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金融素养培养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大学生为受众的金融类诈骗、校园套路贷等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金融素养问题成为当前大学生金融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问题,提升大学生金融素养,普及金融知识势必成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金融服务在日益变革,金融工具的使用也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伴随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各种金融骗局和不良消费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的主力军,其消费观和金融素养的水平,对未来金融业的发展与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金融素养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文选取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为调查對象,采用问卷星及现场调查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782份,其中有效问卷689份。包括财金与商贸学院、工程与信息学院、文创艺术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五个学院三个年级的在校学生。大学生金融素养情况的调查主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金融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金融意识三个部分开展,因此调查问卷设计也遵循这一调查思路,大学生基本情况问卷包括在校大学生年龄、专业、住址、父母学历水平、性别、家庭户口类型、年级、恋爱情况、个人基本花销、个人基本收入、父母收入花销、信用卡使用情况、资金来源、支付频率、网络中衍生金融产品的使用情况;大学生基本金融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包括大学生投资意识、通货膨胀下的资金意识、金融利率及计算、基本保险知识掌握情况;大学生金融意识调查问卷包括在校大学生对金融理财的基本认识和行为、贷款中产生的基本行为和情况、金融安全意识、财务规划方式和意识。
  (二)调查问卷样本分析
  1.大学生基本情况现状分析。表1-1所示为学生基本情况的汇总,统计调查结果得出以下信息:(1)参与本次调查的女生比例大于男生,意味着本次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略微失调,男生总体占比为37.95%,女生总体占比为62.05%,女生占比为2,男生占比为1;(2)从调查群体家庭户口类型中看出,城镇户口、农村户口以及其他户口类型占比分别为46.15%、51.28%以及2.56%,调查群体存在城镇和农村两种类型户口,占比较为均衡;(3)从参与调查群体中看出,父母学历水平主要集中初中和高中,初中和高中父母学历分别人数为229、212,占比总人数分别为33.33%、30.77%,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父母人数分别为106、72,占比分别为15.38%、10.26%。对学生父母月收入进行分析,56.41%父母月收入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17.75%、15.38%父母月收入分别在2000元至4999元、10000元至19999元,可见学生父母收入之间存在相当差异,15%以上家长月收入在较低水平徘徊,20%以上家长月收入在较高水平,其他家长月收入均在中等水平左右;(4)从学生每月生活费用统计得出,58.97%的学生生活费用为1000元至1499元,33.33%的学生生活费用在1500元至1999元之间;(5)学生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调查中,关于花呗、借呗、京东金融等金融产品使用,56.41%的学生使用额度在1000元以下,28.21%的学生使用额度在1000元到1999元,可见在校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时,对使用额度有较好的控制和把握;(6)关于待还款平台包括支付宝花呗和借呗、信用卡以及其他平台使用情况调查显示,使用最广泛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为支付宝花呗,达61.54%,使用其他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群体为41.03%。可见,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互联网金融产品中认可度较高的为支付宝花呗。
  2.大学生金融知识现状分析。在学生金融知识情况调查中,主要考察学生投资观念、利率计算、通货膨胀影响以及保险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对学生投资知识调查中,主要涉及调查内容有学生金融投资意识,如在账户中留有部分存款,哪种投资方式较为安全一问中,41.03%大学生认为开设一家公司或者只做一项投资,这一投资更为安全;33.33%的大学生认为开设多家公司或者进行多项投资,这一投资行为更为安全;余下群体选择不知道该如何投资。从这一回答中明显看出,学生对于投资行为和投资观念的了解和掌握与实际不相符合。
  在通货膨胀下的资金使用意识调查中,关于10年物价翻倍、收入翻倍情况下,可购置商品数量一问, 38%的学生选择购置比现在少,31%选择跟现在一样多,31%选择比现在购置商品一样多。从这一回答中明显看出,学生对于通货膨胀会影响货币真实购买力的了解不充分。
