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中华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以高校汉语言文学为抓手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就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的开展实践来看,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华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人文情怀,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所具备的文化传承职能决定了其自身应当主动承担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任务,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工作有利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因此,当前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较为薄弱
人们所具有的思维模式会对其自身的行为模式和处事方法产生重要影响,思维导向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在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面,高校自身拥有的弘扬传统文化意识的强弱与其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会直接而深远地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工作的整体成效。从近几年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来看,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部分高校还存在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校领导者是学校发展方向的掌舵者与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因此其对于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强弱会直接影响该项工作的具体落实程度。由于目前我国部分高校领导者对汉语言文学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日常教学实践中未能给予其必要的人力、物力与资金支持,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传统文化这项工作难以顺利有序地开展。
(二)授课教师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不足
教师是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的主力军,其自身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高低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是授课教师自身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储备,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部分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师还存在着中华传统文化储备不足的问题,教师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不深,掌握不牢固,无法在课堂上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剖析与讲解,学生在理解和接受起來也显得较为吃力。
除此之外,部分汉语言文学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有限,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不能很好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学形式还停留在以往灌输式教学层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未能够得到尊重,这不仅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枯燥,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教材内容与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参考,因此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教材的思想层次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方向和授课水平。从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来看,部分汉语言文学教材的内容与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内容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在量方面表现为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相对较少,在质方面则呈现出分析不够透彻、解析不够清晰的问题,教材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增强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方面没有给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足够的重视,高校应当意识到从思想意识领域入手,增强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打破当前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僵局。具体来说,要想增强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高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树立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给予相关实践教学必要的资金支持与人才支持,宏观把握和调整高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向。其次,从高校自身来说,高校领导者要切实改变当前的教育理念,提高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度,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保障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建立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授课教师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高校要以建立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队伍为手段,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成效。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首先,对原有教师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培训。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复杂性与长期性,因此不可能通过短期内大批量更换原有授课教师的方式来实现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这不具备可操作性。当前,高校可以聘请国学大家来校进行演讲,培养教师的国学文化修养,加深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使教师从人文情怀、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等角度认识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其次,提高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使用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能够极大地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成效的提高,教师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并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具体可感的教学环境,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感染力。
(三)重视对教材内容的编写与解读
汉语言文学教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解读是影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与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编写与解读,合理优化教材内容,选取中华传统文化典型案例,适当增加教材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量,同时要组建国学大师团队进行教材注解,保证中华传统文化解读方向与内容的正确性。在汉语言文学教材的编写与解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选取与解读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给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时代生命力,做到古为今用。最后,汉语言文学教材的编写与解读不能仅仅依靠高校或者国家的力量,人们要意识到此项工作的综合性与广泛性,国家、高校和社会多方需要共同努力,确保教材编写的质量与解读的深度符合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要求。
三、结语
本文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较为薄弱、授课教师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等。高校要增强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建立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队伍,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
效的提升。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覃志鸿(1972-),男,壮族,广西金秀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和秘书学。
中华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人文情怀,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所具备的文化传承职能决定了其自身应当主动承担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任务,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工作有利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因此,当前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较为薄弱
人们所具有的思维模式会对其自身的行为模式和处事方法产生重要影响,思维导向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在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面,高校自身拥有的弘扬传统文化意识的强弱与其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会直接而深远地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工作的整体成效。从近几年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来看,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部分高校还存在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校领导者是学校发展方向的掌舵者与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因此其对于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强弱会直接影响该项工作的具体落实程度。由于目前我国部分高校领导者对汉语言文学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日常教学实践中未能给予其必要的人力、物力与资金支持,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传统文化这项工作难以顺利有序地开展。
(二)授课教师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不足
教师是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的主力军,其自身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高低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是授课教师自身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储备,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部分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师还存在着中华传统文化储备不足的问题,教师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不深,掌握不牢固,无法在课堂上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剖析与讲解,学生在理解和接受起來也显得较为吃力。
除此之外,部分汉语言文学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有限,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不能很好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学形式还停留在以往灌输式教学层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未能够得到尊重,这不仅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枯燥,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教材内容与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参考,因此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教材的思想层次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方向和授课水平。从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来看,部分汉语言文学教材的内容与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内容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在量方面表现为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相对较少,在质方面则呈现出分析不够透彻、解析不够清晰的问题,教材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增强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方面没有给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足够的重视,高校应当意识到从思想意识领域入手,增强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打破当前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僵局。具体来说,要想增强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高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树立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给予相关实践教学必要的资金支持与人才支持,宏观把握和调整高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向。其次,从高校自身来说,高校领导者要切实改变当前的教育理念,提高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度,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保障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建立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授课教师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高校要以建立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队伍为手段,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成效。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首先,对原有教师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培训。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复杂性与长期性,因此不可能通过短期内大批量更换原有授课教师的方式来实现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这不具备可操作性。当前,高校可以聘请国学大家来校进行演讲,培养教师的国学文化修养,加深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使教师从人文情怀、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等角度认识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其次,提高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使用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能够极大地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成效的提高,教师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并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具体可感的教学环境,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感染力。
(三)重视对教材内容的编写与解读
汉语言文学教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解读是影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与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编写与解读,合理优化教材内容,选取中华传统文化典型案例,适当增加教材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量,同时要组建国学大师团队进行教材注解,保证中华传统文化解读方向与内容的正确性。在汉语言文学教材的编写与解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选取与解读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给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时代生命力,做到古为今用。最后,汉语言文学教材的编写与解读不能仅仅依靠高校或者国家的力量,人们要意识到此项工作的综合性与广泛性,国家、高校和社会多方需要共同努力,确保教材编写的质量与解读的深度符合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要求。
三、结语
本文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较为薄弱、授课教师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等。高校要增强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建立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队伍,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
效的提升。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覃志鸿(1972-),男,壮族,广西金秀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和秘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