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完成学习知识意义的建构。课改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课堂是实施课改的载体,优化课堂结构,使用“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问题激疑,促进情感——探究活动,积极体验,得出新知——因势利导,巧妙诱思,加深理解——赏识比学,归纳总结,共同进步——练习反馈,及时评价,引导拓展”。以优化课堂结构,寓课改于教学之中。
关键词:情境激疑;探究体验;利导诱思;赏识进步;反馈评价
下面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为例阐述“五学”课堂教学的运作。
一、创设情境,问题激疑,促进情感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也强调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所谓学习情境,就是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或背景,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信息的载体,能给学生提供课堂思考的背景,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思考、学习,并获得科学知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好奇、疑惑,从而点燃起思维火花,激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强烈的认识需要,产生急不可待想获得有关知识或尝试一下自己能力的愿望,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情境]了解历史的同学都知道,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巨大杀伤力……继而“问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从历史故事入手,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感到兴奋,探究之欲油然而生。以讨论探究问题入手,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活动,积极体验,得出新知
教学活动是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求知的过程,并不是强加结论,让学生简单的加以记忆、模仿来解决问题。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活动一:原子的构成
学生急于知道原子的秘密,我这时就以“我想像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你的假设,并进行交流讨论。学生议论纷纷,有人说像个实心球,乒乓球,樱桃等等,气氛热烈,参与面广,此时我就点拨转入,原子结构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才打开了原子的大门,发现了小小原子内部结构复杂。
此时学生意识到思维上的误差,学生惊讶,求知欲望高涨,为下一步探究奠定了良好基础。话题一转,那么, 原子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呢?教师播放“原子的动画模型”,然后学生同组之间相互交流对原子结构的新看法。原来原子不是实心球,它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小粒子围绕一个大粒子运动,通过观看动画,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一步步加深了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同时学生又提出了不知道这些粒子是什么?这时老师要及时出示史料佐证学生的猜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呢?可再分,不可再分?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感受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吧。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后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过了7年有了卢瑟福原子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用简洁通俗的语言介绍原子结构的发现史,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畏惧,不利于后面的教学。
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生动的图片及动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原子的立体模型,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建立起来之后,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核的体积相对于原子更小,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接着演示原子的动态图片,让学生明白这就是现在的原子结构模型。借助于图片和动画,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记忆,从而突破难点。
探究活动二:原子不显电性
知道了原子的构成,然后追问同学:原子显不显电性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表4-1,表4- 2后问:你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正负电荷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三、因势利导,巧妙诱思,加深理解
探究活动三:相对原子质量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前面两个环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已被激起,就像一个初试垂钓者,在眼看鱼儿上钩时那份喜悦,急迫。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话题一转,知道了质子,中子,电子的数目关系,那它们有没有质量,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来衡量呢?
出示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1个碳原子:1.977×10-26kg
1 个氢原子:1.67×10-27kg 1 氧原子:2.657×10-26kg
由于原子质量很小,用国际单位kg来表示,如同用吨来表示一粒大米的质量,很不方便,怎么办呢?用这么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的方法来表示原子质量呢?学生讨论交流,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同学们交流中存在着一些障碍点,我及时的进行诱思,如:会计记帐通常用万元作单位,例如“5”万元记作5,不用画那么多“0”了,像这样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很多。 有智慧的人总是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次让学生交流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了,用一个比实际质量更小的质量作比较标准,小的原子质量被它除,得数就变大了。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这时老师要及时鼓励学生:今天表现很好,要好好领悟这种探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怎样利用元素周期表查相对原子质量。此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学会做事,学会更好的生存,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帮助。
阅读感知,加深理解。下面我们来熟悉一下某些原子的相对质量,并思考这些数值的来历。结合课本图示,向学生介绍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的卓越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赏识比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体验内化阶段是体验学习的关键,是个体通过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感知觉内化为自身观念的过程。此环节可谓“睛”之笔,如“点”不好,整堂课就散了。经过质疑,讨论,交流,点拨各个环节,学生基本掌握和理解了课本知识,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所学的知识缺乏系统化,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时我采用引导激励的方法和小组交流讨论,看看那一组知道的多,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什么?为了展示自己一组的能力,大家涌跃发言,如我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等等。老师这时也要充分发挥归纳的本领,及时做出总结,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五、练习反馈,及时评价,引导拓展
评价问题在课堂实施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诊断的作用。评价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力措施和方法,决定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是体验的结果。反馈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洞察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情况,注意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尤其是具有隐性的主体体验,还需注意学习者的情绪、情感反应,以及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采用多启发,多鼓励的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最后再引导拓展。如在备课时设计好适当的课堂练习,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为了激发学生的奋进热情,将课本的练习设计成阶梯式、递进的形式作为课堂训练。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一个有背景的题目,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当本节课学完以后,让学生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我会及时作出回应,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这种诊断性,激励性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名言来总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和鼓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可以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条理清晰的板书设计,也为学生理解知识和对知识进行记忆,提供了直观的参考和有力的帮助。但还有少数的学生可能存在疑点,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我设置以下补救措施:单独辅导,找到难点;师生互动,突破疑点。
优化课堂结构,是课改的途径之一。采用“五学”课堂教学模式仅仅是一种教学尝试,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使学生参与讨论交流,有利于学习兴趣的调动,活跃他们的思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体现,学生们的分析、理解、概括、综合等能力也在教学中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苏明珊.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教育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情境激疑;探究体验;利导诱思;赏识进步;反馈评价