  在利率测算知识的调查中,如果在银行借款1000元,25.64%学生认为直接还款1050元利率较低,51.82学生认为借款1000元外加3%利率的情况下还钱较少,余下学生选择不知道。在银行定存利率计算中,选取正确答案的学生占比为51.28%。在银行存款本息利率金额计算中,53.83%群体选取正确答案。从这一类问题回答中看出,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利率测算知识。
  在金融常识问题中,涉及如果银行倒闭,且存有存款,政府是否应该赔偿问题,59%学生选择正确答案为政府应该赔偿,其余学生选择不知道或者不应该,答案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在利率上调的预设中,30.77%学生选择浮动利率贷款,38.46%学生的选择固定利率贷款,其余大学生选择不知道。从这一类问题回答中看出,部分学生对于金融常识性问题掌握不够充分。
  3.大学生金融意识现状分析。在学生金融意识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学生金钱使用情况受金融意识影响,如图1-2所示20.51%学生对于投资理财持中立态度,46%学生对投资理财持有支持态度,少数学生完全认同钱财消费观。
  在学生创业贷款意愿调查中,46.29%的学生对贷款创业持有中立态度,15.38%的学生非常愿意贷款创业,7.69%的学生非常不愿意贷款创业,20.46%的学生比较愿意贷款创业,10.3%的学生比较不愿意贷款创业。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贷款创业持有保留态度。   在学生消费习惯和投资意识调研中, 66.70%的学生愿意将额外所得金钱进行金融投资,余下学生倾向于一次性消费; 66.67%学生认为购买商业保险有必要性,余下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购买商业保险;71.79%学生在密码支付中会有意识遮挡镜头,余下学生没有意识遮挡支付密码;64.10%的学生会考虑分期付款,余下学生不会考虑进行分期付款,可见大部分学生具备投资意识和保险意识。
  二、大学生金融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一)基于调查结果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通过对学生金融素养的调查,发现学生金融素养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利用问卷调查以及收录的相关数据信息,对影响学生金融素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影响因素选取中将从学生个人家庭、学生专业类型以及受教育程度三个方面出发,进行研究分析。在研究过程中父母学历程度取值与上述统计结果保持一致,学生专业类型则分为财会专业类型和非财会专业类型、学生教育程度取值与上述统计结果一致。而在实证分析中,对于学生金融素养的评判则根据调查问卷中具有绝对正确性题目的回答分数衡量(例如利率计算,投资风险意识等)。
  根据t检验结果,在学生金融素养的影响调查中,对父母学历、专业类型、教育程度的影响如下所示,影响因素通过t检验结果,从结果可知,问卷通过t检验。
  如表2-2所示,根据方差检验结果,在学生金融素养的影响调查中,对父母学历、专业类型、教育程度的影响如下所示,影响因素通过检验结果,从结果可知,问卷通过方差检验。
  为了进一步研究学生金融素养影响因素,根据调查数据,在统计软件spss中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性的分析,得出表2-3所示的结果,从结果上看出,学生金融素养受到父母学历、专业类型、教育程度影响,且都会在5%的水平上显著,父母学历对学生金融素养会产生影响,且该种影响是正面的,专业类型对学生金融素养也会产生影响,该种影响也是正面,教育程度会对学生金融素养产生影响,该种影响也是正面。
  (二)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结果分析
  从上述实证结果中能够明显看出,学生金融素养受到家庭环境、专业类型以及学生自身教育程度影响,从影响因素的调研结果分析中能够看出,当学生所处家庭中父母学历越高,意味着学生金融素养越高,学生在问卷回答中对于金融问题的把握以及学生对于相关金融知识的理解越到位;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在问题回答过程中,整体金融素养要高于非财会类专业学生,主要原因是金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金融知识的学习水平存在相当差异;而在调查中能够看出教育水平越高的学生,其金融素养就越高。
  三、大学生金融素养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金融素养的调查和实证分析中,明显看出参与调查学生在金融素养中的整体表现存在明显差异,也暴露出学生金融素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落差较大
  从调查和实证结果分析中明显看出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之间落差较大,大学生金融素养的整体表现出现两极化情况较为明显。例如在调查过程中,对于投资理财意识的调查中出现一次性全部消费和全部理财的大学生比例基本为1:2,意味着100名大学生中,33名大学生选择将钱财全部用于消费,这一较大占比意味着部分大学生投资理财意识极度匮乏,这一调查结果同我国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冲突。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以复合型人才为主,但在实际培养中,部分大学生理财意识薄弱,导致该类大学生金融投资、金融理财等意识较为匮乏,难以将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高校大学生金融素养落差也直接暴露出当前大学生除去专业知识学习外,不会平衡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样也能够从调查结果中反馈出,高校学生除去财会类专业学生整体金融素养较高外,其他专业学生在金融知识和金融意识的测试中,均处于劣势,该种不平衡是造成我国高校大学生金融素养落差明显的关键。
