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悦乐”特色打造以来,通过歌唱与打击乐活动为载体,创设了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了幼儿的音乐能力和审美情趣。为更好的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形成幼儿园“悦乐”教育特色,我们打造出幼儿园大型音乐表演区供幼儿玩耍,体验,丰富幼儿在园生活同时,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了幼儿的音乐素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经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区域活动的开发与创设应应落实指南要求,从幼儿实际兴趣为出发点,满足幼儿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以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的了解为基础,逐步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因此,“悦乐”特色下的区域活动应该立足幼儿的现有音乐素养,使得幼儿获得该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发展。
以大班区角游戏“音乐表演区”为例,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直接、有效的经验,我们将音乐表演区活动与幼儿的经验发展相融合,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发展需要投放材料,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使得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更加深入有效。
一、情境性投放
即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创设一定的区域游戏的情境,增加游戏的氛围。一般适用于游戏前期,围绕“规则、玩法、角色分配”等社会性核心经验,为幼儿准备相应的游戏材料。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供一些生活化、真实的游戏材料,因为它们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便于幼儿再现真实的游戏情境。
例:情境式材料,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
为了布置“音乐表演区”的场景,我们发动孩子和家长共同搜集,最终为孩子们提供了以下材料:化妆品、小发夹、各类表演服装、各种头饰、乐器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布置了舞台的场景,包括有剧场氛围的大门,利用活动柜隔出化妆间、道具间、发型间等,放置相应的标志牌,并在区域的墙面上张贴彩带、安装彩灯等。
材料投放与环境布置晚上后,孩子们兴奋不已。游戏发起前,老师组织孩子们对“音乐表演区”做了一次参观,通过各式材料的认识和使用,进一步了解区域的玩法、流程、角色的要求、道具的使用和用途等。游戏开展后,幼儿进入区域、扮演化妆师、发型师、演员、观众等角色。逼真的情景体验,激起了孩子们热烈的参与热情,也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功与自信。
二、改造后投放
即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将其改造成适宜该年龄段幼儿的材料。教师对幼儿的区域材料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是改造后投放材料的前提。幼儿受经验的限制,部分材料并不适合直接提供给幼儿使用,教师要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材料的适宜性,较准确地将投放的材料能与幼儿最近的教育目标相对应起来,
例:区域海报、节目单、评选栏的由来和使用。
区域游戏中,随着游戏的持续开展,幼儿游戏兴趣日渐浓厚,能主动反映表演的生活经验。为了拓展游戏内容,让游戏情节持续发展和深入,激发幼儿表演的热情,教师新增了区域海报、节目单、评选栏等
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了区域开业的海报,为了吸引更多的幼儿前来体验;同时每周更新节目,节目形式多样,有舞蹈,歌曲,故事表演等,然前来体验的观众一目了然,如同小剧场一样,孩子们在幼儿园拥有这愉快的表演和观看体验;每场演出过后,邀请观众、演员互相投票。选出最佳演员和最佳观众,增加表演的互动性,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参与的荣誉感等,孩子进区的愿望越来越强。
三、选取性投放
即选取其中一部分材料进行投放或根据班级状况分层次投放。这就要求教师对本班幼儿发展特点与水平要有分析和了解,投放材料可以分层次、步骤,分期分批地不断更新,由易到难,更好地顺应、推动幼儿层次递进地发展。
四、组合式投放
即把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组合投放。不同结构材料之间的组合,既有高结构的材料,即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操作,又有低结构的材料,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材料进行互动。无论如何组合,提供的材料均要有可操作性。
五、开放式投放
适用于游戏中后阶段,即不对材料的使用进行相对的规定和划分,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与材料互动。开放式投放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参与准备、自主探究、想象与创造等。教师虽然掌握了幼儿各个年龄段发展的核心经验,能够据此提供游戏材料,但以教师一人之力提供的材料有时会有局限性,而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不同幼儿具有不同的经验,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材料中的主动性,尊重和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
例:小主持、保安的选拔。
音乐表演区虽然受到幼儿的欢迎,但是教师在区域中始终处于主导者,统筹着整个区域,无法抽身对幼儿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观察通过对同种材料的观察。后来,我们召开了“区域例会”,将大一群热爱表演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老师讲出了自己的困惑,请小朋友来一起帮忙、解答,让幼儿自主思考探究,培养主人公的意识。活动后,我们采纳了孩子的建议:推选一名主持人负责主持表演,两名保安负责维持区域秩序。这样,我将区域的管理权交给了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孩子建立的规则反而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认可,严肃的保安,执法过程一丝不苟,大方的主持人将舞台维护的井井有条。于是,区域开始在每次活动后收集大家的意见,有小朋友提出可以购买“小爱同学”电子机器人、语音搜歌,教师可以安安心心当一个观众了,孩子们在区域做自己的主人,教师也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
