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效应分析及优化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ladr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将会对贵州的扶贫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以西江苗寨为例分析贵州民族村寨的扶贫开发效应,指出影响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贫困村民参与程度低,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村民的参与程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效应分析;贵州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191-02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自治地方共辖46个县市,占全省县市的53.4%,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5.5%。在贵州50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民族自治地方就有36个,占全省总贫困县总数的74%,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全省总贫困人口的70%。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是因为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居民文化素质低、增收渠道少等导致的绝对贫困。但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村寨旅游资源,通过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振兴。
  一、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效应分析——以西江苗寨为例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效应主要指村寨旅游扶贫在消除贫困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包括村寨旅游扶贫的负面影响。村寨扶贫开发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发挥资源优势;发挥旅游业的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提高民族地区收入;为民族地区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分流;增加民族地区居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加速脱贫致富;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贫困地区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人文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民族地区的更大发展奠定思想观念和人才基础;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促进民族地区横向经济联合和对外开放。
  村寨旅游在发挥扶贫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即村寨旅游扶贫的负效应。村寨旅游扶贫的负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旅游开发对地区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民族地区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导致资源环境的浪费和破坏;旅游业同其他产业在资源方面的博弈竞争和抑制作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旅游飞地”现象和替代性竞争对消除贫困的负面影响。
  西江苗寨位于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内,距县城36公里,平均海拔833米,行政面积38.59平方公里。西江苗寨由平寨、东引、羊排、南贵四个自然寨组成,现共有1 330户,5 414人,苗族人口占全村的99.5%,故被誉为“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西江苗寨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江千户苗寨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围绕旅游发展的相关服务行业日益繁荣,呈现劳动力有效集聚,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0—2010年以来,西江苗寨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不断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也呈现不断增长态势。
  从雷山政府办收集的资料可以看出西江苗寨的村寨旅游游客数量从2000年的0.76万人次,发展到2010年的9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2000年的1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8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0年的664元增加到2010年的2 880元。2008 年后增长非常显著,西江景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增长55.7%,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已经成为西江景区群众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二、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影响因素
  (一)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虽然民族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地处云贵高原,道路险峻,加上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缺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阻碍了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保存相对完好的民族村寨大多处于交通不便的最偏远山区,交通成为影响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西江千户苗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贵州大多数民族地區的村寨基础设施仍处于落后状态,严重影响了当地村寨旅游地发展,制约当地居民脱贫。
  (二)村寨居民参与程度
  民族地区村寨居民的参与当地村寨旅游开发的程度决定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贵州民族地区的村寨居民贫困人口大多数知识水平较低、能力不强、信息资源落后,导致其参与村寨旅游的机会与相对富裕的机会不平等,所获收益也相差较大。相对富裕的人拥有较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大多拥有经营和管理能力,因此会积极参与旅游开发,从中获取大量收益,而贫穷人口没有资本和能力参与旅游开发,所获收益较少,同时还得被迫接受旅游开发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大量的垃圾、生态环境破坏等。西江苗寨居民在旅游开发中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实地调查显示,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多是占有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居民,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并不多,并没有完全脱贫致富。相对富裕的居民参与程度高,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大量收益,贫困人口参与程度低,从旅游开发中获得收益较低。
  (三)利益分配机制
  贵州民族地区的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行为主体,各主体因不同的利益形成不同利益主体,能否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的持续发展。一般来说民族地区的当地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把握利益分配机制的权利,调节旅游开发商、企业、居民的利益分配比例,并且倾向于重视旅游开发商和投资商。从实地调研中可以看出村寨景区的大部分收入属于开发商,部分返还给当地居民,当地居民从旅游开发中所获收益并不多。
  三、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优化研究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要充分发挥去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扶贫优势,争取当地政政府的支持和认同,走政府主导型的旅游扶贫开发之路。政府应充分发挥在村寨旅游扶贫中的主导地位,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把发展村寨旅游作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多方筹资加强交通、水利、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建立村寨旅游扶贫专项资金贷款,对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
  (二)提高贫困村民的参与程度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居民自身弱势限制他们参与旅游开发的能力和机会。在西江苗寨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程度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水平,妇女和老人的很多是文盲和半文盲,信息闭塞,对政府的扶贫政策基本不知道。语言交流存在障碍,很多老人和妇女不会讲普通话,这也严重削弱他们参与旅游开发的机会。政府要建立相应的专项教育基金,加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普通话培训和进行服务技能的培训,以及餐饮卫生等培训。同时扶贫基金向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村寨旅游开发程度。
  (三)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贵州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存在利益分配不均、受益面窄等情况。贵州民族地区要想持续发展,带动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政府要理顺各利益主体关系,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要能确保参与旅游活动的农民获得合理、稳定、持续的利益回报,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和支持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商业活动,以提高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兴趣。对于积极参与旅游开发的村民给予支持和奖励,对于给当地带来的负面效应给予一定的补偿,将当地居民作为利益主体的核心,才能保证村寨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焕洲.貴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及实现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2] 张伟,张建春,魏鸿雁.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5,(5):43-49.
