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结构课程设计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学生接触钢结构建筑物的机会较少,对钢结构制作和构件连接的了解十分有限。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很难把图纸所表达的意思和实际的钢结构建筑物对应起来,很难理解设计图纸上所表示的钢结构的具体连接、制作方法等问题。因此,在钢结构教学中引入钢结构拆图软件tekla及pkpm设计软件等工具,要增加现场教学的课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钢结构建筑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钢结构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创新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课程特点;教学现状;课程创新改革
1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1、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目标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对学生理解、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钢结构课程设计特点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目前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总结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改进课程设计内容和规范质量评价标准等改革措施,从而达到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2、钢结构课程设计前置课程及课时
钢结构课程设计的前置课程是钢结构课程,钢结构课程具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构造形式复杂、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工程应用性强等特点。学生要学好这门课,必须具有扎实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稳定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了解钢结构的有关规范。在大多数院校钢结构课程只有5~6课时,有些院校的课时更少,我们学校的钢结构课程12级3学时,13级4学时,14级2.5学时,15级2.5学时,部分院校甚至将钢结构课程设置成专业选修课,对于钢结构课程设计的课时就更少,一般是一周。
3、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到,钢结构课程设计是学生反映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要学好钢结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力学基础,并掌握一定结构稳定的理论知识。目前学生接触的大多数建筑物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他们对混凝土结构有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而对钢结构建筑比较陌生。虽然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安排有参观实习,但一般参观实习的课时非常有限,这就使学生对钢结构建筑的认识非常肤浅。因此,学生对钢结构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都不如混凝土结构知识。如果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中没有打好一定的力学基础,对结构稳定理论的基本问题没有理解透彻,学生在学习钢结构课时就会感觉非常吃力,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钢结构课程设计这门课非常难;教师也觉得这门课不好教,因为这门课的内容以及公式计算图表都較多,课时又少,要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难度确实不小。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现状已经无法适应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钢结构知识和技能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钢结构人才的需求,所以,对钢结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提议
1、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钢结构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分组教学;使学生学会钢结构拆图,这也是学生就业的一个方向;使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钢结构拆图软件tekla及pkpm设计软件等工具;使学生掌握钢结构制作安装过程,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也为钢结构毕业设计做足准备。钢结构课程理论讲解采用分组教学,分模块教学和分目标教学。钢结构课程设计改革是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而且符合我们国家的政策,非常有历史意义,紧跟随时代的潮流。校企合作,产学互动,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的优点,课堂上以多媒体为载体,将钢结构课程设计的许多工程实例通过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今天所学的理论知识都会是我们明天步入工作后可能会遇到的,认识到课程的实用性,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并且通过多媒体将很多的知识内容形象化,
2、加强与学生课堂上的互动交流
师生互动交流是一种消化课堂知识的很好方式,每堂课的最后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提问,对于学生的简单疑问老师可以现场予以解答,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老师可以做好记录在课下通过课堂微信交流群进行交流。学生提问完成后老师也要提几个有关课堂内容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交流再进行回答,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课堂加分,加入期末成绩考评,这样不但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重视工程案例分析,知识点延伸讲解
与理论配套的工程案例是课程讲解的重要部分,通过案例分析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增强学生对课程概念的理解、理论的掌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所引用的工程案例可以分为课堂引导案例、课堂讨论案例和课后思考案例,将这些工程案例分类贯穿于教学课堂的始终,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4、强化现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高校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都重理论轻实践,钢结构课程设计本身有其很强的工程实践背景,不走出课堂很难让学生真正地学懂学透。应该根据课程的进度,适时地安排学生到建筑工地上参观实物,让学生真正现场看到多层钢结构的应用,看到不同螺栓的在钢结构体系不同部位的分布,知道现场钢结构焊接的流程,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型的功能性钢结构。并将这种现场实践学习纳入课程设计之中,先通过课堂教学,在现场参观,最后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造能力。
5、实施科研带动课程
这次教学改革中,可以让学生把钢结构设计方面知识更好的结合起来,解决学生在钢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的储备不足的问题。教师到工厂把拆图工作录成视频,供学生课下学习。加入拆图软件tekla及pkpm设计软件的学习,软件可以验证手工拆图设计的准确性。校企合作,产学互动,二者结合起来教学,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加深专业课的学习,对今后的钢结构毕业设计也会大有帮助。
6、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表现在对学生课程成绩的检测,也能综合反映课程中各环节的教学情况。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对每门课程建立起既能真实检测到学生的综合水平又能有助于学生自我提升的期末考评方式。根据所探讨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钢结构课程设计的考核要考查学生的工程实例分析和简单的结构设计能力,平时成绩主要参考学生课堂的回答问题表现、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由教师根据日常教学记录给予相应的分数,最终的成绩主要是学生用拆图软件Takle的绘制的设计成果。
结束语
钢结构课程设计改革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发展的个体性和差异性,通过增加学生PKPM设计软件的学习到企业实地实习,从而提高钢结构人才培养的质量。钢结构作为最有活力的结构形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与此相适应,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钢结构专业技术人员。我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该更加重视钢结构应用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正确对待当前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钢结构课程设计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应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帼昌,赵赤云,黄炳生.钢结构设计原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陈宗平.《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10,(05):57-60.