  (二)高校大学生金融素养普及教育缺失
  针对上述高校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不均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高校中对学生基础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金融素养不平衡。21世纪,金融是世纪的核心主题,金融知识和金融行为应该成为衡量每一名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备要素。如果高校缺乏对学生金融知识的普及,缺乏对学生金融行为的引导,都会直接造成高校大学生实际发展中出现各类问题。从现实角度分析,金融知识和常识的缺乏造成高校学生频频被高利率网贷套牢,理财规划意识的缺乏造成高校学生在面对金融问题时难以有精彩表现。高校对于大学生金融素养普及教育的缺失集中表现在高校除去英语、思想政治、军事政治以及体育课程外,不再开设同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金融通识课程,导致金融类常识普及教育缺失。同样在座谈会以及学术研讨会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各类活动中,也难以看到以金融知识普及或者金融知识传播为主的活动。各类课程、活动的缺乏导致了高校大学生金融素养培养出现问题,高校对学生金融知识普及力度不足。
  (三)高校大学生家庭金融素养水平差异明显
  高校大学生金融素养受到家庭因素影响较为明显,从调查结果中看出,高校大学生父母的学历直接决定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但是高校大学生父母的学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多数高校大学生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父母学历水平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金融素养的关键问题。从高校大学生父母学历水平进行引申,发现高校大学生父母学历水平越低,意味着高校大学生父母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接触金融信息的渠道有限。父母对于金融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家庭环境中金融知识接触面狭窄、金融行为存在差异等,都会直接造成大学生金融素养较低。家庭影响也暴露出当前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行为引导的整体普遍性教育存在问题,大学生父母作为社会直接参与者,金融知识掌握不足、金融行为不当。在社会发展中,对于金融运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民众过多,导致集体金融理念淡漠,最終集体之间相互影响,再缩小到集体对家庭的影响,家庭中核心存在将该种理念传递到子女,最终子女金融素养较低,该种信息和价值观的分享链直接造成大学生金融素养受到家庭影响较大,因此要提高大学生个人金融素养,可以从提高家庭金融素养入手。   (四)高校大学生金融知识学习自主性缺乏
  高校大学生在金融知识学习中缺乏自主性,非财会专业和财会专业学生对待金融知识的态度存在相当差异,该种差异表现在对待专业和非专业的基本态度。财会专业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金融知识,非财会专业学生因为非专业关系,不会自主学习金融知识。当前高校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金融知识的动力,本质是大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金融知识的重要性,金融素养的提高需要从大学生金融理念的提高入手。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学生金融素养培养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当大学生所处家庭中父母学历越高,意味着大学生金融素养越高,大学生在问卷回答中对于金融问题的把握以及大学生对于相关金融知识的理解越到位;财会类专业的大学生在问题回答过程中,整体金融素养要高于非财会类专业学生,主要原因是金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金融知识的学习水平存在相当差异;而在调研中能够看出教育水平越高学生,其金融素养就越高;(2)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可知,高校大学生金融素养培养中存在高校大学生学生素养落差较大、金融素养普及教育较为缺乏、大学生家庭中父母金融素养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学生金融知识素养提高中自主性有所缺乏。因此根据调查结果和存在问题,提出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的对策。
  (二)对策
  根据上述大学生金融素养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强化大学生金融素养,提出以下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1.平衡高校大学生金融素养。平衡高校大学生金融素养需要让财会、非财会学生对基本金融知识的掌握达到相同或者相似水平,不能够让财会和非财会学生基本金融知识掌握水平存在差异,需从以下方面平衡高校大学生金融素养:(1)强化高校大学生投资理财意识、投资风险意识。对于部分高校大学生而言,投资理财意识和投资风险意识较差,从上述调查结果中看出,大部分学生投资分散理论概念基本为零,在实际投资过程中趋向于一次性集中投资,少数学生选择分散性投资。意味着学生在生活中投资风险意识较差,这一问题需要通过投资理财意识平衡,强化大学生金融素养;(2)强化高校大学生理财规划意识。作为大学生,在实际理财过程中缺乏对理财的整体规划,因此需要通过理财规划意识的强化来平衡大学生金融素养;(3)平衡大学生金融素养需要借助高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宣传。其中社会宣传问题,可从社交平台的发展角度,培养学生金融素养,强化学生对金融理财产品的认知,提高学生金融素养。
