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文本,整合文本中的写作资源,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写作素材,进行作文行文方法指导,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在感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采用的写法,理解文本所蕴含的写作资源。并进行相对应的写作练习,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以解决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结构散乱、语言贫乏等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材文本 写作素材 行文方法 语言表达 读写结合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无内容、无章法、无情感,初中生写作水平普遍低下已成不争的事实。大多数人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一学生的生活素材不丰富,二教师的指导不得法。
确实,现在的初中生学习时间的安排到了争分夺秒的地步,看课外书的时间也是奢侈的,更不用说进行丰富的活动。以至于每年的运动会就成了学生写作常用的素材。而在家里,在家长期待的陪读中,学生们也基本把时间泡在题海中了。那么,哪来丰富的生活素材呢?而我们的写作课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许多作文课基本变成了优秀作文展示课,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写作的促进作用收效甚微。
其实,初中语文教学整日泡在课本中,而语文课本里的一篇篇文本是古今中外思想精英的呕心之作,经典之作,是吹尽黄沙得到的宝贵的金子。文本永远是作文教学最直接生动的例子。而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拿着这些金子却都丝毫不知,每天叫着缺少生活素材,真可谓抱着金碗去行乞。
如果平时的教和学,教师和学生能从文本中挖掘写作素材,进行作文行文方法指导,语言表达的训练。如果说宝剑锋从磨砺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以文本为砺,磨一把锋利的写作之剑。如果说问渠那得清如许,那么,文本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现以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课本为例,简述之。
一、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作素材的积累
学生写作需要素材,但要积累素材,面对升学压力学生是不可能亲历各种社会活动以获得多的直接经验,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得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而我们阅读最多的就是我们的文本。
教材文本中的素材积累最起码有以下几类:
1.人物事例的积累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可以用筛选的眼光从一篇篇文本中提炼出各类人物事例,以丰富自己的作文资源。例如:身残志不残的典型——史铁生、海伦·凯勒,在困境中乐观、勇于追求的丘吉尔、莫顿亨特、《在山的那边》中的王家新,对工作热爱和执着的法布尔、王几何等等。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写作的时候,可以例举事例,可以直接引用他们的语言,也可以对他们评述,甚至还可以突破空间与他们对话,不一而足。
2.情感体验的积累
其实,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而对于刚升上初中的孩子,七上教材中的安排富有梯度,由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开始,再慢慢加深。第一单元是生活细节中亲情体验,例如《散步》。第二单元是校园生活的各种情感体验,有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有学习中困惑和追求,有难忘的课堂体验等。第三单元是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热爱。第四单元则是对生活的各种感悟,第五单元是对科学研究精神的崇敬。第六单元则是丰富的想象。
这些其实是学生自己生活中原本就有的真实的体验,是一个个青春懵懂少年对生活思考的开始,但之前并不十分的清晰。就比如有的学生虽然也参加了许多活动,但却下笔仍旧苦涩,这是因为他们缺少独特的审美体验。但通过文本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他们或许就会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细节可以关注,原来他们有这么多的情感可以表达。例如,他们发现散步这样的小事也蕴含了生活哲理之美,以此类推,他们可能也会发现他们和家人相处的许多细节都洋溢着满满的亲情,最终自然流露形成于笔端。
3.名句积累
古诗文名句在精炼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对称中充满着哲思。历来就是写作的丰富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有时妙用古诗文具有有力的概括总结作用,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有时能丰富文章的内涵,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韵味,还能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息。腹有诗书气自华,文本中的名句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些积累对写作的好处无需在这儿一一赘述了。
当然,积累并不是简单的识记,而是需要把从文本中积累的这些内化成你肚里的墨水,然后在写作中把它妙用出来,这才是积累的真正目的所在。文本就是这些作文素材的后花园,写作时可以尽情地摘取每一朵鲜花,汲取她们的芬芳。
二、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行文方法的借鉴
老师要指导学生写作,需要典型,需要写作方法的实例,这最好的也是文本。因为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名家大师的作品,他们的行文方法对学生写作是最好的学习典范。而文本对学生而言也是读得最透彻的,老师只要将各个文本资源整合设计,依据课文稍加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模仿到文中的写作技巧。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除了学习叙述事件时的详略安排指导外,还可以进行景物烘托写作训练:
