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骨气和血性的八月(组诗)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io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向永其,1968年生,汉族,重庆綦江人,曾任綦江区赶水镇政法书记,现任綦江区煤管局副局长,綦江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2014年中宣部评为“中国好人”,2015年评为重庆市十大法治人物。先后在《小学教学研究》、《教育周报》、《重庆公安报》、《诗歌报》、《綦江文艺》、《南州诗刊》、《綦江日报》等报刊上公开发表文章150余篇。2016年元月出版诗集《綦城物语》。
  1、八月的血性,点燃中国梦最初的信仰
  八月的骨气
  点燃中国梦最初的信仰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
  是党的又一喜庆节日
  如烈焰一直熊熊燃烧
  照亮89年来坎坷而光辉历程
  那时,年仅六岁的党
  学会含辛茹苦和忍辱负重
  从南湖烟雨风尘仆仆走来
  一路血雨腥风祭奠共和国最初的梦想
  驻足峥嵘岁月浸满血与火的肩头
  你用一面绣着镰刀和铁锤的旗帜
  插满七月广袤的天际
  用马列金色光芒耕耘红色土地
  历史浩瀚天空
  漫卷“八一”鲜红图腾
  紧紧依在那颗五角星下
  打响南昌起义惊雷般的第一枪
  这一枪,拉开共和国
  从枪杆子出政权的厚重序幕
  这一枪,打出中华民族
  扬眉吐气的骨气和血性
  有骨气和血性的八月视死如归
  接过红色七月递过来的枪
  驱走风雨如磐的黑暗
  打倒土豪赶走列强和侵略者
  万里长征载史册
  八年抗战御倭敌
  三大战役除内患
  改革开放屹东璧
  中国特色战略思想
  搭起中国梦的世界舞台
  雪山和草地印痕如炉
  铸炼新中国不屈脊梁
  八月的血性
  点燃中国梦最初的信仰
  2、石壕长征村,我听到一个声音
  总想去石壕红军桥
  总想去石壕长征村
  总想去石壕红军烈士墓
  总想去石壕红军烈士纪念牌
  因为这桥端连着一渡赤水
  因为这村头系着军民鱼水
  因为这墓里葬着亲人尸骨
  因为这碑上彰着民族精髓
  总想去感悟那曾经艰难困苦岁月里
  去瞻仰党顽强而执着的信仰
  去游览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去缅怀革命军队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
  石壕长征村鲜花怒放
  红旗在花谷迎风飘扬
  人们心甜似蜜笑颜如花
  到处充盈着幸福与和谐
  此刻,我刻骨铭心的记忆里
  南湖的那艘红船出现
  仿佛看见镰锤锻造的那群人
  带着满腔滚烫的热血划出一片新天地
  石壕长征村,我听到一个声音在召唤
  完成红色使命的车轮碾入21世纪
  石壕花坝露营的天空流光溢彩
  辽阔村庄的山谷祥云欢腾
  3、石壕红军桥,我看到一个身影
  八月萤火生生不息
  一代代前仆后继跟党走
  重走长征路
  跨过石壕红军桥
  1935年1月21日清晨
  周恩来董必武谈笑风生
  率红一军团来到两河口廊桥
  越过你19米长的跨度
  你承载8000余名官兵
  从你3米宽的肩膀踏过
  你没有感到有一丝痛觉
  顶着3米高的凉蓬遮风挡雨
  一个穿斗式木结构的桥梁
  你坚守革命的秉性玉汝于成
  从此受封一个不朽的名字
  石壕红军桥
  近一个世纪风雨过去
  你受世人膜拜敬仰
  承载党和人民重托
  迎接光芒四射太阳
  石壕红军桥
  我看到一个身影
  一个灿若星辰般闪亮的名字
  同你的精神辉耀千秋
  4、打水漂漂
  记不清多少年了
  记忆有些酸痛的臂膀
  舞动千万个梦想
  将精心挑选的小青石
  贴着水面奋力抛出
  等待一连串一个个
  数漂的惊悸
  薄青石块像离弦的箭
  朝着湖心起跳
  一、二、三、四、五……
  用欢呼刻划跳越的旋律
  溅起一个个
  撼动青山绿水的
  梦幻圆晕
  一圈又一圈
  一个又一个
  水漂漂交织
  在三五成群孩提
  无邪的惊叫里
  浏览波光嶙峋的
  童年时光
  童真是一枚薄青石块
  选择精彩
  用最佳角度切入
  撞击水面
  起泛最美浪花
  跳跃 少年中流击水的
  奇异梦想
  起点是一个漂
  中间接另一个漂
  终点流经幸福的
  彼岸
  5、睡 莲
  在池塘的怀里
  借月色盛开花蕾的梦乡
  梦的花蕾把朦朦胧胧的夜
  揉进梦想幽静的意境
  翌日
  你慢慢闭合含羞花蕊   人们诵你一个美名
  睡莲
  你亭亭含露的身子
  交给咦嗡辛勤的蜂
  采集蜜意韵语
  臆想妖艳美丽的诱惑
  经过晨露洗礼
  你用清丽和芳香
  净化淤泥的血与脉
