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之美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彻底从人物画中独立成科,是从青绿开始的,可以说,青绿艺术的完善,最终推动了山水画的艺术主体性,同时创造了山水画艺术的第一次高峰。从展子虔经李思训、李昭道到王希孟、赵伯驹,前后绵延四百余年,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极盛时期,应该说,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是平分秋色,共享中国古典绘画黄金时代荣光的。
  文人画家逐渐主导中国画家队伍,由于文人群体强大的集团力量,也就形成了文人群体特有的审美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水墨为尚”,青绿之美受到排挤而逐渐边缘化。在宋以后的近千年里,虽然没有彻底从中国绘画中消失,但基本上只是技法技巧之一的保留画种。象展、李、王、赵那样专攻青绿而卓然成家的绝无仅有。文人画家水墨之余偶尔为之才,使青绿之美在千年绘画史上若隐若现可有可无地苟延残喘。这种卑微的边缘地位也使青绿艺术自暴自弃,仅仅是作为一种技艺被一代又一代地重复和继承,山水画之变的创新规律几乎与青绿无关。这反过来使青绿绘画更为卑微,更遭画家和社会的轻视。在近现代大家林立的山水画家中,仅张大千有少量青绿山水(最有代表性的是《华山图》)。
  说青绿艺术是濒危画科并非夸张。
  与水墨艺术在山水花鸟人物各科全面开花相比,青绿之美仅限于山水画也是导致它走向没落的原因。
  是让青绿之美从濒危走向彻底消失,还是将之从濒危状态中解救出来?
  解救的唯一途径是恢复青绿艺术的创新功能。或者说,我们能否将创新的生命活力注入青绿艺术之中?
  在水墨依然独霸画坛的当代,很多人是迟疑。在主流中国画看来,水墨形象才是中国民族绘画唯一光辉的形象。
  别具慧眼的是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的人。
  众所周知,张大千以其天纵之才,将唐宋元明清混于一炉。但张大千艺术人生的里程碑质变却是在1950年以后的泼彩。当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苦心建构中国画的笔墨之美时,张大千走的却是重建青绿之美的单行道。
  回看20世纪下半期中国画令人激动的那一段,真是大师纷纷出现的年代。张大千也赶上了这个黄金时代,推动他走向大师地位的就是泼彩画。
  这似乎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共识,但在熟视中我们却忽略了张大千与其他大师的不同。其他人都是无一例外的笔墨之美,张大千却是青绿之美。
  张大千赋予了青绿艺术以新的生命力,他在泼彩画中所展现的艺术创新创造力量一点不亚于其他水墨画家。
  因为我们忽略了张大千独特的青绿之美,而是把他归纳到一种新的水墨之中,以水墨的霸权话语掩饰了张大千的创新独特性。
  但是,张大千却点燃了青绿艺术的新希望。他不仅改变了宋以后青绿绘画的卑微状态,更是证明了青绿艺术创新求变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张大千不是一个偶然成功的个案,而是宣告了青绿之美复兴时代的到来。
  如果说,张大千在那个时代发现了青绿之美是独具慧眼,那么在今天青绿之美的诱惑要强大得多。经过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以笔墨为核心的水墨画在走到近百年的极盛之后,显现出日益明显的惰性。在古今大师们建构的森严水墨壁垒里,当代年轻一辈的水墨画家们明显地感到无处不在的束缚和影响,创造力量象一个重重的拳头打在水墨画的棉花上一样,苍白无力。
  以笔墨为核心的水墨画可容纳施展创新拳脚的空间越来越小。
  而我们又被千载难逢的时代推到了民族及其文化复兴的前沿。民族文化复兴的根本是创造新的中国现代文化。与继承相比,创新更重要。
  创新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必要前提。绘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既是国家意志的实现之一,更是推动建立创新社会创新文化的排头兵。
  艺术的特殊性证明,没有艺术的创新,也就不可能有其它科学文化的创新。文艺复兴20世纪的欧洲,战后的美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一个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要创新,创新被提升到民族灵魂的时代。水墨画却由于沉重的历史包袱而显得有些老态龙钟。相反,被边缘化了近千年的青绿艺术却是跃跃欲试,呼唤着有创造力量的青年画家在那里开辟中国画的新战场。
  张大千是一个榜样,泼彩画是青绿艺术创新生命活力的证明。它所独具的集民族和现代美感于一身的视觉语言,是大同小异的笔墨语言难以比拟的。
  首先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
  最大的迷信是将文人群体的水墨审美意识上升到中国国家唯一的审美意识,甚至是永恒的唯一审美意识。
  唐宋时期,传统的青绿山水和新兴的水墨山水交相辉映,构成了当时中国青绿之美水墨之美共存并举的审美意识世界。不仅共建了唐宋绘画的辉煌,而且是唐宋鼎盛的基础,是唐宋文化充满活力和开放的证明。
  与唐宋时代的中国相比,今天的中国正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无论是开放的胸襟,还是创新的要求,都理应更为迫切和强烈,我们有什么理由象明清时代一样抱着水墨正宗的陈腐观念而作茧自缚呢?
