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么?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馆新添的数页版面,据编者说,是为了增进读者的文化水平;换言之,就是当各位“投资者”赚够了钱以后,可能希望多懂一点文化,使生活更美好。说得更好听一点,这也可算是一种“新启蒙”。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生活?这两个最常用的关键词,也成了我这个专栏的主题。且先把“文化”这个名词演绎一番。
  对活在当今的一般人而言,所谓文化不过是 “高等消费”的代名词, 它不见得属于物质上的享受,但和买一双名牌皮鞋差不多,穿起来走在街上很体面,甚至表现一个人的生活品位和所属的社会阶层。
  多年前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写过一本书, 名叫“Distinctions” (《差别》),英文和法文的原意皆有等级高下的含义,简而言之, 就是品位的区分,并以此来界定新兴的阶级。中国近年来流行的新名词“小资”指的也是一个新兴起的都市群体和其消费品位。据说拙作《上海摩登》也被列为“小资”读物之一,令我在荣幸之余颇感啼笑皆非。
  除了消费和品位之外,文化还会带给我们什么?这就牵涉到意义的问题了。
  物质消费的基本动机是刺激欲望,它大多是属于身体上的,然而文化消费并不只于此;欲望是无底洞,消费得愈多,欲望愈大,商品是经由广告推动的,而且商品千变万化,让人眼花缭乱,任人选择,但又选不胜选;况且不停地换样子,“时髦”变成了一个“差别”的绝对标准,今日新的立刻会变成明日黄花,于是消费也是停不了的,不断再买新的。
  不少理论家说过,这也是“现代性”的特征之一。英国的一位研究全球化的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创了一个新名词来形容这种现象——“流体现代性”,意思是说,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至少在发达国家)已超过“供”与“求”的经济循环,不再是经由发明或制造把新的物品取代旧的物品,而是新/旧永远存在于一种流动状态,因此社会生活本身也永远是流动的,不能稳定,更不能持久。其影响所及,所有的价值系统也不能稳定持久了,于是一切都飘浮不定,变得不可捉摸。人生也早已失去那种“扎实”的感觉,更不必提男女爱情和婚姻及家庭关系。“虚无主义”早已席卷全球。
  为了寻求挽救之道,不少中外人文学者都不约而同地重新探讨伦理问题,大学商学院也将之列入必修的课程。我现在任教的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的一个高级训练班(EMBA) 也请我这个文学专业学者去讲文学和文化,我先后做过两次演讲,发现学生的反应十分热烈,甚至比我自己文学班上的学生更热烈。我选了一个看来肤浅的题目:“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读小说?”
  讨论时才发现,除了我以外,没有一个人认为小说只不过为了消遣。他们要我多讲小说的文学价值,并介绍更多的更值得看的文学作品,每人脸上显露的都是一副思想饥渴的表情!课后和几位学员交谈,他们个个向我抱怨当今价值混乱,无所适从的感受。
  于是我禁不住想到文化和生活的问题,觉得必须把文化彻底重新定义。
  这个新定义其实并不新,如果我们回想“现代化”以前的世界,就会发现:无论在中国或是西方,文化都是一种经由人的心智和创造而产生的成果,一种孔子以文化作为思想和行为上的准则;西方的启蒙主义更将文化视为推动民族国家建设的动力和工具。可惜的是,这个力量和工具被误用了,变成了意识形态的一环,用来统治人民,这又和马克思理论中所谓的“上层结构”不完全相同。
  上面提到的布尔迪厄在另一本书《在流体现代世界中的文化》(Culture in a Liquid Modern World)中说道:在西方 “文化”原来的意义是“耕耘”,它的教育含义是和儒家相通的,都假设一群少数的有知识的人来教育大多数无知的人,两者有一个协定:前者自愿把后者提升到 一个经过改进的新价值秩序中,这个双方共识的基础就是新成立的民族国家;二者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和公民。民国时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个最经典的例子。
  然而在今日的“后现代”社会,这种知识精英主义早已受人非议,当今商品挂帅的文化早已雅俗不分,大家都在消费,品位由商品的价格而定,而价格则靠广告炒作,于是文化成了一种奢侈品。
  这个反精英主义的潮流也侵入当今西方学院种的“文化研究”体系,理论五花八门,但都反对精英式的文化,更激烈的学者还反对所有经典,认为是权力的产物。文化研究更把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扩大,举凡一切日常生活的行为和模式都是文化,推而广之,消费主义当然也成了文化研究的主要范围,有人批判,但更有人视之为当然,还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抽取“恋物狂”一词,大作理论文章,一切以消费是瞻。
  文化的生产和创造呢?研究的人反而少了。甚至现在香港政府大力鼓吹的所谓“创意工业”,其目的也不在开发创意而在“工业”——也就是说,如何把文化变成一种企业,能打开市场赚大钱!文化变成赚钱的好生意以后,其本来的启蒙和教育意义也荡然无存。
  我提倡回归文化原来的意义,到不是为了复古,更不赞成把文化视为意识形态。我觉得应该把文化的意义回归到个人日常生活的领域,它虽然免不了带有消费的功能,但绝不止于此。消费式的文化是不能积累和持久的,它瞬间即逝,而我心目中的文化恰好相反,是逐渐吸收,和积少成多的,但更需要消化(它和消费只有一字之差)。如何吸收和消化,则需要个人的努力,培养兴趣必不可少。本栏的文章都是出自我个人多年来培养的兴趣——往往是专业以外的兴趣。
  我曾向听课的学员(大多是商界成功的人士)问一个基本问题:当你们赚够钱以后,又如何生活?生命的意义何在?也许,文化可以提供一部分答案。
  (作者系学者、作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其他文献