  心同荷莲高洁
  联想睡莲出污而不染
  素如冬雪
  情不自禁心语
  联纯通洁
  6、月亮湾情思
  涠洲岛屿
  像一钩湾月
  静静地
  浮在北海上
  涠洲岛屿
  又像一颗巨大的
  绿宝石镶嵌
  在尉蓝的北海里
  在一望无垠的碧空下
  海燕尖叫着
  勇敢的
  冲向天际
  以纳百川的胸怀
  把梦想壮大
  用海浪的笑容
  把美丽开放
  7、游涠洲岛抒怀
  在孤蜂巢穴的岩层里
  海水欢畅浪花的心
  冷却千万年穴喷的岩液
  我用愉悦动态的心情
  抚摸曾熔心的
  地火
  伫立火山口沉淀
  千年的沸腾仿佛仍然
  不断的人流摸肩接踵
  揣摩大地地火的浓烈
  我的心回到了火山口
  最初初的演绎
  海盐在岩熔层里风蚀
  海水肆意涌入
  荡塞蜂穴的深度
  浪花是潮汐最动情的乐章
  一遍遍重复唱着
  慰藉岩石的心
  最年幼的火山岛屿
  演绎地质变迁的奇皅
  一丝丝海风
  拂面而过
  梳理如释重负的
  心旅
  一个偌大的
  字母C
  如一枚弯月
  勾勒北海的一纹黛眉
  把广西
  浓装艳抹点缀
  8、涠洲岛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
  神情古典而肃穆
  教堂侧门
  那株有些年岁的芒果树
  静静地聆听
  那些经文的故事
  古树菠萝蜜下的少女
  在菠萝蜜桃成熟时节
  陶醉着
  相思着
  放飞长了翅膀的
  光阴
  教堂的钟声响了
  一身素白的修女
  怀揣斋诚
  双手捧着经文
  随着音乐声微启朱絳
  教堂响起了诵经的歌谣
  涠洲岛的天主教堂
  一个充满神秘的岛
  一个没有神魔的教堂
  那些诫训成了哲思的衣裳
  在游客的旅行囊里
  打包记忆的一道风景
  9、涠洲岛的阳光沙滩海泳
  我来了  涠洲岛
  我看到了阳光
  我看到了沙滩
  我看到了海浪
  我看到了仙人掌
  我来了  涠洲岛
  我看懂了你的阳光
  我看懂了你的沙滩
  我看懂了你的海浪
  我看懂了你的仙人掌
  我来了  涠洲岛
  我感受了阳光的热烈
  我感受了沙滩的火辣
  我感受了海浪的执着
  我感受了仙人掌的顽强
  我来了  涠洲岛
  我虽然没有
  看见那位慈祥的老船长
  但我看到了
  岛民一颗颗火热的心肠
  海泳  我多想海泳
  在潮起的地方
  把自己想象成
  历经风浪的船帆
  慢慢和礁石斡旋成长
  10、在天涯海角起飞
  此刻我虽远在天涯
  我不在流浪
  让心在海风中
  缓慢呼吸
  我只想在海角
  静静坐在岸边
  等待礁石长出翅膀
  自由飞翔
  选一个最佳的角度
  与大海搭讪
  流行一道道
  逐浪的动感线
  随潮而落的贝壳
  搁浅七彩的沙滩
  从游人惊喜的眼里
  端详拾起
  此刻我不再孤独
  让心境关扉养神
  我只想听咸咸的海风
  在耳畔自言自语
  透视椰林的大海
  任阳光之剑在波峰闪烁
  写意沙滩上熙熙攘攘的人潮
  与浪花亲切交流
  那会心一笑
  成为永恒留影
  在旅程里燃烧
  镌刻记忆的一段风景
  此刻我不在寂寞
  我只想蓝天下让情独钟
  随山麓而来的绿风
  泛滥韵致
  在娓娓音乐声里
  动悉鸟儿的巢穴
  然后不知不觉
  拨通爱妻的热线
  放飞燃情的思绪
  海枯石烂山盟海誓
  从天涯传到海角
  在从海角传到恋人故里
其他文献
【摘要】:庄子通过自己的超常的才能创造了许多深刻的语言,同时还敷衍出了许多怪诞荒唐的文学寓言故事。本文尝试对其文字下面的核心寓意进行挖掘,解读其文学寓言故事中的“对人为人欲的剖析”和“幸福的体验”。  【关键词】:庄子;文学寓意;解读  庄子通过自己的天才创造了许多文学寓言。庄子寓言的巧妙性体现在,他把欲传达的深层次寓意注射在一片荒诞怪谲的文字中。初读时,读者的眼球是被文章的怪诞吸引,但反复与文章
期刊
【摘要】:《万历十五年》是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这本书从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人的角度出发,把数十年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集中在公元1587年这个小尺度上解析,阐释了明末社会动荡的根本不在于道德对百姓、官员的约束力渐趋松弛。而在于社会制度的落后、技术的发展迟缓、国家进取心的沉寂。呈现了各方势力意欲挽救这个迟暮帝国,却受儒家思想束缚,最终只能在逼仄狭
期刊
