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李启海手机里珍藏着一张纸质泛黄的“犯人登记卡片”。
这是他爷爷李芝茂判刑入狱时的“犯人登记卡片”,卡编号、年龄、成份、出身、包括出生地、案情、刑期等都记录在里面。
那年他爷爷34岁,比人到中年李启海的年龄还要小。再小,李芝茂也是李启海的爷爷。从卡片看李启海爷爷年轻时的黑白照,他爷爷确实很帅,是个美男子,英俊眉宇间透出忧郁和绝望,大概是入狱前拍的照片。
这张卡片上的内容归纳起来,说明几个问题:1.李芝茂的家庭成份是富农;出身:种田(农民);犯罪原因:不法富农。2.刑期原判:三年。起止日期:自1958年2月13日起至1961年2月13日止。3.原判法院及日期:宝应县人民法院(1958.4.14),送来机关及日期:江苏(1959.5.15)。
在卡片续页上还有记录,主要是“劳改单位变动情况”栏填写的内容。此栏共有七行红线单行格,上三行盖着一枚红印章和钢笔笔迹记录的简短文字,下面四行空白。从红印章和文字看,李启海爷爷李芝茂入狱一年多,后从江苏遣送去青海湖“尕曲一分场”,时间是1960年8月6日。另一行内容是1989年12月26日,青海湖农场政工科复信,说明此人(李芝茂)已经死亡,死因不详,死于何时无记载。
这就是李启海用相机从他爷爷李芝茂“犯人登记卡片”上翻拍下来的资料。
李启海爷爷李芝茂是江苏宝应人,家在泾河乡松树庄。李启海说其实他爷爷的出生地,是现在的松竹村沈小庄,松树庄先前是大队部所在地。
沈小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在大运河边,与电影《柳堡的故事》拍摄地柳堡镇,仅隔二三十公里。李启海的爷爷年轻时,高大帅气,风流倜傥,关于他的风流艳遇,村中无人不知。
年轻时,李芝茂与一位异乡女子有过一段婚外情,但在那个年代,就是违背伦理遭人指斥的丑闻,甚至可以定罪。
李启海从懂事时起,就没见过爷爷,也没谁提起过爷爷。
每逢大年三十和清明祭扫,别的人家都提着祭品上坟祭祖,他家却冷冷清清,任何动静也没有。
李启海问过父亲。每次问,父亲都阴沉着脸不答。
问多了,父亲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你爷爷坐牢后就再也没回过家。
这是李启海小时候得知爷爷坐牢的消息。爷爷是死是活,还是个谜。
1985年李启海上初中,他对爷爷的事总放不下,之前听父亲说过,1959年爷爷从青海湖农场给奶奶回过一封信,1960年他老太爷去世时,爷爷还从监狱寄了一撮头发回家杀钉(将儿子的头发钉在棺材上),从此就再也没有音信了。
李启海想了很久,那天终于开口对父亲说,我想写信去农场寻找爷爷下落。一向沉默的父亲答应了他,说,好吧!
李启海写好信邮寄出去,他没想到劳改农场不久就有了回信。信上说:“此人已经死亡,但具体死亡原因、死亡時间、死亡地点等都没有说明记载。该农场之前属省司法厅劳改工作管理局管理,后来移交给了地方管理,更详细的资料需要去省监狱管理局查询。”
李启海后来又去信青海省监狱管理局查询,得到同样的回复:此人已经死亡。
由于求学和谋生原因,李启海把寻找爷爷的事放了下来,直到2009年7月初,才又踏上千里寻爷爷这段曲折心酸的历程。
2
其实李启海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爷爷的念想,那些年,他多方打听收集爷爷的信息,他想还原一个真实的爷爷。但是,能给他的,只是一些时间碎片,让他来一点点的拼凑着“爷爷”。
