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新课程时代”的高速路口,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面对新社会思考新世纪召唤的新型教育模式。
在实施新课改的三年中,我们有接受新课程新理念洗礼的喜悦,也有探索符合校情的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艰辛。我们困惑过、徘徊过,我们探索着、反思着,我们把每一次收获都当做一个新的起点,坚持不解地耕耘在新课程的田野里。
一、立足校情、探索研究
2007年,我校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三年来,我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始终保持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引领全校教师在新课程的征途上艰苦跋涉。我们从学习借鉴到实践探索,从反思总结到改进完善,努力发扬科学求实的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并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
2007年10月,结合我校具体的学情和教情,我校迅速建立了新课程改革组织机构,确立了“校长——主管副校长——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备题组长——教师个人” 六级管理体系。通过组织机构的健全使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层层落实,职责分明,形成一张畅通无阻的新课程改革管理网络。为我校新课程改革系列举措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为实现新课程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好格局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从而保证新课程改革工作科学有序、积极有效地展开。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我们定期聘请知名专家、名校名师来我校为教师作新课程专题讲座,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类新课程培训活动,凡外出参加培训、教研、观摩、学习等活动的教师,返校后将学习资料整理后及时向好全体教师汇报,尽可能详细地向教师传递自己在新课程改革方面所获得的感受和经验。
我们到教育发达地区去,到课改前沿城市去,到先进样板学校去。我们要求各学科组长带领本学科教师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紧跟国家课程改革的步伐,用最新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培训,认真学习新大纲及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新课程时代”的教学模式。
我们一直关注收集全国不同学校关于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的相关信息和最新成果,有选择地引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为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做好积极地准备工作。
三年来,我校以“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公开研讨课”为主要平台,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我校新课程教学模式—— “读 疑 研 导 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从而打造了具有临潼中学特色的新课程教学模式。
二、分类实验、反思改进
“读 疑 研 导 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过程中,我们采用分学科实验的方式,稳步实施科学推进。
探究之初,语文学科担当重任,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专题实验与研究。通过说课、授课、评课及师生座谈等等环节的落实,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同课异构”的探究中,我们设计了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对比课,在探究中,我们清醒地看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源,就是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一时无法彻底转变,教师总是担心自己讲的少学生就学的少,于是不能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依然做了主体,而这恰恰是新课程要摒弃的,也是新型教学模式面临的最大难题。
在“同案异教”探究中,我们设计了“黑板粉笔”平面课与“电脑鼠标”立体课的比较课,在探究中,我们看到了现代科学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带来的鲜活生机,也发现了预设课件限制了学生思考的诸多问题。
在课例研讨中,我们始终把“读 疑 研 导 悟”教学模式与高效课堂的接轨作重点,对于教师来说,建立单纯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日常的具体课堂教学实际才是有效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课堂案例做针对性的分析和引领,才能更好地为教师所接受,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
我们把语文学科探索中的一些典型课例、案例,作为探索新课程的“路标”,及时进行公开研讨总结反思与表彰,激励所有学科积极参与到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中。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相继对“读 疑 研 导 悟”教学模式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究活动,达成共识,进而在我校推广。
三、全面推进、效果显著
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是全新的,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强烈呼唤精彩纷呈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读 疑 研 导 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应时势而生成而成长。
3.1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的结构。
读——阅读文本 整体感知 明确目标
疑——发现问题 筛选信息 整合归纳
研——探究疑惑 独立思考 互相交流
导——教师引导 循序渐进 培养思维
悟——师生反思 总结规律 举一反三
3.2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的宗旨。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平面结构形式,关注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全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在具体的体验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科学的学习思维流程,形成正确的思想,端正的态度,公正的评价等。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通过“读 疑 研 导 悟”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能充分体现新课程对教师“主导性”的要求,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的被动局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每个环节的立体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完成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
3.3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的内涵。
读 :课前读+课堂读 ,学生带着目标读,不是盲目乱读,是有目标方向的阅读,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勾画,做出不同标识。
疑: 预设问题+生成问题,课前有预设资源 课堂有再生资源 。文本成为探究问题的窗口,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学生是主角,教师是编导,好的生成资源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深刻。
研:是五环的中轴,链接整个教学流程。研讨什么?因为学生发现了问题,问题从何而来,从研读文本中产生。学生探究问题,思想共享,资源共享,彼此互相启发,可能解决部分问题,但因知识积累不足,或经验积淀不够,必然需要教师引导指点,而教师的参与,必然使课堂从“研”走向“导”。
导:既要立足本课堂,还要走出本课堂。既要解决眼前问题,扎扎实实教学生知识与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更新思维的意识。
悟 :会学+学会+乐学。这个环节既是终点又是起点,学生在本课堂完成了学习目标,悟出了一定的规律,还应该从这里出发,悟出更多的道理。真正的学过程没有终点,使学生在这样的思维引导中永远积极地感悟所有。
“读 疑 研 导 悟”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在课堂实施中始终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里快乐地做主体,使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而富有立体感。
可以说,传统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是平面的,一张照片就可以反应一个课堂,而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是双方面的,是流动的,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而不是结果本身。
“读 疑 研 导 悟”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源于教学,又指导着教学活动,在历届的“青蓝工程”与“公开研讨课”实践中得以实施,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肯定,也获得了上级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深化新课程改革,在探索中创新,我们将继续关注收集全国不同学校关于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的相关信息和最新成果,有选择地引入我校教科研行动,在借鉴中推进我校课改速度,不断改进我校新课程教学模式,从而完善属于临潼中学的特色教学模式。
