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聘用关系运行现状及困境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l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聘用关系出现聘用合同内容单簿、合同短期化、教师劳动权益受侵害、高校用工自主权难以实现等困境。之所以出现这些困境主要是因为:聘用关系的法律性质界定不清、社会保险等相关制度不完善、教师职级晋升制度不健全等。为了解决高校聘用关系运行中存在的上述困境应当明确聘用关系属于劳动法律关系,适用劳动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劳动争议处理等相关制度,建立教师职级社会评价制度,切实保障高校聘用关系的协调运行。
  关键词:聘用关系 法律性质 用工自主权 职级晋升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95-02
  伴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与教职员工之间建立聘用关系已成为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体制的主要方式。高校推行聘用制,旨在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建立灵活的用工形式,实现高校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在不断推进聘用制的过程中,我国高校聘用关系的运行却遭遇诸多现实困境,这既严重阻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也难以实现与彰显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效益。本文以贵州省高校为例,在对贵州省部分高校聘用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贵州省高校聘用关系运行现状及困境,从而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当前高校聘用关系协调运行的制度保障问题。
  一、贵州省高校聘用关系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1.聘用合同内容单簿。聘用合同是高校与教职员工聘用关系建立和运行的重要依据。通过调查发现,贵州省高校与教职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内容单簿,据统计,85.2%的被调查高校的聘用合同内容上较为单簿,较之企业员工的劳动合同来看,仅包括聘用关系的几个方面:如工资、工作岗位、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还应包括的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社会保险、争议解决等内容,仅有6%的高校全部涵盖,8.8%的高校在聘用合同中部分涵盖这些内容。这样的聘用合同不仅严重侵害了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增加了双方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可能性,为高校聘用关系的协调运行埋下隐患。
  2.以定期合同为主要形式导致聘用合同短期化。通过调查发现,我省高校聘用合同的主要形式为定期合同,合同期限普遍为3—5年。既使是工作年限较长或年龄较大的老职工,其与学校签订的聘用合同也是定期合同,期限也不长。在被调查的15所高校中,没有一所高校与教职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根据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等情形下,当员工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员工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显然,被调查高校对所有教职员工都无一例外地签订定期合同,侵害了部分教职员工的权利。同时,过多的定期聘用合同,并不利于聘用关系的稳定和协调运行,加上高校现有的晋升机制,职级评定机制,使得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对工作职责的履行,对自身科研、教学水平的提升,积极性不高,敬业精神缺乏。
  3.聘用关系的运行机制不完善。进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旨在打破高校原有的人事管理体制,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调查发现,我省高校聘用关系的运行机制在改革前后,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仍沿用原有人事制度下的行政管理方式,沒有建立自身特有的运行机制,聘用关系的管理体制仍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致使改革进程缓慢。主要体现为如下几方面:
  (1)未充分维护与保障教职员工的劳动权益。高校对教职员工的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行政色彩,未充分实现员工合法的劳动权益。在被调查的高校中,77%的高校教职工加班时间随校方的工作需要而随意延长,加班工资较低或没有加班工资;11.3%教职工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95.4%的教职工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制定涉及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内部规章制度时,46.7%的教职工认为学校没有听取或征求教职员工的意见;对于变更工作岗位等事项不与员工协商,而是通过所谓“组织程序”等方式进行单方变更等。
  (2)争议的解决采用人事争议的处理制度。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履行和解除而发生的争议属于人事争议,该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但在现实中,当高校聘用关系的当事人间发生争议时,通常采用的争议解决方式是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解决,很少走入仲裁或诉讼阶段。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学校方还是员工方,当在履行或解除聘用合同时发生争议时,75.6%的学校和教职工选择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诉或汇报,请求上级主管部门解决的方式,同时对违约的教职员工的处理方式通常也是行政处分等方式。
  (3)高校享有行政干预下的“用工自主权”。高校聘用制的推行、聘用关系的建立和运行,应以高校享有独立用工自主权为核心条件。而现行高校在用人权方面,并未做真正的“独立”,在晋升机制上还沿用人事制度下的人员晋升机制。通过调查发现,我省高校教师的晋升机制,仍采用学校推荐、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评定或的方式来实现教师的职级晋升,从而决定教师的工资待遇。用人权的不独立,使得聘用关系无法脱离行政管理的模式,从而使聘用制与原有人事制度区别并不显著。在被调查的高校中,98.3%的教职工认为聘用制实行后学校的管理模式并未发生变化。
  二、贵州省高校聘用关系运行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
