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上7:30,观众还排着长队检票,而演出本应已经开始。检票员要求每一位观众当面关闭手机,原因是罗伯特对光线和声音极其敏感,如果拍照或打电话他随时可能罢演,在中国如此严格的检查大概并无先例。临近8:00,场灯渐暗,观众席的嘈杂声随之偃旗息鼓,剧场里久违的一片漆黑与宁静。突然一声惊雷,大幕缓缓升起,罗伯特的独角戏《克拉普最后的碟带》正式开演。
喝彩与倒彩
突然间,罗伯特大吼一声:“哈!”直到此刻,他已经在舞台上演了十五分钟的“默剧”,好在暴风雨的声音淹没了观众的咳嗽和议论,剧场在一片漆黑与宁静之中显得有些不安。其间,他长久静默地坐在椅子上,像京剧一样程式化地走路,花三分钟吃了一根香蕉,然后打开抽屉查找碟带。巨大的雨声和沉默的表演,就在这样的舞台上慢慢延伸出一种莫名的张力,大家都在等着第一句台词。
《克拉普最后的碟带》是荒诞派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一出独幕剧,罗伯特饰演年迈的克拉普,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度过自己的70岁生日。他准备录制一盘碟带,一如他往年所做。无意中他听到一盘30年前的碟带,面对个自信而充满希望的年轻声音,克拉普只能呵呵一笑。
罗伯特饰演的克拉普,动作的节奏忽快忽慢不合情理,有时看上去像个机器人。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他的表演中充满了空白,大段的沉默让观众无所适从,而这正是他追求的抽象的戏剧表达。
“下去吧!”一片掌声中突然有人大吼一声,舞台上的外国老人应该没有听懂,又或许他能感受到那声音里的不友好,但无论如何他没有回应,俏皮地跳出来谢幕。紧接着又有观众用英文爆出粗口,可罗伯特依旧不为所动,再次鞠躬后走下舞台。
这是他第一次登上中国大陆的舞台,情理之外却也是意料之中地同时收获了喝彩与倒彩。台下前来朝圣的看客们心中五味杂陈,如此直接地在剧场里表达自己的抗议,这在中国的演出史上似乎也不多见。
这样的局面,在罗伯特的作品里经常出现。1971年,罗伯特首次登台欧洲,在法国南锡的世界戏剧节上,他把自己的两部戏《弗洛伊德的生平与时代》和《聋人一瞥》组合成了一出长达七小时的“默剧”。著名的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因此邀请他前往巴黎演出,观众席里坐着诗人路易·阿拉贡、剧作家尤金·尤涅斯库、画家马克斯·恩斯特、导演彼得·布鲁克和蓬皮杜总统夫人,当然还有荒诞派戏剧最重要的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
当时,贝克特便向罗伯特发出了邀请,认为他非常适合导演自己的剧作。对于一个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肯定。但那时候罗伯特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等他准备好的时候已经是四十年后了。2012年,罗伯特自导自演了这出贝克特名剧《克拉普最后的碟带》。整个创作过程经过了三周的“无声排练”,又经过三个月的“有声排练”,还有八个月的重新思考才最终完成。
所谓“无声排练”,就是把文本拿掉,先进行视觉合成。在欧洲的传统剧场里,文本是最重要的元素。但罗伯特通常先设计出视觉方案,置阵布势、举手投足都排定之后,才开始加入文本。在他看来,一个动作并不一定要和文本绑在一起,它有自己的节奏、力量和含义。他就好像先完成了一出“默剧”加一出“广播剧”,双管齐下。
罗伯特自己饰演的克拉普,动作的节奏忽快忽慢不合情理,有时看上去像个机器人。在他看来,“演员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像机器人般工作,然后创作自由自然应运而生。”这话听起来并不好理解,但曾经和罗伯特合作过的法国影后伊莎贝尔·于佩尔说,一开始为了达到这些精确的动作的确非常痛苦,但当她可以驾驭这些动作之后惊喜出现了,罗伯特的形式主义刻画出一个可以让她表现自己的外在空间。于佩尔从未在舞台上感到如此自由过,充满了如此多的自我。
罗伯特20世纪60年代初到纽约的时候,受到了各种艺术思潮的冲击,其中现代芭蕾大师乔治·巴兰钦和现代舞先驱默斯·坎宁汉对他的影响尤其深刻,在他们的创作中,舞蹈艺术从叙事走向抽象。“我喜欢巴兰钦和坎宁汉,因为我不必为了情节或意义烦心,我只要看着那些设计和图形就好了。”
很多年后,罗伯特找到一种满足他品位的剧场,那就是日本的能剧。“东方剧场拥有一套可以教授与传承的视觉语言,像姿势、舞台、布景或服装等。这跟西方的剧场大相径庭,西方视服装或布景为一种装饰。”看惯了西方传统戏剧的观众,走进剧场就希望一目了然,对他们来说,罗伯特无疑是先锋的。但他却说:“我不是先锋艺术家,我只是在古典中创新。”
