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企业岗位上往往陷入从业窘境,他们所表现出的能动性不强、自我定位偏低、非技能素质较差、成就感弱等特点同他们就读的职业院校的选择教育、励志教育、心性教育、成功教育等不足息息相关。为了学生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职业院校必须改革创新,解决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窘境;职业教育;“瓶颈”
笔者分别在一家股份公司和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工作多年,两家公司均属大型企业,管理规范,绩效良好,信誉过硬,这与企业员工的较高素质息息相关。在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有的人经受了磨炼,长了本事,增了见识,站稳了脚跟,成长为核心和骨干;也有些员工离开了公司,其中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毕业于中等或高等职业院校。离开的原因有多种,有的因为另有高就,有的因为发展无望,还有的是因为不适应公司的环境、工作节奏和制度约束。离开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主动辞职,有的不辞而别,有的被解雇。离者很不得已,留者也多无奈。笔者长期关注这一状况,经常以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同他们进行真诚深入的交流。
我们认为,与综合大学毕业生相比,中等或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优势很明显,例如:他们更年轻,更富有朝气和锐气,更务实踏实,动手能力更强,进入角色更快等。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仍处于从业窘境之中。对此,我们认为起码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解析。一是公司层面。当下的公司良莠不齐,品质各异,这就使从业者有苦有乐,有进有退。二是学生自身层面。这多与他们的自我定位、人生取向、价值追求、负重阙值有关。三是他们毕业的学校层面。学生从业窘境间接或直接地折射出职业教育的瓶颈。笔者试从第三个层面展开一些粗浅的认识。
从业者能动性不强与选择教育的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岗位不满意,对于现状既不甘心,又缺乏改变处境的信心和勇气,这些与他们受到的职业教育关系甚大。职业院校一再提倡学生要“先就业,后择业”,过于强化就业的艰难,刻意强化学生于对就业岗位的单向适应性,从而忽视了学生选择的主动性。对学生的适应教育是必要的,但适应的理念应当是全面的,应当涵盖适应(fit)、匹配(matched with)、一致(consistent with)等不同内涵,应当是纳德勒和吐什曼(1979)所概括的“一个要素的需要、需求、目的、目标或结构与另一个要素的需要、需求、目的、目标或结构相一致的程度”。因此,要引导学生认清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契合度是双向的,契合度高,个人与企业双方的满意度就高,反之则低,进而引导学生处理好适应和选择的关系。而学生的从业岗位并非都是专业对口,他们当中终生能在一家企业的一个岗位的情况少之又少。鉴于此,我们特别要提倡学生坚持和珍惜自己的选择主动性,选择在前,适应在后;如感觉到确不适应其就业岗位之时,理性地重新选择是其正当权力。
从业者自我定位偏低与励志教育的不足
纠正应试教育的偏颇工作已进行多年,但应试教育仍大有市场。许多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没能修成“正果”,抱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进入了职业院校,所在院校和所在专业也并非己愿,这就难免使学生产生混的想法——好歹混到毕业,再混个维生的职业。而校方意在把学生培养成“工匠”或“熟练工”,以技能教育为主,以维生劝诫为主,重“授之以鱼”,轻“授之以渔”。实质上,这是应试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变形,即演化成为奉技能教育为上的应对社会选择的教育模式。尽管校方一再言明以素质教育为上,但其基点还是给学生找个谋生的饭碗,这就使得学生满足于掌握某种维生的技能或满足于凭借某种技能谋生,满足于干活挣钱过日子,表现平庸,意识不到提升人生品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此,职业院校教育要正确指导学生做好人生定位,及时校正人生定位,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既干好当下,又要谋划未来,不断有高追求,在顺应企业更上一层楼的要求中不断提升主体价值和品位。
从业者非技能素质较差与心性教育的不足
一般而言,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之后在技能方面能较快胜任,但这并不能因此而使他们身心愉悦,不能令公司对他们满意。有人用“草莓族”来比喻80后一代,他们对此很反感,大呼不公道,然而他们自己也承认适应环境和角色转换能力差;比较自我,有自闭倾向,不善于沟通;以自己为圆心,不太会换位思考;时而自卑,时而膨胀;在顺境中做不到节制,在逆境中做不到坚忍;抗压能力弱,受点磨难便消沉,脑袋一热就辞职等。这与职业院校心性培育和开发不够有关。80后一代因其成长环境与条件的独特性,形成了具有代际特色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性,这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他们处事待人的方式方法。培根曾说:“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尽一切努力培养自己好的习惯。从幼年时代就开始养成的习惯必然是最完美的,我们称之为教育,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从早期就开始的习惯。”任何一代人的教育都不可能尽善尽美,80后一代也不例外,由此造成了他们习惯上的缺憾,而改善的根本秘诀仍然是教育。教给学生技能较之教他们做人要速成得多,这就导致了职业教育的急功近利。鲁迅曾经指出:“人立后凡事举”,讲的就是要反复地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要先做人,再做事,在做事中学会做人。“立人”的要旨在于心性的开发。心性开发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改善认识、升华情感、锻炼意志、加强修养的心理教育过程。职业院校带有根本性的职责就是在培养学生“硬件”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学生的心性开发这一“软件”工程,强化他们学会做人、更好地做事的自觉意识。
