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内就业形势压力的增加,国家、地方、高校层面均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素质还需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及学校的创业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本文从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及大学生创业者等层面,就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的建议,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环境要求下,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上最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成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群体作为未经社会历练的在校生,在身份、心理和行为模式上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1]。为了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本论文拟从不同方面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与建议,为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1 健全创业师资队伍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顺利进行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创新创业导师的指导。与社会上其他创新创业群体不同,大学生的首责主业是学习,大多数大学生看重导师的指导,因此他们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也离不开导师的指导[2]。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指导教师包括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以及有成功创业经验的社会人士。因此,高校需要引入有创业经验的校外导师,建立健全创业师资队伍,理论教育和实践引导双线并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的沟通交流平台。
2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修炼,可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进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教师应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教学[3],引导想要科研创新的学生学术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想创业的同学结合实践和应用,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激发创新创业兴趣,将外在的创新创业教育转化为大学生努力追求的内生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3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周围环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因此,高校应为大学生营造积极的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将外在环境的客观推动转化为创业主体的主观追求,让大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这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等相关责任主体的有效合作。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型人才培养,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国家创业氛围。社会和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但如何让国家、社会、学校形成高效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还需要探索。这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完善、落实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和措施。由于国家政策的宏观性,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台相关细则与实施办法,推动国家政策的落实。高校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园活动、实践方案等方面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指导平台,使在校大学生通过校园活动产生创业兴趣,通过实践产生创新创业想法,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活动等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践行创新创业行为,构建系统化、规模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4 加强创业实践的平台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极具创造性与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系统[5]。因此,高校应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前提,为学生建设并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高校可通过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教育讲座,来丰富与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实践体验。高校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创新创业经验;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以创新创业技能交流为主题的教育讲座,可邀请当地成功企业管理层或是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校友及社会人士加入,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吸取他人身上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学习他人先进的创新创業意识,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其创新创业兴趣。高校在进行实践平台体系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应结合院校原有实训体系,取长补短,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进行完善,围绕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专业实习以及实训三个部分,丰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系统的专业性;同时围绕创新创业专业岗位技能,借助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将院校原有实践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结合,为我国培养出基本素质与专业素质兼并的有效人才。 此外,高校应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平台,为在校学生以及毕业生提供各项创新创业信息咨询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在资金准备、场地设备、业务办理等方面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开绿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6]。然而许多优惠政策却未能传达到大学生群体中,大多数同学对具体的创新创业政策及扶持优惠知之甚少。国家和地方的创新创业政策与大学生的了解认知中间出现了断档,使得这些创新创业政策没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也让许多想创业的学生错失了很多机会。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本地区的创业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提供切实保障。
地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主动学习、熟练掌握相关政策规定上,与高校沟通联动,深入校园和学生群体中做好宣传和讲解,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使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对相关政策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创新宣传媒介、拓宽宣传渠道,广泛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取方式,根据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网络平台,更加灵活多样地对相关政策进行宣传。
6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至关重要[7]。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存在的问题,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加完善。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主体,应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在系统构建过程中,将院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政府部分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众多角色纳入到系统评价主体群中,以多角度的方式全面的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评价打分,以此使最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与全面。高校应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充分剖析,从课程教学评价、实践平台体系以及教育环境评价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平台、教学环境等众多指标进行全面评价,以此提高评价结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魏志波.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殊性及教育对策[J]. 科教导刊, 2010.
[2] 沈新建,付校宾.浅谈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培训, 2016, (24): 242.
[3] 张媚.个性化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D].长安大学, 2016.
[4] 谢芳, 龚璐璐. 浅谈高职辅导员工作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J]. 山西青年, 2017, (24): 56.
[5] 康丽勇.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16, (9): 83-86.
[6] 苏莉娜, 李佳琪. 湾区青创系列专题 港澳青年说湾区创业[J]. 科技与金融, 2020, (8): 5-6.