我请你们来看画展
了解他的人都熟知他的歌剧《沙滩上的爱因斯坦》。1976年,罗伯特和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共同创作了这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后来这被认为是两位艺术家的成名作,并以此树立了他们在后现代剧场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但这部作品的上演率并不高,首演之后又在1984年和1992年上演过两次。去年的世界巡演是这部歌剧问世以来的第四轮演出,也是它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因为它在三月登陆了香港艺术节。
一出四个半小时的歌剧,没有中场休息,舞台上的表演、台词、音乐时常处于一种缓慢和重复中,有时甚至是静止的状态。在这段时间里,观众经历了坐立不安、昏昏欲睡,最后兴许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感染,这是通过时间流逝和舞台流动所完成的戏剧张力。罗伯特称自己的舞台是“自然时间”:“大部分的剧场都试图加快时间,但我使用的是太阳升起、云层变化、日暮低垂等自然时间。我让你们可以有时间去反省,去沉思在舞台演出之外的事情,我给你们时间与空间去思考。”
罗伯特曾经教观众这样去欣赏《沙滩上的爱因斯坦》:“就当你们正在逛博物馆,就当我请你们来看画展。品味着苹果的颜色、服装的线条、还有光线的闪耀。我的歌剧比《蝴蝶夫人》简单,你不必想故事是什么,因为根本没有故事。你不必听语言,因为语言并不意味任何事。你只需享受场景、时间与空间的建筑结构、音乐,还有他们唤起的感受。看着画面就对了。” 儿时的罗伯特最爱躲在房间里画画,直到现在他也经常拿起画笔。“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都是抽象地看待舞台。我会先从素描与草图出发,一旦我知道空间里是什么样子,接下来要决定做什么,就会变得更容易多了。”
在罗伯特的舞台上,所有的元素,包括空间、灯光、演员、声音、文本、服装、道具等,都是同等重要的。“我们现在所说的故事,都是莎士比亚说过的,也是我们在肥皂剧里看过的,然后百老汇那些过气制作还在反复说着同样的故事。所以我感兴趣的是,在没有文字的协助下,剧场可以通过视觉让加密的片段和隐藏的细节变得一目了然。”
我只是在提出问题
罗伯特从来都是和当时最先锋的艺术家合作,从当年的菲利普·格拉斯到如今的Lady Gaga。去年底到今年初,卢浮宫邀请罗伯特开展,他布置了两个展厅,用来陈列自己的收藏,其中不乏印第安木雕和日本能剧面具。除此之外,他还和Lady Gaga合作了一系列作品,用影像的方式重现经典画作中的场景,其中包括大卫的《马拉之死》和安格尔的《里维耶夫人像》。
其实这并不是罗伯特第一次办展,当他还在德克萨斯大学念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参加画展了。1993年,罗伯特更是凭借装置作品《记忆/失忆》,拿下了当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如果不是在剧场界耀眼的光芒掩盖了这一切,大概罗伯特在艺术界也会是一个超级明星。
在和Lady Gaga合作的作品中,罗伯特建立起影像。在重新创作《马拉之死》时,罗伯特让Lady Gaga包着头巾,左手拿着信纸、右手握笔低垂、胸前一道血痕,在浴缸里躺了11个小时。但是她的眼神偶有流转,窗外日升日落天色变化,整个画面看似静止但时间又在流淌。大卫的《马拉之死》,因其凝固了革命者马拉被刺杀时的神情和姿态,而透露出一种深重的悲剧感。罗伯特却在他的制作中,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象。至于究竟要如何理解这些意象,罗伯特给出了开放的答案。
其实,罗伯特在他的艺术作品所呈现的,与他在剧场里的实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的作品总是用各种不同的意象引发观众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作品非常接近日本导演铃木忠志。“我认为铃木忠志最令人感到刺激的地方,就是当我们进入剧院后,我们感受到惊奇。剧场让你必须重新思考,我只是在提出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
在北京的演出落幕时,台下竟有人大喊:“下去吧!”其实不难理解,罗伯特的剧场有他的哲学,却也常被人认为是虚张声势。但或许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罗伯特的美学,以及罗伯特带来的另一种戏剧。如果说罗伯特的舞台充满意象,那我们不妨给他、也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思考,或许这比武断地表达抗议更显理智。