“我并不是很看好产业基金,事实上,哪有那么多项目供产业基金投资?”创东方投资公司董事长肖水龙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12月28日,上海国际集团旗下第四只产业基金——上海瑞力新兴产业本外币平行基金(下称“瑞力产业基金”)首期成功募集70亿元。但是,随着产业基金的火热,投资困局也在形成——可投资标的急剧减少,价格却在逐步上升,这给产业基金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瑞力的难题    瑞力产业基金
期刊
“股东大会已经决议通过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下称“大唐财务”)入股富滇银行。”富滇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2011年12月初,银监会正式批准大唐财务出资14.1亿元,定向增发入股富滇银行6亿股。增资结束后,大唐财务将持股19.5%,成为富滇银行并列第一大股东。  此事在云南当地被视为“央企入滇”的战略新突破,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产融结合的又一例。    投机资本逃离
期刊
“现在应该是打新股最谨慎的时候了。”北京某银行系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1月5日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在华宝兴业宣布暂停IPO询价后,记者采访了参与近期发行的温州宏丰、苏交科、利君股份、博彦科技和加加食品这五家公司新股申购的基金经理,发现基金公司不再热衷高报价与询价,甚至回避或变相拒绝IPO询价。  “对于少数有投资价值的新股,大家研究的力度会越来越深入。同时,对券商新股定价报告的要求也会越来越苛
期刊
跟随总经理赵学军打拼至少8年以后,嘉实基金公司分管市场业务的副总经理李道滨、总经理助理兼渠道总监秦军以及嘉实主题基金经理邹唯选择在年关之后离开。  其中,李道滨是《投资者报》评出的“2010年最会卖基金的人”,邹唯则是《投资者报》评出的“2009年最赚钱基金经理”。  “也没有什么促发因素,恰好碰到一块了!”欲离职的其中一位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虽然李道滨之前否认了离职一事,然而近日嘉实基金公
期刊
盛唐山水诗人常建《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名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神奇地与遥远的国度挪威一项始于1994年的雄心勃勃的国家行销计划联系在一起。  这一计划即为挪威18条国家级旅游路线项目。由挪威政府委托挪威公共道路管理局作为甲方,预计耗资大约321亿元人民币,从1994年开始酝酿、研究,1999年起,挪威公共道路管理局开始了对该国最受旅行者欢迎的18条穿越高山、海岸线与峡湾的国家级旅行路线进行开
期刊
因为推广国家旅游路线项目,这两年挪威的建筑师、建筑评论家来中国的可不少,包括站在“国际第一阵营”的建筑师斯诺赫塔(Sn?hetta)。一年前,来自奥斯陆一家建筑事务所RRA的雷乌夫?拉姆斯塔(Reiulf Ramstad)也平生第一次来到中国。  拉姆斯塔是挪威最具才华的年轻建筑师之一。他将RRA的设计风格描述为“通过创新的建筑形式,表达室内外风景的空间连续性”。拉姆斯塔为国家旅游路线项目设计的特
期刊
上周我们曾经谈到两个基金行业的亮点,一为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一为行业产品创新。  很快,有了更新的进展。12月30日,海富通基金公司宣布,其香港子公司首批获得国家外汇局批准的11亿元人民币RQFII投资额度。这意味着,首批十家RQFII机构投资额度已达107亿元。据海富通副总裁兼投资总监陈洪向本报透露,他们已专为香港子公司投研团队配备了六名成员。  在寄望RQFII提升国内基金
期刊
防御,而后进攻。2012年,多家基金公司提出这样的策略。  目前,包括南方、博时、广发、建信等十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了2012年策略报告。从《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情况看,虽然大多基金公司对今年寄予一定希望,但也只是说市场有结构性、趋势性机会,取得超额收益的法宝是精选个股。  具体到操作风格和板块机会,基金公司传递出防御第一的观点,而股息率较高、估值低以及周期性弱的必需消费品是多家基金公司的配置重点。 
期刊
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林天苗全新装置大展“一样”,已在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期至2012年2月26日。  这是其继2008年“妈的!”展后的转型之作,也是她从艺以来最大规模的个展,17件全新创作全面强烈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心理想象。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林天苗始终对“线”这种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朴素什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作了数量惊人的前卫装置和平面作品。她的作
期刊
18条通过挪威最美丽风景的道路,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增添了令人惊讶的新建筑新设施,他们由当地最有趣的建筑师设计,大大提升了挪威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魅力,以及挪威作为一个品牌的价值。  谈到挪威18条国家级旅游路线的意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翔宁认为,这个项目对我们有相当的启发和借鉴。其一,旅游不光是看景点,高品位的建筑小品也能成为看点,甚至是游客接受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课堂;二,要改变目前国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