从业者成就感弱与成功教育的不足
与其他代际的人一样,80后也希望找到一个既钟爱,又有发展的空间,既收入不菲,又身心愉悦的企业。但寻找这样的现成企业难之又难,他们只好两者其取一,要么为了高一点的薪水而不得不委屈自己,要么收入低些以便换个好心情。而从现实情况看,前者居多。这种现象与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成功教育存在的偏颇相关。以往和目前的成功教育常常是单向度的,过分强调学生对社会、对企业的被动适应,过分强调技能对于成功的作用,注重以收入财富论英雄,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以人为本”。
教育学生要知足常乐并没有错,但要注重启发和保护他们作为自然人的权利意识。成功教育应当是多向度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综合性的。从主体一方讲,学生自己设计的人生目标得以实现就是成功。这样一来,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地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成了关键,这是一个学校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学生仍然忽视对自己生涯的合理规划设计,学校依然缺乏有力适当的教育指导,如果学校和学生对于何为成功、何为成功者的评判标准依然不科学、不全面、不适当,那么学生进入职场之后的茫然、郁闷、焦虑、压抑、麻木则不可避免,平庸、低俗、畸形、病态也在所难免。然而痛苦可以转变为幸福,被动可以转变为主动,郁闷可以转变为清朗,庸者可以转变为英雄,这主要取决于人的自觉与主动,取决于主客体的契合度。我们的职业教育要着力培育学生这一自觉性和主动意识,提高他们与环境、与企业的契合度,进而增强幸福感和成功感。
要想克服职业院校上述在学生选择教育、励志教育、心性教育、成功教育等方面的不足,根本路径还是在于坚持走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技能教育与心性教育齐举并重的科学之路,遏制浮躁短视偏颇,更新教育思想,变革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尽力帮助学生在职场既能生存,又得发展,既劳作,又快乐。
参考文献:
[1].Venkatraman.N.The Concept of Fit in Strategy Research:Toward Verbad and Statistical Corresponde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
[2]魏爱琴.转型期国有企业员工心态调查:国企员工心理定势的调适及行为改善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培根.论人生[M].张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马剑虹(1968—),女,天津市人,天服三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企业管理。
张子平(1968—),男,天津市人,天津津投金厦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企业管理。
(本文责任编辑:王丽)
关键词:窘境;职业教育;“瓶颈”
笔者分别在一家股份公司和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工作多年,两家公司均属大型企业,管理规范,绩效良好,信誉过硬,这与企业员工的较高素质息息相关。在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有的人经受了磨炼,长了本事,增了见识,站稳了脚跟,成长为核心和骨干;也有些员工离开了公司,其中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毕业于中等或高等职业院校。离开的原因有多种,有的因为另有高就,有的因为发展无望,还有的是因为不适应公司的环境、工作节奏和制度约束。离开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主动辞职,有的不辞而别,有的被解雇。离者很不得已,留者也多无奈。笔者长期关注这一状况,经常以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同他们进行真诚深入的交流。
我们认为,与综合大学毕业生相比,中等或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优势很明显,例如:他们更年轻,更富有朝气和锐气,更务实踏实,动手能力更强,进入角色更快等。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仍处于从业窘境之中。对此,我们认为起码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解析。一是公司层面。当下的公司良莠不齐,品质各异,这就使从业者有苦有乐,有进有退。二是学生自身层面。这多与他们的自我定位、人生取向、价值追求、负重阙值有关。三是他们毕业的学校层面。学生从业窘境间接或直接地折射出职业教育的瓶颈。笔者试从第三个层面展开一些粗浅的认识。
从业者能动性不强与选择教育的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岗位不满意,对于现状既不甘心,又缺乏改变处境的信心和勇气,这些与他们受到的职业教育关系甚大。职业院校一再提倡学生要“先就业,后择业”,过于强化就业的艰难,刻意强化学生于对就业岗位的单向适应性,从而忽视了学生选择的主动性。对学生的适应教育是必要的,但适应的理念应当是全面的,应当涵盖适应(fit)、匹配(matched with)、一致(consistent with)等不同内涵,应当是纳德勒和吐什曼(1979)所概括的“一个要素的需要、需求、目的、目标或结构与另一个要素的需要、需求、目的、目标或结构相一致的程度”。因此,要引导学生认清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契合度是双向的,契合度高,个人与企业双方的满意度就高,反之则低,进而引导学生处理好适应和选择的关系。而学生的从业岗位并非都是专业对口,他们当中终生能在一家企业的一个岗位的情况少之又少。鉴于此,我们特别要提倡学生坚持和珍惜自己的选择主动性,选择在前,适应在后;如感觉到确不适应其就业岗位之时,理性地重新选择是其正当权力。
从业者自我定位偏低与励志教育的不足
