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休憩的港湾、安居的乐园,社区文明和谐是社会文明和谐的基础。以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为抓手,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贯彻到社区,把社区群众的意愿和需求实现在社区,把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社区。创建文明和谐社区的基本途径是:更加注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更加注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更加注重激励机制建设、更加注重民政部门自身建设。
关键词:社区建设;文明和谐;创建途径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143-4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西安市新城区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到现在,新城区的社区建设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
在这10年中,至少有以下三个很不错的标志:第一个标志是2002年9月新城区被民政部授予“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第二个标志是2004年4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新城区社区服务中心视察,对我们为社区老年人办“星光老年公寓”、为困难群众办“爱心济困超市”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第三个标志是2009年10月新城区光荣地跨入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行列。
为了把新城区的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和推向前进,笔者认为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准确把握和切实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文明和谐社区,以及怎样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问题。
一、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区?
社区的含义,按照国务院回良玉副总理的说法,“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休憩的港湾、安居的乐园。”正因为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理所当然地就成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成为改善民生的依托和维护稳定的根基,社区和谐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础。
“和谐社区”这个概念,首先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的。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为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民政部于同年8月在长春召开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建设和谐社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围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民政部又于2006年7月专门发出通知,对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文明和谐社区”这个概念,同样是胡锦涛总书记首先提出来的。2009年10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深入淄博市张店区科苑街道潘庄社区看望社区干部。在谈到社区党建工作时,总书记明确要求“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社区群众服务,为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做出新的贡献”。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同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做出了部署。
从社区建设到和谐社区建设再到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不仅仅是概念的简单改变,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对社区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了。我们必须看到,把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重大任务写入党的重要决议之中,就使社区建设的主题更凸显了时代特征,使社区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联系得更加紧密,对社区各项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更严;我们还要看到,把建设文明和谐社区这一重大任务如此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也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这一新的变化,要求我们不仅在工作上要依靠社区,因为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亲民之意和为民之举,很多都要通过社区来完成和体现。还要求我们在建设社区、帮助社区和爱护社区上下更大功夫,用更多的气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把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不断推向前进。
根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社区建设的新要求以及社区群众对社区建设的新期待,结合多年来社区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建设文明和谐社区,至少应当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居民自治切实完善的社区。社区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重要方面,是文明和谐社区的重要标志。只有切实完善社区居民自治,保证广大居民群众在基层社会事务管理中当好家、做好主,才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切实完善居民自治,就是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各项民主制度健全、规范,居民群众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事务中能够真正当家作主,形成了党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
二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社区管理切实加强的社区。社区管理是社区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重要保障。切实加强社区管理,就是要更加强化政府的职责,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三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社区服务切实拓展的社区。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是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改进服务的方式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居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切实拓展社区服务,就是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最终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广覆盖,群众性互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社区专业服务和商业服务兴旺发达,居民群众生活舒适方便。要通过整合政府部门在城市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行“一厅室”办公和“一站式”服务,努力提高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社区治安切实搞好的社区。社区安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文明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良好的社区治安,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就无从谈起。切实搞好社区治安,就是要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建立健全社情民意汇集和分析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群体的思想动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使群众的意见及时得到反映,提出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利益关切及时得到回应。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探索化解社区矛盾、维护社区安定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机制,引导社区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社区、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社区文化切实繁荣的社区。繁荣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区文明和谐的重要标志和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一个文明和谐的社区,必定是一个文化繁荣的社区,也必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切实繁荣社区文化,就是要更加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区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包括“五好”文明家庭在内的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居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实现家庭和谐幸福,邻里团结互助,人际关系融洽。
六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社区环境切实改善的社区。整洁的社区环境,良好的社区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切实改善社区环境,就要不断加强对社区环境的综合整治,使社区内建筑、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噪声污染、能源利用等都能符合环保要求,为居民群众创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使居民普遍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养成讲节约、讲环保、讲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还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不断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我们应当怎样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社区建设的工作部署,在新形势下建设文明和谐社区,要着力抓紧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首先,要更加注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标准高、要求严,难度大、责任重,必须上下协调,左右联动,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充分保障,工作上强力推进,政策上大力支持,扎扎实实地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把社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目标考核责任制,并通过健全组织、出台文件、召开会议、资金保障等有力措施,不断加强对全区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社区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社区建设“一盘棋”思想,在推进社区建设中主动找自身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积极履行各自工作职责,指导做好社区党建、文明创建、廉政建设、劳动就业、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科普宣传、社会治安、环境整治、法律援助、资金保障等工作,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做出积极贡献,充分体现了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构建和谐社区大局出发,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坚持面向社区、关心社区,多体谅社区的难处,多为社区发展办实事、解难题,共同担当起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历史重任。
