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我们一起高考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x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高考报名已经结束,日子还是那样不紧不慢地过去,但是,我们知道,1000万考生的心里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与他们同样紧张,甚至比他们还紧张的,是他们的亲人和老师。
  《启迪》也注定无法放下心来,我们仿佛和学子们一起呼吸,一起苦恼,一起面对铺天盖地的测试题……
  在此,我们特地献上这个专题,精选出古今中外与高考有关的故事,希望大家在紧张和忙碌中,能透一口气,换一种心情。
  
  对于一个曾经以千万人的青春为代价、狂热地废除过考试制度的国家来说,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考试制度,并不断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趋完善。
  ——雷颐
  
  高考年华
  ●方子晋
  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北大、清华等几所学校联合招生,其他大学各自单独招生,享受了最大限度的招生自主权。结果,好的学校人满为患,次一等的学校无人问津。
  1952年,统一高考制度建立。国家对招生日期、考试科目、报考条件、政治审查标准、健康检查标准等录取原则都做出统一规定。
  1958年,已顺利推行了6年的统一高考制度经历了第一次波折。提出招生考试应强调政治挂帅,设立了“不宜录取”和“降格录取”的政策。数不清的成绩好的考生上不了大学,数不清的与大学无缘的工人、农民被保送进大学。这对很多人是大的机遇和转机,但是也让大学里的老师们大大地头疼。
  集作家、画家、艺术家于一身的冯骥才,就曾是一位“不宜录取”者。在接受台湾作家施叔青的采访时,他说:“我1961年高中毕业,考中央美术学院,复试完了,老师问我:‘你愿不愿意上李可染的山水画系?’我说:‘愿意。’最后我却没有被录取,原因是我出身资本家的家庭。美术学院进不去了,就到天津国画研究会去画画、仿古,沉浸在艺术里……”
  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也曾遭遇这样的坎坷,她在《我的祖父孙中山》的后记中记述:“我从上海第八女子高中毕业,三年高中的总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还被评为‘五好学生’。在教师的指派下,我还负责帮助五位同学通过了毕业考试。虽然有这样的成绩……我不能进入任何大学读书。我对自己的未来非常悲观,却连哭都不敢哭……就写了一封信给祖母宋庆龄……祖母很快回了信,信上说,上大学不是人生唯一的道路。不过,她在信的最后一行提到,但愿我明年能进入大学。”
  1966年,高考被取消了。城里的中学生毕业后,就去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有些人就此离开城市,过上完全不同的生活。
  1977年,高考制度再度恢复。这期间的11年,年轻人几乎习惯了不读书。
  1998年,在各界人士的呼吁下,教育部正式推出了高考科目改革的“3+X”方案。广东省自1999年起试行“3+X”科目设置方案;天津、广西与部分高校试验网上录取的方式。
  2003年开始,在高考考场上中暑的学生大大减少,因为考试时间终于从7月调到了6月。
  
  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把原来写的报告收回来,根据大家的意见重写。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邓小平,1977年8月6日
  
  这一年没有冬天
  ●方子晋
  这一年,包括之后的几年,在很多人的心里留下的印记强烈到不能被称作记忆,那是他们一生和他们的后代命运改变的开端。
  事后,他们的经历被他们和他人多次广泛地提及,王小波(著名学者、作家)复习时以左手右手来记“左倾”“右倾”;老鬼(杨沫的儿子,《血色黄昏》等书作者)在考场上像拿斧头一样捏着笔,因为内心的激动,他一直泪流满面,因为写字太使劲,考卷被戳得斑斑点点,而监考老师在他身后,看着他的文章,同样泪流满面;还有那些一家几个兄弟姐妹一起参加高考并一起被录取的传奇……
  说高考改变了他们一生,丝毫不带文学的夸张,他们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实践。因为有了停止11年后重新而来的高考,他们从此对生活充满感激,并对那些在一次次选拔中被淘汰的同龄人充满歉意——双方本有相同的起点(离开校园多年),经历了同样的磨难(远离城市与父母),却仅仅因为高考结果的不同,走上了不同的人生。
  在中国经历的改革中,他们可能因为掌握了知识,走上领导干部岗位。在国有企业改制时,作为管理者的他们可能含泪签下字,不得不看着同龄人下岗,提前过上退休生活。
  这是1977年一篇北京高考作文的片段,作文标题是《我在战斗的这一年》。我们无法通过它来了解那个时代的磅礴、混乱、委屈和热血沸腾,但却多少可以透过这短短的文字,看到在那文化不是触手可及的时代里,人们内心的渴求与力量!