喝彩与倒彩
突然间,罗伯特大吼一声:“哈!”直到此刻,他已经在舞台上演了十五分钟的“默剧”,好在暴风雨的声音淹没了观众的咳嗽和议论,剧场在一片漆黑与宁静之中显得有些不安。其间,他长久静默地坐在椅子上,像京剧一样程式化地走路,花三分钟吃了一根香蕉,然后打开抽屉查找碟带。巨大的雨声和沉默的表演,就在这样的舞台上慢慢延伸出一种莫名的张力,大家都在等着第一句台词。
《克拉普最后的碟带》是荒诞派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一出独幕剧,罗伯特饰演年迈的克拉普,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度过自己的70岁生日。他准备录制一盘碟带,一如他往年所做。无意中他听到一盘30年前的碟带,面对个自信而充满希望的年轻声音,克拉普只能呵呵一笑。
罗伯特饰演的克拉普,动作的节奏忽快忽慢不合情理,有时看上去像个机器人。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他的表演中充满了空白,大段的沉默让观众无所适从,而这正是他追求的抽象的戏剧表达。
“下去吧!”一片掌声中突然有人大吼一声,舞台上的外国老人应该没有听懂,又或许他能感受到那声音里的不友好,但无论如何他没有回应,俏皮地跳出来谢幕。紧接着又有观众用英文爆出粗口,可罗伯特依旧不为所动,再次鞠躬后走下舞台。
这是他第一次登上中国大陆的舞台,情理之外却也是意料之中地同时收获了喝彩与倒彩。台下前来朝圣的看客们心中五味杂陈,如此直接地在剧场里表达自己的抗议,这在中国的演出史上似乎也不多见。
这样的局面,在罗伯特的作品里经常出现。1971年,罗伯特首次登台欧洲,在法国南锡的世界戏剧节上,他把自己的两部戏《弗洛伊德的生平与时代》和《聋人一瞥》组合成了一出长达七小时的“默剧”。著名的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因此邀请他前往巴黎演出,观众席里坐着诗人路易·阿拉贡、剧作家尤金·尤涅斯库、画家马克斯·恩斯特、导演彼得·布鲁克和蓬皮杜总统夫人,当然还有荒诞派戏剧最重要的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
当时,贝克特便向罗伯特发出了邀请,认为他非常适合导演自己的剧作。对于一个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肯定。但那时候罗伯特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等他准备好的时候已经是四十年后了。2012年,罗伯特自导自演了这出贝克特名剧《克拉普最后的碟带》。整个创作过程经过了三周的“无声排练”,又经过三个月的“有声排练”,还有八个月的重新思考才最终完成。
所谓“无声排练”,就是把文本拿掉,先进行视觉合成。在欧洲的传统剧场里,文本是最重要的元素。但罗伯特通常先设计出视觉方案,置阵布势、举手投足都排定之后,才开始加入文本。在他看来,一个动作并不一定要和文本绑在一起,它有自己的节奏、力量和含义。他就好像先完成了一出“默剧”加一出“广播剧”,双管齐下。
罗伯特自己饰演的克拉普,动作的节奏忽快忽慢不合情理,有时看上去像个机器人。在他看来,“演员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像机器人般工作,然后创作自由自然应运而生。”这话听起来并不好理解,但曾经和罗伯特合作过的法国影后伊莎贝尔·于佩尔说,一开始为了达到这些精确的动作的确非常痛苦,但当她可以驾驭这些动作之后惊喜出现了,罗伯特的形式主义刻画出一个可以让她表现自己的外在空间。于佩尔从未在舞台上感到如此自由过,充满了如此多的自我。
罗伯特20世纪60年代初到纽约的时候,受到了各种艺术思潮的冲击,其中现代芭蕾大师乔治·巴兰钦和现代舞先驱默斯·坎宁汉对他的影响尤其深刻,在他们的创作中,舞蹈艺术从叙事走向抽象。“我喜欢巴兰钦和坎宁汉,因为我不必为了情节或意义烦心,我只要看着那些设计和图形就好了。”
很多年后,罗伯特找到一种满足他品位的剧场,那就是日本的能剧。“东方剧场拥有一套可以教授与传承的视觉语言,像姿势、舞台、布景或服装等。这跟西方的剧场大相径庭,西方视服装或布景为一种装饰。”看惯了西方传统戏剧的观众,走进剧场就希望一目了然,对他们来说,罗伯特无疑是先锋的。但他却说:“我不是先锋艺术家,我只是在古典中创新。”
我请你们来看画展