在实施新课改的三年中,我们有接受新课程新理念洗礼的喜悦,也有探索符合校情的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艰辛。我们困惑过、徘徊过,我们探索着、反思着,我们把每一次收获都当做一个新的起点,坚持不解地耕耘在新课程的田野里。
一、立足校情、探索研究
2007年,我校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三年来,我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始终保持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引领全校教师在新课程的征途上艰苦跋涉。我们从学习借鉴到实践探索,从反思总结到改进完善,努力发扬科学求实的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并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
2007年10月,结合我校具体的学情和教情,我校迅速建立了新课程改革组织机构,确立了“校长——主管副校长——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备题组长——教师个人” 六级管理体系。通过组织机构的健全使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层层落实,职责分明,形成一张畅通无阻的新课程改革管理网络。为我校新课程改革系列举措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为实现新课程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好格局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从而保证新课程改革工作科学有序、积极有效地展开。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我们定期聘请知名专家、名校名师来我校为教师作新课程专题讲座,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类新课程培训活动,凡外出参加培训、教研、观摩、学习等活动的教师,返校后将学习资料整理后及时向好全体教师汇报,尽可能详细地向教师传递自己在新课程改革方面所获得的感受和经验。
我们到教育发达地区去,到课改前沿城市去,到先进样板学校去。我们要求各学科组长带领本学科教师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紧跟国家课程改革的步伐,用最新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培训,认真学习新大纲及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新课程时代”的教学模式。
我们一直关注收集全国不同学校关于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的相关信息和最新成果,有选择地引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为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做好积极地准备工作。
三年来,我校以“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公开研讨课”为主要平台,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我校新课程教学模式—— “读 疑 研 导 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从而打造了具有临潼中学特色的新课程教学模式。
二、分类实验、反思改进
“读 疑 研 导 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过程中,我们采用分学科实验的方式,稳步实施科学推进。
探究之初,语文学科担当重任,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专题实验与研究。通过说课、授课、评课及师生座谈等等环节的落实,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同课异构”的探究中,我们设计了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对比课,在探究中,我们清醒地看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源,就是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一时无法彻底转变,教师总是担心自己讲的少学生就学的少,于是不能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依然做了主体,而这恰恰是新课程要摒弃的,也是新型教学模式面临的最大难题。
在“同案异教”探究中,我们设计了“黑板粉笔”平面课与“电脑鼠标”立体课的比较课,在探究中,我们看到了现代科学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带来的鲜活生机,也发现了预设课件限制了学生思考的诸多问题。
在课例研讨中,我们始终把“读 疑 研 导 悟”教学模式与高效课堂的接轨作重点,对于教师来说,建立单纯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日常的具体课堂教学实际才是有效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课堂案例做针对性的分析和引领,才能更好地为教师所接受,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
我们把语文学科探索中的一些典型课例、案例,作为探索新课程的“路标”,及时进行公开研讨总结反思与表彰,激励所有学科积极参与到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中。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相继对“读 疑 研 导 悟”教学模式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究活动,达成共识,进而在我校推广。
三、全面推进、效果显著
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是全新的,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强烈呼唤精彩纷呈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读 疑 研 导 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应时势而生成而成长。
3.1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的结构。
读——阅读文本 整体感知 明确目标
疑——发现问题 筛选信息 整合归纳
研——探究疑惑 独立思考 互相交流
导——教师引导 循序渐进 培养思维
悟——师生反思 总结规律 举一反三
3.2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的宗旨。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平面结构形式,关注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全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在具体的体验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科学的学习思维流程,形成正确的思想,端正的态度,公正的评价等。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通过“读 疑 研 导 悟”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能充分体现新课程对教师“主导性”的要求,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的被动局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每个环节的立体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完成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
3.3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的内涵。
读 :课前读+课堂读 ,学生带着目标读,不是盲目乱读,是有目标方向的阅读,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勾画,做出不同标识。
疑: 预设问题+生成问题,课前有预设资源 课堂有再生资源 。文本成为探究问题的窗口,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学生是主角,教师是编导,好的生成资源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深刻。
研:是五环的中轴,链接整个教学流程。研讨什么?因为学生发现了问题,问题从何而来,从研读文本中产生。学生探究问题,思想共享,资源共享,彼此互相启发,可能解决部分问题,但因知识积累不足,或经验积淀不够,必然需要教师引导指点,而教师的参与,必然使课堂从“研”走向“导”。
导:既要立足本课堂,还要走出本课堂。既要解决眼前问题,扎扎实实教学生知识与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更新思维的意识。
悟 :会学+学会+乐学。这个环节既是终点又是起点,学生在本课堂完成了学习目标,悟出了一定的规律,还应该从这里出发,悟出更多的道理。真正的学过程没有终点,使学生在这样的思维引导中永远积极地感悟所有。
“读 疑 研 导 悟”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在课堂实施中始终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里快乐地做主体,使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而富有立体感。
可以说,传统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是平面的,一张照片就可以反应一个课堂,而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是双方面的,是流动的,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而不是结果本身。
“读 疑 研 导 悟”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源于教学,又指导着教学活动,在历届的“青蓝工程”与“公开研讨课”实践中得以实施,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肯定,也获得了上级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深化新课程改革,在探索中创新,我们将继续关注收集全国不同学校关于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的相关信息和最新成果,有选择地引入我校教科研行动,在借鉴中推进我校课改速度,不断改进我校新课程教学模式,从而完善属于临潼中学的特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