  虽然上述存在问题系基于对贵州省高校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但比较其他省份,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分析现行聘用关系运行困境的形成,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政府的原因;既有观念的原因,也有制度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聘用关系的法律性质界定模糊。关于聘用关系的法律性质,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它应当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有学者认为它应当属于劳动法律关系。而我国立法上并未对其法律性质有明确的界定,只是在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在2011年修订《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中规定,因聘用合同的解除或履行适用该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均未明确界定聘用关系的法律性质,这就使得,聘用关系的运行既要适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又要适用调整人事关系或行政关系的法律制度,聘用关系似乎成为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由于认为其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从而使员工劳动权益不能充分实现,高校用工自主权也无法实现真正“独立”。
  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从理论上分析,聘用关系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符合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应当受劳动法律制度的调整。但就我国目前的制度现状来说,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不完善,许多社会保险项目未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纳入其中,如果将高校聘用关系直接以劳动法律关系来对待,无法施行相关的劳动法律制度。比如工伤发生后,由于高校未被纳入工伤保险的保险项目,受伤教职员工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学校作为公益性社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这样一来,工伤事故的发生或受伤员工无法享受应有待遇,或工伤损害赔偿成为高校的承重的经济负担。因此,要彻底“褪去”高校聘用关系运行的行政色彩,须将高校纳入全部的社会保险项目中。
  3.教师职级晋升机制未实现自主化或社会化。高校无法享有独立的用工自主权,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校无法在教师的职级晋升上实现独立自主,社会服务中也无中立的第三方对教师的职级晋升进行社会化的评价。目前我省高校教师的职级晋升还是采取学校推荐、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评定的方式实现,职级晋升与学校管理体制没有直接的联系,与职级相关联的工资报酬学校也无直接的决定权,从而使得学校的用工自主权不完整,更多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从而使高校聘用关系的运行仍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改革前后无本质变化。
  三、解决高校聘用关系运行困境的建议
  高校聘用关系的协调运行,应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分析高校聘用关系法律属性,区分其与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并制定适用于调整聘用关系的相关法律制度,是解决困境的根本措施。
  1.厘清高校聘用关系的法律性质。在大陆法系国家,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属于国家或地方公务员,高校与教师签订的聘用合同属于行政合同,聘用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在英美法系国家,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律位是自由职业者,高校与教师签订的合同是劳动合同,聘用关系属于劳动法律关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国公立高校属于事业单位。而在我国的《公务员法》中,没有将教师列入公务员的范围,所以,聘用关系不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本文认为,我国高校聘用关系也应当属于劳动法律关系。原因有三:首先,聘用关系的主体与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一致,都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其次,聘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一样,也是在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基于教师的教学、管理及其他辅助劳动而产生的劳动力提供与使用之间的关系;双方关系具有平等性、财产性。第三,聘用关系中的教职员工在岗位上工作,必须接受高校的管理,双方之间建立起一种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隶属关系,聘用关系具有人身性。因此,聘用关系符合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属于劳动法律关系,应受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制度的调整,教职员工作为勞动者应享有劳动法所规定的各项权利。法律应该明确高校教职员工作为劳动法主体的身份,聘用合同应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形式及内容签订,切实保障高校教职员工的劳动权益。
  2.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厘清了高校聘用关系的法律性质,明确了高校教职员工的法律地位。从而将高校和教职员工作为社会保险法的调整对象,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将事业单位纳入其中,切实保障高校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明确高校聘用关系争议适用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提高仲裁人员的业务能力,逐渐规范高校聘用关系争议的解决途径,“褪去”过多的行政色彩,采用司法途径合理合法解决聘用关系争议。
  3.完善教师职级晋升制度。改革现有高校教师的职级晋升制度,变主管部门评审为社会评审。由政府制定高校教师的职级评审制度,认定相关社会组织作为教师职级评定机构,该类社会组织作为认证教师职级的机构,由其对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建立的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评定,颁发证书。学校根据需要选择聘用相应职级的教师,并由学校自主决定其工资待遇。这样不仅在高校内部形成人才竞争,在高校之间也才能建立真正人才竞争机制,对人才的合理流动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促进高校聘用关系的良性运行,有力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深化改革。
