,不过推向右方耳,手到何处,眼亦随之,此用以攻侧面之敌者。
(6)两手擎天势
简称托手。
初学练马步,马步稳,然后习弓步。盖弓步亦步法中之基础,若不练稳,则变换步法时,必至摇晃倾斜,最易受人之攻击,故亦宜注意于稳重。身亦直,肩背宜平准,两腿须用力,使坚如金石。
此为中手拳之一。
先时全体直立,两手下垂,掌心向下,手指向前,紧贴腿上,蓄力作下捺势。
然后将左足向旁开出,身体下蹲作马步;同时,两手提起,高与乳平。
翻转手腕,用力向顶上托起,如举千钧重物,两臂不须伸直,肘向左右略屈,使中间成斜方形,肩须力向后扳,胸宜挺直。目上视。
此用以挡敌人压劈斜斫等拳法者也。敌人强弱不可知,故宜用全力以迎之,注全神以临之,不可丝毫忽懈也。且此势解过之后,即可转变步法,出攻击之拳,以袭击敌人。变换时以弓步及冲掌、分龙手等诸法为最迅疾,若敌人下盖之力,非己所能敌,亦可用飞腾步脱身。
(7)双龙入海势
简称双插手。
此亦长拳之一,专以攻人中盘之拳法。
先由马步防护敌人之拳势,解后转手变成者。行时两手从左右两胁下,用倒折势拗出。
与分龙手之双势相同,唯双龙势须高提至胸次,合掌。此者由腰际拗出,即一往直前,取敌腰肾,掌心向上,五指并紧,注全力于指头,步法则用弓步,故又称插手。
但插手有单插手、双插手、前插手、旁插手之分。此双龙入海势,则完全为前向之双插手。
此手最为猛烈,若指端练有功夫者,铁布衫、金钟罩等硬功,可以只手破之。
(8)混合三才势
简称三合手。
此手合长、短、中三手为一手,变化迅疾,极勾格遮拦、进退攻杀之妙。
初用双切手势。
收回之后,变弓步为垫步,改切手为攫手,略如丹凤朝阳势。唯左手则平置腰际,掌心向上,紧护其腰,一面待敌人临近时,可变为插手以攻之。
4.练步之法
(1)马步
此即地盆势也。初学者必先习此步,因马步实为步法中最稳重坚实之步法。足为守护之门,且马步稳,则无论立何种步,决可无轻浮偏斜之弊,唯习练甚难。初学时,每患身不能直,宜加意使正,习时身不可著物借势,若倚墙为之,则此步永无稳重之望矣。
(2)弓步
初学练马步,马步稳,然后习弓步。盖弓步亦步法中之基础,若不练稳,则变换步法时,必至摇晃倾斜,最易受人之攻击,故亦宜注意于稳重。身亦直,肩背宜平准,两腿须用力,使坚如金石。即为人所践,亦不至倾跌,斯则可矣。
(3)箭步
此类步法,与弓步略同,唯弓步之身手眼足俱向前方;此则身体向前,足向左右立步,或左屈而右挺,或由屈而左挺皆可,足尖之向亦如之,依下屈者之方向而定,步之距离亦较弓步为长。
(4)殿步
此步一称点步,又称难蹬步。
屈膝支身,右足微屈,以足趾轻点于地,左足则完全着地,右脚跟须直,置斜面。此种步法,非至马弓箭各步练稳之后,不能学习,盖此步最难平稳,稍不留意,即犯欹侧浮摇各弊,初学者不宜轻于尝试也。
步法虽不止四种,要以四种为基,至其余各法,实皆由此变化而出,故不赘录,学者如能于此精心揣摩,熟极生巧,不患其不能得心应手也。
(编辑/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