其次,要更加注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社区基础设施是社区组织提供服务、开展管理活动的有效平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经过多年努力,新城区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小进步,但是必须承认,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目前的状况依然不够理想,社区服务站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不到20%,有的社区的工作用房面积不足50平方米。基础设施的匮乏和简陋,已经成为制约我们深入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一大瓶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要继续抓住省上实施民生“八项工程”的难得机遇,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支持,通过加强社区“三有一化”建设,切实解决社区没有场所议事问题。经过积极努力,区社区服务中心年内即将开业,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区、街、社区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和社区信息化建设,对深化文明和谐社区建设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第三,要更加注重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社区工作队伍是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实践者和重要推动者,担负着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为民生服务的工作职责,岗位光荣、责任重大。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理的社区工作队伍,为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我们要以第四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扩大直选面,真正把那些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居民,通过法定程序充实到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结束以后,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新当选的社区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通过法制和政策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爱社区、爱岗位、爱居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他们管理社区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处理矛盾纠纷、维护社区稳定的本领,帮助他们解决社区干部怎么当,文明和谐社区怎么建问题。为了解除社区干部的后顾之忧,不断激发、调动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我们要设身处地为社区干部着想,满腔热情地为社区干部服务,尽最大努力推动社区干部工作补贴以及养老、医疗保险的落实。在这一方面,我们民政部门首当其次,首当其用。我们要使民政部门真正成为社区干部的娘家,当好社区干部的贴心人。
第四,要更加注重激励机制建设。激励机制是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重要杠杆,也是我们多年来从整体上推进社区建设的基本做法。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社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党和政府对社区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为了从整体上推进社区建设,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激励机制建设。我们要立足基层,及时总结和推广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促进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格局的形成。我们要积极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密切配合,精心编印《社区建设工作简报》,大力宣传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进展、新气象和好人好事,特别是那些以社区为家、以服务为乐、以奉献为荣的社区干部的事迹;那些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事迹;那些慈善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的事迹,努力做好用先进典型引领实践活动的工作。在多年来的社区建设工作实践中,我区涌现了不少具有时代特征和新城特点的先进典型,既有西光、咸东、群策巷等先进社区典型,也有兀宏政、魏军、党明、冉西安、刘秀兰等一批优秀社区干部典型。他们都是我区社区建设的杰出代表和有功之臣。实践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引路是推动社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手段。今天,我们面临的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毫无疑问地应当继续运用好这一手段。通过对先进典型的树立、表彰和宣传,在全区大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使我区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继续保持千帆竞发、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态势。
第五,要更加注重贯彻落实全区深化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暨“三有一化”建设会议精神。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巩固“示范区”创建成果,区委、区政府于今年6月召开了深化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暨“三有一化”建设会议 ,会议的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我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八项工程”中,体现在加强社区“三有一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中,体现在推广西光“六在家庭”经验、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的各项要求中。“八项工程”“三有一化”和“六在家庭”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文件上讲得很明确,这里不再赘述。这些举措,都紧紧围绕着文明和谐社区建设这个中心,都是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都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有力措施,逐条逐项地把它落到实处。
第六,要更加注重民政部门自身建设。区委、区政府责成民政部门牵头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是对我们民政部门的信任和重视。要不辱使命,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大气力抓好自身建设。我们要牢牢记住温家宝总理关于民政干部“要做一个心诚的人、心重的人”和“一个有心人”,“要用心来办事,用心来了解社情民意,用心来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诚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诲,坚持把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作为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大事来抓,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我们要忠实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把居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想事情、干工作的标准。我们要尊重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做到谋划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思路向居民群众问计,查找文明和谐社区建设问题听居民群众意见,改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措施拜居民群众为师,落实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任务靠居民群众参与,衡量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成效由居民群众评判,使广大居民群众共享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成果。借鉴多年来社区工作的实践经验,我们要按照“一手抓实践推进、一手抓调查研究”的工作思路,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努力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在范围上不断拓展,在质量上不断提升,在群众满意度上不断突破。
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要做的工作当然不止以上六个方面,但上述六个方面无疑是很重要的方面。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意义重大,任务繁重,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谱写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新篇章,为构建和谐新城、促进新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校:田静)
关键词:社区建设;文明和谐;创建途径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4-143-4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西安市新城区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到现在,新城区的社区建设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
在这10年中,至少有以下三个很不错的标志:第一个标志是2002年9月新城区被民政部授予“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第二个标志是2004年4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新城区社区服务中心视察,对我们为社区老年人办“星光老年公寓”、为困难群众办“爱心济困超市”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第三个标志是2009年10月新城区光荣地跨入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行列。
为了把新城区的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和推向前进,笔者认为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准确把握和切实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文明和谐社区,以及怎样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问题。
一、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区?