  2.从高校教育入手,强化金融素养。高校各类活动开展的便捷性和活动资源的丰富性,都有益于大学生强化金融素养,从大学生金融知识和金融行为两个角度入手,高校可以从以下层面强化学生金融素养:(1)开设金融类通识教育。高校通识教育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基于通识教育,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控能力,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观和价值观,或以思想影响或以工具的形式为未来生活带来裨益,迎合当前时代需求。在高校中开设金融类通识教育课程,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更好吸纳金融知识,金融类通识教育课程中可以包括投资行为和理财规划、金融常识和金融风险意识等内容,通过课程教育的强化,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金融知识重要性;(2)举办金融教育为主的金融活动,以活动为到导向展开金融教育,能够鼓励和帮助在校大学生不断进步,以座谈会学习为主,学习金融产品相关知识,让大学生金融素养能够不断提高,活动为导向的金融教育能够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金融知识学习中,激发大学生金融知识学习兴趣。
  3.强化家庭金融素养的提高。从金融素养的社会传递和家庭传递中可以看出,父母学历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金融素养,主要原因是金融信息的接触程度以及金融知识的熟悉程度。因此从家庭角度入手,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需要从社会对家庭金融素养信息的传递面和信息面扩展角度入手。首先社会在金融素养相关信息输出中,不应该再着眼于社会部分受众,例如股民或者操盘手等等,而需要重视经济一体化中集体效应,金融信息应该对社会大众都进行传播。金融信息传播面积和金融知识普及面积增宽后,越来越多不同类型或者学历的社会群体都能够对金融知识以及金融产品产生正确认识,由此将信息传入家庭,不断深化大学生父母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能够让大学生金融素养得到提升;其次家庭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以集体为单位形式出现,囊括家庭的集体被称为社区或者街道,大学生金融素养可以通过街道或者社区普及教育得到提升,社区或者街道作为公共服务型单位可以对社区居民或者街道居民进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或者金融行为指导,社区可以联合银行,共同开展服务、宣传和普及性课程,帮助提升社区居民金融素养,从而提升大学生金融素养;最后,可以通过电视宣传、网络视频等方式,提高高校大学生父母金融素养,从而提高学生金融素养。
  4.强化高校学生对金融知识的自主学习。强化高校学生对金融知识的自主学习,需要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1)自主学习常识性金融知识,例如在自主金融知识学习过程中,需要从基础性金融知识的学习渗透入手,让高校学生能够一点点强化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基础知识的学习是系统金融知识前提,只有深化基础知识,例如银行利率的基本计算、通货膨胀知识的基本累积、基本金融常识和规律的把控等等,才能对理财以及金融发展中各项问题,采取合理方式应对。就当前大学生金融素养调查结果看,基础性金融知识普及具有相当必要性;(2)强化金融知识的应用性,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金融知识的应用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受益终身。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应用,将所学基础金融知识能够不断应用到实际生活环境中,才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未来生活中也不断深化学习,强化对金融知识的系统性了解。实践出真知,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金融知识的学习不是一项独立性知识的学习,而是一项工具的学习,只有掌握和应用金融工具,才能够真正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避免工具使用不当或者利用不当带来的风险,也能够在实践中让学生自主深化金融知识的学习,最终能够在自主金融知识学习中,保持学习常态,让金融知识学习成为大学生终身学习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周丽,周春应.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理财现状影响因素研究[J].电子商务,2020(07):92-94.
  [2]徐璐,张一博,詹明盛.数字金融时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7):61-64.
  [3]代晨阳.大学生互联网金融行为影响因素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4):78-80.
