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全民运动的精神贯彻和新的课改要求,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快速持续地培养和疏导学生的兴趣是体育教育者必须思考探究的实质性问题。因为进行良好有效的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奋斗的优质品格,为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打下坚实基础。
1.小学生体育兴趣缺乏的原因
小学生体育兴趣缺乏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与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有关。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活动以应试为主导目的,体育被视为边缘学科。虽然小学生在新鲜感的刺激下容易对新事物快速产生兴趣,但是过量单一的练习模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倦怠感,使得学习兴趣缺乏。
1.1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过去应试教育环境下体育教育时间短、器材配置简陋、场地利用率低、教学方式单一等诸多弊端导致学生对体育参与积极性的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最终形成了小学体育教学发展举步维艰的局面。当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尤其在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之后,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作为新的教学目标被提上教改方案。因此,小学体育教育需要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1.2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心理具有丰富的特点。好奇心强烈,容易被新鲜或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事物迅速吸引,在强烈的表现欲的支配下进行潜意识的模仿和展现,期望得到认同和赞赏。同时,由于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处于发展期,该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注意力易分散,难以保持长期的学习习惯。据调查小学生是精力旺盛、兴趣丰富的群体,在该时期掌握方法用心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鼓励学生锻炼身体、树立长期发展的体育爱好、培养顽强的意志品格产生积极影响。
2.小学体育体育兴趣培养方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迎难而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新的教学大纲革新教学方法,利用体育器材、多媒体视频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关注学生心理,突出差异,兼顾整体,合理有效地调动和疏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精神状态。
2.1革新教学大纲,设立多样方式
革新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采用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样式可以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方式有:1、合作法。一般课堂教学中学生专注于个人模仿教师的动作,导致整体参与度不高。而根据体育项目的不同可以将班级分为多个小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加强同小组成员的交往而且有效监督彼此学习,使学生在集体荣誉感的感召下发挥实践积极性。2、比赛法。模仿电视节目样式设置参与性强的比赛规则,由学生相互评判比赛,使学生成为教的一份子发挥斗志。3、游戏法。游戏是吸引人兴趣的重要方式。以流行动画中的角色与体育项目结合,例如开展“森林运动会”,“魔法世界世界杯”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分配角色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注意力。
2.2转变教师角色,树立体育榜样
以往的体育教学从课前教学设计到课堂多样手段的实施,教师作为主角往往一手操办。这种唯教师至上的方式容易忽略学生的感受,为此,适当转变双方角色与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学习,教师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才能加强学习情绪的疏导,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建立与学生平等的教学关系,注重语言的轻松易懂、表情的活泼生动、肢体动作的丰富多样。例如多用激励性的词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坚持;面对低年级学生时可以多采用蹲式的姿势与学生保持身体语言的一致。再次,保持自己积极的教学状态,时刻关注各位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小学生兴趣发生变化是正常现象,重要的是教师依据学生特点灵活调整教学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反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擅用体育器材,发挥偶像效应
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目的购置器材,有助于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培养相应的体育技能。有效利用器械设置多种情境,如“击球跑垒”在模式化的练习中加入了新的情境元素,能激发学生多项感官感受,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比赛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为了鼓励学生关注体育项目、参与体育运动,教师也可以主动了解学生的体育偶像,适当播放其训练和赛事视频,列举讲解相关人物的故事,也可以邀请体育明星来校同学生交流互动,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热情,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
2.4营造体育氛围,培养长期兴趣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需要和谐向上的运动氛围。尤其是对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一时的课堂热情难以持续,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克服恐惧和懒惰心理,增强对体育的敏感度。同时,仔细观察不同学生的运动特点,加强对不同个体运动优势的开发和持续引导,同家长的交换意见,帮助学生养成长期锻炼习惯,培养坚持奋斗的品格,进而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结束语
在提倡体育强国的今天,小学体育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础发挥重要作用。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有效利用时机,紧跟改革步伐,深入对体育兴趣培养的认识,从改革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心理,到擅用各类器械、营造体育氛围,致力于摒革除传统教育弊端,有计划地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不断创新实践。
