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热”的“冷”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近几年,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在形成性评价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但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虽然许多英语教师热衷于形成性评价,但是“热”并不意味着质量,也不意味着效果。透过“热”的表层,我们冷静地观察,就不难发现,有些华而不实的课堂形成性评价看似热闹惹眼,但实际上不仅增加了英语教师的工作量,而且让形成性评价的目标和效度大打折扣。
  问题一:课堂为了什么而评价?(why)
  在我校的一次校本教研研讨活动中,教学内容为PEP 版三年级上册 Unit 5Part A第一课时 Let’s learn 和Let’s do 部分的教学。教师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彩色贴纸作为这节课的小礼物,当学生回答对了问题或表演了某个动作后就可以得到一张贴纸作为奖励。结果,开始上课,这位教师就在不停地发贴纸。学生的注意力也全转移到了贴纸上,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再全心关注。下课铃响了,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该教师在忙乱中结束了整节课的展示。
  分析: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过程有直接关系。教师在实施课堂形成性评价时必须考虑三个要素:标准、系统、目的。标准能够保证评价的准确性,系统能够保证评价的科学性,目的能够保证评价的有效性。这位教师采用的评价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激发起来了,但评价针对的是学生表达的“量”,而不是针对学生表现的“质”,学生不清楚努力的方向,因此这种评价不能指向课堂教学的目标。
  对策:
  1.目的明确
  教学评价标准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什么,评什么”是教学评价的一个最根本原则。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必须了然于胸的。以这节课为例,上课之前老师要明白:走进教室这40分钟,要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所有评价都应该指向这些目标,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2.标准清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必须事先心中有一个评价标准,并以此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以这节课学习新单词部分为例,发言大声、发音标准、态度大方的同学可以有奖,而不是人人有奖。假若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就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不发奖,等到下课之前总结的时候教师可以表扬这节课认真倾听和参与、积极发言等综合表现好的同学。这样学生才明白自己的努力是为了在课堂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而不是只为得到那一张张彩色贴纸。
  3.系统清晰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日常的课堂学习行为,评价的焦点应该在于具体过程的点上,由小见大,从点到面,逐步形成,逐步发展。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夸张的表情等这些简单易操作的评价方式对全体学生来说是喜欢上这个老师,喜欢上这门功课最根本的因素。小组同学一起努力进行展示后彼此开心的笑容,V字形的手势,也是形成性评价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对某个孩子来说,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完成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适当的奖励更是为整节课的评价系统锦上添花。这样以学生个体、小组、全体为对象的形成性评价,会形成脉络清楚的评价系统,能长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问题二:课堂用什么来评价?(what)
  有一位教师,在他的教学论文中介绍他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内容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师生共评。具体操作过程为:
  1.教师评价。
  (1) 值日生主题报告。
  (2) 课堂表演。教师给各组打分, 并公布成绩。
  (3) 课堂回答问题。教师记录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 并将其折合记入期末成绩。
  (4) 小组间知识竞答( 记录优胜小组) 。
  (5) 随堂小测验。教师设计试题, 随堂检测,记录成绩。
  (6) 单元总结。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自我总结的方式可以是编写对话, 可以是造句, 也可以是出试卷, 互相测验, 也可以用书面表达的形式纳入期末成绩。
  2.自我评价。
  3.学生互评。
  4.师生互评。学期结束时老师和同学都要对某个同学整个学期的英语学习综合情况进行打分。
  ……
  分析:
  这位老师将平时的学习情况折算入学期总分是对形成性评价的错误运用。形成性评价只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不能直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根据这位教师的评价方案,光是这些评价的记录和整理对教师来说就是一件极其纷繁复杂的工作。而在这样的形成性评价框架下,学生一开始可能有兴趣,但长时间进行这样细致的评价,绝大部分学生最终产生的结果是两个字:厌倦。而学生厌倦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评价的质量,因为厌倦的学生不会耐心、真实地反思自己。
  对策:
  我们应避免从过度依赖终极性评价到过度依赖形成性评价。完全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所需要的形成性评价的操作工具有很多,如果不能科学地使用,评价就失去了其监控和促进发展的作用。总体来说,形成性评价的工具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实在。所谓“实在”即不搞花架子,充分从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评价工具应该是简易、灵活、有效,最重要的是容易操作。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表格、问卷、奖品等形成性评价工具,在常规课堂活动中偶尔用一下,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反复使用。上面这位教师设计“师生互评”这一项,教师要事先考虑,期末的这种打分目的是什么,打分的用途是什么。还有,如“随堂小测验”这一项根本就不是形成性评价,纯粹是把应试教育蒙上了形成性评价的面纱。