首先,品析文本,让学生领会景物烘托的妙处。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指导景物描写的写作知识。景物描写,既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又要让所写之景体现人的主观情感。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手法描写景物,做到情景交融。最后,指导学生写作实践。先是小组讨论:(1)你最害怕的一次是什么时候?(2)你害怕时在做什么?周围环境如何?接着让同学们说说哪些景物的特征能切合害怕的心情,可以运用什么修辞和写法增强表现力。最后自己独立完成并择优展示。
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能从文本中理解、学习景物烘托的方法,而且能在以后的叙述故事的写作中自觉且有力地加入景物描写,使作文更丰富起来。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训练学生最先可能是笨拙、生硬的模仿,但久而久之这种目的性明确的训练最终会内化为写作时自我表达的需要。
三、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语言文采的训练
作为经典美文的教材文本,对学生写作语言的影响可谓是最直接的。而这方面训练最好的一种形式就是仿写,在仿写的基础上再练之以扩写,那么既进行了语言的美化训练又丰富了学生语言的表达。
例如《金色花》的回报母爱仿写练习,既利用了这一体式的语言,又真切地表达了学生的真实情感。再如,朱自清的《春》和何其芳《秋天》的对换仿写练习。把《春》的内容简化成诗的语言填入到《秋天》中,而把《秋天》中的三幅画面用《春》的语言进行扩写。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高,好的同学对这两篇文章的语言可以自由驾驭,即使差的同学也能写出一些特别的新意。
仿写、扩写这些都是吸收、积累的过程,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信手拈来,而且有时还能推陈出新,把自已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容,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采用的写法,理解文本所蕴含的写作资源。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文本,整合文本中的写作资源,让学生进行相对应的写作练习,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结合。那么解决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结构散乱、语言贫乏等问题也并不是难事。况且在现行的文本阅读教学能注重渗透作文意识,既能发挥文本对作文教学的资源作用,又能通过写作实践促进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阅读和写作是互利的关系,以读促写,写又利读,因此读写是密切结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持之以恒,相信不久的将来,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我们学生的作文已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丽景象了。
参考文献:
[1]刘青青《以课本为砺,磨一把锋利的写作之剑》《考试(教研版)》 2006年1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材文本 写作素材 行文方法 语言表达 读写结合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无内容、无章法、无情感,初中生写作水平普遍低下已成不争的事实。大多数人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一学生的生活素材不丰富,二教师的指导不得法。
确实,现在的初中生学习时间的安排到了争分夺秒的地步,看课外书的时间也是奢侈的,更不用说进行丰富的活动。以至于每年的运动会就成了学生写作常用的素材。而在家里,在家长期待的陪读中,学生们也基本把时间泡在题海中了。那么,哪来丰富的生活素材呢?而我们的写作课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许多作文课基本变成了优秀作文展示课,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写作的促进作用收效甚微。
其实,初中语文教学整日泡在课本中,而语文课本里的一篇篇文本是古今中外思想精英的呕心之作,经典之作,是吹尽黄沙得到的宝贵的金子。文本永远是作文教学最直接生动的例子。而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拿着这些金子却都丝毫不知,每天叫着缺少生活素材,真可谓抱着金碗去行乞。
如果平时的教和学,教师和学生能从文本中挖掘写作素材,进行作文行文方法指导,语言表达的训练。如果说宝剑锋从磨砺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以文本为砺,磨一把锋利的写作之剑。如果说问渠那得清如许,那么,文本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现以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课本为例,简述之。
一、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作素材的积累
学生写作需要素材,但要积累素材,面对升学压力学生是不可能亲历各种社会活动以获得多的直接经验,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得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而我们阅读最多的就是我们的文本。
教材文本中的素材积累最起码有以下几类:
1.人物事例的积累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可以用筛选的眼光从一篇篇文本中提炼出各类人物事例,以丰富自己的作文资源。例如:身残志不残的典型——史铁生、海伦·凯勒,在困境中乐观、勇于追求的丘吉尔、莫顿亨特、《在山的那边》中的王家新,对工作热爱和执着的法布尔、王几何等等。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写作的时候,可以例举事例,可以直接引用他们的语言,也可以对他们评述,甚至还可以突破空间与他们对话,不一而足。
2.情感体验的积累