  重建青绿之美是当今时代对中国画的要求,能否建构当仿的青绿之美,使之成为今日中国民族审美意识系统之一,是今天中国画家有无真正创新能力的标杆。
  张大千为今天的画家树立了榜样,他的青绿创新给予我们以启迪。从传统泼墨的传说到泼墨的实验,从传统的勾勒渲染到泼制技巧,从纯粹的石青石绿到墨彩的巧妙融合,从单一的勾勒到大片彩墨和皴擦点染的相得益彰。张大千成功地创造了现代青绿艺术的美,他不是将传统的青绿与水墨机械地分割,而是视为有机的统一整体。所以在他的创造中,继承的不仅仅是青绿,也包括水墨。
  很显然,简单地重复继承青绿的已有技法技巧和形式语言,是不可能复兴青绿艺术光彩的,也不可能彻底改变已延续千年的青绿卑微地位。张大千的成功探索告诉我们,青绿技巧完全可以发展和更新,随着技巧的发展和更新,山水画的视觉语言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张大千的泼彩画中,传统的山水画形式大为弱化,抽象的形式和意味大大提升,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得以极大地发挥。
  从字面上看,青绿仅限于石青石绿。古代的青绿艺术基本上是谨守规制。张大千不仅在技法上大胆革新,色彩上也超越了青绿,将朱砂、朱石票、白色运用青绿山水的创作中。我们相信,在实际的创作中,每个艺术家完全可以根据自我表达表现的需要,自由地使用各种不尽相同的色彩,以形成最大限度地表现艺术个性的视觉语言和视觉图象。
其他文献
2013年11月14日—24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演出了莫里哀经典喜剧《屈打成医》,这是2013年北京人艺实验剧场的邀请剧目。在年末岁尾热闹异常的北京戏剧演出市场中,该剧的导演王孟侠、刘申并非人气大腕,演员也都是以中戏毕业的年青人为班底,演出的又是一部外来改编的喜剧,票房收入是否能够保证,可以说存在较大的风险。但令人意外的是,该剧在首演当日座无虚席,还在舞台前区加了一排椅子,此后10天的演出也
期刊
作为“80后”代表作家的马小淘,自出道开始便显示出与其他女作家迥异的文学特质:她的作品从不顾影自怜、愁云满目,而是以一种自信而果敢的文字风格,树立起她与众不同的特色。马小淘1999年出版随笔集《蓝色发带》,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飞走的是树,留下的是鸟》和短篇小说集《火星女孩的地球经历》。如今,马小淘的文学生涯已走过十余年的时光。在这十余年中,马小淘同大多数“80后”一样,经历了从懵懂少年到社会人
期刊
读完《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我想得最多的是“担当”二字。凭着“担当”,13万湖南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以来,远赴云南边陲,创造了在禁区种植橡胶的奇迹;凭着“担当”,作家薛媛媛将这段尘封的悲壮历史生动地呈现在了人们面前。担当成就梦想。当今中国,已经吹响了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的号角,《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告诉我们,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的传承,“担当”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期刊
周安华,1957年12月生,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影视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教育部戏剧影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话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传媒艺术网主编、《影视文化》杂志主编、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会长、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期刊
汉代的杨雄指出,“书为心画,画为心印”,意谓书法绘画都是作者心灵隐秘的披露和精神世界的创造。这一关于艺术本质的道理,早已脍炙人口,导致了人物画着意于“传神”“写心”,花鸟画致力于“抒情”“写意”,山水画也精意于构筑“心境”与营造“心象”。但是,自从强调艺术本体和看重艺术语言的认识发生影响以来,一种以为中国画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变传统形态为现代形态的似是而非的主张渐进笼罩了画坛。于是,不少志在现代化而锐
期刊
长期以来,国内对电影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电影文本的审美体验观照上,或者热衷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注重对电影形式的解剖,很多学者对于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长期没有统一的认识,甚至混淆美与审美等基本问题,连美的本质都无法说清,缺少对于电影艺术本质和本体的深层思考。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形成,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及其对文化艺术的深度影响,后现代的反本质主义和无中心意识,使得对于艺术本质的探寻被日益消解,
期刊
面对现代化进程在二十世纪的尴尬遭遇,我们不得不承认,循环论并非就一定是过时的、落后的、反动的谬论。如果我们不简单化对待文化的遗产,循环论是应该有它的价值的,“其凸显出来的反映事物运动形式的循环思维观及其方法,绝非无根无据,而是以直观片面的形式反映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循环发展的现象及其规律,这是其合理内核,需要给予肯定。”①二十世纪的中国的现代性进程是无比艰难和复杂的,在不断往返的破坏(革命
期刊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当时国际政治两大阵容的对峙中,中国是苏联坚定的朋友,苏联小说、苏联电影、苏联歌曲成为一代人的精神食粮。1950年代末,中苏关系逐渐冷却,俄苏文学在中国进入“疏离期”,1964年以后,所有公开出版的俄苏文学作品均从中国的一切公开出版物中消失,“文革”时更是成为了“禁书”。1950年代出生的王安忆亲历了这一过程,也正是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处于青春期的她阅读了大量的俄苏经典作品,其
期刊
韩少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之初,他的《西望茅草地》《飞过蓝天》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的《爸爸爸》《女女女》开创了“寻根文学”的先河;九十年代以后,他的《马桥词典》《暗示》在形式探索上带来的巨大冲击,形成了又一个创作高峰;2006年推出《山南水北》,在肉体与精神上对乡土实现了双重回归,是“中国版的瓦尔登湖”。他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
期刊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有关怀有生命力的文学始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然而文学应介入生活,却不意味着可以干预生活,并试图去掌控现实。文学显然不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奴仆,本质上,文学即是生活,文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与其他的生活方式并无价值上的高下之分,只为其他的方式提供自己的观照与反思。优秀的文学作品必是真诚地直面社会生活的,而在文学创作实践中,成功的突破往往来源于那些不拘泥的探索与尝试,但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