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有吸收才有倾吐。通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让读与写互为促进。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明确训练目标,强化训练意识;要善于利用教材语言优势,挖掘有效练笔点;要借助精读课文,把握不同文章体裁,巧妙随文练笔,就能使读与写二者水乳交融,相互促进,就一定能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168-02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的理念与实践都在变革创新,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这种变化更为显著。加强“读写结合”是修改课标的一大亮点:“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优势,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明确训练目标强化训练意识
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有吸收才有倾吐。通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让读与写互为促进。
读写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有效解决了学生无内容可写的难题;其次读写结合练笔可以减缓小学生习作的坡度,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第三,读写练笔形式灵活,训练机会多,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将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落实到位。语文老师只要在阅读教学中明确训练目标,强化训练意识就能使读与写二者水乳交融,相互促进。
二、潜心钻研教材挖掘有效练笔点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一篇篇范文,形式规范,文质兼美,不仅是学生阅读的经典材料,更是学生学习练笔的最佳范本。因此,教师一定要潜心会文,要善于利用教材中语言文字上的优势特点,挖掘阅读中的练笔点,找准读写教学的结合点,才能有效发挥读写结合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学习了《荷花》我们就仿写描写荷花花瓣开放时的句式,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学习了《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水的静、清、绿的特点,三自然段山的奇、秀、险的特点,分别用了不同的修饰手法,我们就来仿写家乡最为熟悉亲切的山水。
再如《黄山奇石》一文,文中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介绍了黄山上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五老奔天都”和“金鸡叫天都”。课堂上可以通过老师的引读,男女生配合读,让学生感受到句子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课后再让学生仿照这种写作特点,经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写一写黄山上的其它石头的特点。“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天狗望月”又会是怎样一番生动有趣的景象呢?只要教师结合阅读,教给学生规律,使学生有章可循,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
三、借助精读课文有效铺路搭桥
让阅读教学为片段练笔搭桥铺路。精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精彩片段、重点语段深入理解、品评、运用。抓住读写教学的结合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教给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方法和规律。
如:低年段——以写一句完整的话为训练重点,要求听、说、读、写每一句话都要完整;中年段——以训练连续结构段、并列结构段、总分结构段、中心句为读写结合点,使学生理解段中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高年段——以训练学生连续结构篇、并列结构篇、总分结构篇,让学生理解篇中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先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文章为了表现父子情深的主题,为了塑造父亲这一伟大形象,选取了什么生活素材?结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选取了什么样的语言等,在些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写作特点。结合这篇范文让学生进行一篇表现亲情的综合读写训练,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综合运用。
四、把握文章体裁确定恰当结合点
找准读写结合点是学生练笔成功的关键,不同体裁的课文在读写结合指导上要有区别和侧重点。
小学阶段文章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记叙文、应用文、童话等。记事类的课文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事例告诉我们人生道理;写人的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和精神风貌;说明文利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特点……教师课前通过认真解读教材,才能利用文章不同体裁特点确定恰当的读写结合点。
段的训练是中年段的重点,而习作教学中学生叙述不具体是通病之一。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体裁,引导学生把一段话写具体。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猫》《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的许多自然段都采用了总分的方法。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应抓住其特点,首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樣把事物写具体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六自然段有四句话,第一句总述“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后三句则分别从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四方面具体进行了叙述,突出了总述句的意思。学生阅读后,自然而然领会到总分的写法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伺机提供一些总起句让学生练笔。如:游乐场是孩子们的乐园、课间活动有趣极了、公园的花盛开了……让学生去仔细观察,然后学习用作者抓特点,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方法写一段话。
五、贴近学生实际巧妙随文练笔
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是最为轻松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亦小、内容亦简短。不仅如此,随文练笔一般以片段练习为主,减轻学生习作难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但是随文练笔一定要形式多样,力求贴近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营造轻松愉悦的练笔氛围。
如《花钟》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各种花开放的时间、花开的形态。句与句之间的结构是并列式的。《白鹅》突出了鹅的高傲,抓住了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特点来描写的。全文结构是先总后分。《美丽的小兴安岭》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四季的描写是并列式结构,且几个段的结构、写法都相似。练笔时我们随文安排在第二课时让学生进行片段练笔,学习文篇章结构,表达方法。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在读中拓展了写,在写中深化了读,可以说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在没有充分朗读、感悟体验的基础上,不能安排学生练笔,否则学生会无话可写,失去练笔的意义。练笔前还应做好应有的铺垫:如词语、句子、内容的理解,写法研究等一系列练笔前相关知识的渗透。