社区的含义,按照国务院回良玉副总理的说法,“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休憩的港湾、安居的乐园。”正因为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理所当然地就成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成为改善民生的依托和维护稳定的根基,社区和谐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础。
“和谐社区”这个概念,首先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的。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为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民政部于同年8月在长春召开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建设和谐社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围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民政部又于2006年7月专门发出通知,对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文明和谐社区”这个概念,同样是胡锦涛总书记首先提出来的。2009年10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深入淄博市张店区科苑街道潘庄社区看望社区干部。在谈到社区党建工作时,总书记明确要求“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社区群众服务,为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做出新的贡献”。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同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做出了部署。
从社区建设到和谐社区建设再到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不仅仅是概念的简单改变,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对社区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了。我们必须看到,把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重大任务写入党的重要决议之中,就使社区建设的主题更凸显了时代特征,使社区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联系得更加紧密,对社区各项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更严;我们还要看到,把建设文明和谐社区这一重大任务如此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也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这一新的变化,要求我们不仅在工作上要依靠社区,因为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亲民之意和为民之举,很多都要通过社区来完成和体现。还要求我们在建设社区、帮助社区和爱护社区上下更大功夫,用更多的气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把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不断推向前进。
根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社区建设的新要求以及社区群众对社区建设的新期待,结合多年来社区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建设文明和谐社区,至少应当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居民自治切实完善的社区。社区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重要方面,是文明和谐社区的重要标志。只有切实完善社区居民自治,保证广大居民群众在基层社会事务管理中当好家、做好主,才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切实完善居民自治,就是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各项民主制度健全、规范,居民群众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事务中能够真正当家作主,形成了党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
二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社区管理切实加强的社区。社区管理是社区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重要保障。切实加强社区管理,就是要更加强化政府的职责,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三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社区服务切实拓展的社区。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是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改进服务的方式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居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切实拓展社区服务,就是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最终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广覆盖,群众性互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社区专业服务和商业服务兴旺发达,居民群众生活舒适方便。要通过整合政府部门在城市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行“一厅室”办公和“一站式”服务,努力提高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社区治安切实搞好的社区。社区安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文明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良好的社区治安,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就无从谈起。切实搞好社区治安,就是要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建立健全社情民意汇集和分析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群体的思想动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使群众的意见及时得到反映,提出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利益关切及时得到回应。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探索化解社区矛盾、维护社区安定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机制,引导社区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社区、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社区文化切实繁荣的社区。繁荣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区文明和谐的重要标志和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一个文明和谐的社区,必定是一个文化繁荣的社区,也必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切实繁荣社区文化,就是要更加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区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包括“五好”文明家庭在内的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居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实现家庭和谐幸福,邻里团结互助,人际关系融洽。
六是文明和谐社区应当是社区环境切实改善的社区。整洁的社区环境,良好的社区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切实改善社区环境,就要不断加强对社区环境的综合整治,使社区内建筑、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噪声污染、能源利用等都能符合环保要求,为居民群众创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使居民普遍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养成讲节约、讲环保、讲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还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不断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我们应当怎样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社区建设的工作部署,在新形势下建设文明和谐社区,要着力抓紧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首先,要更加注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标准高、要求严,难度大、责任重,必须上下协调,左右联动,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充分保障,工作上强力推进,政策上大力支持,扎扎实实地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把社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目标考核责任制,并通过健全组织、出台文件、召开会议、资金保障等有力措施,不断加强对全区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社区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社区建设“一盘棋”思想,在推进社区建设中主动找自身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积极履行各自工作职责,指导做好社区党建、文明创建、廉政建设、劳动就业、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科普宣传、社会治安、环境整治、法律援助、资金保障等工作,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做出积极贡献,充分体现了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构建和谐社区大局出发,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坚持面向社区、关心社区,多体谅社区的难处,多为社区发展办实事、解难题,共同担当起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历史重任。
