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的本质是增强体质。而生命教育对于体育教育功能的强化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应强调运动技术的传习和文化的传承,可以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强化体质意识的功效。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本质 认识
一、体育教育中生命本质的意义
(一)体育教育注重生命体的复杂性
体育教育的生命本质特点要求体育教育具备真实和意会的学习历程,它注重并尊重个体的特征与复杂性发展。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有利于被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改善特殊人群的生命关怀缺失现象
学生生命个体在生理或心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如何满足每个个体的个性特点发展是体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天生或后天形成生理性缺陷,导致不能进行正常训练与学习的学生开设新型的体育保健和康复训练课程,以充分弥补这些学生的生命关怀缺失。
2.体育教育应倡导生命的个性化教育
体育教育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个体的独特性发展,能充分释放生命的潜力,获得足够的动力和激情,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二)体育教育要注重个体的自主能动性
自主能动性是指个体在自我内心思想的动态支配下由自身来完成的需求和自由。人的创造性是体现个体超越现实的积极表现,人们在不断地发展中通过创新意识逐步改善和摒弃自身的缺陷,这是人类最大的发展驱动力。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个体生命质量的提高与创造性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选择性,并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支持、指引、深化学生的选择意义和对自身的使命感,使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充分认可,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从哲学的发展理论观点出发,人的生命处于不完善而不断追求完善的体验过程之中,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精神和身体的构建。体育教育不是一潭死水式的静态过程,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不仅应规划好教育目标和内容,更要观察和留意个体的现实收获与感受,关注当下受教育者的真实反应才能创立体育中的生命教育。体育教育是以学生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性发展、尊重个体意愿、满足学习需要,彰显因材施教的特色教育,从而发挥学生的内在天赋和后天能力。
二、体育教育中生命化的体现
体育教育的生命教育体现应融合在体育课程、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在具有体育生命本质的教育课程理念和指导思想下开展活动,然后在生命化的体育教师引领下,开设具有生命意义的体育课程。
(一)具有体现生命本质的体育课程理念
1.体育课程理念向“生命为本”升华
体育教育的生命本质的课程理念的实质是要求培养出全能的和谐生命,这就需要将“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指导理念逐步升华为“生命为本”的理念。“生命为本”的课程理念是指在遵循个体生命自然本性的发展规律下,引导并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体的最优化,健全学生爱护生命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生命体内涵。生命为本理念的提出为体育教育的“全人”宗旨培养目标奠定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也是体育活动生命特征的体现,这也是体育课程的生命价值体现。
2.生命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路径
体育教育的生命意义的实现,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入生命化的教育目标和模式,并在生命教育中不断融合心理、生理、社会、健康、损伤、安全、营养等元素,将诸多领域的科学和人文知识与体育教育相糅合。
(二)具有具备生命化指引能力的教师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领和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对教育效果影响较大,生命教育需要有生命化的教师来组织和管理。生命化的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教师道德、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对生命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能够建构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和模式等。生命化的教师不仅是科学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传授者,也是唤醒学生体验生命与健康的指引者,更是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与体育实践的鼓励者,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探索到生命的真谛和意义。生命化的体育教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教师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致力于培养出不断超越自身健康体魄和灵魂的现代化建设者。
(三)具有具备生命意义的体育课堂
教育是个人与社会不断建构的必需过程,体育课堂具有较大的生命活力,它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体育教育的生命本质会在体育课堂各个环节中有所体现,课堂应该在生命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挖掘个体智慧和潜力,尊重个体的内心世界,促进生命的发展和完善。
三、结束语
体育教育的本质是“生命”,而不应当局限于“体育”“健康”等,对生命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对体育教育核心内容的全新探索,这是体育教育向“生命为本”升跃的重要体现,体育教育的生命化教育在课程目标、教师、课堂等教学主体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通过不断改进和努力,进而实现学生认识生命、体验生命、完善生命的和谐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晓芳,李建梅,伊生宝.体育教学本质认识之根源探究[J].新西部.2009.
[2] 贾齐,钟远金.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J].体育学刊.2005.