[7] 杨月涵. 学生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天津理工大学, 2019.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环境要求下,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上最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成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群体作为未经社会历练的在校生,在身份、心理和行为模式上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1]。为了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本论文拟从不同方面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与建议,为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1 健全创业师资队伍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顺利进行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创新创业导师的指导。与社会上其他创新创业群体不同,大学生的首责主业是学习,大多数大学生看重导师的指导,因此他们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也离不开导师的指导[2]。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指导教师包括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以及有成功创业经验的社会人士。因此,高校需要引入有创业经验的校外导师,建立健全创业师资队伍,理论教育和实践引导双线并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的沟通交流平台。
2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修炼,可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进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教师应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教学[3],引导想要科研创新的学生学术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想创业的同学结合实践和应用,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激发创新创业兴趣,将外在的创新创业教育转化为大学生努力追求的内生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3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周围环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因此,高校应为大学生营造积极的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将外在环境的客观推动转化为创业主体的主观追求,让大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这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等相关责任主体的有效合作。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型人才培养,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国家创业氛围。社会和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但如何让国家、社会、学校形成高效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还需要探索。这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完善、落实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和措施。由于国家政策的宏观性,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台相关细则与实施办法,推动国家政策的落实。高校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园活动、实践方案等方面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指导平台,使在校大学生通过校园活动产生创业兴趣,通过实践产生创新创业想法,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活动等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践行创新创业行为,构建系统化、规模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4 加强创业实践的平台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极具创造性与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系统[5]。因此,高校应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前提,为学生建设并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高校可通过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教育讲座,来丰富与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实践体验。高校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创新创业经验;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以创新创业技能交流为主题的教育讲座,可邀请当地成功企业管理层或是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校友及社会人士加入,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吸取他人身上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学习他人先进的创新创業意识,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其创新创业兴趣。高校在进行实践平台体系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应结合院校原有实训体系,取长补短,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进行完善,围绕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专业实习以及实训三个部分,丰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系统的专业性;同时围绕创新创业专业岗位技能,借助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将院校原有实践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结合,为我国培养出基本素质与专业素质兼并的有效人才。 此外,高校应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平台,为在校学生以及毕业生提供各项创新创业信息咨询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在资金准备、场地设备、业务办理等方面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开绿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6]。然而许多优惠政策却未能传达到大学生群体中,大多数同学对具体的创新创业政策及扶持优惠知之甚少。国家和地方的创新创业政策与大学生的了解认知中间出现了断档,使得这些创新创业政策没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也让许多想创业的学生错失了很多机会。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本地区的创业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提供切实保障。
地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主动学习、熟练掌握相关政策规定上,与高校沟通联动,深入校园和学生群体中做好宣传和讲解,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使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对相关政策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创新宣传媒介、拓宽宣传渠道,广泛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取方式,根据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网络平台,更加灵活多样地对相关政策进行宣传。
6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至关重要[7]。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存在的问题,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加完善。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主体,应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在系统构建过程中,将院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政府部分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众多角色纳入到系统评价主体群中,以多角度的方式全面的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评价打分,以此使最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与全面。高校应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充分剖析,从课程教学评价、实践平台体系以及教育环境评价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平台、教学环境等众多指标进行全面评价,以此提高评价结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魏志波.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殊性及教育对策[J]. 科教导刊, 2010.
[2] 沈新建,付校宾.浅谈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培训, 2016, (24): 242.
[3] 张媚.个性化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D].长安大学, 2016.
[4] 谢芳, 龚璐璐. 浅谈高职辅导员工作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J]. 山西青年, 2017, (24): 56.
[5] 康丽勇.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16, (9): 83-86.
[6] 苏莉娜, 李佳琪. 湾区青创系列专题 港澳青年说湾区创业[J]. 科技与金融, 2020, (8): 5-6.
[7] 杨月涵. 学生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天津理工大学, 2019.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