  这是我的第一节语文课,第一次走上讲台不免有些心慌。我一笔一划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第一课《中华民族》。
  我打破惯例,叫了三个同学到黑板前来默写。我念道:“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有很多江河湖泽。”
  其中两个同学字写得歪歪扭扭,有一个同学的字我几乎看不出什么。当我念到“江河”一词时,只见他在黑板上划了三个弯弯曲曲的竖道。我问他这念什么,他红着脸半天不说话,我一再追问他才说,我不会写,这是代号。
  我这才明白那些认不出的字都是代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笑声像针一样扎进了我的心。我厉声喊道:你们还笑!
  教室里静下来了,我们师生默默相望。我渐渐冷静下来……
  放学了,我久久地站在黑板前,望着那醒目的课题《中华民族》。再看看那底下歪歪扭扭的字和代号文字,心中一阵阵绞痛。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文化,几千年前劳动人民就创造了文化,古老的中国文化驰名于世界。
  而今天的20世纪70年代,我们这新一代却成了文盲。
  我狠狠地擦掉了那些小虫子爬似的字,我要用我辛勤的劳动给中华民族增添新的光彩。没过几天全班开了主题班会,就是那个写代号的同学,流着泪水喊出了“还我学生时代”的心声。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更大的有利的种子。
  ——爱默生
  我的高考传奇
  ●史芸
  我没想过自己需要参加高考——我的高中在天津外国语学校度过,这是邓颖超的母校。外国语学校有保送的资格,我想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所以传说中沉重的高三对我来说名存实亡,我依然气定神闲、谈笑风生、下午4点准时放学回家,压根儿没想还有“风云突变”这类词发生在我身上。
  
  保送考试失败
  我按照自己的排名,在保送学校的名单中选择了北外,北外只考语文和外语,这两科都是我最喜欢的,我每天心安理得地抱着这两科的习题集开心地做着,只等考试到来,然后被北外录取。我想,这个机会就是我的呀,我就应该按照这样的轨迹走下去的。
  保送考试似乎过了很久,成绩才发了下来——我没考上。当时真的不信,因为有些成绩在我之后不被看好的同学都被录取了,几近崩溃的我跑去查分:40分满分的作文我得了8分,因为阅卷人认为我跑题了。
  一时间世界在我的眼前崩塌。
  现在说起,是如此的平静。而那时——我相信你们可以理解我的心情——距高考还有5个月,并未开始任何系统的复习。数学在遥远的高二会考之后就被丢掉,已经连三角函数的公式都背不全了;文综也都没背;英语要重新适应高考的格式。学校依然不加课,4点放学……而最痛苦的时刻是在班级里,四分之三的同学都保送了,保送去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北外……大家都逃离了高考的魔爪,开心地在教室里听音乐,看漫画,打牌,睡觉……而我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去奋战高考数学,要去和天津市所有优秀的学生拼杀高考。
  当时想,死了算了,反正考完也是死,我这辈子上不了大学了。
  这样乌烟瘴气的想法让我在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内几近窒息。我觉得不能原谅自己,不能原谅不欣赏我的作文的阅卷老师,不能原谅我设计好的人生道路就这样夭折。每当我坐在乱七八糟的课堂里,我就不得不用手指紧紧抓住桌子的边缘,因为我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会跑出去,跑到大街上,迎着车流,就这样远离一切。
  那是我生命中遇到的第一次大的挫折,毁灭性的。
  离高考还有4个月
  带着无尽的空白、绝望和不甘,我必须振作起来,准备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还有4个月。
  最初的混沌日子里,一次数学考试的不及格,一次地图的辨认不清,都会轻而易举地摧毁我脆弱的决心。大哭,哭完继续。
  学校不组织我们的模拟考试了。于是班里要同舟共济高考的一些同学,便离开喧嚣的大教室躲起来,在面前摆上一只钟,埋头。
  我们自己来模拟考试。一模。二模。做完之后大家趴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直到星星出现,露萤清光照书卷。
  周末的时候我会背上大书包去上补习班,在公车上睡眼惺忪地背着历史。我会夜里3点钟挑灯夜战,团掉万恶的数学卷子,哭。
