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昌酱园 古镇风情

来源 :百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7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仁昌酱油使安昌人的生活变的有滋有味,它的祖传
  秘制的绝活和它至今还传承的独特制作工艺,使仁昌酱
  园的产品成为同业中的翘楚。
  
  115年前,清光绪年间,安昌人徐仁昌创建仁昌酱园,和安昌人度过了百年春秋。仁昌酱油使安昌人的生活变的有滋有味,它的祖传秘制绝活至今还传承着独特制作工艺。
  
  风雨仁昌酱园文化
  
  绍兴有句名谚:“绍酒行天下,酱园遍全国。”
  安昌古镇的水阁桥南,有一座高达三四米的高墙,上面赫然写着已经历百余年风雨的四个大字——仁昌酱油。
  清光绪18年(1892年),绍兴人徐仁昌出资1200银元,在安昌镇东市水阁桥南创办一家酱园,以“仁昌”为字号,自此开始了仁昌酱园的生产经营。徐仁昌是位颇具远见卓识的生意人,他深知,绍兴人喜欢吃酱制品,酱油是人们生活必需品。徐仁昌为常人不敢为,他高薪聘请有多年酱油酿制经验的师傅,严格遵循“重麦制酱、短水放坯、天然发酵、夏伏暴晒”,以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为规程。仁昌酱园由此名声渐远。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仁昌酱园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壮大。光绪32年(1905年),仁昌酱园的创始人徐仁昌病重而无力经营,第二代传人章申甫以22000银元盘进并进行了扩建,但仍保留原有的“仁昌”字号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绍兴酱园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但自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与其他行业一样,全国酱园业都现萧条景象,仁昌酱园也受到很大冲击,虽然还在继续进行生产,但却只能维持基本开支,仁昌酱园陷入历史上最困窘的时期。诸多酱园均倒闭破产,仁昌酱园老板却仍在坚守酱园事业。第四代传人邱叔良于民国28年(1939年)被同业公会选为第三届执委。
  1943年,仁昌酱园稍有复苏,但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公司仍旧处在比较困难的时期。
  民国35年(1946年),仁昌酱园进入了第五代传人谢盈顺时代,当时酱园进一步扩建。仁昌酱园当时主要是“以亲带友、友携友”的方式向外经销,他们勤奋耐劳,坚持以诚待客,生意也还兴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仁昌酱园老树绽新芽。1954年,仁昌酱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修复和改建;1955年,在全县工业系统中第一个转为公私合营的模式,公司名为公私合营绍兴县仁昌酿造厂(仁昌酱园酿造工厂)。公司合营后仁昌酱园建立了严格的用工、购销、工资、保险、福利等制度。
  文革期间,仁昌酱园曾一度改名为敢闯酱品厂,后改为红星酱品厂,尽管字号变换,但庆幸的是生产经营并未受到很大影响。1982年重新改名为仁昌酿造厂,回复了老字号。
  2000年1月1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仁昌酱园由国有全资企业转为民营企业。仁昌酱园以科学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把传统产品做大作好,发挥仁昌品牌,开拓市场。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绿色放心营养标志产品”、“浙江省名特优畅销农产品”,2002年被国家内贸局评为“中国放心食品信誉品牌”,2003年被评为“浙江农业博览会优质奖”,2003年,仁昌记被评为“绍兴市著名商标”,2006年被认定为“绍兴市老字号”。
  历经百年风雨,掌门人俞彩玉在传承百年经典文化工艺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将酱园文化久远传承。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仁昌酱园的百年历史和仁昌记的渊源文化,将老字号发扬光大,仁昌酱园联合安昌古镇的有关机构合力推出建设“百年酱缸展馆”。
  千年古镇,百年酱园,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穿梭的乌蓬小船,柔橹声声正如安昌古镇的酱园文化无处不在一一展示。
  
