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了局长后,黄四声如洪钟,未见其人,便闻其声,特别是在做报告时,更是慷慨激昂,威震全场,不需要扩音器,就能声播四方。黄四常告诫下属,从一个人的声调,就能看出这个人的中气和精气神。在他的影响下,局里练就了很多大嗓门。
不过,黄四也不总是这么大嗓门。
对此,感受最深的,是局里的副局长们。在向黄局长汇报或探讨工作时,每谈到关键处,一向声音洪亮的黄局长,声调忽然慢慢降了下来,而且越来越低沉,几近蚊子的哼哼声。副局长们竖着耳朵,极力捕捉黄局长的每一个字,可惜黄局长的声调压得太低了,無法听清。临了,黄局长突然干咳一声,提高声调,斩钉截铁地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们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这时的副局长们,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黄局长的话,他们根本没听清,他的态度,也就不甚了了。开始时,也有副职斗胆向黄局长提出,刚才他说的话一句也没听清,能不能再指示一遍?没想到黄局长勃然大怒,嗓门很大地骂道,我讲到现在,难道都是对牛弹琴?开会时,你们能不能用心一点?从此再没人敢让局长再讲一遍。
黄局长的指示副局长们没听清,但工作还得照常进行。工作如果做好了,得到了上级的表扬,黄局长就会声调很高地向大家宣布,我的判断是准确的,对待工作,就是要敢做敢闯,大胆创新。一句话,成绩全是他黄四的英明决策。如果弄砸了,受到了上级的批评,黄四就会痛心疾首地说,当初讨论时,我是持反对意见的,也一再反复提醒你们了,这件事情很重要,要慎之又慎,不能操之过急,你们却当成了耳旁风。一句话,责任全是大家的。
这就是黄四黄局长领导的艺术,声调的艺术。
黄四所在的局,事事涉及民生,因而经常有群众来访,或反映问题,或哭诉困难,或寻求帮助。在黄四看来,件件都是棘手的问题,人人都是难缠的对象。但黄局长自有解决之道。每有群众来访,黄四都是声情并茂,先声调很高地大谈特谈国内国际形势,让来访者如入云雾,这才话锋一转,扯到正题上来。这时候,黄局长的声调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骤然降低,如和风,如细雨,亦如蚊哼。群众张开耳朵,将身子往黄局长身边凑,无奈宽大的办公桌挡住了身体,事关自身的关键部分,因而一个字也没听清。群众还想再说什么,黄局长就会站起来,拍拍群众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刚才我都跟你说了,放心,这事我们一定会尽快妥善地处理,我还有很多别的工作,今天是不是就这样了?群众虽然不明就里,但黄局长话说到这份上,也只好悻悻地起身告辞。
群众的事情如果办成了,黄局长就会对前来感谢的群众说,我早说了,你们的事,我一定会尽力去办的嘛。如果没有办成,黄局长就会对不满的群众说,那天我不是跟你反复说了嘛,这事实在办不了,你当时不也认同了吗?群众打落的门牙,只好往自己肚里咽。
这也是黄四黄局长领导的艺术,声调的艺术。
黄局长喜欢和商人老板们打交道。平时,和老板们在一起,黄局长保持着他威严的大嗓门,而一旦谈到实质性问题时,黄局长就会将声调陡降八度,让对面的老板一个字也听不见,只能打哑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时候黄四降低声调,倒不是故意不表明态度,而是担心被别有用心的老板录了音,留下了证据。黄四黄局长清楚地明白,和老板们的每一次交易,都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他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可惜,黄四最终还是栽了,对方没有录到音,却偷拍了一次交易的全过程。对方倒没有举报,但对方在修电脑时,里面的视频材料,被人捅上了网。
在交代过程中,黄四依然习惯性地保持着大嗓门。交代完了,黄四忽然降低声调,嘟囔了几句什么。办案人员厉声责问哼唧什么?黄四习惯性地正要发作,猛然意识到了处境,提高声调懊丧地说,我是说,我怎么单提防人家录音,没料到他会摄像呢?