  在这里我想告诉你们,考试之前一周左右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还有无数的东西没有复习到,从而陷入一种恐惧和焦虑。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状态,并不意味着你的复习不充分。反之,如果你还有一周的时间就已经志得意满,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那么请调整一下状态,因为这是反常且有害的。
  于是那样的日子,我脆弱得无以复加。好在有妈妈的安慰、鼓励,在我神经质的时候默默为我整理好书本和试卷,摸摸我的头发……高考时爸爸带着我的宠物鼠臭臭一起来了,他说,我和臭臭来给你打气,孩子你就安心去考吧。
  高考进行时
  高考很平静。出奇地平静。窗外的蝉鸣,头顶的吊扇。黑板上淡淡的粉笔渍。前排女生穿了粉红的衬衣,还不时地打个喷嚏。一切都很平常,真的很平常。
  在这里要提醒你们,考试的时候不要穿校服出现,尤其是在非常优秀的高中就读的孩子,我的一个同学穿了印着学校Logo的校服去考试,在考英语的时候被别人扔了纸团子,还被坏孩子威胁,不给抄就揍他,这很郁闷。
  此外的一切,都安静得宛如在教室里缓缓流淌的清澈阳光,有着令人安心的温度。不要紧盯着监考老师手中的卷子,也不要理会身后某个紧张至神经质的家伙在默诵着你根本听不懂的东西。在这一刻,告诉自己你真的努力过,坐在考场上的你就是曾经最好的自己。
  就这样语文、数学考下来,回到家里,看到妈妈装出一副很轻松的表情(一看就是装出来的),欲言又止,似乎怕问了影响我的心情,不问又非常迫切地想知道的样子。我一边大口地吃饭,一边告诉妈妈我考得很好,不用担心。
  第二天考文综,答得乱七八糟。不过文综尤其是地理我学得真的不好,所以是罪有应得,我已经努力过了,that's the best I can do.于是很坦然地回来睡了。(学得不好就要允许自己考不好。如果学得不好还幻想自己考好,这就是非正常心态,会让你考得更不好。)
  下午考英语,也很坦然。听力是最后考的。我记得很清楚,试音的时候放了《阳光总在风雨后》,听得教室里很多人泪流满面。
  这就是高考。走出考场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只是一片安静,觉得自己就这样安静地走出了高考。走出考场的时候,看到爸爸妈妈洋溢着笑容的面孔,那一刻是如此幸福。
  就这样结束
  估分,报志愿,得知分数:语文如愿以偿地考得很好,135。作文,59。数学,118,谢天谢地及格了。英语,137。拿到录取通知书。
  这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了。我想上天不让我按照自己原想的道路走下去,一定是因为它会给我一个更好的方向。而现在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的。
  所以,真的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也许你们现在所填报的志愿只是自己构想中最好的那一条道路,也许在客观上并不是,但只要你努力过,把握现在,你一定会得到最好的方向。
  其实以后的人生也是一样。你永远无法预知每一次选择的结果会是什么。但只要自己真正地努力过,问心无愧,那么坚信你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与我们对美国的高中逍遥轻松的印象相反,许多美国高中生一天只睡六七个小时,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乃至有高中比大学还难读之说。很多美国高中生也是挑灯奋战,争分夺秒地学习。
  ——薛涌
  
  海外高考也“青春残酷”
  韩国高考:比死刑还残酷
  在很多韩国家长心中,能否考上名校不但关乎孩子的前途,甚至还影响婚姻,“从名牌大学毕业,在相亲时才能找到合适的对象”。“四进五出”(一天睡4个小时,就会金榜题名;一天睡5个小时,就要名落孙山)不只是用来形容高三学生生活的苦痛,也已成为韩国社会的流行观念。残酷的高考也给韩国家庭增加了负担。高考如今在韩国已形成一个产业,各种私立补习学校纷纷利用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开办各种辅导班。学生们从学校下课后,不是回家,而是直奔补习班学习到深夜,有些学生甚至白天上课睡觉,晚上到补习班学习。
  美国“状元”:一样很刻苦
  不少人都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刻苦,而美国孩子很贪玩。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些“美国状元”们学习都非常刻苦,晚上也常常熬到一两点才睡。