[3] 唐炎,宋会君,刘昕,周登嵩.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研究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摘 要 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的本质是增强体质。而生命教育对于体育教育功能的强化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应强调运动技术的传习和文化的传承,可以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强化体质意识的功效。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本质 认识
一、体育教育中生命本质的意义
(一)体育教育注重生命体的复杂性
体育教育的生命本质特点要求体育教育具备真实和意会的学习历程,它注重并尊重个体的特征与复杂性发展。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有利于被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改善特殊人群的生命关怀缺失现象
学生生命个体在生理或心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如何满足每个个体的个性特点发展是体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天生或后天形成生理性缺陷,导致不能进行正常训练与学习的学生开设新型的体育保健和康复训练课程,以充分弥补这些学生的生命关怀缺失。
2.体育教育应倡导生命的个性化教育
体育教育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个体的独特性发展,能充分释放生命的潜力,获得足够的动力和激情,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二)体育教育要注重个体的自主能动性
自主能动性是指个体在自我内心思想的动态支配下由自身来完成的需求和自由。人的创造性是体现个体超越现实的积极表现,人们在不断地发展中通过创新意识逐步改善和摒弃自身的缺陷,这是人类最大的发展驱动力。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个体生命质量的提高与创造性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选择性,并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支持、指引、深化学生的选择意义和对自身的使命感,使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充分认可,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从哲学的发展理论观点出发,人的生命处于不完善而不断追求完善的体验过程之中,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精神和身体的构建。体育教育不是一潭死水式的静态过程,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不仅应规划好教育目标和内容,更要观察和留意个体的现实收获与感受,关注当下受教育者的真实反应才能创立体育中的生命教育。体育教育是以学生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性发展、尊重个体意愿、满足学习需要,彰显因材施教的特色教育,从而发挥学生的内在天赋和后天能力。
二、体育教育中生命化的体现
体育教育的生命教育体现应融合在体育课程、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在具有体育生命本质的教育课程理念和指导思想下开展活动,然后在生命化的体育教师引领下,开设具有生命意义的体育课程。
(一)具有体现生命本质的体育课程理念
1.体育课程理念向“生命为本”升华
体育教育的生命本质的课程理念的实质是要求培养出全能的和谐生命,这就需要将“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指导理念逐步升华为“生命为本”的理念。“生命为本”的课程理念是指在遵循个体生命自然本性的发展规律下,引导并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体的最优化,健全学生爱护生命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生命体内涵。生命为本理念的提出为体育教育的“全人”宗旨培养目标奠定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也是体育活动生命特征的体现,这也是体育课程的生命价值体现。
2.生命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路径
体育教育的生命意义的实现,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入生命化的教育目标和模式,并在生命教育中不断融合心理、生理、社会、健康、损伤、安全、营养等元素,将诸多领域的科学和人文知识与体育教育相糅合。
(二)具有具备生命化指引能力的教师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领和组织者的角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对教育效果影响较大,生命教育需要有生命化的教师来组织和管理。生命化的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教师道德、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对生命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能够建构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和模式等。生命化的教师不仅是科学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传授者,也是唤醒学生体验生命与健康的指引者,更是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与体育实践的鼓励者,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探索到生命的真谛和意义。生命化的体育教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教师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致力于培养出不断超越自身健康体魄和灵魂的现代化建设者。
(三)具有具备生命意义的体育课堂
教育是个人与社会不断建构的必需过程,体育课堂具有较大的生命活力,它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体育教育的生命本质会在体育课堂各个环节中有所体现,课堂应该在生命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挖掘个体智慧和潜力,尊重个体的内心世界,促进生命的发展和完善。
三、结束语
体育教育的本质是“生命”,而不应当局限于“体育”“健康”等,对生命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对体育教育核心内容的全新探索,这是体育教育向“生命为本”升跃的重要体现,体育教育的生命化教育在课程目标、教师、课堂等教学主体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通过不断改进和努力,进而实现学生认识生命、体验生命、完善生命的和谐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晓芳,李建梅,伊生宝.体育教学本质认识之根源探究[J].新西部.2009.
[2] 贾齐,钟远金.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J].体育学刊.2005.
[3] 唐炎,宋会君,刘昕,周登嵩.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研究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