从父亲断断续续的口述中,李启海大体知道爷爷一段令人唏嘘的人生史。
爷爷李芝茂生于1930年,属马,聪明,能干,珠算特别好,左右手双管齐下拨算盘,又快又准,令人羡慕。很年轻时李芝茂就经商,经常跑南京、上海,见多识广,人又长得帅气,自然招女人喜欢。在沈小庄,李启海的爷爷和老太爷,都很有名望,家有田地数十亩,还兼着经营农用器具生意,日子过得自然比村中其他人家富足。他们家原想变卖家产筹一笔钱举家迁徙上海,计划来不及实施,1949年解放,就再也没机会了。
李启海的父亲1949年出生,他奶奶坐月子时,他爷爷就有了外遇,与一位异乡女子好上了,还经常带她回沈小庄。平日里,爷爷经常撑着小船到几里外的地方,接相好的过来幽会,天快黑时,又撑着小船送她回家。后来异乡女子怀孕了,爷爷干脆把她安顿下来,物色人家嫁出去。一来女方有了明媒正娶身份,二来还能维持他们之间的那种关系。至于家中原配,李启海的奶奶,因畏惧丈夫霸气,只好忍气吞声过日子。
爷爷把心爱女人嫁过去的那户人家,也是在沈小庄,男人是个无性欲无生育能力的残疾人。明白人也看得出,这是暗渡陈仓,掩人耳目而已。
异乡女人与李芝茂生下一子,虽没挑明,村里人也知道是李芝茂的亲骨血。这样说来,也就是李启海父亲的同父异母兄弟。
解放初期划成份时,李启海爷爷被划为富农,全部财产被充公,家境衰落,但这期间,李启海爷爷仍然外出跑生意,做买卖,最后在1958年4月间被定罪判刑入狱,关在江苏宜兴境内石灰窑劳改场里。李芝茂有文化,在监狱服刑期间,被安排兼做劳改场会计。
小奶奶为了心爱的男人,离夫弃子,来到宜兴,在劳改场附近找个地方落脚,平时靠做针线活维持生计,接济狱中的李芝茂。
在宜兴待了一年多,小奶奶含辛茹苦,盼着李芝茂刑期满后出狱,一起回沈小庄过日子。没想到那天小奶奶像平时一样带上物品去探监时,守监人告诉她,以后别再送了,李芝茂已发配遣送去大西北,多半回不来了。
听了这消息,小奶奶几乎晕厥过去。但她还是坚持苦等了一段时间,天天盼着李芝茂的消息,等了半年多,音信全无,小奶奶绝望了。她要生存下去,又不想回沈小庄,只好在当地找个男人嫁了。
李启海曾经听他父亲说过,爷爷入狱后,因家庭成份不好,常常受到村里人欺负,家中财物被掠夺一空。奶奶受不了苦,就带着他年仅10岁的父亲离开沈小庄。母子俩坐了几天几夜的河船,最后在江西九江乡下,奶奶与当地一个男人结婚重组家庭。他父亲在继父家待了段日子,与继父难以相处,最后只身回了老家沈小庄。 爷爷李芝茂入狱后,两个女人的命运也随之而改变,一个有家归不得,一个携子流落他乡。
3
一天,父亲对李启海说,宝应县当时和你爷爷一起去青海劳改的那一批人,有的已经回到老家了。
李启海利用暑假期间骑自行车四处打听走访,终于找到了从青海劳改场回来的两位老人,但他们都说,他爷爷后来转去的那个劳改分场发生过暴动,听说被镇压,人可能没了。
李启海很失望。他想,人没了,也要把骨灰找回来。爷爷漂泊这么多年,总得有个归宿。
2009年7月1日这天,李启海从广州飞往西安,再从西安转乘火车去西宁,到西宁时已是下午,他直接赶到青海省监狱管理局,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一位四十来岁负责政工的女士接待了他。
女士从犯人资料档案里找出一张李芝茂的“犯人登记卡片”,交给李启海,卡片上贴着爷爷的黑白照片,爷爷那双忧郁绝望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多么年轻英俊的一张白脸,难怪小奶奶对爷爷一往情深!