  已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的Joanne说,她一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在学校要呆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作业很多,节假日都难得休息。不过和中国学生不同的是,他们并非完全在题海中挣扎,很多时间是花在“课外”,像她要打篮球、垒球,组织学生家庭补课服务,还担任学术队队长。
  来自亚利桑那州的Dean说,他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每天都是凌晨1点后才睡,老师要求很严格,高分也很难考到,而且在中国应付高考主要由学校老师安排复习计划,在美国则全要学生自己完成。此外,他兴趣广泛,是全州乐团的小提琴手、奥林匹克科学竞赛选手,喜欢辩论。在他所在的社区还建立了两个青年监测项目,一是环境保护,一是教授小提琴,这些都要花大量时间,但他并不感觉累,因为这都是他的兴趣所在,全是自己的选择。
  英国高考:漫长的等待
  英国的中学生在接受5年的中学教育后,要参加GCSE考试,即“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英国的高考不像国内一锤定音,相反,要想考出好成绩,学生得在两年中坚持不懈地学习,因为英国是累积分制,在最后两年的学习中,一共有四次考试,一年两次。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选择补考。
  在申请大学的时候,考生需要个人简历及一封学校的推荐信。在英国,大学申请有两种,一种是正常申请,上完高中就直接上大学。另一种是申请晚上一年,就是上完高中后,考生找份工作为上大学打工挣钱一年,然后再上大学。
  
  科举制度是很先进的。英国的文官制度在世界上很有名,英国人自己说,我是跟中国的科举学来的,引进来的。书上说的明明白白,美国就学英国。
  ——任继愈
  科举制度下五花八门的状元
  科举制度作为世界上最早、最为成熟和先进的制度,它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科举制度所选拔的人,类似于现代政府中的政务官,其承担的使命也纯粹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从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开始,科举制度便取代了“世袭制”和“举荐制”,成为后来各朝各代的主要干部人事制度。从此通过科举博取功名,成了知识分子的唯一正当出路。相对于“世袭制”和“举荐制”,它极大地调动了社会的参与积极性,让统治精英能够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在当时,这种制度,有一定进步意义。在后来的历朝更迭中,即便是外族入主中原,这种制度也一直得以保留。
  几乎所有具有完善的选拔制度的国家,其文官选拔制度无不脱胎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不过,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为世界贡献了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却一个也没有,其根本原因是我国选拔人才的内容远远没有那些发达国家的全面、科学,也没有体现出中国自己对人才选拔的要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的状元更是层出不穷:
  第一位状元: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孙伏伽,河北清河人。他为人忠直诚恳,宠辱不惊,敢于直言上谏,有魏征之风。
  唯一的女状元: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使历史为科举出了一次轨,把状元的头衔戴在了一个漂亮女孩傅善祥的头上。面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考题,傅善祥公然抨击封建大男子主义的种种弊端。这种大胆敢说的精神最终折服了洪秀全,傅善祥从此步入太平天国的政坛。
  最能吃的状元:李蟠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他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李蟠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
