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13-01
作业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据问卷调查显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一半以上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语文课外作业不满意,有多数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的最大希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坚持课外作业布置“少而精”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课外作业的目的
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是为巩固学生的知识,还是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师应有清楚的认识。如为达到巩固字词的目的,一般一篇课文第一课时上完,可布置让学生抄写生字、课后的词语。如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老师可在新课之前布置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形式:上网、翻阅图书、调查访问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积累的资料以记录、剪贴、照片、绘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专门的资料积累本上。如为了达到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的目的,教师可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为了检查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在文中选择重点词语让学生练习造句。
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这样的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二、把准课外作业的“度”
这里的“度”包括量度和难度。所谓量度就是作业量的多少,即花多少时间完成,有多少题目等。难度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所布置的作业有多少学生能顺利完成。
首先,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要适中,应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量太少,不能起到训练的效果;作业量太多,学生做不完则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其次,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把准难度,要遵循大纲,吃透教材,把握年级段训练重点,要深入了解学生,考虑个体差异,做到难度有针对性。对于优秀的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提高题,如写小练笔、搜集相关的资料等。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就比较适合做一些字词积累、简单运用等。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课外作业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思维潜能得到挖掘,努力争取把作业布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
三、丰富课外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教师不妨改变一下,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这就要老师尝试变化题型;或变换角度,以大语文观看待语文课外作业,如收听收看新闻,向家长复述课文等。更值得尝试的是,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如绘画、设计、剪贴、摘抄等。如我允许学生在课外作业本上绘画,学生画上了一棵大树,在树根部写生字,在树干上组词,在树叶上造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我对此加以表扬、鼓励,学生可开心了,一个个很用心地去完成作业,字也写得更棒了。
四、认真对待课外作业的批改
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课外作业学校不检查,所以批改就比较马虎、草率。其实,课外作业中也体现学习者的书写习惯,语言风格,观念想法,价值判断以及种种情绪,因此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及时、认真。认真批改作业应该这样做:如作业要统一批改等第;正确使用各种批改符号;注明批改日期和作业订正的要求;加注激励性的批语和评语;书写认真、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认真批改作业还意味着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与解答疑难困惑的同时,教育他们热爱生活,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们的成功快乐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
另外,教师在作业的反馈上,也要做到及时,应区别情况及时讲评作业,并及时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而是要经过系统地不断训练,反馈,再训练,再反馈……
总之,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找几个题目或抄一些词语、背诵一段课文就解决了,更不可草率对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通过对作业形式和数量的改善、难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达到精而少就能充分掌握知识的目的,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业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据问卷调查显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一半以上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语文课外作业不满意,有多数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的最大希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坚持课外作业布置“少而精”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课外作业的目的
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是为巩固学生的知识,还是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师应有清楚的认识。如为达到巩固字词的目的,一般一篇课文第一课时上完,可布置让学生抄写生字、课后的词语。如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老师可在新课之前布置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形式:上网、翻阅图书、调查访问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积累的资料以记录、剪贴、照片、绘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专门的资料积累本上。如为了达到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的目的,教师可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为了检查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在文中选择重点词语让学生练习造句。
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这样的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二、把准课外作业的“度”
这里的“度”包括量度和难度。所谓量度就是作业量的多少,即花多少时间完成,有多少题目等。难度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所布置的作业有多少学生能顺利完成。
首先,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要适中,应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量太少,不能起到训练的效果;作业量太多,学生做不完则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其次,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把准难度,要遵循大纲,吃透教材,把握年级段训练重点,要深入了解学生,考虑个体差异,做到难度有针对性。对于优秀的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提高题,如写小练笔、搜集相关的资料等。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就比较适合做一些字词积累、简单运用等。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课外作业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思维潜能得到挖掘,努力争取把作业布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
三、丰富课外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教师不妨改变一下,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这就要老师尝试变化题型;或变换角度,以大语文观看待语文课外作业,如收听收看新闻,向家长复述课文等。更值得尝试的是,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如绘画、设计、剪贴、摘抄等。如我允许学生在课外作业本上绘画,学生画上了一棵大树,在树根部写生字,在树干上组词,在树叶上造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我对此加以表扬、鼓励,学生可开心了,一个个很用心地去完成作业,字也写得更棒了。
四、认真对待课外作业的批改
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课外作业学校不检查,所以批改就比较马虎、草率。其实,课外作业中也体现学习者的书写习惯,语言风格,观念想法,价值判断以及种种情绪,因此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及时、认真。认真批改作业应该这样做:如作业要统一批改等第;正确使用各种批改符号;注明批改日期和作业订正的要求;加注激励性的批语和评语;书写认真、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认真批改作业还意味着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与解答疑难困惑的同时,教育他们热爱生活,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们的成功快乐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
另外,教师在作业的反馈上,也要做到及时,应区别情况及时讲评作业,并及时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而是要经过系统地不断训练,反馈,再训练,再反馈……
总之,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找几个题目或抄一些词语、背诵一段课文就解决了,更不可草率对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通过对作业形式和数量的改善、难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达到精而少就能充分掌握知识的目的,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