李启海对着黑白照片说,爷爷,总算见到您了!接着哽咽着泪如泉涌。
他用相机把爷爷的卡片拍下来,因为这张卡片,才能说明爷爷的身份,凭着它,才能继续寻找爷爷。
女士向李启海详细讲述了一些情况,她说,像你这样的后人去当地寻祖的也非常多,包括国外的,香港的,台湾的,上海的等等。农场的犯人刑满后都释放回家乡,也有的老死在监狱,还有的刑满后留在农场当职工,在当地生根落户。
她还告诉李启海,要得到他爷爷更详细的资料,就要跑一趟刚察,刚察是离西宁不远的县城,大概百来公里,那里有个劳改农场管理机构,到那边去查询,他们可能会把更详细的情况告诉你。
李启海无心在省会西宁逗留,从省监狱管理局出来,就直接去汽车站坐大巴去刚察县城。到了刚察县城,找到劳改农场管理处,一位领导接待了他。问清情况后,领导叫来一位管档案的工作人员,让他协助李启海去青海农场,那里,是李启海爷爷坐过牢的地方和葬身地。
在刚察县城,李启海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来,然后电话联系出租车,再去接劳改农场工作人员与他一起去青海湖。
七月初,青海湖还能见到大片油菜花地,天空特别蓝,视野旷阔无际,李启海看着车窗外优美的风景,心里却想着爷爷。
他们的车子在一片荒凉的废墟边上停下来。随同来的工作人员说,这里就是你爷爷当年劳动改造的地方。
废墟上立着几堵没了屋顶的残墙,监狱大门也没完全倒塌,黑色木门紧锁,门楣上方“第二监狱”字迹依然清晰可见,但蒙上了一层灰尘。黑板门左右有对联,或称标语:“教育人的学校,改造人的熔炉。”
李启海拿起相机,把废墟上的残迹拍下来。
工作人员手中拿着一张地图在看,然后对李启海说,你爷爷的墓地就在附近。
从劳改农场管理处出来时,那位领导就对李启海说过,那个坟场经过50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再加上放牧的牛羊群踩踏,坟头基本上看不出来了,也就只能找到一个大概的位置。
确是如此。李启海看着眼前这片荒芜的坟场,除了草原上的野草覆盖在上面,连稍为显眼的土堆也没有,这批因暴乱被镇压的犯人,包括李启海的爷爷,就长眠在这片高原上,魂灵飘散,永无归途。
李启海找了一块地方,权当是爷爷的坟地,摆上香蕉、苹果、桃子等祭品,点燃香烛,跪在地上给爷爷磕头。他觉得,爷爷忧郁绝望的眼神,一直在看着他。
祭拜过爷爷,天色已晚,李启海与二位驱车回刚察县城。
李启海送走劳改农场管理处工作人员后,与出租车司机说,麻烦师傅您今夜再陪我去一趟青海湖,价钱好说。
出租车司机一口拒绝,他说他胆小,害怕,夜晚那地方太恐怖太荒凉了。李启海近于哀求,出双倍车费,对方也不肯。
后来出租车司机见李启海是南方人,来趟不容易,就跟李启海说,我回去跟我哥哥说吧,看他愿不愿意跟你去。
李启海没办法,只能如此,待在宾馆等候出租车司机消息。
果然不食言,出租车司机哥哥夜里开车到小宾馆来接李启海,和他去墓地。
凌晨已过,夜凉如水,草原上浓墨般黑,分不清天地。选择这个时辰来,是依照老家风水先生定的时间,父亲信这个,为了爷爷,李启海别无选择。
李启海让出租车司机给他打亮手电,在白天他给爷爷烧过香的地方,摆上香烛纸钱,双膝跪地,给爷爷叩头,呼唤着爷爷,请爷爷跟他回家。
祭拜过爷爷,李启海从口袋里抽出一块全新黄色绸布,用小铲挖了几把草原上的泥土,包裹好,就当是爷爷的“骨灰”,带回老家沈小庄。
站在旁边的出租车司机被李启海的孝心感动了,他也下跪给李启海爷爷磕头。
风吹烛火,整个草原都在晃动。
回到刚察县城时,夜已经很深了。
4
按原计划,一周内李启海带爷爷回到老家沈小庄。