  最委屈的“状元”: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曾偷偷地参加了科举考试,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
  年龄最小的状元: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中,年纪最小的状元是广东封开的莫宣卿,17岁时殿试第一,被钦点为状元。
  状元最多的省份:在中国历史上,状元人数最多的省份是清代的江苏省,共产生状元49人。
  最悲惨的状元:明太祖朱元璋年间,福建的陈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状元,可是,这次中进士的与三位主考官都是南方人。榜一公布,北方士子不服。朱元璋大怒,命人复查。这时又有人举报复查考官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仅仅当了20天状元),车裂而死。
  最后一位状元: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延续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在河南举行了最后一次考试,刘春霖高中状元。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度。
  
  21世纪和31世纪的人看高考
  李炳青(母亲,女儿2010年高考) 我跟女儿谈起高考时,对她说,不妨把应战高考作为一种非智力能力的训练。因为无论是作为成人的我,还是作为学生的她,都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人生在世,怎么可能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呢?对于她来讲,成年之前最大的挑战恐怕也就是高考这一件了,现在我和女儿已经达成共识,高考给她的,是克服困难完成项目的毅力、能力和勇气。将来,她就能借助这种能力来应对她人生的方方面面了。我和很多管理层的朋友交流过意见,大家有一种基本共识是,正规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单位依然是做事素质更好的,不是那种过于“自然”的松松垮垮的感觉。尤其是做事的习惯,留下了被高考和高校训练过的痕迹。
  匡超(2010年考生,被南师附中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 我的生活只有两部分:学校和家庭。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习就是我的全部。高考虽然不是最完美的选择人才的方式,但是它最公平。尽管很多没在学校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也很优秀,可是这种优秀并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如何让这些“城外”的优秀人才上大学,应该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陈迅喆(因眼疾而初中肄业,被称为“韩寒小师妹”) 学习成绩不能成为上大学的唯一标杆。给我一个机会见北大校长,我相信我一定可以说服他让我上北大。我承认,匡超这种人属于教育体制内的全才。可是,我通过自学,加上多年的社会阅历,我也算是一个“城外”的全才。我刚刚和许多本科生、硕士生竞聘,最后成为一家广告公司的首席文案。
  周其凤(北京大学校长) 过早的文理分科对于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不过,如果要改变现在的这种做法,一定要经过非常慎重的考虑。
  黄达人(中山大学校长) 教育公平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只要是用分数录取新生,开始起跑就落在后面的学生就要吃亏。但现在还没有比高考更好的制度。中国在现阶段是不可能取消高考的,如果现在取消高考,将是另外一个灾难。
  陈军(湖南澧县第一中学教师) 2010年湖南高考大变脸,体现新课标精神,将选修教材纳入高考范围,新闻阅读与实践纳入选考范围,实用文有了简答题。不过,不管怎样变,万变不离其宗,基础能力测试不会变,创新能力不会变。
