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云计算是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服务模式。其特点包含了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三个方面的内容,非常适用于解决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的工作者研究出了基于云计算的虚拟计算机实验室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实现服务器的虚拟化管理和应用。基于此,本文将深入研究该方案,并总结出在未来的高校教学中应如何应用。
关键词 云计算 虚拟计算机实验室 构建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高等信息化教学的进步,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方面专业的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计算机实验室则是实现教学目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高校中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成果来构建出更为高效的计算机实验室,已经成为高校的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1 云计算的概述
1.1云计算的概述
云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综合发展计算方式,目前来看,云计算的服务主要包含了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三方面的内容,实现向网络用户提供计算、软件访问和存储的功能。
1.2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计算在这个内容中,是指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基础设施来为网络用户提供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的软件应用环境。这些基础设施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自动化的动态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1.3平台即服务
平台即服务是指一种集成的环境,厂商提供一种开发环境以及硬件资源给用户,同时还会提供一些应用软件的开发、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内容。网络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再通过网络传递给其他的网络用户,实现资源共享。
1.4软件即服务
软件即服务是一种应用框架,软件的开发商将应用软件全部排列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并由服务器的提供商进行维护和管理。网络用户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来应用这些软件服务,并支付一定的租赁费用,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购买硬件和安装软件。
2 虚拟计算机实验室
2.1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对计算机实验室的构建,体现出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2.1.1实验资源分布不均,共享程度低
由于我国的贫富差距不均,受教育的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导致了各个高校间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发展也不均衡。并且每个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程度低,硬件方面的资源无法整合。
2.1.2实验设备更新换代慢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设备的更新速度快,但由于教学活动中的资金并不能全部投入到计算机教学中,因此实验室设备的更新速度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随着目前学习计算机的人数逐渐增多,实验室设备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
2.1.3实验设备管理维护困难
就目前的实景情况来看,高校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方面,通常做法是在一个学生的机器上安装多种课程软件,这会直接导致软件运行冲突,系统反应变慢。学生的课堂作业只会通过U盘保存,容易感染病毒,加大了对计算机实验室给管理的难度。
2.2基于云计算的虚拟计算机实验室构建
2.2.1物理资源层
物力资源层是指将物理机、存储器、通信线路等物理资源通过网络的连接以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包含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这些资源设备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高校的局域网提供,共同构成了“云设备”。
2.2.2虚拟资源池
虚拟资源池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将相同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物力资源向逻辑资源的转化,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维护管理方面的难度。
2.2.3云管理层
云管理层在功能上体现了云资源管理、云数据管理、云安全管理和用户管理。该管理方式主要针对增加、删除、修改和维护等虚拟资源的管理,从而为用户提供安全的服务。同时云管理服务强调了管理的安全性,充分保护了网络用户的利益。
2.2.4云客户端
云客户端主要是通过应用技术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配置,为用户和云计算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接口规范。在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中,云客户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方便准确地使用到云中的资源。其最大优势是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不高,节约了高校建设的成本,而让云客户端的应用更加普及。
3结论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条件,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减轻了对计算机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同时帮助高校解决了建设计算机实验室中资金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由此可见基于云计算的虚拟计算机实验室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今后的教学发展中,可以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中,进一步拓展了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 袁芬.基于云计算的虚拟计算机实验室构建与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4,(03):64-66.
[2] 黄晨晖,林泳琴.基于云计算的虚拟计算机实验室的研究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178-181.
[3] 张碧霞,邬家炜.云环境下的虚拟计算机实验室——基于本体的资源配置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03):131-135.
关键词 云计算 虚拟计算机实验室 构建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高等信息化教学的进步,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方面专业的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计算机实验室则是实现教学目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高校中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成果来构建出更为高效的计算机实验室,已经成为高校的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1 云计算的概述
1.1云计算的概述
云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综合发展计算方式,目前来看,云计算的服务主要包含了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三方面的内容,实现向网络用户提供计算、软件访问和存储的功能。
1.2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计算在这个内容中,是指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基础设施来为网络用户提供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的软件应用环境。这些基础设施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自动化的动态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1.3平台即服务
平台即服务是指一种集成的环境,厂商提供一种开发环境以及硬件资源给用户,同时还会提供一些应用软件的开发、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内容。网络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再通过网络传递给其他的网络用户,实现资源共享。
1.4软件即服务
软件即服务是一种应用框架,软件的开发商将应用软件全部排列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并由服务器的提供商进行维护和管理。网络用户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来应用这些软件服务,并支付一定的租赁费用,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购买硬件和安装软件。
2 虚拟计算机实验室
2.1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对计算机实验室的构建,体现出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2.1.1实验资源分布不均,共享程度低
由于我国的贫富差距不均,受教育的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导致了各个高校间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发展也不均衡。并且每个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程度低,硬件方面的资源无法整合。
2.1.2实验设备更新换代慢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设备的更新速度快,但由于教学活动中的资金并不能全部投入到计算机教学中,因此实验室设备的更新速度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随着目前学习计算机的人数逐渐增多,实验室设备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
2.1.3实验设备管理维护困难
就目前的实景情况来看,高校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方面,通常做法是在一个学生的机器上安装多种课程软件,这会直接导致软件运行冲突,系统反应变慢。学生的课堂作业只会通过U盘保存,容易感染病毒,加大了对计算机实验室给管理的难度。
2.2基于云计算的虚拟计算机实验室构建
2.2.1物理资源层
物力资源层是指将物理机、存储器、通信线路等物理资源通过网络的连接以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包含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这些资源设备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高校的局域网提供,共同构成了“云设备”。
2.2.2虚拟资源池
虚拟资源池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将相同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物力资源向逻辑资源的转化,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维护管理方面的难度。
2.2.3云管理层
云管理层在功能上体现了云资源管理、云数据管理、云安全管理和用户管理。该管理方式主要针对增加、删除、修改和维护等虚拟资源的管理,从而为用户提供安全的服务。同时云管理服务强调了管理的安全性,充分保护了网络用户的利益。
2.2.4云客户端
云客户端主要是通过应用技术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配置,为用户和云计算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接口规范。在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中,云客户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方便准确地使用到云中的资源。其最大优势是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不高,节约了高校建设的成本,而让云客户端的应用更加普及。
3结论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条件,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减轻了对计算机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同时帮助高校解决了建设计算机实验室中资金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由此可见基于云计算的虚拟计算机实验室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今后的教学发展中,可以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中,进一步拓展了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 袁芬.基于云计算的虚拟计算机实验室构建与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4,(03):64-66.
[2] 黄晨晖,林泳琴.基于云计算的虚拟计算机实验室的研究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178-181.
[3] 张碧霞,邬家炜.云环境下的虚拟计算机实验室——基于本体的资源配置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03):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