見时间充裕,李启海临时做了行程调整,带爷爷到青海湖周边景点环游一周,再从西宁乘坐火车回江苏镇江,这一程在火车上足足待了40多个小时。7月3号上午十点多才到达镇江。李启海约了当地一位朋友吃过午饭,去镇江火车站旁的长途汽车站买票回宝应县城。在售票窗口掏钱买票时,李启海把手提袋放在身边的地上,当他拿到票时,手提袋不见了,他顿时懵了。手提袋里装着爷爷的“骨灰”。慌乱中李启海环视周围,见一男子拎着他的手提袋往外走,他箭步冲上去,一把抓住偷袋男子,按倒在地。
李启海说,不看在我爷爷份上,今天收拾你。
男子一头雾水。李启海说,你小子知道手提袋里装着什么吗?装着我爷爷骨灰。男子惊慌得脸色煞白,跪地求饶,浑身发抖。
当天两点多到宝应县城,李启海找了一家条件最好的宾馆入住,然后打的去郊区。出租车司机也没问他具体去哪?只知道一个大概方位。到了李启海非去不可的地方,李启海让出租车司机停下车来在原地等他。 李启海要去的地方不能告诉出租车司机,其实他是去殡仪馆,到那里给他爷爷买个骨灰盒。出租车司机要是事先知道,绝对不肯来。事情办好后,李启海才回到原地找出租车司机。
回到宾馆房间,李启海用骨灰盒装好爷爷的“骨灰”,设个临时灵堂供奉着爷爷,然后去小奶奶家接小奶奶过来。小奶奶晚年随儿子生活在宝应县城。李启海说,他没把小奶奶当外人,平时也会在经济上接济小奶奶,念及她早年对爷爷的那份真情,他和父亲都与小奶奶相处得很好,一直保持联系。
小奶奶来到宾馆房间,年迈的她见到台面摆着李芝茂黑白照片和骨灰盒,即时扑过去嚎啕大哭。小奶奶泪眼朦胧地看着黑白照中的李芝茂,自言自语说,还是那么帅气,像年轻时一样。其实照片里的李芝茂,就是年轻时的他,当时只有34岁,要是李启海的爷爷活着,也是比小奶奶长七八岁的老人。可是,他走了整整五十年了。
小奶奶在宾馆房间守灵三天三夜,把几十年思念的泪水都流光了。她对李启海说,我跟了你爷爷这些年,没对他提过要什么名分,死后,希望能陪葬在他身边。李启海没多思,也就答应下来了。
第四天,李启海带爷爷回到乡下,在家中安顿好爷爷,他第一时间去找叔叔,摸黑敲开叔叔家门。李启海对叔叔说,我把爷爷请回来了,想与你商量一下爷爷的后事。叔叔脸色很不好看,对李启海说:“以后不要再在我面前提这事了,你们家的事与我无丁点关系。”李启海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说什么。
这位叔叔,就是他爷爷与小奶奶的私生子。
5
转年清明,李启海找了个双穴墓地安葬爷爷“骨灰”,也算是叶落归根、入土为安了。
爷爷下葬那天,李启海没请小奶奶过来,怕引起族人非议。第二天,他才开车去宝应县城,把小奶奶接回沈小庄,直接把她带到爷爷的墓地。小奶奶哭得很伤心,临走,小奶奶对李启海说,等我老死了,就陪葬在你爷爷身边。
李启海点点头,没说什么。
沈小庄对小奶奶来说,是埋葬她前半生的地方,她的青春年少,她的爱情,全部葬送在这里,像棵被雷劈了一半的树,另一半在异地重生。
小奶奶不敢回村里,触摸那扇曾经留下过她手印的老柴门,不敢再看一眼多年不见她与李芝茂生下的儿子,不敢,一切都不敢再回首、再打开。坐在李启海车上,她甚至不敢多看一眼沈小庄,带着满心忧伤沉默着回宝应县城去。
又是来年清明。
李启海与父亲商量,是不是去江西把奶奶请回来,与爷爷合葬,他觉得爷爷墓穴的另一半,不应该就这样空下去。
开始父亲觉得不妥,他母亲,李启海的奶奶,在江西那边生活几十年了,与继父有了子女,再去打扰人家,九泉之下的母亲,也不会安宁。
父亲问李启海:“这样去打扰人家行吗?你江西的叔叔也未必同意。”
李启海说,去试试吧,不好开口再想办法。作为孙辈,清明给奶奶上坟祭拜也没什么不妥。经他这样一说,父亲同意了。
父亲俩从镇江乘坐火车去江西九江,再转坐大巴到乡下叔叔家。清明这天,叔叔陪他们去奶奶坟地祭拜,完毕,父亲和叔叔走到地边抽烟聊天,李启海趁机拿出事先备好的一块黄绸布,从奶奶坟堆上挖了几把泥土包裹好,然后低声呼唤奶奶,与他一起回老家。