  小小李子(网友) 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高等教育已经转变为普及化的精英教育,甚至是大众化教育阶段,诸多因素使得当下的高等教育未必能够改变每一个人的命运,看看今天的就业状况就知道,确实不容乐观。
  曾颖(时评人) 31世纪,也就是再过1000年,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成为古代,我们用过的马桶都成为文物。和1000年前万中选一的乡试会试殿试最终选出区区几十名佼佼者的“成才”独木桥相比,1000年后的人们看我们50%左右的高考录取率,是否会感觉独木桥变成了小石桥?除此之外,我们正在经历着的高考移民、考场舞弊、高考经济、假冒伪劣考试铅笔,以及包括金融高管人士子女享受北京考生分数待遇等看起来有点怪怪的与高考有关的种种现象,最终都将写为史册,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高考这一刀
  ●刘杨
  “每年6月7号之前,天上挂着太阳,我的头上悬挂着高考这把刀,这一刀的结果如何,我也不知道。”这是一名高三学生在开学第一天的周记中写下的文字,在他的表述中,高考有些残酷。
  铁打的高考,流水的学生,每个高三学生的头上都悬着一把刀,即便是虚拟的,也会不自在。况且高考这一刀切下去,会立刻分隔出许多不同的人生——考上名牌大学的,最后一刻选择出国的,复读的,直接进入社会的。不论你考与不考、成与败,在高考结束之后,人生还是要继续。就像陈丹青说的:“你总得通过检测,你长大了要面临更多的考验,我想年轻人恐惧的一个是考试本身,还有一个实际上是恐惧那个考试的后果。要知道你20岁以后,30岁以后,40岁以后,面临的考验会非常多,可能远远比考试严酷,但是你要知道,人的承受能力自己是不知道的,要有这个勇气。”
  既然选择了一个相对公平的考试体系,就要有勇气承担可能随之而来的结果,好的,或是不好的。即使你的名字幸运地登上了北大“校长实名推荐”的名单,你仍然需要通过高考的检测;或者你选择出国,可全球同此凉热,美国、法国、英国、韩国都有高考,只不过换了名字,改了考试时间地点而已;你放弃高考直接去工作,还是要对着面试官温和或冷峻的面孔,在一张答题纸上工整地写下自己的姓名。
  有时候勉强是必须的,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最终也修成了正果。你至少比孙悟空幸运,周围没有唐僧的唠叨,头上也没有紧箍咒。
  高考这一刀总是要切下来的,摆在你面前的不是哈姆雷特王子的生存选择题,这样想,是不是更顺理成章。高考只不过是青春中的一个片段,相比于整个人生,它更加短暂。我们的人生价值总在不断地被社会重新分配:有人被记住,有人被忘记,有人活得精彩,也有人活得无奈。
  或许,“高考这一刀”说的不是残酷与严酷,而是严谨与严肃。
  在6月7号之前,高考这把刀悬在空中,还未落下;48小时之后,你便会如释重负,行走在另一条人生路上。
  
  正如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
  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一切,都有其必然的原因,高考,也是如此。
  它曾是,现在也是公平的选拔方式;它曾是,现在也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契机;它曾是,现在仍然是无数人一年或几年中的美梦或噩梦;它曾是,现在更是人们抨击的对象。
  T.S.艾略特曾说,纵使被迫研读不感兴趣的科目,你仍能获得真正的学识和教养,因为强迫自己对缺乏悟性的科目感兴趣,是教育的一部分。
  17岁有17岁的压力,27岁也有那时的压力,逃避永远不是解决方案。请务必相信!
其他文献
临睡前,孩子又拉着我给她讲故事。她现在已经长大了许多,念了不少书,对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之类的童话,早已经不感兴趣,因此,我只能给她换换口味。我决定给她讲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  “从前啊,一个寺庙里住着一个和尚,他每天挑水,打水,维持日常生活。后来,来了另外一个和尚,就变成了两个和尚,他们一起挑水打水,很是快乐……”快说到三个和尚的时候,我顿了顿,决定吊一下她的胃口。  “三个和尚怎么了?”女儿
期刊
1. 某个人或某群人。高估人性的平均值当然很幼稚,可有意思的是,无论多么恶劣的条件,甚至在匮乏许久之后,我们还是能看见高尚的人,他们能唤起人们心中美好的记忆与梦想。    2. 环境危机。这似乎有些不搭界,不过,危险里面藏着机遇。环境危急到人人无法忽视时,就逼迫出信息公开、决策听证及公众维权,这些将自上而下的政治变成地方政治,决策者的耳朵离民众的嘴巴近了。这种机制的完善(但愿如此发生)可以为所有决
期刊
