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图书馆通过创新变革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其职责与使命延伸到全民共享服务的层次,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专业、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提供能力,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当前基于共享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所以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加强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本文就对共享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共享理念;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征与意义
(一)特征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准确把握时效性、实用性、多元化的资源建设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通常为社会输送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高校的基本使命,而高校发展的特色之一则是产学研融合。在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增加了教学软件、声像资料、全文数据库等实用软件,可以对专业前沿动态进行及时掌握,了解学校相关产业的最新动态,这也要求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时综合考量信息的实效性及其价值含量同较低廉、多渠道、多途径的信息[1]。只有及时获取前沿咨询、更新资源,根据本校特点来突出资源建设,与其他图书馆的形象定位有所不同,才能让师生获得价值含量高的资源,有效避免平凡化、趋同化。
(二)意义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这些技术,可以构建全新的信息交换平台;同时资源共享的网络数字化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享有更为丰富的独家资源,通过构建的资源平台来共享各地资源,从而造福广大读者,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市场气氛加以丰富,如国内各大资源平台网站的构建有效整合了图书、报纸、期刊等信息,突破了时空的局限。
二、共享理念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路径
(一)树立共享理念
高校图书馆要想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必须要与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其他相关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实现信息资源文献传递、协调采购、网上联合咨询、馆际互借、联机书目查询、联机合作编目等功能,达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同时高校图书馆应该尽可能满足本校读者的需求,树立先进科学的开放理念,向社会开放,改变以往“轻共享、重共建”的理念,形成大服务、大共享、大馆的理念,实施多馆协作,扩大图书馆的外延,从而充分满足校内外读者的实际信息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2]。此外,高校图书馆要打破小而全的信息资源建设理念,积极主动参与地区的资源共享、合作共建、联合采购活动,争取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质的服务;或者是强化信息服务意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馆藏资源,构建新型的图书馆模式,提供高层次、大范围、高效快速的信息服务。
(二)科学利用网络,优化整合资源
高校图书馆要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系统规划馆藏资源,对不同文献载体的优缺点进行考虑,优势互补,实施网络虚拟和特色数字的资源建设,构建系统化的馆藏体系。从宏观角度出发,图书馆可以成立协调组织,构建联合采购机制,以便洽购、评估、鉴定共需的电子资源,加强共享;从微观角度出发,图书馆要对本地区的电子出版物采集情况加以关注,协调采购,不再采集能通过馆际资源共享的信息,进而提高信息资源建设的服务能力与整体水平,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各种各样,访问接口、表达方式、编码结构等各不相同,增加了使用的难度,所以要有效整合馆藏数字资源,形成非线性、互相联系的网状分布式数据库检索体系,利用统一的检索界面和访问接口向读者提供信息,以便读者高效利用资源[3]。当然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对本校特色文献进行重点采集,注重特色化建设,确保馆藏文献时代性、延续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基础上,适当倾斜于新学科和主要学科,制定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合理配置相关学科馆藏与核心馆藏的比例,增加信息资源的数量与品种,将经费的效益加以充分发挥,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共享区域的联合
对于信息资源建设而言,其作为动态的过程,会为学校的发展而变化,加上用户信息需求具有多变性和無限性,信息需求的动态发展会打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集动态调整机制要具备前瞻性,有效满足读者需求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强资源共享,加快社会的规范化、网络化、标准化、信息化进程。一般来说,网络化的目标就是数据资源共享,图书馆构建馆藏文献数据库时,必须要注重书目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借助标准数据库进行套录;或者是建立通用开放、性能优越、功能强大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与管理平台,跨系统优化整合资源,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水平的提高[4]。另外,区域图书馆联合体主要是指区域内不同类型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多方合作,能够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将区域优势加以发挥,优化整合资源,促进产学研,形成全国图书馆联合体。当然图书馆构建区域联合体时,应该注重资源的分工与布局,选择适合自身的资源类型,强化资源的规划采集,建立覆盖本区域的信息资源综合服务体系和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公开。
三、结束语
资源信息的共建共享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信息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立足实际,将读者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共享理念,科学利用网络,优化整合资源,加强共享区域的联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资源信息共享的作用,为读者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增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与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城市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官凤婷,高波.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2,(03):55-61.
[2]穆颖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34(02):54-56.
