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英语在世界交流和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然而作为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地——高职院校的英语学困生问题却长期存在,这已经成为阻碍高职人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英语学困生的存在也影响着当代高职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英语学困生产生的主客观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 英语学困生 情感倾斜 成因 对策
一、学困生的概念
目前关于这个概念的解释,教育界尚无清晰的描述。简单来说,学困生就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时容易分心开小差,喜好自由懒散的生活。
学困生在某一方面存在学习上的困难。高职院校存在的英语学困生问题便是一个典型,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英语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当前的学困生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关系着当代职业教育的质量能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学困生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有利于学生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
二、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基础英语教育的落后。高职学生一部分来自于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当代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英语教育尤其落后,很多地方在小学阶段是不学习英语的,直至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初中的英语并不教授音标,而是直接进入主干课程的学习,这使得原本就缺乏英语基础的农村学生学习起来特别吃力,并由此产生了对英语的厌恶恐惧心理。
2.遭受打击英语自信心不足。高职院校里另外一个大群体便是来自城市的英语学困生,他们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能够在较早的阶段接触到英语学科,对于基础的英语知识能够较好的吸收,但是这部分学生由于其他学科的成绩不理想,或者英语学科本身在成绩上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教学老师不给予关照和重视。
3.对英语缺乏语感和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困生对于英语的感觉就像是水和油,二者相互仇视,谁也不愿意接近对方。这个比喻虽然是夸张了的,但是用于描述学困生的心情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对于他们而言,英语已经成为一种额外的负担,在这里看不到英语能带来的任何乐趣,相反能带来的只是枯燥的英语语法和记不完的单词。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缺乏对英语的兴趣,是导致学困生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
4.英语学习方法的不恰当。高职英语学困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学习方法的问题,他们对于英语单词的朗读和记忆,对于课文的预习和巩固,方法上有死记硬背、重复累赘的毛病。比如有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记下老师的单词发音,本该用音标标记,却用拼音来标识;再如有的学生对于英语单词死记硬背,用大量的笔力劳动来重复几个单词的拼写,这种方法效率极低且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学习方法的落后导致了英语学习的效率低下,方法就像是一把把打开成功的钥匙,不用对钥匙不论怎么挣扎都是徒劳。当前的英语教学方法亟待改变,英语课程模式期待新的改变。
5.陈旧观念认为高职不需要英语。英语学困生在观念上深受家庭的影响。部分农村家庭认为技术工人不需要英语,只要掌握了学校教授的基本技能便能生存。对此说法,笔者认为是不妥甚至是错误的,这样的观念是陈旧的表现,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表现,是没有理解当代高职教育理念的表现。
三、学困生问题的解决对策
1.英语分流零基础教学。部分高职学困生的英语基础薄弱,高职院校可以采取英语零基础教学。从最基本的英语内容开始,不管是音标的发音还是26个字母的朗读。在实施过程中讲究是对学困生的特别照顾,要求教授的内容经典且易学,能体现由易到难的过程。
2.教师情感倾斜多鼓励。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对英语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多加鼓励,为他们找回遗失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困生作答,对于答对的地方要肯定。在课下多与学困生交流谈心,为他们的努力呐喊助威,让学困生群体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
3.改革课堂模式。以兴趣为导向,以课堂为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探寻课堂新思路。传统的课堂是将教师与学生分开,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座座英语冰山,台下的学生一个个愁眉苦脸。传统教学思路此时已显得力不从心。
改革课堂模式,可以让昔日的英语学困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前可以进行英语小演讲、英语小新闻、英语笑话;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英语歌曲、英语电影片段加入进来;在课堂穿插中可以让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中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进而汇总并派代表进行发言;在课堂末尾还可以让学生唱歌或者跳舞。
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将会消除学生与英语教师间的隔阂,这样的课堂模式无疑会增加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会在潜意识里热爱上英语。
4.教师的正确引导。英语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偏差需要科任教师的悉心指导,教师应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动向,在方法上给予倾心协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若是存在观念问题的,一方面加强与学生本人的沟通,在思想上给予正确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应与学困生家长进行教育理念上的沟通。
参考文献:
[1]戴斌荣.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04).