  仁信昌隆独门工艺
  
  仁昌酱园从创建到现在,经历百余年风雨,不论改朝换代、体制变更、传人更替,但三个方面是始终不变,“仁信昌隆”祖训不变,传统工艺不变,原厂址不变,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仁昌酱园创始人徐仁昌开设酱园以自己的名字“仁昌”为字号,艰辛创业,他深信,要把生意长久做下去,就要诚信经营。在仁昌开业之初,他请了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写了几个字:“仁信昌隆”。在新一任掌门人俞彩玉的带领下,仁昌酱园依然秉承着老字号传统和独门工艺,在安昌古镇的水阁桥畔坚韧而满怀希望地飘散酱香。
  仁昌酱园在产品质量的把关上仁昌酱园职工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做出来的产品是消费者直接吃进嘴里的,很可能你们的亲人也在吃。”
  以前仁昌酱园在萧山坎山有家分店,柜头的柱子上挂着两个铜钿。有年腊月,挨家挨户都拿水翁去吊酱油,一边吊一边收钱,吊着吊着,吊酱油的职工想起来少给前面老太太两吊钱,就是多收老太太两个铜钿,他马上追出去,外面雪下的很大,追了一会找不到人,只好回来了,把多收的两个铜钿放在一边等客人来拿,后来老太太一直没来拿。老板知道了,叫他们把两个铜钿挂在柱子上,以此为戒,同时扣了那个职工两个月的工资,并在所有分店通报此事。
  俞彩玉继承仁昌先辈们优良传统,把诚信看成是企业的命根子,仁昌的信条是:“宁丢生意,不失诚信”,“用诚信擦亮百年老厂的金字招牌”。
  独特的传统工艺与先进的科技相结合,政府的大力扶持,百年老字号的繁盛昌隆在历史的年轮中清晰可见,仁昌酱园也使得沉寂的酱缸文化再次复兴。
其他文献
莫家举为广东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之一,相传是清朝嘉庆年间广东惠州府海丰县人莫蔗蛟传出,再经东莞县莫达树、莫四季、莫定如、莫清骄等人不断完善,传承至今。莫家拳不但流行于广东,还传播到香港、澳门、英国、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奠家拳的特点是偏身沉肩吊马,手法紧凑,善用腿法,步法灵活,攻守结合,刚中含柔。歌决云:“举行如虎势,脚法高中低,身灵步活力,长短劲俱齐。”步型主要有吊马(虚步)、
【摘要】乐理是学习好各种音乐的理论基础,是学习每一种音乐的必修课以及第一课。作为一名专业的学前教师,要为自己的职业负责,要为孩子们真真切切地做一些事。依学前幼儿教育教学模式的状况看,目前的教育还是过于随意化、单一化,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以及广大群众对于学校教育的要求。  所以文章就社会各方面的新要求、新的课程标准以及学前幼儿的心理特点,探讨在学前古筝教育中趣味性乐理教学模式,并希望在论述中找到一些
河南马学礼,回族,家居洛阳马坡村,乃河南心意六合拳的最早传人。相传马学礼家境贫寒,13岁时每天放羊在河中游“十方院”歇脚,遇一隐士。此人身高六尺开外,长髯飘飘,双目有神,须发皆白,看学礼是可造之材,便传授学礼“神拳绝技”。学礼刻苦练功,尽得其传,不觉已过七八年。一天,老者告诉学礼:“我要远去,你要努力苦练,十年后可去少林寺试功”。学礼问老师姓名,老者说:“不必问我姓名,知道神拳即可。”  学礼一年
教师进修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简要概括了当前教师选修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
子母绵掌属于内家拳,硬功夫较少,但有一些功法简单实用,修炼日久,功力非凡,其效甚显。惜不被人重视,以至于练者稀少。兹作一披露,以飨同道,供练家参考欣赏。    一、倒把    “倒”字意为“两手轮换着往回拉线或绳索的动作”,大意是猛地抓回或拉回;“把”的意思是紧握的举头。倒把就是两手握紧拳头轮换着往回拉之意。此功主练手指的功力,习练此功,一方面可增强指骨、掌骨的坚韧性,另一方面则主要锻炼经筋的伸缩
本文主要探讨了《归去来兮辞》的学习方法。
一、贴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一种动力。“学生试讲课”活动正是调动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求知欲。由于学生知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