【作者单位:包头市昆区包钢一小内蒙古】
1.小学生体育兴趣缺乏的原因
小学生体育兴趣缺乏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与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有关。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活动以应试为主导目的,体育被视为边缘学科。虽然小学生在新鲜感的刺激下容易对新事物快速产生兴趣,但是过量单一的练习模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倦怠感,使得学习兴趣缺乏。
1.1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过去应试教育环境下体育教育时间短、器材配置简陋、场地利用率低、教学方式单一等诸多弊端导致学生对体育参与积极性的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最终形成了小学体育教学发展举步维艰的局面。当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尤其在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之后,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作为新的教学目标被提上教改方案。因此,小学体育教育需要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1.2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心理具有丰富的特点。好奇心强烈,容易被新鲜或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事物迅速吸引,在强烈的表现欲的支配下进行潜意识的模仿和展现,期望得到认同和赞赏。同时,由于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处于发展期,该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注意力易分散,难以保持长期的学习习惯。据调查小学生是精力旺盛、兴趣丰富的群体,在该时期掌握方法用心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鼓励学生锻炼身体、树立长期发展的体育爱好、培养顽强的意志品格产生积极影响。
2.小学体育体育兴趣培养方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迎难而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新的教学大纲革新教学方法,利用体育器材、多媒体视频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关注学生心理,突出差异,兼顾整体,合理有效地调动和疏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精神状态。
2.1革新教学大纲,设立多样方式
革新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途径。采用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样式可以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方式有:1、合作法。一般课堂教学中学生专注于个人模仿教师的动作,导致整体参与度不高。而根据体育项目的不同可以将班级分为多个小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加强同小组成员的交往而且有效监督彼此学习,使学生在集体荣誉感的感召下发挥实践积极性。2、比赛法。模仿电视节目样式设置参与性强的比赛规则,由学生相互评判比赛,使学生成为教的一份子发挥斗志。3、游戏法。游戏是吸引人兴趣的重要方式。以流行动画中的角色与体育项目结合,例如开展“森林运动会”,“魔法世界世界杯”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分配角色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注意力。
2.2转变教师角色,树立体育榜样
以往的体育教学从课前教学设计到课堂多样手段的实施,教师作为主角往往一手操办。这种唯教师至上的方式容易忽略学生的感受,为此,适当转变双方角色与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学习,教师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才能加强学习情绪的疏导,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建立与学生平等的教学关系,注重语言的轻松易懂、表情的活泼生动、肢体动作的丰富多样。例如多用激励性的词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坚持;面对低年级学生时可以多采用蹲式的姿势与学生保持身体语言的一致。再次,保持自己积极的教学状态,时刻关注各位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小学生兴趣发生变化是正常现象,重要的是教师依据学生特点灵活调整教学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反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擅用体育器材,发挥偶像效应
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目的购置器材,有助于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培养相应的体育技能。有效利用器械设置多种情境,如“击球跑垒”在模式化的练习中加入了新的情境元素,能激发学生多项感官感受,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比赛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为了鼓励学生关注体育项目、参与体育运动,教师也可以主动了解学生的体育偶像,适当播放其训练和赛事视频,列举讲解相关人物的故事,也可以邀请体育明星来校同学生交流互动,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热情,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
2.4营造体育氛围,培养长期兴趣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需要和谐向上的运动氛围。尤其是对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一时的课堂热情难以持续,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克服恐惧和懒惰心理,增强对体育的敏感度。同时,仔细观察不同学生的运动特点,加强对不同个体运动优势的开发和持续引导,同家长的交换意见,帮助学生养成长期锻炼习惯,培养坚持奋斗的品格,进而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结束语
在提倡体育强国的今天,小学体育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础发挥重要作用。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有效利用时机,紧跟改革步伐,深入对体育兴趣培养的认识,从改革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心理,到擅用各类器械、营造体育氛围,致力于摒革除传统教育弊端,有计划地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不断创新实践。
【作者单位:包头市昆区包钢一小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