其实,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而对于刚升上初中的孩子,七上教材中的安排富有梯度,由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开始,再慢慢加深。第一单元是生活细节中亲情体验,例如《散步》。第二单元是校园生活的各种情感体验,有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有学习中困惑和追求,有难忘的课堂体验等。第三单元是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热爱。第四单元则是对生活的各种感悟,第五单元是对科学研究精神的崇敬。第六单元则是丰富的想象。
这些其实是学生自己生活中原本就有的真实的体验,是一个个青春懵懂少年对生活思考的开始,但之前并不十分的清晰。就比如有的学生虽然也参加了许多活动,但却下笔仍旧苦涩,这是因为他们缺少独特的审美体验。但通过文本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他们或许就会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细节可以关注,原来他们有这么多的情感可以表达。例如,他们发现散步这样的小事也蕴含了生活哲理之美,以此类推,他们可能也会发现他们和家人相处的许多细节都洋溢着满满的亲情,最终自然流露形成于笔端。
3.名句积累
古诗文名句在精炼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对称中充满着哲思。历来就是写作的丰富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有时妙用古诗文具有有力的概括总结作用,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有时能丰富文章的内涵,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韵味,还能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息。腹有诗书气自华,文本中的名句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些积累对写作的好处无需在这儿一一赘述了。
当然,积累并不是简单的识记,而是需要把从文本中积累的这些内化成你肚里的墨水,然后在写作中把它妙用出来,这才是积累的真正目的所在。文本就是这些作文素材的后花园,写作时可以尽情地摘取每一朵鲜花,汲取她们的芬芳。
二、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行文方法的借鉴
老师要指导学生写作,需要典型,需要写作方法的实例,这最好的也是文本。因为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名家大师的作品,他们的行文方法对学生写作是最好的学习典范。而文本对学生而言也是读得最透彻的,老师只要将各个文本资源整合设计,依据课文稍加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模仿到文中的写作技巧。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除了学习叙述事件时的详略安排指导外,还可以进行景物烘托写作训练:
首先,品析文本,让学生领会景物烘托的妙处。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指导景物描写的写作知识。景物描写,既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又要让所写之景体现人的主观情感。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手法描写景物,做到情景交融。最后,指导学生写作实践。先是小组讨论:(1)你最害怕的一次是什么时候?(2)你害怕时在做什么?周围环境如何?接着让同学们说说哪些景物的特征能切合害怕的心情,可以运用什么修辞和写法增强表现力。最后自己独立完成并择优展示。
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能从文本中理解、学习景物烘托的方法,而且能在以后的叙述故事的写作中自觉且有力地加入景物描写,使作文更丰富起来。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训练学生最先可能是笨拙、生硬的模仿,但久而久之这种目的性明确的训练最终会内化为写作时自我表达的需要。
三、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语言文采的训练
作为经典美文的教材文本,对学生写作语言的影响可谓是最直接的。而这方面训练最好的一种形式就是仿写,在仿写的基础上再练之以扩写,那么既进行了语言的美化训练又丰富了学生语言的表达。
例如《金色花》的回报母爱仿写练习,既利用了这一体式的语言,又真切地表达了学生的真实情感。再如,朱自清的《春》和何其芳《秋天》的对换仿写练习。把《春》的内容简化成诗的语言填入到《秋天》中,而把《秋天》中的三幅画面用《春》的语言进行扩写。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高,好的同学对这两篇文章的语言可以自由驾驭,即使差的同学也能写出一些特别的新意。
仿写、扩写这些都是吸收、积累的过程,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信手拈来,而且有时还能推陈出新,把自已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容,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采用的写法,理解文本所蕴含的写作资源。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文本,整合文本中的写作资源,让学生进行相对应的写作练习,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结合。那么解决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结构散乱、语言贫乏等问题也并不是难事。况且在现行的文本阅读教学能注重渗透作文意识,既能发挥文本对作文教学的资源作用,又能通过写作实践促进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阅读和写作是互利的关系,以读促写,写又利读,因此读写是密切结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持之以恒,相信不久的将来,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我们学生的作文已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丽景象了。
参考文献:
[1]刘青青《以课本为砺,磨一把锋利的写作之剑》《考试(教研版)》 200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