[3]周虹,赵晓芳.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探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6):74-76.
[4]艾家凤.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06):86-90.
关键词:共享理念;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征与意义
(一)特征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准确把握时效性、实用性、多元化的资源建设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通常为社会输送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高校的基本使命,而高校发展的特色之一则是产学研融合。在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增加了教学软件、声像资料、全文数据库等实用软件,可以对专业前沿动态进行及时掌握,了解学校相关产业的最新动态,这也要求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时综合考量信息的实效性及其价值含量同较低廉、多渠道、多途径的信息[1]。只有及时获取前沿咨询、更新资源,根据本校特点来突出资源建设,与其他图书馆的形象定位有所不同,才能让师生获得价值含量高的资源,有效避免平凡化、趋同化。
(二)意义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这些技术,可以构建全新的信息交换平台;同时资源共享的网络数字化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享有更为丰富的独家资源,通过构建的资源平台来共享各地资源,从而造福广大读者,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市场气氛加以丰富,如国内各大资源平台网站的构建有效整合了图书、报纸、期刊等信息,突破了时空的局限。
二、共享理念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路径
(一)树立共享理念
高校图书馆要想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必须要与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其他相关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实现信息资源文献传递、协调采购、网上联合咨询、馆际互借、联机书目查询、联机合作编目等功能,达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同时高校图书馆应该尽可能满足本校读者的需求,树立先进科学的开放理念,向社会开放,改变以往“轻共享、重共建”的理念,形成大服务、大共享、大馆的理念,实施多馆协作,扩大图书馆的外延,从而充分满足校内外读者的实际信息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2]。此外,高校图书馆要打破小而全的信息资源建设理念,积极主动参与地区的资源共享、合作共建、联合采购活动,争取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质的服务;或者是强化信息服务意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馆藏资源,构建新型的图书馆模式,提供高层次、大范围、高效快速的信息服务。
(二)科学利用网络,优化整合资源
高校图书馆要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系统规划馆藏资源,对不同文献载体的优缺点进行考虑,优势互补,实施网络虚拟和特色数字的资源建设,构建系统化的馆藏体系。从宏观角度出发,图书馆可以成立协调组织,构建联合采购机制,以便洽购、评估、鉴定共需的电子资源,加强共享;从微观角度出发,图书馆要对本地区的电子出版物采集情况加以关注,协调采购,不再采集能通过馆际资源共享的信息,进而提高信息资源建设的服务能力与整体水平,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各种各样,访问接口、表达方式、编码结构等各不相同,增加了使用的难度,所以要有效整合馆藏数字资源,形成非线性、互相联系的网状分布式数据库检索体系,利用统一的检索界面和访问接口向读者提供信息,以便读者高效利用资源[3]。当然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对本校特色文献进行重点采集,注重特色化建设,确保馆藏文献时代性、延续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基础上,适当倾斜于新学科和主要学科,制定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合理配置相关学科馆藏与核心馆藏的比例,增加信息资源的数量与品种,将经费的效益加以充分发挥,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共享区域的联合
对于信息资源建设而言,其作为动态的过程,会为学校的发展而变化,加上用户信息需求具有多变性和無限性,信息需求的动态发展会打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集动态调整机制要具备前瞻性,有效满足读者需求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强资源共享,加快社会的规范化、网络化、标准化、信息化进程。一般来说,网络化的目标就是数据资源共享,图书馆构建馆藏文献数据库时,必须要注重书目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借助标准数据库进行套录;或者是建立通用开放、性能优越、功能强大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与管理平台,跨系统优化整合资源,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水平的提高[4]。另外,区域图书馆联合体主要是指区域内不同类型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多方合作,能够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将区域优势加以发挥,优化整合资源,促进产学研,形成全国图书馆联合体。当然图书馆构建区域联合体时,应该注重资源的分工与布局,选择适合自身的资源类型,强化资源的规划采集,建立覆盖本区域的信息资源综合服务体系和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及公开。
三、结束语
资源信息的共建共享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信息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立足实际,将读者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共享理念,科学利用网络,优化整合资源,加强共享区域的联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资源信息共享的作用,为读者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增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与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城市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官凤婷,高波.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2,(03):55-61.
[2]穆颖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34(02):54-56.
[3]周虹,赵晓芳.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探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6):74-76.
[4]艾家凤.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06):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