  [基金项目: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硕士点项目“贵州省高校聘用关系法律制度”(13SSD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徐忠麟等.教师聘任制的法律政策适用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12(3)
  [2] 刘瑛.公立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1(6)
  [3] 陈晓宁.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
  [4] 邵文龙.高校教师聘用合同违约金问题探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5]蔡金花.教师聘任争议解决的困境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9(7)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作者简介:杨岚,法学硕士,现为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学,劳动法学。)
  (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金融一般包括三个部分:(1)互联网银行。如“蚂蚁金服”,是属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互联网银行。它推出的“余额宝”相当于互联网银行的活期存款、“招财宝”相当于互联网银行的定期存款。(2)P2P平台。即个体网络借贷平台,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直接借贷的新型债权投融资形式。该新型金融平台较为便利地为融资提供方和融资方提供透明、直接而安全的小额信贷交易,即以网络的形式直接进行资
期刊
摘 要:由于我国女性创业的比例逐年提升,女性创业活动在繁荣经济的同时,也给广大女性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给女性的创业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女性创业的成功率,成为政府层面和个人层面都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创业内容角度将江苏女性创业模式归类为三类:技术型、地理型、社会型,在不同创业模式下分析在女性创业活动过程中所遇到各种复杂的干
期刊
摘 要: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是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效途径。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以点概面地分析当前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从提高认识、优化运行机制和加强保障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建设。
期刊
编者按: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得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现有中央和地方各类智库包括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都应该按照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在
期刊
摘 要:文章以1994—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列·科社学科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对象,对本学科的2008项立项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对项目的立项时间、立项类型、区域分布、研究机构、科研人员、项目主持人、预期成果等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揭示我国马列·科社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马列—科社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马列·科社学科 国家社科基金 立项数据 量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了铁路企业人才培养的所面临的困境以及障碍,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三维通道——招聘、培训、职业规划,通过对于人才的发掘,培养,再到人才的激励以及忠诚度的养成,全面打造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铁路企业培养坚实的人才队伍,实现铁路企业的长久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铁路企业 人才培养 柔性管理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0,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不断深化,企业结构调整在所难免,关停长期亏损的装置,完成产业转型,由此带来的人员转岗分流工作亟待解决。文章认为要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必须创新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真心实意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关键词:企业 转岗分流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
期刊
摘 要:精益管理是对精益生产方式的提炼和升华,掌握精益管理思想有助于企业节约化生产,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同时也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势所趋。宁波卷烟厂根据国家局行业的要求,以及全面推进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的现实需要,作为2014年重点工作进行推进,并在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改善流程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实际应用 应用效果 存在
期刊
摘 要:对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文章指出,首先要明確实践能力内容,建立有效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完善校内外实践活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额积极性,并进行有效管理,方可达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市场营销 本科专业学生 实践能力 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4-246-02  
期刊
摘 要: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拓展提高的追加教育,其目的是造就一支技术水平高、知识结构合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文章着重分析浙江省瑞安市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 存在问题 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209-02  专业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