了解他的人都熟知他的歌剧《沙滩上的爱因斯坦》。1976年,罗伯特和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共同创作了这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后来这被认为是两位艺术家的成名作,并以此树立了他们在后现代剧场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但这部作品的上演率并不高,首演之后又在1984年和1992年上演过两次。去年的世界巡演是这部歌剧问世以来的第四轮演出,也是它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因为它在三月登陆了香港艺术节。
一出四个半小时的歌剧,没有中场休息,舞台上的表演、台词、音乐时常处于一种缓慢和重复中,有时甚至是静止的状态。在这段时间里,观众经历了坐立不安、昏昏欲睡,最后兴许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感染,这是通过时间流逝和舞台流动所完成的戏剧张力。罗伯特称自己的舞台是“自然时间”:“大部分的剧场都试图加快时间,但我使用的是太阳升起、云层变化、日暮低垂等自然时间。我让你们可以有时间去反省,去沉思在舞台演出之外的事情,我给你们时间与空间去思考。”
罗伯特曾经教观众这样去欣赏《沙滩上的爱因斯坦》:“就当你们正在逛博物馆,就当我请你们来看画展。品味着苹果的颜色、服装的线条、还有光线的闪耀。我的歌剧比《蝴蝶夫人》简单,你不必想故事是什么,因为根本没有故事。你不必听语言,因为语言并不意味任何事。你只需享受场景、时间与空间的建筑结构、音乐,还有他们唤起的感受。看着画面就对了。” 儿时的罗伯特最爱躲在房间里画画,直到现在他也经常拿起画笔。“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都是抽象地看待舞台。我会先从素描与草图出发,一旦我知道空间里是什么样子,接下来要决定做什么,就会变得更容易多了。”
在罗伯特的舞台上,所有的元素,包括空间、灯光、演员、声音、文本、服装、道具等,都是同等重要的。“我们现在所说的故事,都是莎士比亚说过的,也是我们在肥皂剧里看过的,然后百老汇那些过气制作还在反复说着同样的故事。所以我感兴趣的是,在没有文字的协助下,剧场可以通过视觉让加密的片段和隐藏的细节变得一目了然。”
我只是在提出问题
罗伯特从来都是和当时最先锋的艺术家合作,从当年的菲利普·格拉斯到如今的Lady Gaga。去年底到今年初,卢浮宫邀请罗伯特开展,他布置了两个展厅,用来陈列自己的收藏,其中不乏印第安木雕和日本能剧面具。除此之外,他还和Lady Gaga合作了一系列作品,用影像的方式重现经典画作中的场景,其中包括大卫的《马拉之死》和安格尔的《里维耶夫人像》。
其实这并不是罗伯特第一次办展,当他还在德克萨斯大学念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参加画展了。1993年,罗伯特更是凭借装置作品《记忆/失忆》,拿下了当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如果不是在剧场界耀眼的光芒掩盖了这一切,大概罗伯特在艺术界也会是一个超级明星。
在和Lady Gaga合作的作品中,罗伯特建立起影像。在重新创作《马拉之死》时,罗伯特让Lady Gaga包着头巾,左手拿着信纸、右手握笔低垂、胸前一道血痕,在浴缸里躺了11个小时。但是她的眼神偶有流转,窗外日升日落天色变化,整个画面看似静止但时间又在流淌。大卫的《马拉之死》,因其凝固了革命者马拉被刺杀时的神情和姿态,而透露出一种深重的悲剧感。罗伯特却在他的制作中,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象。至于究竟要如何理解这些意象,罗伯特给出了开放的答案。
其实,罗伯特在他的艺术作品所呈现的,与他在剧场里的实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的作品总是用各种不同的意象引发观众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作品非常接近日本导演铃木忠志。“我认为铃木忠志最令人感到刺激的地方,就是当我们进入剧院后,我们感受到惊奇。剧场让你必须重新思考,我只是在提出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
在北京的演出落幕时,台下竟有人大喊:“下去吧!”其实不难理解,罗伯特的剧场有他的哲学,却也常被人认为是虚张声势。但或许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罗伯特的美学,以及罗伯特带来的另一种戏剧。如果说罗伯特的舞台充满意象,那我们不妨给他、也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思考,或许这比武断地表达抗议更显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