  [3] 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66-71.
  [4] 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102-107.
  [责任编辑 安世友]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促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股强劲动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采取一些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河南省民权县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38-02  近几年,以前在东南沿海地区务工、经商的中西部劳动力陆续大批返乡创业,不仅为中西部地区的
期刊
摘 要: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其结果体现了经济效应。利用河南省1995—2010年农业机械化与农林牧渔产量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ADF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的估计、脉冲响应等方法来分析河南省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机械化的长期动态关系。结论表明,河南农业机械的总量增长与农业总产值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农业机械化能促进农业生产值的增长。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政府加大对农机的资金投入和补贴力度、调整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实现人口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保持劳动人口的数量和构成与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相适应。基于中国国情,只有有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才能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两种生产理论;人口均衡;发展;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13-02  一、两种生产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土地管理政策的不断变化和土壤修复技术的不断革新,中原油田土地管理办公室打破“污染土地一赔了之”的传统模式,立足实际、扎根基层,结合油田精细化管理经验和科研机构先进技术,形成一套极富特色的油田污染土地复垦退耕工作模式。  关键词:油田;土地復垦;探索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34-02  中原油田东濮凹陷区块地处黄河冲
期刊
摘 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广大的民族农村地区,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全面推广。通过对湘西自治州农户的抽样调查,总结归纳出新农保推广的困境,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85-02  引言  早在2000年全国
期刊
摘 要:良法能得以有效实施是法治的基本内涵,《劳动合同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一项基本法,在人口流动性极强的市场经济当下,有关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正因为现行《劳动合同法》在劳务派遣单位的业务范围、资质审查、注册資本设立规范上存在缺憾,才导致实践中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而,有必要在立法中限制劳务派遣单位的业务范围,对市场准入实施许可制,完善资金制度,唯此方
期刊
摘 要:基于品牌营销理论,分析张家界旅游品牌竞争力,构建旅游地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张家界旅游品牌竞争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提高张家界旅游品牌的竞争力,必须进行有效的品牌营销。  关键词:品牌营销;旅游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185-02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对品牌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副产品及蔬菜价格居高不下,这使得人们的菜篮子越拎越重。对此,扬州市政府积极开展行动,设立惠民蔬菜平价店以期解决此问题,其在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蔬菜供应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公共服务性认同不足;选址布局不合理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主要有:完善蔬菜供应机制,实现蔬菜销售与供应的有效对接;加强监管力度,多方合作治理;发挥舆论的
期刊
摘 要:首先介绍西山森林公园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三级结构、要素组成和运行目标;然后分析该系统的熵值增高的原因;最后设计调控西山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平衡的措施。  关键词:西山;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22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休闲度假的人数大幅度攀升,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之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从药检实验室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理论依据即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系统论、控制论及信息论、行为科学理论出发,分析实验室科学化管理在药检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包括提高药检质量、促进科研工作以及提高药检效益,并从药检实验室科学化管理出发,探索构建药检实验室科学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和体制、实验药检管理、实验经费管理、实验物资管理、实验队伍建设以及实验环境和安全管理六个部分,最后从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