纠正应试教育的偏颇工作已进行多年,但应试教育仍大有市场。许多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没能修成“正果”,抱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进入了职业院校,所在院校和所在专业也并非己愿,这就难免使学生产生混的想法——好歹混到毕业,再混个维生的职业。而校方意在把学生培养成“工匠”或“熟练工”,以技能教育为主,以维生劝诫为主,重“授之以鱼”,轻“授之以渔”。实质上,这是应试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变形,即演化成为奉技能教育为上的应对社会选择的教育模式。尽管校方一再言明以素质教育为上,但其基点还是给学生找个谋生的饭碗,这就使得学生满足于掌握某种维生的技能或满足于凭借某种技能谋生,满足于干活挣钱过日子,表现平庸,意识不到提升人生品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此,职业院校教育要正确指导学生做好人生定位,及时校正人生定位,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既干好当下,又要谋划未来,不断有高追求,在顺应企业更上一层楼的要求中不断提升主体价值和品位。
从业者非技能素质较差与心性教育的不足
一般而言,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之后在技能方面能较快胜任,但这并不能因此而使他们身心愉悦,不能令公司对他们满意。有人用“草莓族”来比喻80后一代,他们对此很反感,大呼不公道,然而他们自己也承认适应环境和角色转换能力差;比较自我,有自闭倾向,不善于沟通;以自己为圆心,不太会换位思考;时而自卑,时而膨胀;在顺境中做不到节制,在逆境中做不到坚忍;抗压能力弱,受点磨难便消沉,脑袋一热就辞职等。这与职业院校心性培育和开发不够有关。80后一代因其成长环境与条件的独特性,形成了具有代际特色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性,这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他们处事待人的方式方法。培根曾说:“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尽一切努力培养自己好的习惯。从幼年时代就开始养成的习惯必然是最完美的,我们称之为教育,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从早期就开始的习惯。”任何一代人的教育都不可能尽善尽美,80后一代也不例外,由此造成了他们习惯上的缺憾,而改善的根本秘诀仍然是教育。教给学生技能较之教他们做人要速成得多,这就导致了职业教育的急功近利。鲁迅曾经指出:“人立后凡事举”,讲的就是要反复地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要先做人,再做事,在做事中学会做人。“立人”的要旨在于心性的开发。心性开发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改善认识、升华情感、锻炼意志、加强修养的心理教育过程。职业院校带有根本性的职责就是在培养学生“硬件”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学生的心性开发这一“软件”工程,强化他们学会做人、更好地做事的自觉意识。
从业者成就感弱与成功教育的不足
与其他代际的人一样,80后也希望找到一个既钟爱,又有发展的空间,既收入不菲,又身心愉悦的企业。但寻找这样的现成企业难之又难,他们只好两者其取一,要么为了高一点的薪水而不得不委屈自己,要么收入低些以便换个好心情。而从现实情况看,前者居多。这种现象与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成功教育存在的偏颇相关。以往和目前的成功教育常常是单向度的,过分强调学生对社会、对企业的被动适应,过分强调技能对于成功的作用,注重以收入财富论英雄,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以人为本”。
教育学生要知足常乐并没有错,但要注重启发和保护他们作为自然人的权利意识。成功教育应当是多向度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综合性的。从主体一方讲,学生自己设计的人生目标得以实现就是成功。这样一来,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地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成了关键,这是一个学校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学生仍然忽视对自己生涯的合理规划设计,学校依然缺乏有力适当的教育指导,如果学校和学生对于何为成功、何为成功者的评判标准依然不科学、不全面、不适当,那么学生进入职场之后的茫然、郁闷、焦虑、压抑、麻木则不可避免,平庸、低俗、畸形、病态也在所难免。然而痛苦可以转变为幸福,被动可以转变为主动,郁闷可以转变为清朗,庸者可以转变为英雄,这主要取决于人的自觉与主动,取决于主客体的契合度。我们的职业教育要着力培育学生这一自觉性和主动意识,提高他们与环境、与企业的契合度,进而增强幸福感和成功感。
要想克服职业院校上述在学生选择教育、励志教育、心性教育、成功教育等方面的不足,根本路径还是在于坚持走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技能教育与心性教育齐举并重的科学之路,遏制浮躁短视偏颇,更新教育思想,变革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尽力帮助学生在职场既能生存,又得发展,既劳作,又快乐。
参考文献:
[1].Venkatraman.N.The Concept of Fit in Strategy Research:Toward Verbad and Statistical Corresponde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
[2]魏爱琴.转型期国有企业员工心态调查:国企员工心理定势的调适及行为改善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培根.论人生[M].张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马剑虹(1968—),女,天津市人,天服三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企业管理。
张子平(1968—),男,天津市人,天津津投金厦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企业管理。
(本文责任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