李启海第二天赶回沈小庄,父亲留在叔叔家多住几天,回程火车票他给父亲买好了,并約好时间开车去镇江接父亲回家。
父亲从江西回来的这天,正是奶奶“骨灰”下葬的日子。李启海开车到镇江火车站接上父亲,一路上都是阴天,下着毛毛雨。
回到沈小庄,李启海带上奶奶的“骨灰”,与父亲及家人去爷爷的墓地,按当地习俗举行下葬仪式,先前还是毛毛雨天,仪式搞完后,天空放亮了,一道阳光落在爷爷奶奶合葬的坟地上,众人惊奇。李启海祭拜过爷爷奶奶,总觉得亏欠小奶奶什么,内心十分不安。
毕竟,他无法兑现对小奶奶许下的诺言。
几年后,小奶奶走了,至死,也无法回到她心爱男人的身边。
责任编辑 夏 群
李启海手机里珍藏着一张纸质泛黄的“犯人登记卡片”。
这是他爷爷李芝茂判刑入狱时的“犯人登记卡片”,卡编号、年龄、成份、出身、包括出生地、案情、刑期等都记录在里面。
那年他爷爷34岁,比人到中年李启海的年龄还要小。再小,李芝茂也是李启海的爷爷。从卡片看李启海爷爷年轻时的黑白照,他爷爷确实很帅,是个美男子,英俊眉宇间透出忧郁和绝望,大概是入狱前拍的照片。
这张卡片上的内容归纳起来,说明几个问题:1.李芝茂的家庭成份是富农;出身:种田(农民);犯罪原因:不法富农。2.刑期原判:三年。起止日期:自1958年2月13日起至1961年2月13日止。3.原判法院及日期:宝应县人民法院(1958.4.14),送来机关及日期:江苏(1959.5.15)。
在卡片续页上还有记录,主要是“劳改单位变动情况”栏填写的内容。此栏共有七行红线单行格,上三行盖着一枚红印章和钢笔笔迹记录的简短文字,下面四行空白。从红印章和文字看,李启海爷爷李芝茂入狱一年多,后从江苏遣送去青海湖“尕曲一分场”,时间是1960年8月6日。另一行内容是1989年12月26日,青海湖农场政工科复信,说明此人(李芝茂)已经死亡,死因不详,死于何时无记载。
这就是李启海用相机从他爷爷李芝茂“犯人登记卡片”上翻拍下来的资料。
李启海爷爷李芝茂是江苏宝应人,家在泾河乡松树庄。李启海说其实他爷爷的出生地,是现在的松竹村沈小庄,松树庄先前是大队部所在地。
沈小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在大运河边,与电影《柳堡的故事》拍摄地柳堡镇,仅隔二三十公里。李启海的爷爷年轻时,高大帅气,风流倜傥,关于他的风流艳遇,村中无人不知。
年轻时,李芝茂与一位异乡女子有过一段婚外情,但在那个年代,就是违背伦理遭人指斥的丑闻,甚至可以定罪。
李启海从懂事时起,就没见过爷爷,也没谁提起过爷爷。
每逢大年三十和清明祭扫,别的人家都提着祭品上坟祭祖,他家却冷冷清清,任何动静也没有。
李启海问过父亲。每次问,父亲都阴沉着脸不答。
问多了,父亲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你爷爷坐牢后就再也没回过家。
这是李启海小时候得知爷爷坐牢的消息。爷爷是死是活,还是个谜。
1985年李启海上初中,他对爷爷的事总放不下,之前听父亲说过,1959年爷爷从青海湖农场给奶奶回过一封信,1960年他老太爷去世时,爷爷还从监狱寄了一撮头发回家杀钉(将儿子的头发钉在棺材上),从此就再也没有音信了。
李启海想了很久,那天终于开口对父亲说,我想写信去农场寻找爷爷下落。一向沉默的父亲答应了他,说,好吧!
李启海写好信邮寄出去,他没想到劳改农场不久就有了回信。信上说:“此人已经死亡,但具体死亡原因、死亡時间、死亡地点等都没有说明记载。该农场之前属省司法厅劳改工作管理局管理,后来移交给了地方管理,更详细的资料需要去省监狱管理局查询。”
李启海后来又去信青海省监狱管理局查询,得到同样的回复:此人已经死亡。
由于求学和谋生原因,李启海把寻找爷爷的事放了下来,直到2009年7月初,才又踏上千里寻爷爷这段曲折心酸的历程。
2