河北科技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关键词:钢结构;课程特点;教学现状;课程创新改革
1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1、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目标
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对学生理解、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钢结构课程设计特点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目前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总结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改进课程设计内容和规范质量评价标准等改革措施,从而达到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2、钢结构课程设计前置课程及课时
钢结构课程设计的前置课程是钢结构课程,钢结构课程具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构造形式复杂、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工程应用性强等特点。学生要学好这门课,必须具有扎实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稳定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了解钢结构的有关规范。在大多数院校钢结构课程只有5~6课时,有些院校的课时更少,我们学校的钢结构课程12级3学时,13级4学时,14级2.5学时,15级2.5学时,部分院校甚至将钢结构课程设置成专业选修课,对于钢结构课程设计的课时就更少,一般是一周。
3、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到,钢结构课程设计是学生反映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要学好钢结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力学基础,并掌握一定结构稳定的理论知识。目前学生接触的大多数建筑物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他们对混凝土结构有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而对钢结构建筑比较陌生。虽然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安排有参观实习,但一般参观实习的课时非常有限,这就使学生对钢结构建筑的认识非常肤浅。因此,学生对钢结构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都不如混凝土结构知识。如果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中没有打好一定的力学基础,对结构稳定理论的基本问题没有理解透彻,学生在学习钢结构课时就会感觉非常吃力,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钢结构课程设计这门课非常难;教师也觉得这门课不好教,因为这门课的内容以及公式计算图表都較多,课时又少,要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难度确实不小。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现状已经无法适应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钢结构知识和技能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钢结构人才的需求,所以,对钢结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提议
1、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钢结构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分组教学;使学生学会钢结构拆图,这也是学生就业的一个方向;使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钢结构拆图软件tekla及pkpm设计软件等工具;使学生掌握钢结构制作安装过程,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也为钢结构毕业设计做足准备。钢结构课程理论讲解采用分组教学,分模块教学和分目标教学。钢结构课程设计改革是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而且符合我们国家的政策,非常有历史意义,紧跟随时代的潮流。校企合作,产学互动,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的优点,课堂上以多媒体为载体,将钢结构课程设计的许多工程实例通过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今天所学的理论知识都会是我们明天步入工作后可能会遇到的,认识到课程的实用性,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并且通过多媒体将很多的知识内容形象化,
2、加强与学生课堂上的互动交流
师生互动交流是一种消化课堂知识的很好方式,每堂课的最后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提问,对于学生的简单疑问老师可以现场予以解答,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老师可以做好记录在课下通过课堂微信交流群进行交流。学生提问完成后老师也要提几个有关课堂内容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交流再进行回答,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课堂加分,加入期末成绩考评,这样不但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重视工程案例分析,知识点延伸讲解
与理论配套的工程案例是课程讲解的重要部分,通过案例分析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增强学生对课程概念的理解、理论的掌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所引用的工程案例可以分为课堂引导案例、课堂讨论案例和课后思考案例,将这些工程案例分类贯穿于教学课堂的始终,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4、强化现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很多高校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都重理论轻实践,钢结构课程设计本身有其很强的工程实践背景,不走出课堂很难让学生真正地学懂学透。应该根据课程的进度,适时地安排学生到建筑工地上参观实物,让学生真正现场看到多层钢结构的应用,看到不同螺栓的在钢结构体系不同部位的分布,知道现场钢结构焊接的流程,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型的功能性钢结构。并将这种现场实践学习纳入课程设计之中,先通过课堂教学,在现场参观,最后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造能力。
5、实施科研带动课程
这次教学改革中,可以让学生把钢结构设计方面知识更好的结合起来,解决学生在钢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的储备不足的问题。教师到工厂把拆图工作录成视频,供学生课下学习。加入拆图软件tekla及pkpm设计软件的学习,软件可以验证手工拆图设计的准确性。校企合作,产学互动,二者结合起来教学,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加深专业课的学习,对今后的钢结构毕业设计也会大有帮助。
6、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表现在对学生课程成绩的检测,也能综合反映课程中各环节的教学情况。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对每门课程建立起既能真实检测到学生的综合水平又能有助于学生自我提升的期末考评方式。根据所探讨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钢结构课程设计的考核要考查学生的工程实例分析和简单的结构设计能力,平时成绩主要参考学生课堂的回答问题表现、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由教师根据日常教学记录给予相应的分数,最终的成绩主要是学生用拆图软件Takle的绘制的设计成果。
结束语
钢结构课程设计改革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发展的个体性和差异性,通过增加学生PKPM设计软件的学习到企业实地实习,从而提高钢结构人才培养的质量。钢结构作为最有活力的结构形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与此相适应,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钢结构专业技术人员。我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该更加重视钢结构应用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正确对待当前钢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钢结构课程设计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应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帼昌,赵赤云,黄炳生.钢结构设计原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陈宗平.《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10,(05):57-60.
河北科技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