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适合毕业生自身的工作已引起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的关注。本文运用教育营销的理念,剖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毕业生就业全员营销、建立就业营销体系、全方位开展就业“促销”活动等就业策略,以适应不断发展中的就业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营销理论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创新
自2003年首届高校扩招学生毕业以来,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日趋突显出来,大学毕业生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呈现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是摆在每一所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面对就业难问题,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为此,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运用市场营销中的促销理论指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就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这将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有利于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一、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源急剧的扩张以及上规模的民营企业的数量增加减缓 ,加上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这一变化给一些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对此,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不明确以及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甚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就业危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的经营理念难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经营理念是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因此对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应采取营销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进一步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把培养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作为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接轨并应有适度前瞻性,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思想、文化、心理、身体等方面素质上多下力气,强化学生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就业竞争力。
2.高职院校的定位不准确,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在许多方面不相匹配。许多高职院校在一些专业设置、学科设置上缺少科学的预测,未能对市场需求进行认真与客观的调研,更不用说有效地围绕市场进行调整了,从而导致了就业市场与实际需求的偏离,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供给的供需矛盾,比如,法律专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想直接在法律研究机构、法院、检察院、律师等机构从事专业工作难度很大,可相当多的高职院校还在大量招此类专业的学生。
3.教育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健全是企业成功的可靠保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一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机构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来营销自己的学生。而目前高职院校促销方式落后。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普遍缺乏良好的现代促销体系和方式,其工作重点仅仅是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简单就业的政策、求职技巧以及信息推荐服务,没有形成有效的促销方式,因此,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机率较低 。
4.高校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出现偏差。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部分高职院校一般以学生落实就业单位为终极目标,缺少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体系,从而不利于发现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有针对性地改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内容。其次,一般高校普遍过于看重就业率,不重视就业指导的过程,忽略就业指导的具体内涵。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势必影响了“结果”的质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用人单位和学校的长期合作关系。
二、运用市场营销促销理论指导高职院校就业工作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毕业生就业全员营销”思想。转变观念的重点在于决策领导转变观念,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管理就业问题。各高校既要从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毕业生充分就业,又要以全面的质量观来对待就业工作,自觉地把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衡量自己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转变就业观,就是将被动地以管理为主的就业指导模式,转变为主动参与市场开拓和营运,以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人才营销模式。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包括毕业生培养和就业的全部工作过程,具体来讲涉及到招生质量、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就业指导等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因此,高校各部门应充分领会“全员营销”的思想,才能将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2.树立就业营销观念,建立就业营销体系。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市场营销观念必将延伸到学校内的各个环节,必然引起高职院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教育市场营销观念,就业指导部门如同企业一样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来营销自己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实际上就是销售高职院校产品 (毕业生 )的“销售部”,其营销体系应包括市场信息部、营销策划部、就业推展部等部门。应像企业一样必要时建立分销渠道,在学生就业集中地区设立就业办事处,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要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促进就业工作。
3.重视市场需求研究。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通过对需求市场、就业市场和毕业生适应性分析等进行研究,了解就业市场对本校学科设置、专业设置的需求变化,建立科学的评价毕业生质量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提供给学校的相关决策机构进行决策参考,以使自己培养的人才更受社会的欢迎。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将学校内外营销资源不断进行整合,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教育体制和创新就业指导模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像欧美等发达国家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密切联系就业市场需要开展教育和指导,高等教育的结构安排、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相适应,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才就业渠道的畅通。
4.做好营销策划工作,全方位开展就业“促销”活动。毕业生就业营销策划工作,是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对每届毕业生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营销策划方案的制定,要结合本校的战略规划、品牌特色和就业市场预测等情况,确定传播途径、范围和频率。比如,可以结合“品牌战略、差异化战略”等在媒体上大力宣传高校的办学特色、毕业生优势等;也可以请重点客户即用人单位到高校举办专场报告会,既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又能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提高毕业生就业签约的效率;也可以发挥“关系营销”的优势,每年确定具体的时间表,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宣传学校品牌优势,沟通“供需”双方感情,及时了解企业的具体用人特色以及历届毕业生工作表现,掌握第一手的市场需求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5.制定高职院校营销发展战略。学校决策者要很好地运用教育市场营销理论与策略,在深入市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协调学校内的各种活动,能动地开展营销活动,以实现学校发展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礼仪化,我们在课程的建设上也加大了力度,增设了相应的辅助课程,如音乐欣赏、体育欣赏等。
2.加强课外形体训练。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整体形象与气质是不可能的,形成优雅的整体形象和气质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训练的过程,因此在课余时间里,由各“主管”按照教师制定的形体训练计划来组织各部门成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使学生的形象与气质从本质上得以改变。
3.完善考核方法。酒店礼仪的考核很难量化,尤其是实训的考核,情景展示由于内容难易程度的差异、不同角色的差异以及表演成分过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酒店礼仪课程实训内容的效果评价很困难。
酒店形体礼仪课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艺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酒店专业的了解和热爱,而且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为未来职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李妮娜.论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对高职生的影响[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陈弘等.刍议在高职体育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
[4]王冰.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07,(4).
[5]陈霞.形体课教学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地位和导向[J].科教文汇,2007,(4).