其实李启海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爷爷的念想,那些年,他多方打听收集爷爷的信息,他想还原一个真实的爷爷。但是,能给他的,只是一些时间碎片,让他来一点点的拼凑着“爷爷”。
从父亲断断续续的口述中,李启海大体知道爷爷一段令人唏嘘的人生史。
爷爷李芝茂生于1930年,属马,聪明,能干,珠算特别好,左右手双管齐下拨算盘,又快又准,令人羡慕。很年轻时李芝茂就经商,经常跑南京、上海,见多识广,人又长得帅气,自然招女人喜欢。在沈小庄,李启海的爷爷和老太爷,都很有名望,家有田地数十亩,还兼着经营农用器具生意,日子过得自然比村中其他人家富足。他们家原想变卖家产筹一笔钱举家迁徙上海,计划来不及实施,1949年解放,就再也没机会了。
李启海的父亲1949年出生,他奶奶坐月子时,他爷爷就有了外遇,与一位异乡女子好上了,还经常带她回沈小庄。平日里,爷爷经常撑着小船到几里外的地方,接相好的过来幽会,天快黑时,又撑着小船送她回家。后来异乡女子怀孕了,爷爷干脆把她安顿下来,物色人家嫁出去。一来女方有了明媒正娶身份,二来还能维持他们之间的那种关系。至于家中原配,李启海的奶奶,因畏惧丈夫霸气,只好忍气吞声过日子。
爷爷把心爱女人嫁过去的那户人家,也是在沈小庄,男人是个无性欲无生育能力的残疾人。明白人也看得出,这是暗渡陈仓,掩人耳目而已。
异乡女人与李芝茂生下一子,虽没挑明,村里人也知道是李芝茂的亲骨血。这样说来,也就是李启海父亲的同父异母兄弟。
解放初期划成份时,李启海爷爷被划为富农,全部财产被充公,家境衰落,但这期间,李启海爷爷仍然外出跑生意,做买卖,最后在1958年4月间被定罪判刑入狱,关在江苏宜兴境内石灰窑劳改场里。李芝茂有文化,在监狱服刑期间,被安排兼做劳改场会计。
小奶奶为了心爱的男人,离夫弃子,来到宜兴,在劳改场附近找个地方落脚,平时靠做针线活维持生计,接济狱中的李芝茂。
在宜兴待了一年多,小奶奶含辛茹苦,盼着李芝茂刑期满后出狱,一起回沈小庄过日子。没想到那天小奶奶像平时一样带上物品去探监时,守监人告诉她,以后别再送了,李芝茂已发配遣送去大西北,多半回不来了。
听了这消息,小奶奶几乎晕厥过去。但她还是坚持苦等了一段时间,天天盼着李芝茂的消息,等了半年多,音信全无,小奶奶绝望了。她要生存下去,又不想回沈小庄,只好在当地找个男人嫁了。
李启海曾经听他父亲说过,爷爷入狱后,因家庭成份不好,常常受到村里人欺负,家中财物被掠夺一空。奶奶受不了苦,就带着他年仅10岁的父亲离开沈小庄。母子俩坐了几天几夜的河船,最后在江西九江乡下,奶奶与当地一个男人结婚重组家庭。他父亲在继父家待了段日子,与继父难以相处,最后只身回了老家沈小庄。 爷爷李芝茂入狱后,两个女人的命运也随之而改变,一个有家归不得,一个携子流落他乡。
3
一天,父亲对李启海说,宝应县当时和你爷爷一起去青海劳改的那一批人,有的已经回到老家了。
李启海利用暑假期间骑自行车四处打听走访,终于找到了从青海劳改场回来的两位老人,但他们都说,他爷爷后来转去的那个劳改分场发生过暴动,听说被镇压,人可能没了。
李启海很失望。他想,人没了,也要把骨灰找回来。爷爷漂泊这么多年,总得有个归宿。
2009年7月1日这天,李启海从广州飞往西安,再从西安转乘火车去西宁,到西宁时已是下午,他直接赶到青海省监狱管理局,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一位四十来岁负责政工的女士接待了他。
女士从犯人资料档案里找出一张李芝茂的“犯人登记卡片”,交给李启海,卡片上贴着爷爷的黑白照片,爷爷那双忧郁绝望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多么年轻英俊的一张白脸,难怪小奶奶对爷爷一往情深!