其次,要更加注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社区基础设施是社区组织提供服务、开展管理活动的有效平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经过多年努力,新城区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小进步,但是必须承认,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目前的状况依然不够理想,社区服务站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不到20%,有的社区的工作用房面积不足50平方米。基础设施的匮乏和简陋,已经成为制约我们深入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一大瓶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要继续抓住省上实施民生“八项工程”的难得机遇,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支持,通过加强社区“三有一化”建设,切实解决社区没有场所议事问题。经过积极努力,区社区服务中心年内即将开业,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区、街、社区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和社区信息化建设,对深化文明和谐社区建设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第三,要更加注重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社区工作队伍是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实践者和重要推动者,担负着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为民生服务的工作职责,岗位光荣、责任重大。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理的社区工作队伍,为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我们要以第四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扩大直选面,真正把那些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居民,通过法定程序充实到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结束以后,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对新当选的社区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通过法制和政策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爱社区、爱岗位、爱居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他们管理社区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处理矛盾纠纷、维护社区稳定的本领,帮助他们解决社区干部怎么当,文明和谐社区怎么建问题。为了解除社区干部的后顾之忧,不断激发、调动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我们要设身处地为社区干部着想,满腔热情地为社区干部服务,尽最大努力推动社区干部工作补贴以及养老、医疗保险的落实。在这一方面,我们民政部门首当其次,首当其用。我们要使民政部门真正成为社区干部的娘家,当好社区干部的贴心人。
第四,要更加注重激励机制建设。激励机制是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重要杠杆,也是我们多年来从整体上推进社区建设的基本做法。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社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党和政府对社区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为了从整体上推进社区建设,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激励机制建设。我们要立足基层,及时总结和推广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促进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格局的形成。我们要积极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密切配合,精心编印《社区建设工作简报》,大力宣传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进展、新气象和好人好事,特别是那些以社区为家、以服务为乐、以奉献为荣的社区干部的事迹;那些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事迹;那些慈善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的事迹,努力做好用先进典型引领实践活动的工作。在多年来的社区建设工作实践中,我区涌现了不少具有时代特征和新城特点的先进典型,既有西光、咸东、群策巷等先进社区典型,也有兀宏政、魏军、党明、冉西安、刘秀兰等一批优秀社区干部典型。他们都是我区社区建设的杰出代表和有功之臣。实践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引路是推动社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手段。今天,我们面临的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毫无疑问地应当继续运用好这一手段。通过对先进典型的树立、表彰和宣传,在全区大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使我区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继续保持千帆竞发、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态势。
第五,要更加注重贯彻落实全区深化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暨“三有一化”建设会议精神。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巩固“示范区”创建成果,区委、区政府于今年6月召开了深化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暨“三有一化”建设会议 ,会议的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我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八项工程”中,体现在加强社区“三有一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中,体现在推广西光“六在家庭”经验、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的各项要求中。“八项工程”“三有一化”和“六在家庭”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文件上讲得很明确,这里不再赘述。这些举措,都紧紧围绕着文明和谐社区建设这个中心,都是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都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有力措施,逐条逐项地把它落到实处。
第六,要更加注重民政部门自身建设。区委、区政府责成民政部门牵头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是对我们民政部门的信任和重视。要不辱使命,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大气力抓好自身建设。我们要牢牢记住温家宝总理关于民政干部“要做一个心诚的人、心重的人”和“一个有心人”,“要用心来办事,用心来了解社情民意,用心来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诚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诲,坚持把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作为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大事来抓,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我们要忠实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把居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想事情、干工作的标准。我们要尊重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做到谋划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思路向居民群众问计,查找文明和谐社区建设问题听居民群众意见,改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措施拜居民群众为师,落实文明和谐社区建设任务靠居民群众参与,衡量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成效由居民群众评判,使广大居民群众共享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成果。借鉴多年来社区工作的实践经验,我们要按照“一手抓实践推进、一手抓调查研究”的工作思路,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努力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在范围上不断拓展,在质量上不断提升,在群众满意度上不断突破。
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要做的工作当然不止以上六个方面,但上述六个方面无疑是很重要的方面。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意义重大,任务繁重,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谱写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新篇章,为构建和谐新城、促进新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校:田静)