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口算是指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而进行的计算。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对于如何加强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成为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
小学数学中的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基本训练,属于教学要求之一。教学中,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恰当的应对措施,提高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效率。
一、加强目的性与针对性的训练
首先,要加强基本口算的训练。其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百以内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两步计算。这些计算,都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百分数)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的基石。只有实实在在地练好基本口算,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其次,易错的题目要及早预防、反复练。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肯定会出现具有普遍性的特殊错误类型,且与使用的教学方法无关,如带有0、1的运算和乘法分配律的学习等。有些错误则是学生个人认知结构不完善所至,如老想着凑整,而全然不考虑运算顺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及早做好预防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组织口算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易错之题对全班或学生个人反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防止错误被巩固下来。再次,易混淆的题目对比练。对于易混淆的题目,如16×5和15×6,1÷和÷1等,可进行集中对比练习。通过练习,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知识的清晰性。最后,要有意识逐步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二、以生活为基础引出口算教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教师想要学生算得更快、算得更好,结果更准确,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些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趣味情景:羊村长要请小羊们吃苹果,它为小羊们准备了两框苹果,第一框里有9个,第二框里有8个,羊村长共准备了多少个苹果?小朋友你能帮羊村长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引入,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其中的人物,就会觉得非常有意思,愿意帮助羊村长计算。在学生思考过后,教师接着提出:你们有办法让小羊们一眼看出有几个苹果吗?这时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框中拿出一个苹果放在第一框中,第一框凑成十,加上第二框中剩下的7瓶就是17个。这时,教师在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在遇到难度较大的计算时,学生也会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计算,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培养。
三、加强算理教学,重视思维过程
(一)明算理,懂法则。口算教学,应当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的法则、方法。其中,弄清算理是关键。如“凑十法”的教学,可先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物操作过程。通过摆弄学具及眼、手、口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详细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为实现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做好准备。
(二)重视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能技巧。口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理解法则阶段,学生总是进行着详尽的、展开式的思维过程。在形成计算技能的计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逐层次的简略、压缩,计算的步骤逐步地简化,计算推理过程也逐渐简缩。到最后,由于计算技能的熟练,一些简单的计算能脱口而出,实现计算思维活动的“自动化”。为此,教学中应采取先慢后快的原则。训练初期,可侧重于法则的理解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只要求正确,不要求速度,着力于巩固口算知识,为技能的形成打好基础。随着知识的深化,可在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加強算法指导,引导学生逐步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能技巧。
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口算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仔细、耐心、冷静、果断等良好的素质。如果遇到复杂的口算题,应当细心审察,注意是否能够利用运算定律改变原来的条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果遇到含有较多数字的口算题,就要耐心思考,有步骤地依次计算,以求获得正确的结果,如果要求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较多数量的口算题,则应该善于高度地集中注意,紧张而又冷静,不慌不乱地进行运算。若碰到较简单的口算题,也不可草率从事,粗心大意。以上这些良好的思维品质不仅对提高口算能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其他各种技能的形成也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口算能力需要通过长时期的训练来提高。口算练习可安排在每堂课的开始和结尾,也可以安插在一堂课的中间,但时间不宜过长。一堂课开始进行口算练习,可以有效地复习旧知识,为讲解新课做准备。在一堂课中间和末尾进行口算练习,能促使学生注意力的变换,消除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形成的紧张和疲劳。
参考文献:
[1]杜翠兰.加强算法指导,提高口算教学实效[J].文理导航(下旬),2010
[2]李梅.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
小学数学中的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技巧的基本训练,属于教学要求之一。教学中,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恰当的应对措施,提高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效率。
一、加强目的性与针对性的训练
首先,要加强基本口算的训练。其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百以内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两步计算。这些计算,都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百分数)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的基石。只有实实在在地练好基本口算,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其次,易错的题目要及早预防、反复练。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肯定会出现具有普遍性的特殊错误类型,且与使用的教学方法无关,如带有0、1的运算和乘法分配律的学习等。有些错误则是学生个人认知结构不完善所至,如老想着凑整,而全然不考虑运算顺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及早做好预防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组织口算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易错之题对全班或学生个人反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防止错误被巩固下来。再次,易混淆的题目对比练。对于易混淆的题目,如16×5和15×6,1÷和÷1等,可进行集中对比练习。通过练习,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知识的清晰性。最后,要有意识逐步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二、以生活为基础引出口算教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教师想要学生算得更快、算得更好,结果更准确,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些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趣味情景:羊村长要请小羊们吃苹果,它为小羊们准备了两框苹果,第一框里有9个,第二框里有8个,羊村长共准备了多少个苹果?小朋友你能帮羊村长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引入,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其中的人物,就会觉得非常有意思,愿意帮助羊村长计算。在学生思考过后,教师接着提出:你们有办法让小羊们一眼看出有几个苹果吗?这时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框中拿出一个苹果放在第一框中,第一框凑成十,加上第二框中剩下的7瓶就是17个。这时,教师在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在遇到难度较大的计算时,学生也会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计算,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培养。
三、加强算理教学,重视思维过程
(一)明算理,懂法则。口算教学,应当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的法则、方法。其中,弄清算理是关键。如“凑十法”的教学,可先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物操作过程。通过摆弄学具及眼、手、口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详细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为实现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做好准备。
(二)重视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能技巧。口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理解法则阶段,学生总是进行着详尽的、展开式的思维过程。在形成计算技能的计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逐层次的简略、压缩,计算的步骤逐步地简化,计算推理过程也逐渐简缩。到最后,由于计算技能的熟练,一些简单的计算能脱口而出,实现计算思维活动的“自动化”。为此,教学中应采取先慢后快的原则。训练初期,可侧重于法则的理解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只要求正确,不要求速度,着力于巩固口算知识,为技能的形成打好基础。随着知识的深化,可在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加強算法指导,引导学生逐步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能技巧。
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口算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仔细、耐心、冷静、果断等良好的素质。如果遇到复杂的口算题,应当细心审察,注意是否能够利用运算定律改变原来的条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果遇到含有较多数字的口算题,就要耐心思考,有步骤地依次计算,以求获得正确的结果,如果要求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较多数量的口算题,则应该善于高度地集中注意,紧张而又冷静,不慌不乱地进行运算。若碰到较简单的口算题,也不可草率从事,粗心大意。以上这些良好的思维品质不仅对提高口算能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其他各种技能的形成也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口算能力需要通过长时期的训练来提高。口算练习可安排在每堂课的开始和结尾,也可以安插在一堂课的中间,但时间不宜过长。一堂课开始进行口算练习,可以有效地复习旧知识,为讲解新课做准备。在一堂课中间和末尾进行口算练习,能促使学生注意力的变换,消除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形成的紧张和疲劳。
参考文献:
[1]杜翠兰.加强算法指导,提高口算教学实效[J].文理导航(下旬),2010
[2]李梅.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