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求真,打造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hua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处于新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于是,为“人文而人文”、“机械人文性”现象在语文课堂上屡见不鲜,笔者称之为“伪人文性”现象。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彻底摒弃伪人文性、打造一个真正的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呢?
  
  一、钻透教材, 正确体会文本的“人文性”
  
  如《文心雕龙》中所述:“情动而辞发。”作者在写文章时,必定是先倾注了情感才来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性。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得自己去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性,才能以此去影响并感染小学生。例如,笔者在执教《夏明翰英勇就义》一课时, 将夏明翰简单地理解成不怕死的英雄,可在课堂的互动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英雄理解为不把生命当回事的人。笔者大惊,于是再次深究文本带给我们的人文信息。为什么他们会不怕死?那是他们热爱生命的表现,牺牲小我、顾全大我,那是为了能珍惜更多人的生命,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真正的热爱啊!经过调查,95%的学生转变了对生命的看法,心目中真正树立起了夏明翰的英雄形象。求真永远是求新的基础,尊重学生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只有建立在合情合理领会人文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帮助他们理解高尚的人文精神,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二、享受学习,积极营造环境的“人文性”
  
  1、关注差异,促进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有其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
  2、生生互动,自主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看似体现学生自主发展、进行人文关怀实则搞形式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首先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择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展开讨论、交流、操作、探究的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三是认真倾听;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只要使合作常规落到实处,就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使学生自主、活泼地学习,营造出一个人文性的学习环境。
  3、张扬个性,学会自评。长久以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一种评价方式,那就是被评价者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教师及其他学生的评价。其实,评价也是一个主动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把彰显个性的机会留给被评价者,引导小学生用自我表现作为参照标准,结合教师、同学等的外部评价,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才会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及弱势领域。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并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学生自我表现的发展与优势潜能的发掘,同时也能使学生本身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自我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创建出人文性的学习环境。
  
  三、学会学习,提倡人文性教学法
  
  例如,教学《穷人》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后提问:你认为桑娜一家穷吗?针对这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稍微思考后回答。在认认真真地自读之后,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他们一家很穷,并找出了文中直接描写“穷”的内容;还有的学生说,妈妈说倪伯伯是“我们村”最穷的人了,他都比桑娜住得好,那桑娜当然穷了。有的学生认为他们不穷,有的学生认为说他们穷也行、不穷也行,但是这两类学生似乎找不到充足的理由。于是,教师掀起了教学高潮,让学生自由搭配讨论。笔者发现享受过思考快乐的学生迅速投入了这场争论,气氛异常激烈。在学生的情绪慢慢平稳之后,学生之间开始交流。有的学生说:“他们在生活上吃不饱、穿不暖,确实是穷人,但他们敢于面对艰难生活的坚强,关心别人的那份善良,却是金钱买不到的财富,他们是精神上的富翁。”“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品质,他们这么善良,这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对,他们精神上是幸福的。”……而刚才说他们穷的学生都纷纷表示自己考虑得太片面了,听课教师无不拍手叫好。 教师着眼于对学生精神自由的尊重、关注“人”、发展“人”这一教育终极目标,充满了一种人情味的精神关怀。
其他文献
摘 要:斯宾塞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他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将近13年来,我感觉最令语文老师费神的莫过于作文批改讲评;尤其是任教班额人数较大的班级,工作量之重更是可想而知。如何独辟蹊径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作文批改是一种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交流,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提高。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容忽视,要把学生推到写作的另一前沿阵地——修改,使其在互相批改中认真切磋、取长补短。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在互相批改中渐渐形成了浓
期刊
摘 要: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很多数学教师认为阅读是语文课的事,在数学教学中往往“重讲轻读”。其实不然,数学学习同样不能离开阅读,尤其是数学课本的阅读。作为自学能力的核心,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与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理想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要通过问题分析和原因分析来明确今后小学数学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发展、努力的方向,调整
期刊
一般地,中学生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将面临数学课程对他们的四次大的挑战,任何一次的不适应,都可能使他们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产生畏惧情绪,从而在两极分化中成为被淘汰者,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四大难关。现列举如下:(1)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初一);(2)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初二);(3)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初三、高一);(4)有限到无限的过渡(高二)。    一、“四大难关”的成因    立足于帮助学生顺
期刊
一、激励评价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想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主要途径就是“激励”。人的深层次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来对待,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时,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尽量不用指令性的语言、批评性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学生传递信息和学生对教师反馈信息,反馈信息是必然存在的一环,不容忽视,若能研究到位,得到最佳状态的课堂反馈,课堂效率定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反馈 高效    一、分清主次  在教授中,教师要针对每篇课文的特点,设计课堂“大问题”。通过这个课堂“大问题”,提供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使他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体悟课文中心。小学语文教材是由一
期刊
摘 要:农村小学教学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基础弱,缺乏兴趣和学习的责任,因此,在情感与价值观上,我们要激发其兴趣,强调其责任;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概念的教学,注重典型例题的教学,注重基础的训练,注重练习的配置,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以促进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质量提高 激发兴趣 注重概念 抓好典型 注重基础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农村
期刊
“细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它是构成事件及其流程的最小单位,其中少数重点细节起着关键作用,这类细节称为“关键性细节”。在教学中,关键性细节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得到落实,教学过程是否合理、科学和有效。  教学实践智慧,更多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即缄默知识,它往往原生态地保存在课堂教学的那些细节中。要理解课堂教学实践智慧,关键在于使教学细节中内隐的丰富信息外
期刊
为培养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提倡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成为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之一。语文教师在导读教学中也应由过去的包办代替、“满堂灌”、或“满堂问”转变为以帮助、引导为主。如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已成为每位教师认真探索、研究的课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语文教学中“导”的艺术。    一、什么是“导”    “导”即导读,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它贯穿于整个自主探究教学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搞好语文教学极其重要。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要搞好语文教学就要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    一、优化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的课堂要优化,首先要优化教学理念,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定没有新的课堂结构呈现。要培养新型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新型的教学理念,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设计要优化,课堂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