  第二,实效。形成性评价的工具必须具有实效的特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需要充足的、全面的数据及相关资料,但是对于这些工具,(1)教师必须保证这些数据及资料能快速记录。(2)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前提下,保证评价依据充分、公正、科学、有说服力。(3)教师用来评价的工具必须有助于学生反思其学习过程,调控学习计划和策略。如“课堂回答问题”这一项,按照这样的方式操作,教师上课时的精力和注意力肯定会受到影响,结果是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如一到两周教师在课堂上小结一次,表扬发言积极的同学。每个学期再总结并发奖一次,或者设计免考制度来奖励每堂课积极发言的同学。
  第三,实质。形成性评价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发展潜能和学习结果进行整体的价值判断。因此,在操作上必须具有科学性,即要求教师在评价时按照标准,实事求是、全面恰当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比如:“单元总结”这一项,学生自我总结,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条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完成实施有一定的困难。建议教师把操作分层次,以一个单元的Let’s talk 部分的内容为例,学生要自我总结可以有以下四个等级,A:认读 B:背诵 C:造句 D:编对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这样的评价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估。
  问题三:课堂怎样来评价?(how)
  根据笔者的观察,虽然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目前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然而,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真正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课堂却并不多。
  在笔者曾听过的一堂课中,执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重复:“OK?”“OK!”“Understand?” “Good!”“Very good!”等浅显的评价方式。即使学生回答错了,老师也是说 “OK!”,不去纠正,只顾继续后续的课堂活动,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这样的课堂很难找到形成性评价的影子。
  分析:我们课堂的形成性评价从传统一的味批评转向现在盲目表扬,而且这种表扬又是简单的肯定,原因就在于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简单化理解。有的教师认为不断表扬能够激励学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形成。事实是简单的表扬只能够暂时鼓励学生学习,而没有给予导向性的引领,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如果得到表扬也只是盲目地乐观一下,不知如何进一步发展。
  对策:1.把握好积极评价的方向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有效的形成性评价需要有积极的评价,但更重要的是在于发展方向的引导。如果教师真的认为“好”,应该让学生从你的脸上看到,从你的眼睛里读出,从你的声音里听出,从你的心里感受到!鼓励,并不是一味地说好,还要说为什么好、怎么好!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日积月累,逐渐明白自己得到肯定的方向,并在后续的学习中继续发扬。
  2.把握好消极评价的度
  评价语言并非全是表扬,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如果不明确指出其错误,他就不明是非了。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并不是全盘否定消极的评价,而是要把握好“度”。遇到学生的差错或失误,首先教师必须诚恳友善,其次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要冷静、客观地对待学生的优点与缺点。不是所有的学生只要表扬就能成为好学生的。在表扬的过程,需要教师的一双慧眼和一双锐眼,既能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又能发现学生的缺点所在,以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3.把握好消极评价的艺术
  如果说积极评价需要科学性,那么消极评价更加需要艺术性。要在维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让其发现问题,善意地帮助其发展。比如,对一些比较活跃的学生,可以及时地纠正;对一些比较内敛的学生,在他们说完之后,应先表扬他们表达正确的地方,而后再指出哪里说得不够完善;而对于一些无意识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在他说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个眼神或动作的提示,或者是在他说完之后对他说“Can you say it again?” “Pardon?”这时他就会意识到自己刚才说错了。这样,教师很艺术地实施教学评价,一方面拉近了学业与目标的距离,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距离。
  小结: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及发展速度和轨迹都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学生的发展是根本,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同时也要对现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进行冷静思考,找到真实的、科学的、实在的形成性评价方案,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保持长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
其他文献
估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发展学生的数感.促进口算.支持探索笔算并监控笔算的结果.还能便捷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新课改后估算教学得到了明显的重视.在估算教学
一、谈话导入,借图激趣    1.屏幕展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识别不同种类的恐龙,激发学生兴趣。  2.屏幕展示最大的恐龙。教师用数据进行简单介绍: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身长39至52米,身高达18米,体重在130吨。据说它在原野上行走时,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所以叫震龙。  3.板书课题,让学生跟随老师书写,强调“龙”的笔顺,解释“灭
人类进入21世纪后,教坛上出现了这样一句话:“要使学生终身受益,就得教给学生自己寻找水源的方法。”这句话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又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益
应当是怀特海说的:“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比怀特海知名的爱因斯坦重复了他的话,再以后的引用者便把这句话当作爱因斯坦语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