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散文是一种以记叙的方式来抒发作者感情的体裁,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教育目标的不断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现代教学的目标,高中语文阅读中散文教学的文本细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中阶段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过多地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对散文文本的研究,导致学生在粗略阅读文章的情况下就开始习题练习,产生了低效的阅读。但是散文本身是一种思想情感非常丰富细腻的体裁,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详细阅读和理解。为了解决散文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散文文本的详细阅读被引入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教学,提升学生对散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文本细读;高中;散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文本细读”,其实就是对文本进行解读,这种解读不是停留在文章表面的表层含义的理解,而是深入文章深处,对文章的内在情感进行解读。学生在高中时期所接触的散文不同于初中时期的散文,因为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接触到的散文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对文本仔细分析、理解,才能体会并理解隐藏在文章深处的情感。将文本细读引入散文教学后,学生能够以更加细致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整篇散文,将文章中作者的感情理解到位。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散文阅读中引入文章细读教学,是提升学生散文学习效率的必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文章细读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析。
一、把握整体,体会感知
文章阅读的过程分为两步:粗读和细读。在进行散文文本细读教学之前,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粗读。所谓“粗读”,就是对文章内容的大致把握,只有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才能对文章进行详细分析和理解。文章的粗读不是将文章大致浏览一遍就够了,而是要求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去浏览文章,对文章的内容以及情感倾向有大概的把握。当学生完成一遍粗读后,要对文章有整体感知,知道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怎样的情感,是喜是悲,是亲情还是友情。例如,在讲授高一教材中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将课文在三分钟内进行大致浏览,把握文章感情和事件的大致走向。通过三分钟的粗读,学生都能体会到在这篇散文中鲁迅先生的悲伤及愤怒,能体会到鲁迅先生对于刘和珍君遇害的悲痛。虽然三分鐘不长,但足以让学生掌握文章情感倾向,对整体文章有完整的把握。所以,粗读是进行文本细读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文本细读就必须先进行粗读。
二、寻找重点,仔细分析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都有自己的中心句,把握中心句就把握了中心思想。所谓中心句,指的是能够概括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在进行文章的理解时,找出中心句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不仅是把握文章中心的关键,也是理解整篇文章的重要环节。文章的中心句代表的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在内容和思想情感上的精华。文章的中心句往往都比较显眼,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题目、总起句、结尾、反复句或者读起来比较意味深长的句子上,这些句子具有明显的特征——概括性,它往往不是对某一事物的具体描写,而是某一特征的详细概括。教师在进行文本细读教学时,要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粗读的时候将寻找中心句的方法传达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在粗读的同时找出中心句,这样既能省时又能省力。例如,高一课文中郁达夫先生的《故乡的秋》一文中,中心句就出现在题目中,文章题目直接点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文章主题——故乡的秋。紧接着,在文章的开篇作者直接进入正题,用几句简短的话将故乡的秋的特色表述了出来。作者写道:“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短短的几句话,就将作者对故乡的秋的喜爱与迷恋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文章最后,作者再一次写出中心句,将文章中心再一次点出:“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作者对这北国的秋的喜爱已经达到了极致。
三、反复阅读,多次品味
子曰:“温故而知新。”意思是经常温习旧知识就会有新的体验,文章理解也是如此。反复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更加熟悉,还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整篇文章,获得新的感受,也就是“知新”。散文的思想情感有时是多面的,需要学生从多角度去揣摩作者的思想。反复阅读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体会作者的感情。但是反复阅读也是有技巧的,不是一味地通篇阅读,而是将在之前阅读中标注出的重点段落字句进行反复阅读揣摩。
四、总结整体,回归情感
所有文章的出现都是基于情感的波动,通过文章来表达情感是所有文章的共性。所以,不管是对文章进行粗读还是细读,最终的目的都是把握作者情感。学生对一篇文章的阅读结束之后,不能急于题目的完成,而是要对文章进行整合,将自己从文章所提取出的情感片段进行整合,以完整的形态呈现在脑海里,这样才能做到完整地理解整篇文章。
五、结语