总之,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经验发展,就是通过材料的互动作用来实现的。区域材料的投放不是僵化和固定不变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活动的推進,及时充实、调整和更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经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区域活动的开发与创设应应落实指南要求,从幼儿实际兴趣为出发点,满足幼儿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以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的了解为基础,逐步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因此,“悦乐”特色下的区域活动应该立足幼儿的现有音乐素养,使得幼儿获得该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发展。
以大班区角游戏“音乐表演区”为例,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直接、有效的经验,我们将音乐表演区活动与幼儿的经验发展相融合,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发展需要投放材料,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使得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更加深入有效。
一、情境性投放
即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创设一定的区域游戏的情境,增加游戏的氛围。一般适用于游戏前期,围绕“规则、玩法、角色分配”等社会性核心经验,为幼儿准备相应的游戏材料。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供一些生活化、真实的游戏材料,因为它们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便于幼儿再现真实的游戏情境。
例:情境式材料,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
为了布置“音乐表演区”的场景,我们发动孩子和家长共同搜集,最终为孩子们提供了以下材料:化妆品、小发夹、各类表演服装、各种头饰、乐器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布置了舞台的场景,包括有剧场氛围的大门,利用活动柜隔出化妆间、道具间、发型间等,放置相应的标志牌,并在区域的墙面上张贴彩带、安装彩灯等。
材料投放与环境布置晚上后,孩子们兴奋不已。游戏发起前,老师组织孩子们对“音乐表演区”做了一次参观,通过各式材料的认识和使用,进一步了解区域的玩法、流程、角色的要求、道具的使用和用途等。游戏开展后,幼儿进入区域、扮演化妆师、发型师、演员、观众等角色。逼真的情景体验,激起了孩子们热烈的参与热情,也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功与自信。
二、改造后投放
即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将其改造成适宜该年龄段幼儿的材料。教师对幼儿的区域材料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是改造后投放材料的前提。幼儿受经验的限制,部分材料并不适合直接提供给幼儿使用,教师要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材料的适宜性,较准确地将投放的材料能与幼儿最近的教育目标相对应起来,
例:区域海报、节目单、评选栏的由来和使用。
区域游戏中,随着游戏的持续开展,幼儿游戏兴趣日渐浓厚,能主动反映表演的生活经验。为了拓展游戏内容,让游戏情节持续发展和深入,激发幼儿表演的热情,教师新增了区域海报、节目单、评选栏等
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了区域开业的海报,为了吸引更多的幼儿前来体验;同时每周更新节目,节目形式多样,有舞蹈,歌曲,故事表演等,然前来体验的观众一目了然,如同小剧场一样,孩子们在幼儿园拥有这愉快的表演和观看体验;每场演出过后,邀请观众、演员互相投票。选出最佳演员和最佳观众,增加表演的互动性,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参与的荣誉感等,孩子进区的愿望越来越强。
三、选取性投放
即选取其中一部分材料进行投放或根据班级状况分层次投放。这就要求教师对本班幼儿发展特点与水平要有分析和了解,投放材料可以分层次、步骤,分期分批地不断更新,由易到难,更好地顺应、推动幼儿层次递进地发展。
四、组合式投放
即把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组合投放。不同结构材料之间的组合,既有高结构的材料,即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操作,又有低结构的材料,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材料进行互动。无论如何组合,提供的材料均要有可操作性。
五、开放式投放
适用于游戏中后阶段,即不对材料的使用进行相对的规定和划分,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与材料互动。开放式投放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参与准备、自主探究、想象与创造等。教师虽然掌握了幼儿各个年龄段发展的核心经验,能够据此提供游戏材料,但以教师一人之力提供的材料有时会有局限性,而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不同幼儿具有不同的经验,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材料中的主动性,尊重和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
例:小主持、保安的选拔。
音乐表演区虽然受到幼儿的欢迎,但是教师在区域中始终处于主导者,统筹着整个区域,无法抽身对幼儿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观察通过对同种材料的观察。后来,我们召开了“区域例会”,将大一群热爱表演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老师讲出了自己的困惑,请小朋友来一起帮忙、解答,让幼儿自主思考探究,培养主人公的意识。活动后,我们采纳了孩子的建议:推选一名主持人负责主持表演,两名保安负责维持区域秩序。这样,我将区域的管理权交给了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孩子建立的规则反而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认可,严肃的保安,执法过程一丝不苟,大方的主持人将舞台维护的井井有条。于是,区域开始在每次活动后收集大家的意见,有小朋友提出可以购买“小爱同学”电子机器人、语音搜歌,教师可以安安心心当一个观众了,孩子们在区域做自己的主人,教师也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
总之,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经验发展,就是通过材料的互动作用来实现的。区域材料的投放不是僵化和固定不变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活动的推進,及时充实、调整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