瓦伦蒂诺,意大利传奇设计师,以其奢华的生活方式著称于世,最近刚获“荣誉军团骑士”称号。    对于男性,我不能忍受一个没有值得炫耀身材的男人却穿着一条Speedo游泳裤。    1.作为一个意大利人,尽管我不愿意承认,但我还是不得不说我非常喜欢美国人的穿衣风格,那是一种运动休闲的轻松调调,比“高贵”的欧洲风格更让人感到舒服。    2.绝对绝对不要去当时尚的祭品,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看到一个平常人却
期刊
老人是中途上的车,所以车厢里已经没有空座了,本来我是想给老人让个座的,但考虑到自己是长途,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如今想起来,我仍然为自己麻木的心感到羞愧。  看样子他是从农村来的,他要去做什么,我无从知晓。他手里提着一只篮子,里面躺着屈指可数的几个苹果。那几个苹果大小不一,大多数都皱巴巴的,像他风烛残年的脸。  在一次刹车的时候,老人没有站稳脚跟,篮子掉到了地上,苹果们撒着欢儿地洒落一地,像淘气的孩子
期刊
7岁,邻家的喜哥哥。给我捉漂亮的蝴蝶,教我识那些我不认识的汉字。彼时,他16岁,有好看的眼睛和上扬的嘴角,穿白衬衫,样子酷似刘德华。曾暗暗地想:长大后一定要嫁给喜哥哥。  10岁,君。过家家,重复的游戏。我是妈妈,君扮爸爸。那个无辜的娃娃被我们打了又打掐了又掐。一起爬过树,上过房,见证小猫到老猫的成长。他曾拉着我的手,许过我一个承诺是海角天涯。许多年后,我学会了一个成语,叫青梅竹马。  12岁,合
期刊
谁知道这些奖项对我们的影响会不会比诺贝尔奖更大呢?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思想能使万物变成有用的东西。”虽然至今“点石成金”仍是个传说,但“点酒成钻”却已变成现实——墨西哥科学家用龙舌兰酒制造出一种钻石结构薄片,发明者因此获得2009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创立于1991年的美国,由哈佛大学《不可能的研究记录》杂志主办,宗旨主要是“鼓励那些不能也不应被复制的研究”,“让人笑了
期刊
电视导演向我诉说遭遇。她策划了一档节目,让小学生畅所欲言,对时事发表评论。童言无忌,发散思维,那种令人捧腹却发人深思的效果可想而知,美国和欧洲都有成功范例作为参考。为了节目出彩,剧组专门找了北京某校一年级的几十个活跃而淘气的孩子。集合的时候他们闹翻了天,可是一开始录制,傻眼了,孩子们面对摄像镜头,相当懂得“正确”。导演问:“告诉我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孩子们一一回答:“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建设祖国”
期刊
那年我上高一,她刚大学毕业分配到学校,教我们政治。她外表纤细柔弱,一副林黛玉模样,按照我现在的审美眼光,绝对算楚楚动人,可那时我读金庸正上瘾,顶讨厌的就是温声软语的小女子,所以她刚一站到讲台上说第一句话,我鄙夷的眼光就情不自禁地投了过去。  一天课上,我正陷入杨过、小龙女久别重逢的喜悦中不能自拔,她冷不丁儿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说没听清楚,她又重复了一遍,当时教室很不安静,我只听到什么“国”什么“民
期刊
我在心理诊所接待过这样一位成功人士,他对我说,他有很多钱,具体的数目他就不告诉我了,因为怕吓到我。我说,我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胆小。对我来说,无论钱多钱少,在人格上都是一样的。而且,我估计你的钱一定解决不了你的问题,要不然,你就不会这样千里迢迢地一大早到我的诊所里来了。   他是外地来的咨客,因为事务繁忙,他特地预约了早上第一位访谈时间。他说,你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是有钱人遇到的问题和没钱人遇到的问题是
期刊
十分钟真的能发现很多问题了。    一家大公司需要招聘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为此他们开出了优厚的薪酬待遇,当然招聘的条件也是相当严苛的。在经过报名筛选和笔试之后,他们精心设计了一道面试题。每个面试的人都单独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指定办公室,服务人员会告诉应聘者,由于公司有些事务耽误,需要他在办公室等候十分钟。  参加面试的人一个个焦急地等待着这漫长的十分钟,在另一间办公室,分管人事的副总和人事部主任等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