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高中历史学习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m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也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的越来越缺乏趣味性和可读性,重结论轻过程,条块分割,时间跨度大,学生感觉非常难学,不易掌握,再加上历史试题由过去的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许多学生即使平时死记硬背也很难考出好成绩。久而久之对历史不仅不感兴趣,甚至会产生憎恶的心理。怎样才能使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喜欢上历史课,并能够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呢?本文做一简单阐述。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1
  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教学风格、谈吐而喜爱一门学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该积极主动的从各个方面去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那么如何在历史课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上要吸引学生
  1.历史课故事性较强是巨大的优势,灵活处理教材内容,适当补充课外知识
  学生很多时候对于教材以外的知识有更大的兴趣。历史课的内容应该适度拓展,用教材,但不要局限于教材,只要服务于课标,可以适度补充。当然我们需要的是,选择什么样的故事,选择什么样的时机讲故事,怎么讲故事,才能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服务教材双重目标平衡的效果。
  2.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还应富有幽默感
  教师语言在知识上要科学严谨,在表达上要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同时把学生当成朋友,用倾心交谈的方式对待学生。并且可以吸收一些时尚的、网络的语言,这样更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环节精心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所以新课导入非常重要,尽可能一上来就别出心裁、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感和求知欲,吸引住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比如可以小规模采用历史小品剧、辩论会、知识竞赛等各种方式,让学生能以全部的精力投入进去,亲自参与、亲身感受、自主创新,一定程度上实现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巧妙设计问题,创设情景,将课程内容转化成一个个难度不大、环环相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解决问题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发展创新能力,这正如北宋学者张载所言:“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
  4.教师对教学要全情投入
  很难想像教师在无精打采的时候能上出一堂精彩绝伦的课。首先教师要激情四射,以此来感染学生,同时使学生接受到情感教育,长此以往,学生自会培养起对历史的感情。
  5.运用多媒体方式,给学生展现直观的历史素材
  尤其是影视材料,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将抽象变成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培养起学生对历史影视资料或者历史影视剧的敏感性和分析研究的习惯。
  二、要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
  1.教师不要满堂灌,满堂灌的话,即便是教师口吐莲花,终也有学生疲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始终参与进来,将一课教学目标转化成一个个的小问题,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回答起来轻松,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这样学生才有学会知识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学习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2.认真分析研究教材中难以理解记忆的东西,找到其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较难的知识点。
  比如《共产党宣言》的四点内容,学生机械记忆的话效果不好,找到他們的内在联系:先表扬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贡献,然后指出资本主义必然走向崩溃的原因,随之指出这个任务要由无产阶级来完成,最后设计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美好的蓝图。
  学生理解了内在联系,不用死记硬背,根据推理即能重现《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学得轻松自然有兴趣。
  三、让学生能体会到知识的变通和运用
  1.对历史事件深入分析,由表象深入本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规律,使学生掌握这一根本,对历史学初窥门径,入了门就有了更深一步学习的动力。
  2.尽可能的跨学科进行知识的渗透和整合。我们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历史老师讲句英语,学生很感兴趣;数学老师引用句古诗,学生会很佩服。学生有个静态思维的习惯,就是某一学科的教师只会某一学科的知识,我们往往也有这种惰性。要打破这种定势,积极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整合。
  历史学科本身很有优势:文史不分家,政治是指导,地理是依托,内容涉及科学、艺术等太多门类,曾经有人说过,如果只有一门学科的话,这门学科是历史。历史教师应该丰富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多学科的渗透,让学生感到老师知识渊博,产生敬佩的心理,进而喜欢学习你这一学科。
  3.联系现实,学以致用。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鉴往知来。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同时,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这样学生就认识到历史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对“有用” 的东西,认真学习便是自然的了。
  参考文献
  [1] 李明. 培养高中历史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周刊,2012(19):58
  [2] 殷东阳. 浅议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28
  [3] 谢丰华.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01):54
  [4] 徐双喜.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兴趣. 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4):5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就ERP在企业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做出了分析,着重通过总结分析ERP实施的成功及不足的经验,来帮助企业更具体的了解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让企业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ERP;企业;策略  ERP又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指的是根据信息技术,用系统化的经营管理思想,来为企业的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提供一个决策运行手段的平台。  一、ERP提升企业管理并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  
摘 要:在县级党校工作中,培养基层领导干部以及宣传党的政策、研究社会科学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县区的文化建设也应当更好的履行自身的使命和自责,因此对于县级党校在促进文化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说明,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建设;县域文化  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新的目标,其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也是推动我国
摘 要:伴随着全国新课改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着更高的挑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问题成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语文教师肩负着教学实践研究的重任,在课堂教学行为上应当因时因地制宜,不断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作出积极的调整。做好教学反思,为落实课堂教学行为有效做努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行为;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作为基础
【内容摘要】“求真”是历史教学的底线,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既是历史学科自身固有的基本要求,更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要培养“求真精神”,必须重视“史证教育”,一份证据说一分话的史证意识,不仅是历史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历史课程人文教育的基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史料的甄选,坚持“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原则,并通过优化教法,提升学生的学法。无论从历史课程的内在任务看,还是从历史教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对于刚接触的初中学生来说,好像既有点熟悉又十分陌生。因此要想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就必须强化实验教学。然而长期以来,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对这一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已严重制约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现状与困境  多年来,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条件艰苦,发展滞后,人们观念落后,所以农村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
摘 要:调线调坡在城市轨道交通路线设计中的含义是对已经施工完成的桥梁隧道等建筑物进行三维结构上的测量,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线路平纵断面儿,进行优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满足建筑上的各项要求。这个环节上的操作,在城市轨道交通上的意义非常重大。对调线调坡进行调整时,应以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做出必要的线路改动,也可以在征得设计师的同意下对线路设计进行改动,满足界限上的要求。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摘 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简述了做好初一班主任的重要性,对做好初一班主任的策略及其建议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初一班主任;重要性;策略;建议;  一、做好初一班主任的重要性  初一作为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衔接时期,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只要管理得当,衔接合理,学生就会平稳过渡、健康成长。对于一个刚从小学毕业进入初中生活的初一新生班级来讲,班主任工作极为重要,其对于今后初中三年工作具有重大作用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斷推进和实施规范办学的新情况下,做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的新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对初中生进行德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因此,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课改的关键。而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让和谐教育走进课堂,让高效教学凸显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顺势之为。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