只要课内重学法,课后勤操练,有效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就一定能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168-02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的理念与实践都在变革创新,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这种变化更为显著。加强“读写结合”是修改课标的一大亮点:“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优势,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明确训练目标强化训练意识
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有吸收才有倾吐。通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让读与写互为促进。
读写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有效解决了学生无内容可写的难题;其次读写结合练笔可以减缓小学生习作的坡度,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第三,读写练笔形式灵活,训练机会多,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将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落实到位。语文老师只要在阅读教学中明确训练目标,强化训练意识就能使读与写二者水乳交融,相互促进。
二、潜心钻研教材挖掘有效练笔点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一篇篇范文,形式规范,文质兼美,不仅是学生阅读的经典材料,更是学生学习练笔的最佳范本。因此,教师一定要潜心会文,要善于利用教材中语言文字上的优势特点,挖掘阅读中的练笔点,找准读写教学的结合点,才能有效发挥读写结合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学习了《荷花》我们就仿写描写荷花花瓣开放时的句式,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学习了《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水的静、清、绿的特点,三自然段山的奇、秀、险的特点,分别用了不同的修饰手法,我们就来仿写家乡最为熟悉亲切的山水。
再如《黄山奇石》一文,文中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介绍了黄山上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五老奔天都”和“金鸡叫天都”。课堂上可以通过老师的引读,男女生配合读,让学生感受到句子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课后再让学生仿照这种写作特点,经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写一写黄山上的其它石头的特点。“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天狗望月”又会是怎样一番生动有趣的景象呢?只要教师结合阅读,教给学生规律,使学生有章可循,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
三、借助精读课文有效铺路搭桥
让阅读教学为片段练笔搭桥铺路。精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精彩片段、重点语段深入理解、品评、运用。抓住读写教学的结合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教给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方法和规律。
如:低年段——以写一句完整的话为训练重点,要求听、说、读、写每一句话都要完整;中年段——以训练连续结构段、并列结构段、总分结构段、中心句为读写结合点,使学生理解段中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高年段——以训练学生连续结构篇、并列结构篇、总分结构篇,让学生理解篇中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先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文章为了表现父子情深的主题,为了塑造父亲这一伟大形象,选取了什么生活素材?结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选取了什么样的语言等,在些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写作特点。结合这篇范文让学生进行一篇表现亲情的综合读写训练,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综合运用。
四、把握文章体裁确定恰当结合点
找准读写结合点是学生练笔成功的关键,不同体裁的课文在读写结合指导上要有区别和侧重点。
小学阶段文章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记叙文、应用文、童话等。记事类的课文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事例告诉我们人生道理;写人的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和精神风貌;说明文利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特点……教师课前通过认真解读教材,才能利用文章不同体裁特点确定恰当的读写结合点。
段的训练是中年段的重点,而习作教学中学生叙述不具体是通病之一。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体裁,引导学生把一段话写具体。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猫》《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的许多自然段都采用了总分的方法。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应抓住其特点,首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樣把事物写具体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六自然段有四句话,第一句总述“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后三句则分别从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四方面具体进行了叙述,突出了总述句的意思。学生阅读后,自然而然领会到总分的写法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伺机提供一些总起句让学生练笔。如:游乐场是孩子们的乐园、课间活动有趣极了、公园的花盛开了……让学生去仔细观察,然后学习用作者抓特点,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方法写一段话。
五、贴近学生实际巧妙随文练笔
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是最为轻松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亦小、内容亦简短。不仅如此,随文练笔一般以片段练习为主,减轻学生习作难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但是随文练笔一定要形式多样,力求贴近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营造轻松愉悦的练笔氛围。
如《花钟》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各种花开放的时间、花开的形态。句与句之间的结构是并列式的。《白鹅》突出了鹅的高傲,抓住了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特点来描写的。全文结构是先总后分。《美丽的小兴安岭》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四季的描写是并列式结构,且几个段的结构、写法都相似。练笔时我们随文安排在第二课时让学生进行片段练笔,学习文篇章结构,表达方法。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在读中拓展了写,在写中深化了读,可以说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在没有充分朗读、感悟体验的基础上,不能安排学生练笔,否则学生会无话可写,失去练笔的意义。练笔前还应做好应有的铺垫:如词语、句子、内容的理解,写法研究等一系列练笔前相关知识的渗透。
只要课内重学法,课后勤操练,有效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就一定能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