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际环境形势日益复杂,我国全面加强财政体制的改革,虽然不断深化落实体制,但还是会出现新的问题和困难,将迎接的挑战更加严峻。根据2014年实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了解到新一批领导层将会大力深化改革。构建的新财政体制可能会与现实情况存在矛盾,因此下文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重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一、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和状况
(一)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如果具有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有利于规范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行。在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有明确表示行政事业单位当前的内部控制目标,新《规范》可以有效的规范、约束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制约性,保障财政资源体系合法安全使用。从这些特点中表明新《规范》主要作用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的一种措施,也是对风险的一种防范和控制手段。根据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情况分析,单位与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同,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单位主要是为建设社会公共事业,两者属性不同,也就导致单位人员积极性不高,没有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新《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也没有做出有效的措施,只是做表面工作,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态度将影响到新《规范》的有效实施。
(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规范性差,缺乏对风险的有效措施
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我国行政体制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不够完善。特别是当前政府对其职能认识不到位、处理各项行政管理事务效率低、政府对权利和责任关系不明确等问题最为严重。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工作进行规范性的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对会计凭证数据整理不全面、对借款凭证的收回不到位、对购买物品原始凭证缺少验收证明等多个问题。其次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分配不当,比如出纳人员负责本该是会计人员登记会计档案和账单的工作,导致会计档案信息录入出现错误,降低了档案和账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人员分配混乱不当,不能使人员发挥出自身专业作用。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权利的认识不到位。部门领导者认为自身可以随时整改、决定集体决策,领导意见占主导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出现领导者位高权重的工作风气,不能准确、客观的对风险进行评价。而且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缺少成本核算这个环节,对单位财政支出成本管理不够完善,将会使单位对物品购买的不确定性,增加成本费用,降低经济效益。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意识
一般行政事业单位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每个人员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单位在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时,适当加入单位文化建设有助于规范和指导单位人员的思想行为,促進单位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具备积极的态度,实现单位可持续发展道路。但面对行政事业单位目前诸多问题,领导层应首先以身作责,加强员工的创新、开拓精神,培养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品质,树立规范的防风险意识体系。然后全面开展新《规范》的实施,加强与各级政府的联系,共同贯彻落实新《规范》的目标。加大管理者和领带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管理,深入到内部控制的具体结构。而且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综合素养,定期组织人员培训,设立奖惩制,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工作质量,并且深入到各个部门,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严格要求、全面落实培训工作。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层层落实,步步到位,全面完善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体系
面对新《规范》提出的内部控制新要求和目标,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体系还不能实现,风险管理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单位应不断加强完善体系结构,保障新《规范》的内部控制可以顺利落实。首先努力学习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知识是基础,但也不能只是嘴上说的头头是道,实践才是硬道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不断试验分析应用准确的定性方法,找到内部控制的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事业单位内其他风险以及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再分析汇总出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收集的有效数据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原有的风险管理理念进行改变,调整为全面风险理论,每个存在的风险并不是毫无关联的,它们相互联系、制约,单位要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树立统一、全面的风险管理理论。而且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单位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为主要指导方向,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进一步防范和控制风险。(作者单位为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
一、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和状况
(一)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如果具有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有利于规范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行。在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有明确表示行政事业单位当前的内部控制目标,新《规范》可以有效的规范、约束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制约性,保障财政资源体系合法安全使用。从这些特点中表明新《规范》主要作用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的一种措施,也是对风险的一种防范和控制手段。根据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情况分析,单位与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同,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单位主要是为建设社会公共事业,两者属性不同,也就导致单位人员积极性不高,没有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新《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也没有做出有效的措施,只是做表面工作,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态度将影响到新《规范》的有效实施。
(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规范性差,缺乏对风险的有效措施
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我国行政体制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不够完善。特别是当前政府对其职能认识不到位、处理各项行政管理事务效率低、政府对权利和责任关系不明确等问题最为严重。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工作进行规范性的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对会计凭证数据整理不全面、对借款凭证的收回不到位、对购买物品原始凭证缺少验收证明等多个问题。其次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分配不当,比如出纳人员负责本该是会计人员登记会计档案和账单的工作,导致会计档案信息录入出现错误,降低了档案和账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人员分配混乱不当,不能使人员发挥出自身专业作用。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权利的认识不到位。部门领导者认为自身可以随时整改、决定集体决策,领导意见占主导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出现领导者位高权重的工作风气,不能准确、客观的对风险进行评价。而且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缺少成本核算这个环节,对单位财政支出成本管理不够完善,将会使单位对物品购买的不确定性,增加成本费用,降低经济效益。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意识
一般行政事业单位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每个人员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单位在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时,适当加入单位文化建设有助于规范和指导单位人员的思想行为,促進单位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具备积极的态度,实现单位可持续发展道路。但面对行政事业单位目前诸多问题,领导层应首先以身作责,加强员工的创新、开拓精神,培养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品质,树立规范的防风险意识体系。然后全面开展新《规范》的实施,加强与各级政府的联系,共同贯彻落实新《规范》的目标。加大管理者和领带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管理,深入到内部控制的具体结构。而且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综合素养,定期组织人员培训,设立奖惩制,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工作质量,并且深入到各个部门,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严格要求、全面落实培训工作。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层层落实,步步到位,全面完善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体系
面对新《规范》提出的内部控制新要求和目标,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体系还不能实现,风险管理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单位应不断加强完善体系结构,保障新《规范》的内部控制可以顺利落实。首先努力学习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知识是基础,但也不能只是嘴上说的头头是道,实践才是硬道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不断试验分析应用准确的定性方法,找到内部控制的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事业单位内其他风险以及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再分析汇总出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收集的有效数据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原有的风险管理理念进行改变,调整为全面风险理论,每个存在的风险并不是毫无关联的,它们相互联系、制约,单位要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树立统一、全面的风险管理理论。而且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单位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为主要指导方向,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进一步防范和控制风险。(作者单位为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