[2]王永成.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6 (24).
[3]龙婷,胡燕.论高职“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
【关键词】高职 英语学困生 情感倾斜 成因 对策
一、学困生的概念
目前关于这个概念的解释,教育界尚无清晰的描述。简单来说,学困生就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时容易分心开小差,喜好自由懒散的生活。
学困生在某一方面存在学习上的困难。高职院校存在的英语学困生问题便是一个典型,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英语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当前的学困生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关系着当代职业教育的质量能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学困生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有利于学生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
二、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基础英语教育的落后。高职学生一部分来自于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当代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英语教育尤其落后,很多地方在小学阶段是不学习英语的,直至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初中的英语并不教授音标,而是直接进入主干课程的学习,这使得原本就缺乏英语基础的农村学生学习起来特别吃力,并由此产生了对英语的厌恶恐惧心理。
2.遭受打击英语自信心不足。高职院校里另外一个大群体便是来自城市的英语学困生,他们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能够在较早的阶段接触到英语学科,对于基础的英语知识能够较好的吸收,但是这部分学生由于其他学科的成绩不理想,或者英语学科本身在成绩上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教学老师不给予关照和重视。
3.对英语缺乏语感和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困生对于英语的感觉就像是水和油,二者相互仇视,谁也不愿意接近对方。这个比喻虽然是夸张了的,但是用于描述学困生的心情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对于他们而言,英语已经成为一种额外的负担,在这里看不到英语能带来的任何乐趣,相反能带来的只是枯燥的英语语法和记不完的单词。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缺乏对英语的兴趣,是导致学困生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
4.英语学习方法的不恰当。高职英语学困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学习方法的问题,他们对于英语单词的朗读和记忆,对于课文的预习和巩固,方法上有死记硬背、重复累赘的毛病。比如有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记下老师的单词发音,本该用音标标记,却用拼音来标识;再如有的学生对于英语单词死记硬背,用大量的笔力劳动来重复几个单词的拼写,这种方法效率极低且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学习方法的落后导致了英语学习的效率低下,方法就像是一把把打开成功的钥匙,不用对钥匙不论怎么挣扎都是徒劳。当前的英语教学方法亟待改变,英语课程模式期待新的改变。
5.陈旧观念认为高职不需要英语。英语学困生在观念上深受家庭的影响。部分农村家庭认为技术工人不需要英语,只要掌握了学校教授的基本技能便能生存。对此说法,笔者认为是不妥甚至是错误的,这样的观念是陈旧的表现,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表现,是没有理解当代高职教育理念的表现。
三、学困生问题的解决对策
1.英语分流零基础教学。部分高职学困生的英语基础薄弱,高职院校可以采取英语零基础教学。从最基本的英语内容开始,不管是音标的发音还是26个字母的朗读。在实施过程中讲究是对学困生的特别照顾,要求教授的内容经典且易学,能体现由易到难的过程。
2.教师情感倾斜多鼓励。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对英语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多加鼓励,为他们找回遗失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困生作答,对于答对的地方要肯定。在课下多与学困生交流谈心,为他们的努力呐喊助威,让学困生群体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
3.改革课堂模式。以兴趣为导向,以课堂为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探寻课堂新思路。传统的课堂是将教师与学生分开,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座座英语冰山,台下的学生一个个愁眉苦脸。传统教学思路此时已显得力不从心。
改革课堂模式,可以让昔日的英语学困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前可以进行英语小演讲、英语小新闻、英语笑话;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英语歌曲、英语电影片段加入进来;在课堂穿插中可以让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中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进而汇总并派代表进行发言;在课堂末尾还可以让学生唱歌或者跳舞。
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将会消除学生与英语教师间的隔阂,这样的课堂模式无疑会增加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会在潜意识里热爱上英语。
4.教师的正确引导。英语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偏差需要科任教师的悉心指导,教师应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动向,在方法上给予倾心协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若是存在观念问题的,一方面加强与学生本人的沟通,在思想上给予正确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应与学困生家长进行教育理念上的沟通。
参考文献:
[1]戴斌荣.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04).
[2]王永成.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6 (24).
[3]龙婷,胡燕.论高职“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