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学科拥有得天独厚的培养问题意识的土壤:阅读课上,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根据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质疑为抓手,组织学生有序地研读课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乐疑 勘疑 善疑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脑中没问题,你怎样讲,他怎么样听,很被动。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从以下几环节人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激起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并随机点拨质疑解疑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疑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认为,激励就是设法让客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激励一旦形成自励、他励、互励的统一,学生的主体精神就能得到体现。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好奇心以及对事理的探究。要培养问题意识,首先要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此,一方面在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可首先考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想方设法去创造各种不同的、能激起他们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因趣生疑、因奇生疑、因疑生智,进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真诚地激励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或肤浅、或离奇的问题,教师应宽容,并从中捕捉智慧的闪光点。对于提错问题的学生,应启发他们用另一种方法去思考,树立信心。对于学生所提的有价值的问题,则应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的提问意识在肯定和鼓励中得到激发和培养。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勤疑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重视“问”,把“间”作为“学”的一种,合称“学问”。《论语》一书中有许多问题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问先生的。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学,问题都是教师提出来的呢?为什么我们教师课堂教学不能创造机会、提供时间让学生发问呢?
很多时候,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基于“完成教学任务”状态:把既定的教学计划完成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设计的问题,都是让学生进入自己的预定轨道,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听课,根本没留给学生发问或思考的空间。实际上,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始,不妨先听听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存在哪些问题。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之际,也不妨留点时间,问问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就可以检查出学生还具有哪些障碍、困难和疑惑,也为我们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或者辅导明确目标。正如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所说的: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三、指导方法,让学生善疑
1.围绕课题,质疑
许多课文的题目都是文章的关键所在。当揭示课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带着发现者、探究者的心理去阅读文本。
课例:在教学《除三害》时,教师板书课题后问:“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后,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举手:谁除三害?三害是什么?是怎么除三害的?结果怎样?这样读懂课文的教学目标就由学生自己设计出来了。
2.感知全文,生疑
例如《秋天的雨》,在教学时,教师可提问:多神奇的雨呀!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自由生疑: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枫叶怎么邮来了秋天?银杏树叶怎么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生所提的问题众多,而且都有各自的思考价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确立阅读目标、自己决定阅读内容、自己选择阅读方法。当学生为解决问题而积极地付诸于行动时,不正是他们探究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的时候吗?
3.利用矛盾,激疑
利用矛盾,激发疑问,对立的事物往往互相排斥,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自身的矛盾或学生理解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问题。
例如《掌声》,在研读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分别感受了英子的忧郁和开朗后,针对英子前后巨大变化的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原先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掌声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问题出现后,引领学生品读第2、3自然段,自主探究英子产生变化的原因。通过朗读感悟、移情体验理解两次掌声里的特别涵义:小掌声里有大爱——鼓励、信任、理解、尊重……懂得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对细节描写质疑、对关键词句质疑等方面入手。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质疑的方法,进而能够运用方法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在读书解疑中掌握阅读的本领,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乐疑 勘疑 善疑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脑中没问题,你怎样讲,他怎么样听,很被动。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从以下几环节人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激起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并随机点拨质疑解疑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疑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认为,激励就是设法让客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激励一旦形成自励、他励、互励的统一,学生的主体精神就能得到体现。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好奇心以及对事理的探究。要培养问题意识,首先要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此,一方面在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可首先考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想方设法去创造各种不同的、能激起他们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因趣生疑、因奇生疑、因疑生智,进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真诚地激励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或肤浅、或离奇的问题,教师应宽容,并从中捕捉智慧的闪光点。对于提错问题的学生,应启发他们用另一种方法去思考,树立信心。对于学生所提的有价值的问题,则应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的提问意识在肯定和鼓励中得到激发和培养。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勤疑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重视“问”,把“间”作为“学”的一种,合称“学问”。《论语》一书中有许多问题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问先生的。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学,问题都是教师提出来的呢?为什么我们教师课堂教学不能创造机会、提供时间让学生发问呢?
很多时候,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基于“完成教学任务”状态:把既定的教学计划完成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设计的问题,都是让学生进入自己的预定轨道,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听课,根本没留给学生发问或思考的空间。实际上,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始,不妨先听听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存在哪些问题。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之际,也不妨留点时间,问问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就可以检查出学生还具有哪些障碍、困难和疑惑,也为我们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或者辅导明确目标。正如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所说的: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三、指导方法,让学生善疑
1.围绕课题,质疑
许多课文的题目都是文章的关键所在。当揭示课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带着发现者、探究者的心理去阅读文本。
课例:在教学《除三害》时,教师板书课题后问:“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后,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举手:谁除三害?三害是什么?是怎么除三害的?结果怎样?这样读懂课文的教学目标就由学生自己设计出来了。
2.感知全文,生疑
例如《秋天的雨》,在教学时,教师可提问:多神奇的雨呀!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自由生疑: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枫叶怎么邮来了秋天?银杏树叶怎么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生所提的问题众多,而且都有各自的思考价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确立阅读目标、自己决定阅读内容、自己选择阅读方法。当学生为解决问题而积极地付诸于行动时,不正是他们探究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的时候吗?
3.利用矛盾,激疑
利用矛盾,激发疑问,对立的事物往往互相排斥,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自身的矛盾或学生理解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问题。
例如《掌声》,在研读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分别感受了英子的忧郁和开朗后,针对英子前后巨大变化的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原先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掌声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问题出现后,引领学生品读第2、3自然段,自主探究英子产生变化的原因。通过朗读感悟、移情体验理解两次掌声里的特别涵义:小掌声里有大爱——鼓励、信任、理解、尊重……懂得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对细节描写质疑、对关键词句质疑等方面入手。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质疑的方法,进而能够运用方法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在读书解疑中掌握阅读的本领,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