高中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部分,文本细读的引入能够让学生用更加认真的态度进行语文的学习。但是,由于高中时间紧张,学生的升学压力大,学生往往将大部分时间放在题海战术上,而不是花时间对一篇散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本细读。这种现象也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加重了学生的应试心态。总而言之,文本细读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的实现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将文本细读慢慢变为学生在进行散文阅读时的一种习惯,提升学生文本细读的效率,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庄丽红.文本细读:高中散文教学内容的教学取向[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文本细读;高中;散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文本细读”,其实就是对文本进行解读,这种解读不是停留在文章表面的表层含义的理解,而是深入文章深处,对文章的内在情感进行解读。学生在高中时期所接触的散文不同于初中时期的散文,因为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接触到的散文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对文本仔细分析、理解,才能体会并理解隐藏在文章深处的情感。将文本细读引入散文教学后,学生能够以更加细致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整篇散文,将文章中作者的感情理解到位。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散文阅读中引入文章细读教学,是提升学生散文学习效率的必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文章细读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析。
一、把握整体,体会感知
文章阅读的过程分为两步:粗读和细读。在进行散文文本细读教学之前,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粗读。所谓“粗读”,就是对文章内容的大致把握,只有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才能对文章进行详细分析和理解。文章的粗读不是将文章大致浏览一遍就够了,而是要求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去浏览文章,对文章的内容以及情感倾向有大概的把握。当学生完成一遍粗读后,要对文章有整体感知,知道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怎样的情感,是喜是悲,是亲情还是友情。例如,在讲授高一教材中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将课文在三分钟内进行大致浏览,把握文章感情和事件的大致走向。通过三分钟的粗读,学生都能体会到在这篇散文中鲁迅先生的悲伤及愤怒,能体会到鲁迅先生对于刘和珍君遇害的悲痛。虽然三分鐘不长,但足以让学生掌握文章情感倾向,对整体文章有完整的把握。所以,粗读是进行文本细读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文本细读就必须先进行粗读。
二、寻找重点,仔细分析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都有自己的中心句,把握中心句就把握了中心思想。所谓中心句,指的是能够概括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在进行文章的理解时,找出中心句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不仅是把握文章中心的关键,也是理解整篇文章的重要环节。文章的中心句代表的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在内容和思想情感上的精华。文章的中心句往往都比较显眼,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题目、总起句、结尾、反复句或者读起来比较意味深长的句子上,这些句子具有明显的特征——概括性,它往往不是对某一事物的具体描写,而是某一特征的详细概括。教师在进行文本细读教学时,要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粗读的时候将寻找中心句的方法传达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在粗读的同时找出中心句,这样既能省时又能省力。例如,高一课文中郁达夫先生的《故乡的秋》一文中,中心句就出现在题目中,文章题目直接点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文章主题——故乡的秋。紧接着,在文章的开篇作者直接进入正题,用几句简短的话将故乡的秋的特色表述了出来。作者写道:“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短短的几句话,就将作者对故乡的秋的喜爱与迷恋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文章最后,作者再一次写出中心句,将文章中心再一次点出:“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作者对这北国的秋的喜爱已经达到了极致。
三、反复阅读,多次品味
子曰:“温故而知新。”意思是经常温习旧知识就会有新的体验,文章理解也是如此。反复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更加熟悉,还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整篇文章,获得新的感受,也就是“知新”。散文的思想情感有时是多面的,需要学生从多角度去揣摩作者的思想。反复阅读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体会作者的感情。但是反复阅读也是有技巧的,不是一味地通篇阅读,而是将在之前阅读中标注出的重点段落字句进行反复阅读揣摩。
四、总结整体,回归情感
所有文章的出现都是基于情感的波动,通过文章来表达情感是所有文章的共性。所以,不管是对文章进行粗读还是细读,最终的目的都是把握作者情感。学生对一篇文章的阅读结束之后,不能急于题目的完成,而是要对文章进行整合,将自己从文章所提取出的情感片段进行整合,以完整的形态呈现在脑海里,这样才能做到完整地理解整篇文章。
五、结语
高中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部分,文本细读的引入能够让学生用更加认真的态度进行语文的学习。但是,由于高中时间紧张,学生的升学压力大,学生往往将大部分时间放在题海战术上,而不是花时间对一篇散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本细读。这种现象也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加重了学生的应试心态。总而言之,文本细读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的实现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将文本细读慢慢变为学生在进行散文阅读时的一种习惯,提升学生文本细读的效率,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庄丽红.文本细读:高中散文教学内容的教学取向[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