历史上各代均有对《论语》的注释,但质量良莠不齐,对于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选择精华注释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历史上影响较大较经典的六种注释进行概述。  研究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论语》是最关键的材料。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论语》不断进行注释阐发,力图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著作颇丰。据统计,古往今来关于《论语》的书总计四千多种,根据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的统计数字,仅1925-2005年我国出版的论语相关专著
期刊
【摘要】:徐小斌的《羽蛇》中女主人公羽蛇一生都背负着罪恶意识,她的罪恶感与生俱来,从罪恶意识的萌芽至最后形成,一共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与性爱息息相关。正如小说中所说的“脱离翅膀的羽毛不是飞翔,而是飘零”,羽蛇的存在就是为女性赎罪,她一生孤独,但罪恶意识仍伴随了她一生。  【关键词】:羽蛇;蛇;女性;罪恶;性爱  所有动物中最邪恶的一种是蛇,蛇问夏娃,问她可否能吃任何想吃的果子。“那当然,”夏娃
期刊
【摘要】: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时期一种较为普遍的文化现象,我们从各地的史前文物和各民族的原始神话以及历史传说、民俗风情中,都可以找到图腾文化的痕迹和残余。彝族作家巴久乌嘎的短篇小说《起源葫芦》,讲述了关于彝族葫芦起源神话和彝族对葫芦以及葫芦笙的崇拜的故事。本文主要通过探究《起源葫芦》中反复出现的葫芦与葫芦笙这两个贯穿全文的标志物下所代表的彝族传统中的母体崇拜与生殖崇拜,揭示图腾崇拜下隐含的彝民族对起
期刊
【摘要】: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既是前人科学成果的结晶,又是对科学方法大胆创新的产物。本文以《原理》为载体,由其诞生背景出发,从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两个维度,分别探讨牛顿的理论成就和方法体系,进而总结其影响和启示。正如牛顿力学体系是十六世纪以来力学研究成果之集大成,牛顿的科学方法同样是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性综合。  【关键词】:《原理》;科学成就;科学方法;牛顿  0《原理》诞生的背景  《自然哲
期刊
【摘要】:南宋画家牟益的《捣衣图》,与牟益创作时参照的南朝诗人谢惠连的《捣衣诗》之间,存在着某种图像与文本间的叙事及转译,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捣衣图》;《捣衣诗》;叙事;转译  一、引言  《捣衣图》,为南宋画家牟益的代表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家在创作该画时,参照了南朝诗人谢惠连的《捣衣诗》[1],这体现于画家在手卷上留下的自跋中[2],而牟益友人董良史在画后的题
期刊
和谢老师书信聊天始于对她微信名称的好奇,总共已进行了两次,第三次,也就是说第三封信仍待发送。她第二次的回信是我最喜爱的,从中能看出许多她与我兴趣相投的地方。其实原因远不止于此,当我那天读到信的末尾时,心底不由得微微一颤,暖意像块由天际延伸出的围巾,在我脖子上绕了一个圈。  信末有一句话:“天冷,勤添衣!”  这是秋冬之交时父亲常对我说的话。父亲怕冷,在我还盖着薄棉被的秋末初冬,他已经换上羽绒被,穿
期刊
Donald Barthelm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merican postmodern writers. One of his masterpieces, The School enrolls a panorama of a strange school for the extremely high mortality of plants, animals a
期刊
【摘要】:《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所描绘出的中西文化在华裔家庭中的剧烈冲突,使得小说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与语言张力。小说中母亲们与女儿们的话语冲突,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异质文明的激烈碰撞。中国式的家庭观是在力图维持家庭的封闭性,以一种威权的方式来维持一种静止。然而,美国式的家庭观则聚焦于外在于家庭的东西,那就等于打破了封闭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