李启海对着黑白照片说,爷爷,总算见到您了!接着哽咽着泪如泉涌。
他用相机把爷爷的卡片拍下来,因为这张卡片,才能说明爷爷的身份,凭着它,才能继续寻找爷爷。
女士向李启海详细讲述了一些情况,她说,像你这样的后人去当地寻祖的也非常多,包括国外的,香港的,台湾的,上海的等等。农场的犯人刑满后都释放回家乡,也有的老死在监狱,还有的刑满后留在农场当职工,在当地生根落户。
她还告诉李启海,要得到他爷爷更详细的资料,就要跑一趟刚察,刚察是离西宁不远的县城,大概百来公里,那里有个劳改农场管理机构,到那边去查询,他们可能会把更详细的情况告诉你。
李启海无心在省会西宁逗留,从省监狱管理局出来,就直接去汽车站坐大巴去刚察县城。到了刚察县城,找到劳改农场管理处,一位领导接待了他。问清情况后,领导叫来一位管档案的工作人员,让他协助李启海去青海农场,那里,是李启海爷爷坐过牢的地方和葬身地。
在刚察县城,李启海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来,然后电话联系出租车,再去接劳改农场工作人员与他一起去青海湖。
七月初,青海湖还能见到大片油菜花地,天空特别蓝,视野旷阔无际,李启海看着车窗外优美的风景,心里却想着爷爷。
他们的车子在一片荒凉的废墟边上停下来。随同来的工作人员说,这里就是你爷爷当年劳动改造的地方。
废墟上立着几堵没了屋顶的残墙,监狱大门也没完全倒塌,黑色木门紧锁,门楣上方“第二监狱”字迹依然清晰可见,但蒙上了一层灰尘。黑板门左右有对联,或称标语:“教育人的学校,改造人的熔炉。”
李启海拿起相机,把废墟上的残迹拍下来。
工作人员手中拿着一张地图在看,然后对李启海说,你爷爷的墓地就在附近。
从劳改农场管理处出来时,那位领导就对李启海说过,那个坟场经过50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再加上放牧的牛羊群踩踏,坟头基本上看不出来了,也就只能找到一个大概的位置。
确是如此。李启海看着眼前这片荒芜的坟场,除了草原上的野草覆盖在上面,连稍为显眼的土堆也没有,这批因暴乱被镇压的犯人,包括李启海的爷爷,就长眠在这片高原上,魂灵飘散,永无归途。
李启海找了一块地方,权当是爷爷的坟地,摆上香蕉、苹果、桃子等祭品,点燃香烛,跪在地上给爷爷磕头。他觉得,爷爷忧郁绝望的眼神,一直在看着他。
祭拜过爷爷,天色已晚,李启海与二位驱车回刚察县城。
李启海送走劳改农场管理处工作人员后,与出租车司机说,麻烦师傅您今夜再陪我去一趟青海湖,价钱好说。
出租车司机一口拒绝,他说他胆小,害怕,夜晚那地方太恐怖太荒凉了。李启海近于哀求,出双倍车费,对方也不肯。
后来出租车司机见李启海是南方人,来趟不容易,就跟李启海说,我回去跟我哥哥说吧,看他愿不愿意跟你去。
李启海没办法,只能如此,待在宾馆等候出租车司机消息。
果然不食言,出租车司机哥哥夜里开车到小宾馆来接李启海,和他去墓地。
凌晨已过,夜凉如水,草原上浓墨般黑,分不清天地。选择这个时辰来,是依照老家风水先生定的时间,父亲信这个,为了爷爷,李启海别无选择。
李启海让出租车司机给他打亮手电,在白天他给爷爷烧过香的地方,摆上香烛纸钱,双膝跪地,给爷爷叩头,呼唤着爷爷,请爷爷跟他回家。
祭拜过爷爷,李启海从口袋里抽出一块全新黄色绸布,用小铲挖了几把草原上的泥土,包裹好,就当是爷爷的“骨灰”,带回老家沈小庄。
站在旁边的出租车司机被李启海的孝心感动了,他也下跪给李启海爷爷磕头。
风吹烛火,整个草原都在晃动。
回到刚察县城时,夜已经很深了。
4
按原计划,一周内李启海带爷爷回到老家沈小庄。
見时间充裕,李启海临时做了行程调整,带爷爷到青海湖周边景点环游一周,再从西宁乘坐火车回江苏镇江,这一程在火车上足足待了40多个小时。7月3号上午十点多才到达镇江。李启海约了当地一位朋友吃过午饭,去镇江火车站旁的长途汽车站买票回宝应县城。在售票窗口掏钱买票时,李启海把手提袋放在身边的地上,当他拿到票时,手提袋不见了,他顿时懵了。手提袋里装着爷爷的“骨灰”。慌乱中李启海环视周围,见一男子拎着他的手提袋往外走,他箭步冲上去,一把抓住偷袋男子,按倒在地。
李启海说,不看在我爷爷份上,今天收拾你。