(摘自《北方新报》 图/和讯网)
不过,黄四也不总是这么大嗓门。
对此,感受最深的,是局里的副局长们。在向黄局长汇报或探讨工作时,每谈到关键处,一向声音洪亮的黄局长,声调忽然慢慢降了下来,而且越来越低沉,几近蚊子的哼哼声。副局长们竖着耳朵,极力捕捉黄局长的每一个字,可惜黄局长的声调压得太低了,無法听清。临了,黄局长突然干咳一声,提高声调,斩钉截铁地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们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这时的副局长们,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黄局长的话,他们根本没听清,他的态度,也就不甚了了。开始时,也有副职斗胆向黄局长提出,刚才他说的话一句也没听清,能不能再指示一遍?没想到黄局长勃然大怒,嗓门很大地骂道,我讲到现在,难道都是对牛弹琴?开会时,你们能不能用心一点?从此再没人敢让局长再讲一遍。
黄局长的指示副局长们没听清,但工作还得照常进行。工作如果做好了,得到了上级的表扬,黄局长就会声调很高地向大家宣布,我的判断是准确的,对待工作,就是要敢做敢闯,大胆创新。一句话,成绩全是他黄四的英明决策。如果弄砸了,受到了上级的批评,黄四就会痛心疾首地说,当初讨论时,我是持反对意见的,也一再反复提醒你们了,这件事情很重要,要慎之又慎,不能操之过急,你们却当成了耳旁风。一句话,责任全是大家的。
这就是黄四黄局长领导的艺术,声调的艺术。
黄四所在的局,事事涉及民生,因而经常有群众来访,或反映问题,或哭诉困难,或寻求帮助。在黄四看来,件件都是棘手的问题,人人都是难缠的对象。但黄局长自有解决之道。每有群众来访,黄四都是声情并茂,先声调很高地大谈特谈国内国际形势,让来访者如入云雾,这才话锋一转,扯到正题上来。这时候,黄局长的声调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骤然降低,如和风,如细雨,亦如蚊哼。群众张开耳朵,将身子往黄局长身边凑,无奈宽大的办公桌挡住了身体,事关自身的关键部分,因而一个字也没听清。群众还想再说什么,黄局长就会站起来,拍拍群众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刚才我都跟你说了,放心,这事我们一定会尽快妥善地处理,我还有很多别的工作,今天是不是就这样了?群众虽然不明就里,但黄局长话说到这份上,也只好悻悻地起身告辞。
群众的事情如果办成了,黄局长就会对前来感谢的群众说,我早说了,你们的事,我一定会尽力去办的嘛。如果没有办成,黄局长就会对不满的群众说,那天我不是跟你反复说了嘛,这事实在办不了,你当时不也认同了吗?群众打落的门牙,只好往自己肚里咽。
这也是黄四黄局长领导的艺术,声调的艺术。
黄局长喜欢和商人老板们打交道。平时,和老板们在一起,黄局长保持着他威严的大嗓门,而一旦谈到实质性问题时,黄局长就会将声调陡降八度,让对面的老板一个字也听不见,只能打哑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时候黄四降低声调,倒不是故意不表明态度,而是担心被别有用心的老板录了音,留下了证据。黄四黄局长清楚地明白,和老板们的每一次交易,都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他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可惜,黄四最终还是栽了,对方没有录到音,却偷拍了一次交易的全过程。对方倒没有举报,但对方在修电脑时,里面的视频材料,被人捅上了网。
在交代过程中,黄四依然习惯性地保持着大嗓门。交代完了,黄四忽然降低声调,嘟囔了几句什么。办案人员厉声责问哼唧什么?黄四习惯性地正要发作,猛然意识到了处境,提高声调懊丧地说,我是说,我怎么单提防人家录音,没料到他会摄像呢?
(摘自《北方新报》 图/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