  [4]黄瑾.大学生互联网信贷的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1):94.
  [5]刘铮.基于SOR与理性行为模型的大学生使用消费金融工具行为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以“蚂蚁花呗”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07):59-66.
  项目来源:南京市教学创新团队“跨境电商专业链教学创新团队”;2019年度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校级科研一般课题“‘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金融素养培养—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编号KY201923)。
  作者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当代高校教育中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本文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對象,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在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金融知识现状以及金融意识现状展开分析和研究,进而分析影响在校大学生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当前在校大学生金融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给予提高在校大学生金融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金融素养 素质培育
其他文献
摘要:融资事件对企业的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反映作用,代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基于企业融资事件,通过产业规模、集聚和分布情况分析,摸清产业发展总体情况。本文从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企业投融资角度出发,经过南京、苏州两市投融资情况对比分析,探究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离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产业协同、差异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医药;生命健康;投融资  经过近些年的
期刊
摘要:作为金融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资产定价理论早在上世纪50 年代之前出现萌芽,之后便开始快速发展并形成理论雏形,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90 年代开始,学者们将注意力转向行为金融资产定价理论,近些年已取得了丰硕成果。鉴于资产定价理论各模型的假设与现实差距较大,为了满足资产定价工作的实际需要,资产定价理论应该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资产定价理论从单因素模型到多因素模型的发展历程,总结评
期刊
摘要: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随之增多。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误导决策者、影响资本市场秩序,本文通过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公司债务融资的相互关系影响,认识到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公司债务融资,会计信息可比性越强,公司获得债务融资相对越容易。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相对获得债务融资的利率越低,反之越高。  关键词:债务融资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可
期刊
摘要: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保险业经受住严峻考验,保险业务经营情况稳健,保费收入稳步增长,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保险资金运用情况良好,业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保险业在疫情影响下仍将长期面临着保费收入增长承压、盈利水平下滑和保险资金投资风险上升的严峻挑战。对此,应加快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保险公司盈利模式转型,优化保险资金投资结构和风险管控体系,由此抵御疫情冲击及经济下行带来
期刊
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反洗钱人力资源配置是义务機构开展合规管理、防控风险的内部治理要求,其核心原则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风险控制目标等相互促进有效履职,但当前地级市金融机构(含中小法人机构)在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绩效考核等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与不足,制约了反洗钱履职成效的有效发挥。文中基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绩效考核与提升履职成效的目标,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内义务机构的现状为例,探析成因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全面进入各省自行发行和偿还阶段,地方债券发行制度产生了基本的雏形,存在于实践中的债券发行问题也得以暴露。基于对我国的地方债发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如地方政府债市场化程度低、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不匹配等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券 发行制度 市场化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概述  追本溯源,地方政府债务究竟为何发生?从西方国家来看,原因有两个:战争
期刊
摘要:2009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随后2010年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制定了针对基本制度的实施细则,《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发布,这4项制度及实施指引实施至今已有10年时间,这期间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多数企业已经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并结合制度规定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内
期刊
摘要:本文指出了期权定价理论将股票价格假设为随机变量的数学抽象错误,以及使用描述大量样本轨道偏离均值离散程度的标准差来度量一条样本轨道波动程度的基本概念错误。本文依据股票价格与时间“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将股票价格抽象为随机过程中的一条样本轨道,并用刻画时间函数在某一区间相对变化程度的相对变化率来度量股票价格波动程度,可真实反映股票价格的波动程度、收益率及风险大小,为量化分析、投资决策、资产定价和
期刊
摘要:以2010-2017年的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负二项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女性高管对公司诉讼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在高层管理团队中拥有更多权力的公司,面临的诉讼次数较少。与以往研究学者把目光集中于法律诉讼产生的经济后果不同,本研究从高管特征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对诉讼风险的影响,丰富和补充了公司治理对其法律诉讼影响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女性高管 诉讼风险 公司治理  一、引言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了人们的风险态度对金融诈骗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态度与是否经历诈骗和因诈骗损失的金额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即风险偏好的人更容易经历诈骗,因诈骗损失的金额也更大。因此持有理性的风险态度是抵御金融诈骗最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风险态度 金融诈骗 实证分析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生在金融领域的不法活动也急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