男子一头雾水。李启海说,你小子知道手提袋里装着什么吗?装着我爷爷骨灰。男子惊慌得脸色煞白,跪地求饶,浑身发抖。
当天两点多到宝应县城,李启海找了一家条件最好的宾馆入住,然后打的去郊区。出租车司机也没问他具体去哪?只知道一个大概方位。到了李启海非去不可的地方,李启海让出租车司机停下车来在原地等他。 李启海要去的地方不能告诉出租车司机,其实他是去殡仪馆,到那里给他爷爷买个骨灰盒。出租车司机要是事先知道,绝对不肯来。事情办好后,李启海才回到原地找出租车司机。
回到宾馆房间,李启海用骨灰盒装好爷爷的“骨灰”,设个临时灵堂供奉着爷爷,然后去小奶奶家接小奶奶过来。小奶奶晚年随儿子生活在宝应县城。李启海说,他没把小奶奶当外人,平时也会在经济上接济小奶奶,念及她早年对爷爷的那份真情,他和父亲都与小奶奶相处得很好,一直保持联系。
小奶奶来到宾馆房间,年迈的她见到台面摆着李芝茂黑白照片和骨灰盒,即时扑过去嚎啕大哭。小奶奶泪眼朦胧地看着黑白照中的李芝茂,自言自语说,还是那么帅气,像年轻时一样。其实照片里的李芝茂,就是年轻时的他,当时只有34岁,要是李启海的爷爷活着,也是比小奶奶长七八岁的老人。可是,他走了整整五十年了。
小奶奶在宾馆房间守灵三天三夜,把几十年思念的泪水都流光了。她对李启海说,我跟了你爷爷这些年,没对他提过要什么名分,死后,希望能陪葬在他身边。李启海没多思,也就答应下来了。
第四天,李启海带爷爷回到乡下,在家中安顿好爷爷,他第一时间去找叔叔,摸黑敲开叔叔家门。李启海对叔叔说,我把爷爷请回来了,想与你商量一下爷爷的后事。叔叔脸色很不好看,对李启海说:“以后不要再在我面前提这事了,你们家的事与我无丁点关系。”李启海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说什么。
这位叔叔,就是他爷爷与小奶奶的私生子。
5
转年清明,李启海找了个双穴墓地安葬爷爷“骨灰”,也算是叶落归根、入土为安了。
爷爷下葬那天,李启海没请小奶奶过来,怕引起族人非议。第二天,他才开车去宝应县城,把小奶奶接回沈小庄,直接把她带到爷爷的墓地。小奶奶哭得很伤心,临走,小奶奶对李启海说,等我老死了,就陪葬在你爷爷身边。
李启海点点头,没说什么。
沈小庄对小奶奶来说,是埋葬她前半生的地方,她的青春年少,她的爱情,全部葬送在这里,像棵被雷劈了一半的树,另一半在异地重生。
小奶奶不敢回村里,触摸那扇曾经留下过她手印的老柴门,不敢再看一眼多年不见她与李芝茂生下的儿子,不敢,一切都不敢再回首、再打开。坐在李启海车上,她甚至不敢多看一眼沈小庄,带着满心忧伤沉默着回宝应县城去。
又是来年清明。
李启海与父亲商量,是不是去江西把奶奶请回来,与爷爷合葬,他觉得爷爷墓穴的另一半,不应该就这样空下去。
开始父亲觉得不妥,他母亲,李启海的奶奶,在江西那边生活几十年了,与继父有了子女,再去打扰人家,九泉之下的母亲,也不会安宁。
父亲问李启海:“这样去打扰人家行吗?你江西的叔叔也未必同意。”
李启海说,去试试吧,不好开口再想办法。作为孙辈,清明给奶奶上坟祭拜也没什么不妥。经他这样一说,父亲同意了。
父亲俩从镇江乘坐火车去江西九江,再转坐大巴到乡下叔叔家。清明这天,叔叔陪他们去奶奶坟地祭拜,完毕,父亲和叔叔走到地边抽烟聊天,李启海趁机拿出事先备好的一块黄绸布,从奶奶坟堆上挖了几把泥土包裹好,然后低声呼唤奶奶,与他一起回老家。
李启海第二天赶回沈小庄,父亲留在叔叔家多住几天,回程火车票他给父亲买好了,并約好时间开车去镇江接父亲回家。
父亲从江西回来的这天,正是奶奶“骨灰”下葬的日子。李启海开车到镇江火车站接上父亲,一路上都是阴天,下着毛毛雨。
回到沈小庄,李启海带上奶奶的“骨灰”,与父亲及家人去爷爷的墓地,按当地习俗举行下葬仪式,先前还是毛毛雨天,仪式搞完后,天空放亮了,一道阳光落在爷爷奶奶合葬的坟地上,众人惊奇。李启海祭拜过爷爷奶奶,总觉得亏欠小奶奶什么,内心十分不安。
毕竟,他无法兑现对小奶奶许下的诺言。
几年后,小奶奶走了,至死,也无法回到她心爱男人的身边。
责任编辑 夏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