下面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为例阐述“五学”课堂教学的运作。
一、创设情境,问题激疑,促进情感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也强调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所谓学习情境,就是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或背景,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信息的载体,能给学生提供课堂思考的背景,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思考、学习,并获得科学知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好奇、疑惑,从而点燃起思维火花,激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强烈的认识需要,产生急不可待想获得有关知识或尝试一下自己能力的愿望,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情境]了解历史的同学都知道,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巨大杀伤力……继而“问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从历史故事入手,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感到兴奋,探究之欲油然而生。以讨论探究问题入手,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活动,积极体验,得出新知
教学活动是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求知的过程,并不是强加结论,让学生简单的加以记忆、模仿来解决问题。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活动一:原子的构成
学生急于知道原子的秘密,我这时就以“我想像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你的假设,并进行交流讨论。学生议论纷纷,有人说像个实心球,乒乓球,樱桃等等,气氛热烈,参与面广,此时我就点拨转入,原子结构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才打开了原子的大门,发现了小小原子内部结构复杂。
此时学生意识到思维上的误差,学生惊讶,求知欲望高涨,为下一步探究奠定了良好基础。话题一转,那么, 原子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呢?教师播放“原子的动画模型”,然后学生同组之间相互交流对原子结构的新看法。原来原子不是实心球,它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小粒子围绕一个大粒子运动,通过观看动画,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一步步加深了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同时学生又提出了不知道这些粒子是什么?这时老师要及时出示史料佐证学生的猜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呢?可再分,不可再分?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感受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吧。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后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过了7年有了卢瑟福原子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用简洁通俗的语言介绍原子结构的发现史,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畏惧,不利于后面的教学。
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生动的图片及动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原子的立体模型,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建立起来之后,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核的体积相对于原子更小,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接着演示原子的动态图片,让学生明白这就是现在的原子结构模型。借助于图片和动画,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记忆,从而突破难点。
探究活动二:原子不显电性
知道了原子的构成,然后追问同学:原子显不显电性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表4-1,表4- 2后问:你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正负电荷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三、因势利导,巧妙诱思,加深理解
探究活动三:相对原子质量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前面两个环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已被激起,就像一个初试垂钓者,在眼看鱼儿上钩时那份喜悦,急迫。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话题一转,知道了质子,中子,电子的数目关系,那它们有没有质量,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来衡量呢?
出示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1个碳原子:1.977×10-26kg
1 个氢原子:1.67×10-27kg 1 氧原子:2.657×10-26kg
由于原子质量很小,用国际单位kg来表示,如同用吨来表示一粒大米的质量,很不方便,怎么办呢?用这么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的方法来表示原子质量呢?学生讨论交流,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同学们交流中存在着一些障碍点,我及时的进行诱思,如:会计记帐通常用万元作单位,例如“5”万元记作5,不用画那么多“0”了,像这样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很多。 有智慧的人总是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次让学生交流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了,用一个比实际质量更小的质量作比较标准,小的原子质量被它除,得数就变大了。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这时老师要及时鼓励学生:今天表现很好,要好好领悟这种探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怎样利用元素周期表查相对原子质量。此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学会做事,学会更好的生存,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帮助。
阅读感知,加深理解。下面我们来熟悉一下某些原子的相对质量,并思考这些数值的来历。结合课本图示,向学生介绍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的卓越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赏识比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体验内化阶段是体验学习的关键,是个体通过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感知觉内化为自身观念的过程。此环节可谓“睛”之笔,如“点”不好,整堂课就散了。经过质疑,讨论,交流,点拨各个环节,学生基本掌握和理解了课本知识,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所学的知识缺乏系统化,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时我采用引导激励的方法和小组交流讨论,看看那一组知道的多,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什么?为了展示自己一组的能力,大家涌跃发言,如我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等等。老师这时也要充分发挥归纳的本领,及时做出总结,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五、练习反馈,及时评价,引导拓展
评价问题在课堂实施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诊断的作用。评价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力措施和方法,决定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是体验的结果。反馈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洞察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情况,注意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尤其是具有隐性的主体体验,还需注意学习者的情绪、情感反应,以及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采用多启发,多鼓励的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最后再引导拓展。如在备课时设计好适当的课堂练习,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为了激发学生的奋进热情,将课本的练习设计成阶梯式、递进的形式作为课堂训练。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一个有背景的题目,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当本节课学完以后,让学生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我会及时作出回应,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这种诊断性,激励性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名言来总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和鼓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可以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条理清晰的板书设计,也为学生理解知识和对知识进行记忆,提供了直观的参考和有力的帮助。但还有少数的学生可能存在疑点,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我设置以下补救措施:单独辅导,找到难点;师生互动,突破疑点。
优化课堂结构,是课改的途径之一。采用“五学”课堂教学模式仅仅是一种教学尝试,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使学生参与讨论交流,有利于学习兴趣的调动,活跃他们的思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体现,学生们的分析、理解、概括、综合等能力也在教学中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苏明珊.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教育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