[6]梁涛.论在高校开设形体课的必要性[J].南方论坛,2007,(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立项重点资助课题:《构建高职特色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营销理论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创新
自2003年首届高校扩招学生毕业以来,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日趋突显出来,大学毕业生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呈现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是摆在每一所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面对就业难问题,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为此,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运用市场营销中的促销理论指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就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这将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有利于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一、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源急剧的扩张以及上规模的民营企业的数量增加减缓 ,加上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这一变化给一些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对此,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不明确以及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甚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就业危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的经营理念难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经营理念是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因此对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应采取营销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进一步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把培养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作为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接轨并应有适度前瞻性,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思想、文化、心理、身体等方面素质上多下力气,强化学生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就业竞争力。
2.高职院校的定位不准确,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在许多方面不相匹配。许多高职院校在一些专业设置、学科设置上缺少科学的预测,未能对市场需求进行认真与客观的调研,更不用说有效地围绕市场进行调整了,从而导致了就业市场与实际需求的偏离,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供给的供需矛盾,比如,法律专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想直接在法律研究机构、法院、检察院、律师等机构从事专业工作难度很大,可相当多的高职院校还在大量招此类专业的学生。
3.教育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健全是企业成功的可靠保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一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机构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来营销自己的学生。而目前高职院校促销方式落后。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普遍缺乏良好的现代促销体系和方式,其工作重点仅仅是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简单就业的政策、求职技巧以及信息推荐服务,没有形成有效的促销方式,因此,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机率较低 。
4.高校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出现偏差。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部分高职院校一般以学生落实就业单位为终极目标,缺少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体系,从而不利于发现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有针对性地改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内容。其次,一般高校普遍过于看重就业率,不重视就业指导的过程,忽略就业指导的具体内涵。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势必影响了“结果”的质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用人单位和学校的长期合作关系。
二、运用市场营销促销理论指导高职院校就业工作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毕业生就业全员营销”思想。转变观念的重点在于决策领导转变观念,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管理就业问题。各高校既要从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毕业生充分就业,又要以全面的质量观来对待就业工作,自觉地把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衡量自己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转变就业观,就是将被动地以管理为主的就业指导模式,转变为主动参与市场开拓和营运,以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人才营销模式。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包括毕业生培养和就业的全部工作过程,具体来讲涉及到招生质量、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就业指导等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因此,高校各部门应充分领会“全员营销”的思想,才能将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2.树立就业营销观念,建立就业营销体系。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市场营销观念必将延伸到学校内的各个环节,必然引起高职院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因此,高职院校要树立教育市场营销观念,就业指导部门如同企业一样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来营销自己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实际上就是销售高职院校产品 (毕业生 )的“销售部”,其营销体系应包括市场信息部、营销策划部、就业推展部等部门。应像企业一样必要时建立分销渠道,在学生就业集中地区设立就业办事处,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要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促进就业工作。
3.重视市场需求研究。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通过对需求市场、就业市场和毕业生适应性分析等进行研究,了解就业市场对本校学科设置、专业设置的需求变化,建立科学的评价毕业生质量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提供给学校的相关决策机构进行决策参考,以使自己培养的人才更受社会的欢迎。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将学校内外营销资源不断进行整合,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教育体制和创新就业指导模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像欧美等发达国家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密切联系就业市场需要开展教育和指导,高等教育的结构安排、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相适应,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才就业渠道的畅通。
4.做好营销策划工作,全方位开展就业“促销”活动。毕业生就业营销策划工作,是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对每届毕业生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营销策划方案的制定,要结合本校的战略规划、品牌特色和就业市场预测等情况,确定传播途径、范围和频率。比如,可以结合“品牌战略、差异化战略”等在媒体上大力宣传高校的办学特色、毕业生优势等;也可以请重点客户即用人单位到高校举办专场报告会,既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又能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提高毕业生就业签约的效率;也可以发挥“关系营销”的优势,每年确定具体的时间表,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宣传学校品牌优势,沟通“供需”双方感情,及时了解企业的具体用人特色以及历届毕业生工作表现,掌握第一手的市场需求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5.制定高职院校营销发展战略。学校决策者要很好地运用教育市场营销理论与策略,在深入市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协调学校内的各种活动,能动地开展营销活动,以实现学校发展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礼仪化,我们在课程的建设上也加大了力度,增设了相应的辅助课程,如音乐欣赏、体育欣赏等。
2.加强课外形体训练。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整体形象与气质是不可能的,形成优雅的整体形象和气质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训练的过程,因此在课余时间里,由各“主管”按照教师制定的形体训练计划来组织各部门成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使学生的形象与气质从本质上得以改变。
3.完善考核方法。酒店礼仪的考核很难量化,尤其是实训的考核,情景展示由于内容难易程度的差异、不同角色的差异以及表演成分过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酒店礼仪课程实训内容的效果评价很困难。
酒店形体礼仪课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艺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酒店专业的了解和热爱,而且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为未来职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李妮娜.论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对高职生的影响[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陈弘等.刍议在高职体育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
[4]王冰.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07,(4).
[5]陈霞.形体课教学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地位和导向[J].科教文汇,2007,(4).
[6]梁涛.论在高校开设形体课的必要性[J].南方论坛,2007,(6).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立项重点资助课题:《构建高职特色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